当前位置>>首页 > 观后感

《舌尖上的中国 第二季》影评精选10篇_观后感_影片观后感_格言网

2020-12-28 23:46:52

观后感

公众号

《舌尖上的中国 第二季》影评精选10篇

《舌尖上的中国 第二季》是一部由陈晓卿执导,李立宏主演的一部纪录片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舌尖上的中国 第二季》影评(一):《舌尖上的中国2》:我们为何孜孜不倦的探索秘境

文/黄鑫亮

如果说被大家诟病的第四集《家常》是矫情的“艺术人生”,那么第六集《秘境》不折不扣的成为了“动物世界”,这一集的一大半都在介绍动物的特点、生存环境、繁衍方式,从内蒙古的达里诺尔湖的碱水鱼华子鱼再到北海的沙蟹,讲诉华子鱼的时候介绍了他们如何溯流而上,如何躲避鸥鸟的捕食,如何将自己的卵附着于羊胡草上,而拍摄沙蟹时浩浩汤汤的镜头更是蔚为壮观。包括这两种美食的烹调,这一集的几乎所有美食的制作过程里的解说匠气太重,总是学院派的叙说化学分子之间的反应,诸如“沙蟹捣碎后鱼油氧化”、“野韭菜是含硫化合物”等卖弄的说辞无形中已经降低了食材的接地气,《秘境》、《家常》都犯了拍纪录片都会犯的错,不过我们不妨宽宏的把它们当作是一系列的纪录片中的自黑,一部卷帙浩繁的纪录片犹如一只高压锅,时刻都是需要有一个孔来放气,而这部纪录片的偶数集都是扮演这样的角色。

其实相对于其他几集主题简单直白,“秘境”的主题就让观众的认知能力进入了“秘境”。这既包含了食材自身处于的秘密环境,也囊括了人类探索秘境时遇到美食到达自己身心的秘境,我认为后者有甚于前者,只是这一集大多只是表达了前者的秘境,对于人类自己进入的感知秘境往往语焉不详。华子鱼集体的迁徙需要有逆流而上的勇气和躲过鸥鸟猎食的幸运,将它们的卵产于羊胡草上便进入了它们的秘境;沙蟹在夜晚疾行于沙滩之上,挖一个洞钻进去进入了它们的秘境;韭菜花兀自在风中摇曳进入自己的秘境;鸡枞与白蚁的共生共存便是它们的秘境。

之于我们人类而言,有哪些能够称之为人类的秘境,有哪些所能经历到的秘境。我认为秘境的定义是每个人私密的场所里使个人达到的感知达到至高点的体验。至少要满足私密和高潮这两大要素。你发现自己的彩票中了大奖身旁没有其他人的时候是秘境,你解出了科研难题的时候是秘境,你听到你的孩子对你喊出的第一句“妈妈”时是秘境,你与自己的伴侣达到了激情的高潮时是秘境。然而秘境要满足私密和高潮两大要素之时,也受到了时间的无情制约,秘境的至高点的体验一定是短暂的,正如同封建社会时期常所的三种秘境,“洞房花烛夜、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强调的都是一个点上的快感,如果刻意想把快感拉长,也许洞房之后第二天就会遇到婆媳的拌嘴,甘霖的持续降下反而会造成由旱转涝,遇到了故知不久之后故知早已不是你曾经认识的他。

当然作为人类的生存底限的吃之上也是能找到自己的秘境,同样秘境也会来得触不及防又转瞬即逝。个中滋味不能依靠总结归纳为经验,更多的只是直觉。什么样的位置什么样的时节能找到成群的华子鱼,怎么让自己手如同机器一样迅速快捷的抓到沙蟹,羊肚包肉放在炭里炙烤的时候掌握什么样的火候,一片海域的什么区域能抓到份量足的石斑鱼,当一项技能成为你自己的直觉之时,当你的直觉奏效之刻,你便进入到了自己的秘境。其实我们发现这一集《秘境》的食材烹调方式简单甚至称得上是简陋,其实在不为人知的处境里找到食材享受,大多的快感早已在捕获食材的一瞬间释放,而当食材烹调完毕送入嘴里时的快感至多是余味而已,此时你舌尖接触的只是强烈的高潮之后的些许的温存。

尽管人类体验秘境的时间较短,但这并不影响聪明的人类反复尝试秘境,但你想要继续尝试秘境,首先得要等待,其次则要维护。每一种食物的生成都有其自身的规律,他们的享用者也会是另一个种群,你要乐于让其他的种群也进入到它们的秘境,华子鱼在夏天的时候成群结队,但当地的人们此时都有默契一般不会捕捞,这个时候属于鸥鸟的大快朵颐,华子鱼的营养让它们得以飞到西伯利亚,人们则是要等待再过两个季节,等待有时候是最高明的智慧,等待不偏不倚、不露声色,颇有运筹帷幄之中的尽在掌控的自信;找到鸡枞并不那么容易,你遍寻一座山可能会一无所获,所以当你侥幸的找到鸡枞之时采摘完毕之后,也要将鸡枞生长的地点掩盖起来以免被别人发现,这里的鸡枞到了明年依然会属于第一个发现者,这就是对于秘境的维护,这无关于吃独食的贪婪,只是为了鸡枞能够更好的生长,不受外界的干扰。作为第一个发现者,你获得了成果之际也有了责任,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

