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收容所》是一部由德斯汀·克里顿执导,布丽·拉尔森 / 小约翰·加拉赫 / 凯特琳·德弗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少年收容所》影评(一):生育,生加育。
心与眼睛一样,容易有一些盲区。比如人们会对爱情说“如果爱,请深爱”,却不容易想起对亲情说。孩子与父母建立关系时,两者世界的区别是,一个是零,一个是二三十年的经历,于是后者成为前者世界里的全部,而前者只是后者世界里的一部分。于是,孩子对父母的爱本能而全部,反向却并不必然。如果爱,请深爱。
而本片的故事离爱还有很远的距离,是伤害。其实如果不爱,可以放手,在最初。生命不必必须以人类的形式来到这颗星球,生育是权利,不是任务。如果说生育是任务,那么也是在“生加育”的复合意义上,即便这样,也还是浅了。
既成伤害的,怎么办?坚强是伪命题。人需要爱,何况困境时。而伤害既成时往往已造就性格缺陷,爱更因此而疏离……恶性循环。爱的前提此时成为看懂这一切,挺难。没关系,总有人懂,比如电影里的主人公们,比如我们,电影主创们说。一部选题立意都好的电影,各岗位的技术也过关,导演和主角会因此作品而被记住。
《少年收容所》影评(二):迄今年度最爱电影
电影名字被译为《少年收容所》,之所以不喜欢是因为原电影名并不是什么 Juvie Shelter... 这个收容所的名字Short Term 12多有意境啊,要是翻译也不那么直白就好了。
电影宣传片就比较开诚布公,确实是关于少年收容所的。场景是一个收养困难少年的机构,一排平房,大院子。孩子跑的话要马上追上去强行牵回,但是一旦没逮住跑出了门口,就不可以随便碰她们了,一般的方式是保持一定的距离跟着她们,确保她们的安全。
故事是以主角Grace为主视角铺开的。演员Brie Larson的感染力,肿么讲呢,可以在一部电影里面好安静、甚至不用怎么说话,就很抢眼的勾住观众的心。
她男朋友,兼下属,是 The Newsroom (新闻编辑室) 里演 Jim Harper 的 John Gallagher, JR. 我从白宫起就认识他,凡是跟Sorkin班子的演员没什么能让人出戏的,他也不例外(当然Newsroom里的蛋疼Maggie醉酒Charlie由于角色忒奇葩总是让人出戏,但是俩演员演技很好的)。
孩子的角色里面有两个较突出,一个黑人满18岁要离开了,一个刚来的小姑娘。黑人Marcus,扮演者Keith Stanfield,喜欢RAP,歌词没有打油的感觉,你只要看估计第一次听到他RAP就会哭,不过你听力差或者看字幕可能会没效果。我没哭。演小姑娘Jayden的是Kaitlyn Denver,本来就是一小姑娘,演了一辈子小姑娘了。
孩子们不是问题少年,他们大概会叛逆,或者反抗,但是他们住进来是因为家里发生了意外,或者自己父母不好。
女主和男主的童年和少年期,也是很不同寻常的,女主一直将自己的往事封闭起来,直到遇见了Jayden,才开始面对自己的过去,在现在里挣扎。
总得来说大量台词就在这四个人里摊了。
这部电影的一大强点,就是所有的角色都是很强的角色,(不是说性格或能力很强,是Strong Character的意思)。电影剩下的就是一点一点的往下推进,让观众观察这些个角色,然后故事讲完,给了一个非常非常非常喜欢的结尾。
哦我忘了讲讲自己的感觉了。这个吧,我小的时候经历过自己经常很害怕的黑暗时期,不喜欢门外楼道有男人咳嗽的回音,不喜欢楼梯上缓慢的脚步声,不喜欢钥匙声,不喜欢黑着灯却有人坐着的客厅,不喜欢任何人有任何醉态,但是小的时候没心没肺,所以过了那段时期就忘了害怕,长大后也忘了曾经的恐惧,只有北上火车里的厌恶和抵触。况且我今天还花着家里的钱,看到李开复得癌我害怕的对父母一天一唠叨。我不是心理专家,也不想过度装逼,但是心想今天内心有种不开心跟成长总归有点关系。所以有时我看到银幕上有人在拥抱着流泪,想到当初我自己的不知所措,念道凭什么没有人抱过我说个懂字,那是我在这部电影里第一次留下眼泪时所想的。但是并不代表没有这种感情我就不会哭,因为这个电影真的很不俗,它不是讲收容所的,他就是讲恐惧、爱和希望的。
大概还是讨厌剧透于是就讲了这么多。你放心吧,如果你读了再看,八成会看到跟自己期待所不同的片子,即使你全猜对了,也还是不觉得白看。
总归,今年看到现在最好的之一。
《少年收容所》影评(三):Relentlessly fast pace, and full-bodied characters
I must say that the director of this film is a genius. The film depicts a number of full-bodied characters in just about 90 minutes with a relentlessly fast pace. The direction is just amazing.