《秘境》的结尾又出现了我们熟悉的竹升面,有些怀疑这位导演有没有看过第一部的《舌尖上的中国》,既然第一部已经出现过,第二部理应回避,且第一部里的竹升面所占据的篇幅也不小,继续采用竹升面只会让观众产生素材局限的感官,实则即使两部美食加起来也仅是中华美食的沧海一粟。记得竹升面这种特殊的擀面手段播出之后引起了观众对于这家面店的探究,好像这家店出名了反而又面临涨房租的困境,而经营的业绩也并没有提升多少,可见通过《舌尖上的中国》播出过的店家,最多也只是一个短期效应,想要自己的美食长盛不衰历久弥新,需要依靠的是近乎于信仰般的坚守,想要通过一部纪录片或美食节目的播出得到爆红进而唯利是图,这本就是逆反于美食烹调原理的事情。这一集的竹升面是为了表达排档,相比于富丽堂皇的饭店精致繁复的佳肴,排档的自由和散漫的确是最能激发起每个人心里的隐秘,这会是刚失恋之后的痛楚,也会是漂在大城市一事无成的质疑,更会是每当佳节倍思亲的怀念,如果要在大城市找一个地方寄托自己的情感,选排档就对了,这无关于排档的食物,排档是每一个失意者的好拍档,甚至有些怀疑排档的名字是不是来源于拍档。

我们为何孜孜不倦的探索秘境,为了达到自己的至高体验的成就感和满足感,这是最显而易见的,更为深层次的是为了借鉴到人类如何与大自然与其他种群和谐相处的法则。这一集播出的食材大多都是已经存在于地球几千年甚至几亿年,相比于人类他们才是地球的先到者,作为后来者的人类的确需要观摩它们的生长法则,曾经独霸于地球的恐龙会不会因为没有遵守先到者们的法则而彻底灭绝,这对于如今地球的霸主人类而言有着触目惊心的提示。而先到者们能存在于地球几千年上亿年已经显现了他们更强的自然生存能力,它们是人类的先辈,她们让人类走入它们的秘境,从而感知到人类自身的秘境,它们用它们的慷慨来对待人类,我们也要用同样的甚至加倍的慷慨回报它们。

《舌尖上的中国 第二季》影评(二):小失望 大期待

很多非黑及白,口水大战的帖子实在是不喜欢

你可以死顶到底,别人为什么不能死厌到底

you can you up 这种话就有点胡搅蛮缠了

评价这种东西没有对错,只有喜欢与不喜欢

在我看来,我也确实不太喜欢第一集,这是我个人的审美和评价

不接受任何人的挑刺和争辩,因为我不满意就是不满意,同样,我也不会非得把你辩到满意

1、首先是期望太高的原因,长时间的等待和期间媒体的赞誉最终发酵,让我对第二季有很高的期待,这也可能是让我失望的原因之一吧。

2、我个人喜欢“留白”较多的纪录片,比较喜欢节奏慢一些的画面。不喜欢将一个故事切成很多很多很散的片段拼接,不喜欢旁边一直在不停的解释,我觉得会打断我的思绪。比较明显的例子是贵州稻花鱼那一段,刚切到这一段时是说下河寻找美食,还等下文呢,这一句话完了就用较长的篇幅去说稻花鱼的事,完了再又切回来说一遍下河翻石头找鱼,这之中的衔接在我个人看来不太顺畅,其他的例子还有很多 就不再举例。

3、关于蜂蜜那一段因为没看过据说的“原版”就不发表意见,但我觉得没有必要那么愤怒、激动地争议这个环节,如果这个片段是真实的记录不就好了么?如果说这事儿是真的,但是影片也确实十分相似,那么考虑的也应该是剪辑思路上的问题吧,是否抄袭也不是你我一句话就能断定的。但是如果连故事都是有一定安排,那就太让人失望了。

4、关于人文关怀,不得不说,舌尖的走红确实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影片中蕴含着中国人的生活哲学,能够注意到食物之中蕴含的人、情、事。也能看出来拍摄团队也意识到这一点,所以在更多的资源支持下,寻找了更多的素材,试图延续第一季通过小人物的生活揭示人的生活哲学的主题。这无可厚非,我也承认素材都很真实感人。但是素材太多,篇幅又十分有限,想要在短时间里展现这么多东西十分困难,最后制作团队把更多的篇幅放在不断的解说和煽情上,很多食物的制作一笔带过,简单如网上的简易菜谱,连特写镜头都很少,一晃而过,在我看来这是不应该的,要么增加篇幅,要么删减素材。

最后,个人有两段比较喜欢的片段:一是海上打渔的夫妇,在颠簸的船上依偎,旁白不会一句接着一句,见缝插针,而是掌握很好的节奏。夫妻在镜头前随海浪颠簸起伏的画面十分戳中我内心。

第二是最后快结束的那一段,旁白写的很好,很精练,语速间隔很好,配上不同主人公的笑脸,也让我感到很温暖。用这个手法编辑的片段上一季也有很多,一直非常喜欢。

最后再多说一次,不接受批评,也不想去强迫你接受我的意见,看过就好。

《舌尖上的中国 第二季》影评(三):论如何在异国他乡抚慰干涸的心灵

我在美国上学时,室友是个山西人。

自从他搬进我的公寓后,周末早上我便再没有睡过一次安稳觉。每个周六早上八点,我会准时被一阵咚咚咚咚、乒乒乓乓、噼里啪啦的声音吵醒并垂死惊坐起。揉揉眼睛,不情愿地起床胡乱洗漱一下后,山西人就会在厨房里扯开嗓子大喊:“小张,快来帮忙包饺子!”“哎~”

嗯,没错,那是他在剁饺子馅儿的声音。

我根本不会包饺子,连给山西人跑腿的本事都没有。他只是不想一个人呆着太寂寞而已。早上六点不到他就会爬起来醒面、剁馅,呼啦啦地忙到中午十二点,包好足够一周吃的饺子,然后一股脑放进冰柜里。我的工作是不停地旁边给他打气:“王哥你好厉害哎,和面都会”“王哥你好厉害哎,剁馅儿都会”“王哥你好厉害哎,包饺子都会”“王哥你好厉害哎,还挺好吃的”……

不过作为四川人,我实在无法忍受山西人饺子作料的贫乏,如同我把吃火锅蘸麻酱看作是邪教一样。于是在山西人包完饺子以后,就是我撸管大显身手之时。美国没有菜籽油,姑且就用蔬菜调和油充数吧——一锅油烧热,倒进实现按比例调配好的辣椒面、花椒面、盐、味精的碗里,热气腾腾的油泼辣子就好了——不过这个东西对美国人来说跟生化武器差不多,他们从没见过一道料理可以蒸腾出这么多的油烟。我第一次在公寓里做辣子油时就激怒了烟雾警报器。于是我和山西人左右开弓,一人拿扫帚一人拿墩布把那玩意儿敲了下来。

辣子油冷后,和醋,和生抽,和少许盐巴和味精,喜欢的人和上少许蒜泥,这就成了我大四川最经典的饺子蘸料,也是传说中红油水饺的点睛之笔!山西人第一次吃到的时候就表示惊为天人,赞不绝口——当然,他包的饺子对我来说也是。在四川人看来,包饺子简直跟变魔术没什么差别。我妈当年第一次和面擀饺子皮时因为加了太多的小苏打,最后出来的成品连我们家的狗都不敢吃。

我始终认为油辣子还是要用菜籽油的才好吃,就像山西人始终认为水饺是最好吃的——有一次我拿着蒸锅蒸饺子,他在一旁愁眉苦脸地说我这是“糟蹋”。我在美国吃的辣椒和花椒全是万里迢迢从家里带过去的,总觉得别的地方买到的味儿就是不对。可惜菜籽油没法带,我曾一脸遗憾地对山西人说,要不比现在这个得强上一百倍。

山西人包的饺子除了让我们饱口福外,还带来不少额外福利。我曾送了几十个饺子给房东,第二年他就降了咱俩的房租;某堂课的presentation给在场的教授学生们一人上了一碗两个的水饺,成绩一出得了A;虽然本人真的是人见人爱花见花开优秀得飞起来,但我心里隐隐觉得,饺子居功不小。

除了大家传统印象中红彤彤亮澄澄的辣子鸡外,四川还有一种辣子鸡,是用青辣椒炒出来的,这种辣子鸡的特点是鸡肉不经油炸,辣椒也无需风干,放少油,先下鸡肉,再下辣椒,五分钟就好,吃的就是那股鲜味。某天吃饺子吃到吐的时候,我说哎我给你下个厨,做个辣子鸡。意志薄弱的山西人开车送我去超市选辣椒,我劈头就问服务员,请问最辣的辣椒在哪里?

服务员指了指蔬菜柜台上的墨西哥辣椒。这个东西我早闻其名不见其人,于是就按平时的量买了一堆回去放在辣子鸡里。没想到山西人吃了第一口后,脸上所有五官几乎都换了个地儿,好半天才冒出一句话:

你想谋财害命?

嗯。确实是,那个墨西哥辣椒,真的是太辣了。

大多外国留学生们,可能都像我跟老王这样,经历了从菜刀菜板傻傻分不清到芋儿鸡水煮鱼全部信手拈来的阶段。资本主义国家可以满足你的一切梦想,独独“吃”这个字无能为力。美国同学曾带我吃过一次他引以为豪的德州牛排——一公斤牛排下堆着一公斤薯条,蘸料是一公斤的番茄酱。

如果和几个不同地域的中国人住在一起就更好了,当然,前提是要像我和老王这样的吃货才行——话说回来,不是吃货,还好意思自称中国人?一开始在吃这个问题上会擦出激烈的火花,但最后都能殊途同归,实在调和不开,就煮一锅汤烫火锅好了!火锅真是我见过最包容的食物了,无论爱吃肉还是爱吃菜都可以坐到一块儿其乐融融,只要不是爱吃屎就好。

时代的大潮不停息,老房子会拆掉,老街会夷平,来个地震海啸,整个老城呼啦一下的都给端掉。对大多人来说,记忆这东西有点奢侈,忙着赚钱养老,没空想那么多,迎风落泪没用,毕竟眼泪又不能换钱。唯有一条舌头始终不离不弃地跟着你,等到老得牙齿掉光的时候,都可以尝出味道。无论你在中国,在美国,甚至你飞出银河系到了那美克星,只要吃到一碗老坛酸菜面,肯定都能第一时间想到汪涵。

对我和老王来说,只要吃到饺子蘸辣椒油,就是回家啦。

关于楼下的一些评论,楼主来说说个人意见

怎么讲呢,对我来说,吃饭这种事情,是绝对没办法将就的。

真正的吃货,讲求饮食精致的话,绝对不会是个囫囵吞枣的胖子。

我呢在美国,曾经也有熬两个通宵赶论文的经历,

但就算吃蛋炒饭,也一定要用自己炒的盐水泡小黄瓜来配才行。

真正由内而外的美人呢,一定是美到生活的每一个细节的。

相由心生这话,真不是闹着玩的。

《舌尖上的中国 第二季》影评(四):在舌尖上读懂中国

远在《舌尖》爆红之前,我就已经开始关注陈晓卿导演和他的博客《人老猪黄》。在陈导的博文里,他一条舌头尝尽中国美食,一支笔写尽其中滋味。在夜里品读这些文章,我仿佛能在一团漆黑中看见两排雪亮的牙齿上下翻飞,这是非常写实的描写,因为陈导很黑。

但是(总有但是),在每一个段落的字里行间,陈导处处曲笔。如果细细阅读,在那些方块字组成的阵列背后,我能看到一个黝黑的灵魂对故乡的眺望,一个搏斗于城市森林的黑猩猩对单纯生活的向往,一个手握摄像机的黑脸大汉对家国百姓的热爱。

爱美食者众矣,然而像陈导这样将吃注入丰富的内涵并且付之于文字的,不多矣。陈导深深地知道,食物的滋味仅限于口腹,而文字的滋味却更加悠远绵长。这样的陈导,是一个有情怀的陈导。