Grace, portrayed by Brie Larson, is the most successful and impressive character. She was abused and raped by her father ten years ago and is now the supervisor at a group home for troubled teenagers. She helps the troubled teenagers, and at the same time she has her own troubles deeply in her heart. Finally, she gets through with the help from Jayden, one of the kids at the group home.
Marcus is another rich character in the movie. He is 18 and has problems with the prospect of leaving the group home. He even tries to commit suicide. In the end, with the help from the workers at the group home, he gets a job and dates a beautiful girl.
Last but not least, Mason, Grace's boyfriend, and Jayden, a newly arrived kid who is abused by her father, are also strong characters. They have their problems and finally make it.
I'm sure that the audience will enjoy this movie. Go for it.
《少年收容所》影评(四):暗黑家庭中受伤孩子的自我救赎
这是一个面对蛇蝎父母和黑暗人生如何自救的故事。在家庭中受伤的孩子,是很难面对既爱又恨的父母,他们多数时候选择忽视、遗忘、逃避,或者是歇斯底里的愤怒发泄,才能确保自己不被啮心痛苦湮灭。
没有人能打败你,只有触及你内心的曾经受过的伤害,一点即燃,如同“揭痂之痛”,你会本能地跳起来。
片中女主角格蕾丝,当她觉察到那个墙上挂着阴茎解剖图片喜欢暗黑绘画的女孩贾登,可能和她一样受到父亲虐待时候而无力反抗时(那个海洋被鲨鱼咬掉腿却只能和鲨鱼继续玩耍的可怜小章鱼妮娜,住在大洋底下很深的地方,也就是心理学说的潜意识深处的感受),无法自制地潜入妮娜家中,举起棒球棒,砸向那个恶毒的父亲……
十年前因父亲强奸她虐待她 ,被她送进监狱而如今马上要出狱,自己该如何面对,十年了,对禽兽父亲的恨如何化解?格蕾丝心中之痛,只能用这种方式才能发泄出来,对于这点,等她三年的男友是无法理解的。只因她内心之痛,实在难受,基于对父亲的爱恨和彻底的羞愧感,她实在无法说出口,只能用暴力和歇斯底里才能释放。
这种情况下,社会救助,心理治疗师的帮助,男友真挚的爱……都只能是一个外部环境,内心的疗愈,还需要靠自己,靠两个同病相怜的女孩相互倾述和砸车发泄。
那是一部好车,显示出贾登父亲的形象和身份。前面剧情中说,贾登的父亲是这个少年收容所的主管“朋友的朋友介绍来的”,他人很好,很有文化。这就是一个残酷的社会现实,一个公认的有文化有身份的好人,并不能说明他在家庭里是什么样的人。
关于家庭虐待和乱伦案件,每个国家每个文化中都存在,这是人性中最丑恶的一面,人们看了报道之后愤慨一番多数是选择回避和遗忘,那些受害的孩子如何走出内心的阴影,很少有媒体跟踪报道。导演根据自己当年毕业社会实践的经历拍了这部电影,少有地塑造了一群自我救赎和相互救助的家庭悲剧中受虐孩子的故事,很让人震撼。
这部电影叙事严谨,人物刻画细腻,情绪拿捏到位。同类的电影有《超脱》,更加暗黑,男主角可能是母亲和外公生的,对于自己如此怪胎的身份,主人公只好逃离在社会的边缘,孤独地苟延残喘……
好在本片有个温馨阳光巧妙的结尾,展示出导演兼编剧对人性希望的肯定。这部电影值得推荐,尤其是那些在家受伤的人们,能得到一些面对自己困境的力量。
《少年收容所》影评(五):少年煩惱的電影史