这种情怀,在《舌尖II》中得到完美的绽放。

其实单纯讨论美食这件事儿,根本无需大动干戈,只需要找个带上海口音的眼镜男,扎着碎花布的围裙,上面印着XX味精或者是XX技校的Logo,在镜头前面把做菜的步骤一一拆解,什么时候放盐,什么时候放醋,无论是清炖还是爆炒,最后总能完美出锅,且色香味俱全,再请几个美女嘉宾品评一番,看着美女们陶醉的表情,电视机前的观众一边咀嚼着口水,一边继续啃自己的硬馒头,心里念叨着有钱就是好哈——想吃啥就吃啥。

陈导不带厨师培训班的,陈导不干这样的事儿。

还有人不喜欢《舌尖II》的调调,他们不喜欢听背景故事。他们想看的也许是特技大厨施展绝学,用顶级的食材烹制人间至味,看着素雅的瓷器盛满珍馐,一盘盘摆将出来,让人不由得口舌生津,食指大动。这样的画面耀眼,直接,不造作不文艺,不曲径通幽,有一种吃火锅般的畅酣淋漓之美。他们也许还想看绿水环绕的乡村,秀丽的主妇用新生的竹笋,五年的芦花鸡,在加上各种天然配料,烧制几道寻常小菜,在花木的掩映之下,把酒细尝。这样的画面清新,优雅,没有沾染人间烟火的俗气,有一种喝一盅好茶才体会到的悠然恬淡之感。

入世与出世,庙堂之高与江湖之远,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梦想所在,正事皆大欢喜的选题。但是陈导也不是拍文艺片的,他不追求宏达大不崇拜高雅,在人与食物的平淡故事中,陈导更看中那暗暗涌动的暖流。

很少有人想到,那个手艺精湛的特级厨师,是个离家闯荡多年的游子,他在厨房的每一个动作,都伴随着早年间颠沛流离的影子。而那个持家有道的主妇,子女都在城市打拼多年,正是因为饱含了对和家团聚的期盼,一桌寻常的菜蔬才具有了空前绝后的味道。

人生经历各异,对味道的感觉也千差万别,一千双手,就有一千种味道。中式厨房没有温度计,也不用量杯,火候、分量,全靠厨师的体会和拿捏。给风雨中的归客做饭,要多放点故乡的红椒驱驱寒气,面对熬夜加班的白领,一晚清水面最能慰藉焦灼的心灵。那些蕴藏在食物背后的人生冷暖,在厨者的一招一式中,逐渐渗透到食物的筋骨之内,让最普通的食材也能焕发出别样的风采。这也正是美好滋味得以酝酿的源泉。

陈导深谙此道,所以陈导拍纪录片也能红。幅员辽阔的中国,快速巨变的中国,给观察者提供了时间和空间上的纵深。陈导以美食作为切入点,放低镜头,聚焦寻常巷陌的柴米油盐,聆听黔首百姓的寻常故事,忠实记录转型期中国的深沉脉动,这是当代司马迁的工作,往大了说,此举功德无量。

中国人拥有最为庞杂的食谱,自然界的万千生物,几乎无一不能入口,正因如此,在物质匮乏的时代我们得以生存繁衍。现在,物质不断丰富,欲望的也不断膨胀。对羊肉的嗜好导致的过度放牧,让贺兰山成为一片戈壁;因为对海味的追逐,渔民必须在海上漂得更远。焚林而猎,竭泽而渔,早就被证明是荒唐的行为,所以古人狩猎之时要网开一面,这是中国先民的古老智慧。在今天的中国,吃货成为年轻人的时尚标签,但是如何管住我们的嘴巴,如何管住我们的私欲,才是时代留给我们的严肃命题,我们将交出怎样得答卷,还有待时间的考量。

相比于唐诗宋词、京剧昆曲,食文化更具韧性。在不为人知的角落,食物的味道代代传承。然而,总会有一些东西,在时代大潮的冲击之下逐渐式微,以至消亡。陕北老汉黄国盛的黄馍馍,没有人再接着做下去,养蜂人老谭和妻子,不知道还能把这项甜蜜事业持续多久。也许只要几年的时间,《舌尖II》中的跳跳鱼和小花菇,将再也无处寻觅,我们只有依靠这几分钟的影像资料,才能唤起曾经的味觉记忆。都说味觉是定位身份的密码,如果失去对味觉的记忆,我们靠什么记住昨天的来路,又怎样认清明天的去向?为了保留传统,留下根脉,陈导在一线抢救,我们该做些什么?

春分品尝雷笋,谷雨采摘香椿,端午包起粽子,冬天来一锅热气腾腾的炖冻豆腐,在中国人的舌尖之上,一年四季轮番上演。 在这些动人的剧目之中,蕴含着中国人对自然之道的无限敬畏。天道有常,何时插秧,何时收获,在有经验的农家看来早有定数。遥居城市的我们,住在水泥森林之中,虽已久不问农桑,但我们还记得童年的歌谣“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还记得母亲熬的腊八粥,还记得除夕的团年饭,这是我们心头的遥远绝响。即使农村变了模样,即使各种反季节转基因甚嚣尘上,也不要放弃对四季物候的感知,对亲情故乡的眷恋。人不应该用强大标榜自己,而应该活在一种顺天应物的状态之中,仿佛鱼儿跃入湖泊,犹如飞鸟翱翔山林。

四川喜欢麻辣,山西酷爱醋酸,而两广却偏爱甜食,一道菜上桌,酸辣咸淡,各有千秋,难有高低上下之分。对于成功与失败的定义,亦是如此,没有人能给出统一的准则。在富士康打拼的青年,有他所坚持的理由,回家继承家业的广东仔,也能找到心中的目标,而到大理遛狗骑车的小夫妻,心中自有高远的追求。对于这个问题,中国非著名相声演员郭德纲曾有问天之语:谁是麻袋,谁是婚纱?谁是孔雀,谁是乌鸦?谁是奥巴马,谁是阿依土拉?你爱炖你的炖冻豆腐,你就炖你的炖冻豆腐,我爱海带菠菜补补钙,我就海带菠菜补补钙,活法不同而已。

与吃有关话题永远风生水起,关于豆花和豆腐脑的命名问题在全国范围的大讨论还没整出结果,粽子是咸吃还是甜吃又再度展开南北大战,纷纷扰扰,不一而足,聚讼不已却也乐在其中。在短短的七集纪录片中,只能有所采撷而不能兼顾周全,但是不管南还是方北方,为官的还是为民的,厨者还是食客,中国人在端起饭碗的时候,常常能激发相似的味觉想象。这种想象的来源,就藏在汉字、古诗、音乐和那些时代流传的习俗之中。

所以我们可以说:在舌尖之上,能读懂中国。

《舌尖上的中国 第二季》影评(五):不变中的巨变

今天看了舌尖第二季的《脚步》一集,仅就这集与第一季做个简单的比较,已经谈谈自己的看法。

首先从节目的结构来看,与第一季相同的是,依旧采用小段落的方式行进,不同的是,段落的长度变短了,所以,段落增加了。第一季每集差不多四五个故事,每个小故事长度在8分钟左右,因为根据BBC的研究表明,每个段落在8分钟长度左右是观众关注度最集中的,再长,节奏就会拖沓。而《脚步》一集里面讲述的故事大概有九个左右,比第一季增加了一倍,这意味着,每个故事展开的空间不足。

其次,从镜头的设计来看。第一季最让人称道的镜头,是主观镜头的运用,由于使用了佳能5D2,机器的机动性大大加强,所以,机器能够被绑在竹竿顶端,被放置在井底,被摆在托盘上,拍摄出了一个个极具震撼性的镜头,令人印象深刻。《脚步》一集,主观镜头大大减少,特写镜头明显增多,食物的鲜美,基本是靠大特写镜头强调出来的。

再次,从音乐的铺垫来说,第一季的音乐非常优美,在悠扬中常常带着一点俏皮的感觉,很好地诠释出故乡、时间的感觉。《脚步》一集,基本延续了第一季的音乐,不过还是有些变化,像那对做稻花鱼、鱼酱的去广东打工的夫妻离开家乡时,用的那段音乐应该是新的,不过,感觉更像故事片的配乐。

最后,从主题的角度来说。第一季每集的主题都很明确,所有的美食也都围绕这一主题展开,像《自然的馈赠》,每个故事讲述的,都是食材的来源。《时间的味道》讲述的都是某种食材经过时间的加持,或发酵、或腌制、或风干,因而产生了另一种让人无法抗拒的美味。但是,不得不说,《脚步》一集,让人觉得比较困惑的就是每集的主题。简单归类一下几个“故事树上采蜂蜜”、“山上采香菇”基本属于食材的采集过程比较艰难。“养蜂人的迁徙”、“出海捕鱼的夫妻”基本讲的是路菜,是行程中自己做的美食。“山东大煎饼”、“望潮和跳跳鱼”基本是就地取材,坐在家里制作的美食。“稻花鱼和鱼酱”、“归乡的老华侨”基本讲述的是故乡的味道。“麦客”一段,我是没觉得跟美食有什么必然的关系,若说收割小麦可以做出面条,那么加工小麦的人一样可以选作素材,若说为了生活和美食而迁徙劳作,全中国太多这样的例子。当然,你可以从其他的角度来解读以上的各个段落,但不管怎样解读,总有段落是例外的,比如,你说故乡的味道,大多数段落可以归纳进去,但“山东大煎饼”“上山采香菇”等等,并没有离开故乡,一直呆在家乡,就不存在故乡的概念,再说,本集的名字叫《脚步》。所以,就是说,这一集给我的感觉是多主题的。

在百度百科上,是这么介绍《脚步》这一集的,[“路菜”是先人保存食物的智慧,进而被演化成标志性的中国美食。味觉记忆的强大,往往让人们对故乡食物的迷恋十分牢固,甚至被赋予“乡愁”这样的文学语汇。舌尖第二季分集《脚步》,将跟随那些奔波在路上的人们,品尝辛劳与汗水中的苦辣酸甜。]怎么看,都是文不对题。

最后,从立意的角度说。看了《脚步》这一集,我的总体感受是,美食不再是叙事的主体,第一季尽管也讲了大量跟美食相关的人们的故事,但点还是落在美食上的,美食本身才是中心。而第二季,食物已经是个道具,跟食物有关的人们才是重点,不同地域不同生活的方式的人们围绕着食物,一一将自己的生活呈现在观众眼前。这比第一集在人文角度更进一步,更像国家地理了。这一点算是一个突破吧。

《舌尖上的中国 第二季》影评(六):舌尖上的温情而不是舌尖上的中国

作为一部美食纪录片,无论是美食部分,还是作为纪录片而言它是不合格的。

美食部分,与其说是中国美食不如说是中国乡村美食,或者说是中国美食的传说。就如第三集里那对夫妻挖的雷笋一样,它是自留的,味道是不是像梨,是不是真得要以秒来计时烹饪都是舌尖说了算。那个雷笋就如同中国古代文学里那些仙人仙岛一样,有人将之描述地令人无比神往,于是看到的人会带着艳羡想有一天我是不是也能去那里。只不过,在舌尖里是流着哈喇子说有一天我也会吃到吧……如果美食故事里掺杂了太多的人情世故就会影响本来冲着美食来得人的观影心情,事实上,你只要给我一份足以诱人的大餐以及美好的画面,动人的音乐,激情四射的烹饪过程就可以了。第一季的那份辣白菜就足以让我口水四溢。那是真的好。

纪录片,要求的就是严谨性,不能掺杂太多私货。舌尖2既想说美食,又妄图以美食讲述尽中国的人情,于是成了两不像。

若说以食物说人,那部《寿司之神》,就是很好的关于大厨的纪录片,他说的就是大厨自己的故事,有崇拜,有辛酸,有令人钦佩的地方,也有普通人的烦恼。他叫神,其实他也是个人,是个了不起的职人,仅此而已。