基本上,這是我第一篇在豆瓣寫的評論。
評價是一種很兩極化的事情,但若是硬要作為觀影時的考量,勢必要仔細慎選,這部電影我給予「還行」,也就是所謂的三顆星來說,在多數人來說,是會以為我認為這部電影感到普通,或可能是還要更差勁些,但對我而言,這三顆星不能說明這部電影的優缺點,而是它對我的重要性與影響力有多深刻而評定的。
我想已經有很多人已經以「自我救贖」、「逃避過去」等命題來論述,因此我將以我所認知的一些「談論孩子/青少年」電影來敘述這部電影的特質。
首先要從較早在電影中,使用這個收容所場域的概念來提,便是一般皆知的經典作品「飛躍杜鵑窩」 (1975),當時這部電影傳達出一種,為了使人們改良改善而所處的一個封閉性空間的質疑。在這個精神病院中,主角從瘋狂(假性的發瘋),到呆滯(真確的發瘋)的一個轉變過程,令另一個最終歸屬於野外長大的酋長終於覺醒,逃離這個人們一直以為是溫暖的「鳥窩」。
因此在往後的電影發展,我們都可看到這種為了某種人類改良目的而造的緊閉空間,無非都無法控制住肉身以外的心靈。而這種心靈相對於成人來說,青少年是最具有令外人感到最危險的心靈。成人可能因為某種因素而有各種不尋常的想法,試圖輕生、逃避、偽裝等,但青少年擁有更多的是,瞬間的爆發性情緒,這是基於他們都還未受過完全的入世社會的洗禮,能夠比起很多成人,來得更主張自己的需求。
青少年也因此從最初以成人為主體去反應人們的心態,到縮小範圍至,青少年成為了很多電影的主題,而這些電影能夠傳達出與成人情感上很不一樣的情緒表現,近年來的「壁花少年」(2012)便是一個絕佳的例子,表現多樣性的少年煩惱,而非單一的維特煩惱,也終於不再是過去從1999年以來,「美國派系列」僅僅是淺白地只認為青少年的煩惱總是只有性的好奇疑惑,更何況那是絲毫沒有以女性的角度來考慮的內容。
當然據我觀影的經驗來看,也是相當早就有以大人的角度(成年的導演)關注到
少年情感上的議題,從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 (1991),到少年Pi的奇幻漂流(2012),一直都有相似的主題表現。其中也含括很多針對特殊案例所衍生成的故事劇情,如上帝之城(2002)、貧民窟的百萬富翁(2008),這些並非不屬於以少年的煩惱為主題的電影,而是這些電影往往將少年視為一種相當成熟的成人,以一些超乎於一般少年所想的觀點來看待整個社會。仔細尋找會是我們平常熟悉或常見的案例,也仍然很多例證,其中歐洲相當早就在廣泛地討論,單車少年(2011)與十七歲的單車(2001)來看,雖然國籍不同,但同樣都能展現一般青少年面臨生活情境時,會碰撞到的問題。而這些電影由於相當符合現實生活,使得我們不得不讚嘆他們逼真寫實,以及我們內心所感受到的情緒張力。
回過頭來看少年收容所(2013)這部年輕導演所拍攝的電影,我認為與弗魯特韋爾車站(2013)一樣有著值得觀看的內容,兩者都是年輕導演試著以一些紀錄片式的方式緩慢地觀看人們的一舉一動,因此帶有著相當高程度的寫實性,但同樣地多少都會面對到年輕所導致的某些不夠熟練而產生的小缺陷,如很多人常會說影片步調的緩慢,而使電影不夠張力等等。然而換個念頭來說,它的緩慢程度,應該沒有像雲端情人(2013)來得誇張,但很少會認為那部電影的緩慢會影響到人們觀影的情緒。而少年收容所其實缺陷的不是緩慢性,而是故事的舖成較為多元的關係,為了傳達除了少年之外,還有幾乎是女主角的看護員心情,而讓劇情更為複雜,這是很多導演都會容易面臨的狀況,試圖添加內容的豐富性,或想探討的議題過多時,會造成影片焦點不夠聚集。
近年來很多清新電影(鏡頭用色都相當清朗明亮)試圖表現很多生活上會面臨到的議題,但其實這些的內容舖成,到最後,其實都給予一個很不確定的答案,而不是一個果絕的答案,這是因為這個答案很難會是觀眾想要的答案,又或者這個答案(結局)會遮掩人的眼睛,看不到屬於自己的方向,就像電影最後仍然是少年因為再度困擾,又再次地飛躍杜鵑窩。
《少年收容所》影评(六):借此片,有感于中国收容制度
看了此片,泪水几次温润了我的心田.
喜欢并推荐它,原因可以见其他影评).
在此想和大家一起看一看收容所的现状,尤其是中国的情况,引万家资讯的一则评论:
http://365jia.cn/news/2013-02-25/4F811ED4C39F55DC.html
因为时间关系,还有部分内容待提供.但是,真心希望能看到中国收容所中,也有爱的回荡.