若说只论食物,那么BBC那部《雷蒙德的美食厨房》就很好,从选材到制作,你需要的就是让观众对着屏幕流口水。

可惜舌尖2连人情都说不好,太过,舌尖1那份放在北京冰箱里的辣白菜是乡情,没有过多地煽情的对白,但是我想很多人都会明白那是什么。

另外对于总顾问,我不想多说什么了,难怪这集表现出了“家的味道”。

:本来想打三星的,看到豆瓣如此逆天的分数,平衡一下吧。

《舌尖上的中国 第二季》影评(七):虽然才只看了二十五分钟,想说的话已经超过了140字

看舌尖还是有点想家。尤其是看到爸爸因为女儿爱吃跳跳鱼和望潮专门去学抓它们的本领,好帅好炫酷。我也想到了我的爸爸,只要是我随便一说想吃什么,他就立马去学,做好香喷喷的端到我面前。高中的时候不爱吃早饭,经常是满满的一桌子菜,就吃两口嘴巴还不忘埋怨两句 每天都吃这些,就不能换换样“,虽然现在的我也很欠揍,但还是觉得当时的我真他妈欠揍。

高三和初四的时候,每天中午吃的都是早上爸爸给带的饭,再加上早上吃的菜,爸爸每天早上都要做三个菜,每天都要五点半起床,做好菜然后六点多的时候再来叫我起床,有的时候因为赖床起晚了怕不赶趟也吃不了几口匆匆忙忙的就出门了,爸爸还要开车送我去学校,因为我不好好吃饭在车上就赌气不和我说话。中午吃饭的时候,打开饭盒,满满的。经常是七八块糖醋排骨,我怎么吃得完,分给我的闺蜜,结果她倒好,吃上瘾了,强迫我带了一周的糖醋排骨。对了,我爸爸还喜欢做大虾,外面裹上厚厚的番茄酱,贼拉咸!记忆中好像我妈没给我带过饭,唯一一次我爸有事儿,我妈做的菜,中午我打开饭盒就知道这饭没法吃了。。。我妈这人心眼儿还特别小,我就怕她生气,强吃了几口,结果还是全给剩回去了。回去之后,我爸看了我妈给我带的菜,发现给我带的全是下酒菜。。。

可能原来我比较瘦的原因就是胃口小,爸爸妈妈不让我剩饭,每天中午把胃都要撑爆了,还是吃不完。上了大学,眼界大开了,胃口也大开了,看见什么都想吃,可还是想爸爸做的菜。

上个寒假结束返校的前一晚,爸爸把冰箱里的海鲜全给倒腾出来了,给我做了一桌子菜,现在一想好想哭。

等我放假回去,一定每天早起给爸爸做早餐,我发誓。

《舌尖上的中国 第二季》影评(八):舌尖上的中国2 是一部有骨气的纪录片(转自但丁907)

纪录片,讲的好像是美食。但是食物是死的,是人给了它生命。我们到底该关注些什么呢?

有人说舌尖2刻意煽情,但是创作人作为有丰富经验的电视人,怎会不知市场的需求 ,观众的需求?正如吧友所说 “脑残粉再嘴硬也改变不了大多数人是来看美食的”。明知如此,却不迎合。用纪录片,默默关怀那些可爱的人们。

舌尖2并没有像上一部如此多绚烂的美食,我只看到最简单的家常食物,这也让许多人大失所望。可是这才是最真实的不是吗。楼主童年也曾居无定所 ,食无定时。所以我知道,食物的意义,不是在于消遣,不是拍个照片发到朋友圈求赞。而是人们每日生活的仰赖。

这是关于中国人的纪录片,人存于自然,享受自然的恩赐,坚强,快乐的活着。这就是全部了。有人说干嘛不多宣扬正能量,拍那么多苦情的画面干嘛。甚至有人说“干嘛把中国人拍的那么土,让外国人瞧不起,怪不得台湾教授说咱吃不起茶叶蛋”。难道那些人就不是中国人了吗。难道这不是真实存在的吗。从这些可爱的人身上,我看到父母的影子。虽生活艰难,但是却勤劳坚毅。虽清贫无依,但是永远乐观。虽然背井离乡,抛家弃子。却只因为对孩子的爱胜过这世间一切。楼主虽然大学未毕业,但是我也晓得,没有生活阅历的人,自然无法了解那一张张质朴甚至略显土气的脸庞的可爱,那笑容背后的酸楚。

这世界不止声色犬马,也不是中国人都像小时代里一样,都穿着阿玛尼。中国有上亿农民工,相当于英国人口的留守儿童。而你却不想知道,也不想知道这些“土气的”人。大声喊出“我只是来看美食的”,认为作者把你不想看的东西给你看,你大呼失望。

这是有骨气的作品,明知多数浮躁肤浅观众的需求,却不迎合。在主旋律凯歌高奏之时。低下头来,关怀那些社会底层,被遗忘的人。干着吃力不讨好的事。在所有人都在说孔雀前面多么华丽的时候,像个天真的孩子,把孔雀丑陋的屁股指给所有人看。不管旁人的侧目。

《舌尖上的中国 第二季》影评(九):若干年后,更年轻的后辈会对我说:“看,你们那一代人,连这样子的东西都奉为圣经。” 我不想被代表,也不想只能默默咽下闷气。

本来想打一星……

第一季的成功,让我毫不怀疑,舌尖系列将拥有中国纪录片榜殿堂级地位。在一定程度上,舌尖一或多或少的改变了中国纪录片的生存。

对第二季的期待,我带着满满的担忧:纪录片这东西,往往是生于忧患的。在艰难的立项,敲定播出渠道之后,你会非常小心翼翼的取景,拍摄制作。所以,第一季的成功,有足够的理由。成功之后,商业回报的高定位,以及那种“观众其实就那么点审美水平”的成功者终悟,让创作人员很容易敷衍了事。

第二季出来,果然在很多方面证实了我的担忧。在不知道后面上映的内容是否依然如此地配合我的担忧的前提下,我现在说的,很可能将成为笑柄,但还是写点东西表达下感受吧。

目测豆瓣,MTIME评分直达满分。除了一些根本说不出理由(或者根本不屑于说理由)的低评价,显示出一点蛮横无理的取闹性质,其余全面五星。一些有小疑惑:这个是不是抄袭?这个是不是专业演员?……(其实这个省略号是多余的,虽然我们习惯上在一些什么东西之后加一个省略号,但这里真心是多余的,因为目前被吐槽的,仅有两点而已)。

对舌尖的批评标准,以其目前的江湖地位而言,不适宜用大众标准(感动啦,看上去很好吃啦,神作啦),而应该用苛刻的标准(看上去有鸡蛋里挑骨头的感觉,但如果不敢以此标准衡量,她不配拥有目前的地位)。

这所谓苛刻的标准,简单来说,就是放在全世界范围内,与BBC,NHK,探索,NG比拼,在艺术成就上互较长短。

如果说:“只要观众喜欢,收视率高,点播多,回钱快。”就是创作初衷的话,我认为是成立的,最少在第一季,这理由是合理的。但她发大了,被敕封了。不管愿不愿意,若干年后,人们回首中国纪录片的脉络,会发现一块绕不过的丰碑“21世纪初神作------舌尖”。所以说,成功了,责任就来了,逃不掉的。

经济的成就,政治的茁壮之后,就是文化的崛起,崛起的标志就是文化的输出。不管是个人也好,政府组织也好,在今天这样一个时间窗口,优秀的纪录片,很容易成为文化输出大军中的子弹。非要在这个领域里抓典型,舌尖就是不二之选。然后,舌尖被换一个PK台。

私下认为,舌尖的主创不可能没有这方面的考量。

所有影视产业的从业者,都怀着疯狂的企图心的,千万不要怀疑这一点。那种正能量的虚荣心,是整个产业体系的引擎。可惜的是,影视产品从来就不是单个艺术家可以完成的艺术作品,涉及太多人数的合作,往往以“创作艺术品”转为“做一款好产品”最后“完成此次任务”。初衷能否贯彻,不是一个人因为偏爱而激情投入就有多发挥,而取决于一大帮人达到非如此不可的共识。 (我不太清楚舌尖剧组如何构成和管理,但出于其第一季作品的创作诚意,我还是往好的方面想,即:大部分是是有追求的,只是其中有些老鼠屎)。

第一季的成功,我感觉全体创作人员的集权态势平衡得很好,但第二季,分集导演的权力大的多了。在剧组管理,剧务流程上,分集导演权力增加,更快更高效了。但作品的艺术性,却真的难以保证了。

…………………………………………………………………………

我身边的朋友也对我说没有必要对舌尖上纲上线:“不就一乐嘛。”

换做平时,我必然闭嘴,但这次我非要喷喷不可。

因为几个理由:

1,若干年后,更年轻的后辈会对我说:“看,你们那一代人,连这样子的东西都奉为圣经。” 我不想被代表,也不想只能默默咽下闷气。

2,无论怎么说,我对身份认同感还是有需要的,如果舌尖按照目前的发展态势,将等口碑,再得收视,再得影响力,再得奖,再到国际上受评论(结果当然是受鄙视的),如果真如此,我微弱的身份认同感还是会带来微弱的受伤感。

3,我绝对地期待中国纪录片越来越优秀。如果舌尖二这样的水准就已经足够创作人员满意了,那么以后,我将何从欣赏更好的作品?

回到舌尖二的内容上(仅针对第一集)。

正面:

1,旁白100分水准。

2,特写100水准。

3,取景尚算合格。纪录片最困难的地方是“没什么值得拍”,舌尖2依然能够给人新鲜感,很好,即时很多梗是炒冷饭我也接受。

4,人文关怀做的还是很好的。

在这里说说旁白:基本上,旁白作为一种文学艺术,是最能被观众所感受的纪录片组成元素。将本集的旁白单抽出来,都不失为一篇好散文。再加上画面,解说员的演绎,旁白满分胜出。而旁白本身就附带结构和剪辑属性,本片融汇了BBC,NHK等优秀作品的解说优点,结合汉语这一强大的隽永武器,无敌了。

反面:大部分是针对白马采蜜那一段。

1,恶劣的抄袭。(有人说是借鉴,有人说是模仿,一种“很萌所以包容”的态度)

2,那颗大树,应该是云杉(反正是杉树或松树),不可能有很大的横枝,白马的解放鞋,踩在蒙太奇的横枝上。

3,俯拍白马的惊险行走,脚下面的泥土灌木依稀可见,远远不足”40米“。说明,爬的是一棵高树,踩的一棵矮树。

4,白马横爬时,几张阔叶树种的叶子显示出这真的是另外一棵树。还有苔藓,寄生植物,蕨类等都说明,那不是杉树(波密地区,真有40米高的阔叶树几乎不存在)。

5,”蜜蜂藏身的树洞“非常牵强,树洞的开口是正面朝上的,没有蜂群会选择这样的洞筑巢,雨水会浇下来的。

6,树洞旁砍了几斧。从树洞砍口的方向看,与白马挥斧的方向矛盾。白马右手是惯用手,蹲在枝干左边,砍不出那个伤口。那个伤口的用力方向是是一个蹲在枝干垂直点砍出来的。

7,树洞砍口显示该树皮薄,木质为白色,与杉树皮厚,木质红色不符合。说明蜂巢高40米是子虚乌有。

8,就该树洞显示的结构看,在砍口哪里劈几下,对蜂巢(就算假设这是个真的蜂洞)能不能取出来没有丝毫影响,原本就非常大的洞口,不需要再砍了。

9,我没有看到一个蜜蜂!全程下来,除了一段蜜蜂飞行的音效,没有蜜蜂的存在。

10,从树洞掏出来的蜂巢,上面一个爬行的蜜蜂都没有,我很怀疑这块蜂巢是别处运来做道具用的,而那个树洞,根本不是蜂窝。

11,当白马劈斧的时候,弟弟贴着树干仰望,BUG。斧头失手怎办?木屑掉入眼怎办?90度的仰视,是为了看哥哥的鞋底?正常来说是否离树几米更能观察清楚状况?