《少年收容所》影评(七):找一个温暖的地儿收容这颗心
独立电影、收容所、少年。是做好了受虐的心里准备去看的,却被瞬间治愈了,
收容所里的青春最是残酷,好在,分解、和弦,几个八度的上扬,奏出了最美丽的祈祷。
开头就很赞,很用心。几分钟的对白,悠悠闲一个笑话,不动声色的交代清场所、人物的所有信息;接着用突然冲出来的孩子打破平静、控制节奏——追逐、扑倒,没成功,再一次......这个孩子怎么了?为什么要扑到他?疑问一个个到来,角色一个个出场:孤傲阴郁的黑人少年、爱骂脏话的哥特女孩,守着秘密的女老师......
每个讨厌、怪异、不合群的孩子都有他们的故事,每个成熟、美好、从容强大的成人都有他们的脆弱。
这世界上有那么多的暴力与贪婪,人性里太多的陷阱难以被跨越,回忆的某些死角长处黑暗,可当我们开始看到、关注、理解别人背后的故事,就像影片中的主人公那样,或许我们自身的伤痛就可以被治愈了。
故事的最后,依然是那个青青暖暖的草地,讲笑话的青年,孩子突然冲出来,青年扑上去......一切忧患都已结束,一切忧患即将开始;所幸的是,如果爱是一种能力,那么是它是可以习得的。
:容我必需花痴一句——男主角太治愈了。
《少年收容所》影评(八):值得深思的少年们
看到电影的汉译名的时候,我以为这是描写孤儿院的电影,但事实上并不是,而是更复杂的问题儿童的集结地。其实我不是很明白这个收容所的设定,出了收容所的门看护们就不能碰这些孩子,可以理解为人权,但是到底什么样的法规支持着收容所的运营还真是要考虑下。
有的时候就在思考,把问题儿集结在一起真的好吗?毕竟这些人在一起感觉会做很多出格的事情的样子,但是在这部剧里表现的是少年们出了问题之外的一面。
里面的工作者格蕾丝是一个很善良的人,他和男友在这个收容所里工作,努力为孩子创造更好的坏境,解决更多的问题。但是她有自己的秘密,每当她独处的时候,都表现的那么寂寥。当最后矛盾终于爆发了,女主却有自己的选择。
对待暴力的马库斯,格蕾丝是那么有耐心,这个时候的马库斯是那么让人心疼,他也许并不想做坏事,只是觉得这样活着更舒适吧。它具有音乐天赋,但是他的歌词却显示了他内心的悲伤,想要母爱却的不到,想要关怀也不的不到,所以才会做这些事情,不仅仅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感情,更多的是想发泄自己心里的悲伤吧。
格蕾丝会和每个孩子单独的交流,知道孩子内心深处的痛苦,然后才能设身处地的理解他们。
故事里的孩子,生活在一起,已经仿佛是一家人,一起做游戏,一起开心,也能看见其他人的伤心,但这就是生活吧。
最后也没能理解这个故事背后的机构,但是故事的主角的矛盾都解决了,要相信人们的生活会变得越来越好!
故事还在继续,有那么多孩子还要继续经历少年时光····
《少年收容所》影评(九):被利用的欲望
这部电影我看得粗糙,原因无它,我已入化境。原本只是边做PS边听电视剧,如今连电影都用耳朵听起来,果然听得稀里糊涂。
看这部电影,自然冲着那“情色招牌”,色而不淫,现代人很是看重。可惜电影属于典型的“色而不色”,“淫而非淫”,顶了个“DESIRE”的幌子,支离破碎了一回。情爱画面含而不露,欲望却昭彰的一塌糊涂,不是走美感路线的情色电影。
故事的主角是中产阶级妇人史迪娜,“中产阶级”一词如今被用得恍如符号,拎出来就是“孤独”“压抑”之类的语境,也怪不得做如是想,电影里的女主人公确实压抑,寂寞,困顿,流离,完全是精神上的作茧自缚不死不休。
这个中年妇人有着殷实的家庭,庸常的丈夫,听话的儿子,一切似乎很圆满。可她有那么固执高耸的颧骨,有那么故做平静的面容,欲望好比是深海里的鱼,看不见,但存在;好比茶杯里的波涛,随意一吻,就惊涛骇浪欲仙欲死。