12,如果云杉高40米的地方有树洞,这种概率非常低。就算有,这个足够蜜蜂筑巢的地方一定在主干上,不可能是横枝。

13,镜头晃。从发布的花絮看,一大帮人在现场,做出这种效果,实在不应该。用多一天时间,运多一点器材,出来的效果肯定不同,这是典型的一口气要到最后关头还是泄了的节奏。当今纪录片的影像要求能够由轻便的数码相机满足,已经最大限度地减弱了器材搬运的限制,但该团队一懒再懒,失望之。如果出于成本的考量,那我真不清楚立项时是否要求投资回报率一定要1000%?(那一段花絮放出来之后一大帮人点赞,然后致敬他们艰苦卓绝……)

14,一些剪辑的瑕疵:竹篮上落没有交代清楚,燃着物也没有交代清楚。(当然,前面蜂巢所在点都是假的话,上上落落的镜头是敷衍带过的,真要拍出来肯定是穿帮的)

15,采蜜的过程没有蜜蜂,在吃蜂蜜的时候,蜜蜂适时出现。

我甚至陷入阴谋怀疑症:摄制组看了人类星球之后,发誓要复制该场景(就是说:我们要用生命去抄袭!),听说波密有匹白马是爬树能手,一帮人联系之,载了点绳索,买了箱蜜蜂,然后叫那纯朴少年表演下绝活,加上一边敷衍镜头,最后说”辛苦了,补几个甜蜜一家人镜头吧“,开箱尝蜜……

第二季第一集第一段,就是如此不堪,为什么放在这么重要的地方?

总导演组真的野心这么小?满足一点大众的猎奇心理赚赚收视?

分集导演水平太低,仅能如此?或权力太大,能够如此?

怀着疑惑,细细品读后面部分,当然发现很多不足,在此举些例子:

1,一些专场非常唐突,比如雪山,收割机,货车之类,要么是时机出现的不对,要么是完全画蛇添足。

2,一些解说词的不当,比如养蜂人说带妻子从事甜美的事业,这句文绉绉酸溜溜的话非常不当,与当事人整个纯朴的感觉不符,破坏意境。 就算该丈夫能够表达出这么一种意思,但应该不会是这样的原话。而且,就算他说出“甜美的事业”这句话,制作组也应该从整体艺术氛围上换一种表达方式。

3,一些自宫行为也是有的,比如借组高速摄影机让我们看清楚甩钓的过程,这个高速摄影机体现在何处真的不得而知。

4,太多章节了,都表现的太单薄,有时候,舍得真是一种智慧。比如小花菇片段,纯属画蛇添足。 沙地萝卜片段,太浅尝辄止了。

5,…………

…………

基本上,上面所列,是我个人认为的硬伤,硬伤就是让我无法接受的失误。

至于很多地方,太多地方,对我来说都值得商榷,但没有到无法接受的地步,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舌尖上的中国 第二季》影评(十):老贺看#舌尖上的中国 第二季 脚步#

相对于第一季,以食物归类来牵线的说,本季第一集人文多了一些,从人的行为来牵引出与人类相关的食材以及食物。第一集给人一种扣人心弦的一种感觉,有一种悬疑片的风格,因为你会为每个片段的主人公揪着一颗心。食材采摘的不易与艰辛、烹饪的用心、人与人之间协作的欢乐足以反应食物承载着厚重的爱。

爬上40多米高的松树去采取那浓稠甜润的蜂蜜,在那熬制的酥油蜂蜜中你能感触的就是一家人的甜蜜。父亲捕捉跳跳鱼的时候,女儿看的津津有味是否唤起你儿时的回忆。老两口为了碾压谷物而拌嘴的夫妻之情通过吃到香脆的煎饼的幸福甜蜜而释放,夫妻的感情就融入在煎饼的馅料之中。福州的老人在外漂泊已久之后,在家乡之中通过食物以及老友之间的友聚而落叶归根。老婆晕船的同时,丈夫默默的为妻子准备着鲜蟹煮面,随然少了几句甜蜜的话语,但是夫妻之间的默契以及满满的爱都在行动以及那一碗面之中了。为了丈夫一句浪漫的玩笑而痴情终身以及漂泊多年的四川强女子,默默的支持丈夫的养蜂事业而承担起事业与家庭的双重任务,丈夫开车的时候,通过女强人在车上安详的睡眠一个细节,承载着是夫妻间的和谐以及信任。麦客们通过小麦而赚到季节性的收入,也换来了甜润的面条,以及小麦带给我们的细腻与滋润。娴熟的大娘做的裤袋面以及各种手擀面,那是养育家人的汗水沉淀下来的精湛技艺,每碗面不仅散发出的是面条本身的芬芳,更是一位母亲的深深的关心与照顾。

通过食物本身来渗透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人通过食物而孕育一代人又一代人,人与人之间通过寻找食材而群居合作,人通过食物的美味而尝到人世的五味杂陈。自然赐予我们甘露和各种有机食材以及美味,从不向我们索取,在凸显自然博大的同时,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感恩与尊重,要做到天人合一,人有序有节制的进行掠取以及开采各种食物的食材以及原材料,达到一种圆润美满的和谐共享的自然环境。

    

上一篇:《西藏秘密》影评10篇_观后感_影     

下一篇:《乌托邦 第一季》经典观后感集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