电影从他们一家三口来到精神病院开始,丈夫麦士接手管理这家荒郊野外的精神病院(收容所),于是他们得在精神病院开始平静的生活。女人史迪娜的任务就是每日与一群妇人们谈琐碎的事务,明显她既反感所谓的上流社会,又反感所谓的收容所事务。然后她与精神病院里的园丁艾加搞上了,艾加也是个精神病人,由资深的医生基夫照看医治。然后史迪娜跟艾加的奸情让人发现了;然后艾加逃往伦敦;然后史迪娜屡次去伦敦与艾加继续幽会;然后史迪娜的丈夫发现妻子继续不忠,史迪娜干脆偷跑去伦敦跟艾加厮混;再然后嫉妒发作的艾加对史迪娜拳打脚踢。我忘了说了,艾加曾经杀死自己的妻子。史迪娜在这个过程里又跟艾加的朋友亚力亲昵了一番。
史迪娜这个人物有点意思,一方面她确实是端庄娴淑的母亲,高贵大方,疼爱儿子,而另一方面她的欲望是真实的,激动的,不断发作的,她受不了丈夫的木讷平静,她需要暴风雨一般的情欲洗礼,她想要一个粗暴的躯体肆意宣泄,她又害怕男人的拳头跟暴力,她一遍遍的逃,逃来逃去,从此处到彼处,到最后整个人心神恍惚,连一贯的好女人表象都舍弃不顾了,连自己儿子的性命都顾不上了。于是她也成了精神病院的病人,成了基夫的病人。基夫如愿以偿接手了精神病院跟史迪娜,要求史迪娜跟他结婚,这样她就不必待在收容所里。基夫的话,几乎使一切都茅塞顿开起来,至少让故事不至于一直荒唐下去。原来强烈到尸横遍野的欲望只是让人利用了,基夫的设计下有了女人的丑闻,有了女人的疯狂,有了孩子的死亡,有了敌人的离去。
精神病院,你别说这词残忍,非得好心好意说是“某方面有缺陷的人”,或者“非正常人类研究中心”。这电影没一点情感站稳了脚,只有一件事很明显:管理精神病院的成了疯子;待在精神病院的成了疯子;艾加本来就是疯子,史迪娜也是疯子,基夫的野心也是疯子,那样一个逼仄的环境里每个人都走向了疯狂。
电影有个响亮的结局,女人就那么出乎意料的跳了下去,之前漫长的一级级台阶的行走真的好像只是寻常的步行,如同赴一个幽会那般平常,却是那么突然就跳了下去,没有表情,没有叹息,没有绝望,没有哀伤,只有一地的玻璃飞花碎玉,七窍流血的她躺在地板上对着基夫说着一生中最正经的一句话“别碰我”。
《少年收容所》影评(十):谁都拯救不了谁
说实话其实我不大喜欢此类电影,太沉重。在结束了一天的工作后,我宁愿窝在沙发上看港产喜剧。可是这部电影看完后却毫无沉重感,满心都是喜悦之情。
“少年收容所”,这名字真令人讨厌,散发着一股浓浓的药水味,容易让人联想到面容严肃的如同“灭绝师太”式的救助人员和一大群危险而古怪的问题少年。当然,这两者电影里都有,却没有大起大落的人性冲突,毫无违和感,一切都在平静的生活中慢慢进行着,有一种真实的人性之美。也许就像Grace一开始说的,他们既不是家长也不是治疗师,他们的职责只是确保孩子们在这里的安全。他们都很清楚自己的定位。
不得不佩服导演,这部电影的视角很独特,一般来说此类影片的重点都应该放在孩子身上,毕竟名字叫做“少年收容所”,但导演偏不,从头到尾都是Grace眼中的世界。而在电影中,孩子们的结局并不明朗,除了Marcus出去之后过的不错之外,Sammy依然时不时就出逃一次,Jayden和其他人依然还住在里面,但我们谁也不会担心他们,因为我们知道这些孩子包括Grace都会越来越好。
是谁在帮助他们?Grace?虽然她又负责又耐心又和善,但她自己本身也曾是个伤痕累累的孩子,而且电影从开始到结束,孩子们自残或暴力的行为都实有发生,常常会出现这样的镜头:每当Mason他们正在高高兴兴的聊天或者和孩子们一起玩的正开心时,就会有突然事件发生,不是Jayden逃跑了,就是Marcus和Luis打起来了。
看,谁都不是救世主,谁都拯救不了谁,只有自己,才能给自己救赎。勇于面对自己的过去,才能找到开启未来的钥匙。Grace如是,Jarden也如是。
电影结束时正好和开头相呼应,都是Mason在讲孩子们的段子,然后Sammy就跑出来了。不过首尾感觉却完全不同,前者给人紧张严肃之感,后者却看得人发笑,蓦地就生出一种温情一股喜悦,也许是用了慢镜头的缘故,又或者我们已经开始相信最后的最后他们都将变成更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