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和小组》是一部由于荣光执导,于荣光 / 归亚蕾 / 吕中主演的一部剧情 / 喜剧 / 家庭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劝和小组》观后感(一):《劝和小组》:“柏阿姨”们的和谐之道
都在说和谐社会,那怎样才能创建和谐社会呢?或许每个人都能提出不少的建议,但只有所有人都能严于律己,才能真正创建一个和谐的社会。
这不,由于荣光、归亚蕾、潘虹、鲍起静、于小彤等联袂主演的《权和小组》正在央视一套黄金时间段热播。该剧讲述了由几个普通居民组成的“劝和小组”,帮助其他居民走出困境的故事。由于该剧聚焦当下都市社区邻里百姓间的生活故事,独特的故事、轻松诙谐的风格、与生命和解的普世价值,所以自开播起就备受关注,成为不少家庭茶余饭后的谈论话题。
《劝和小组》首次把视角瞄向了公益性民间组织“劝和小组”在社区开展劝和工作的故事。这是一部反映普通老百姓的情感与生活的民生剧,在都市剧题材作品中独树一帜,通过对退休工人、报社编辑、保险推销员、空巢老人、白富美等一批背景迥异的人群,为了邻里和谐、家庭和睦,开启了一场嘴上劝和行动。
看《劝和小组》,会想到一位在上海很红的调解员柏万青阿姨,大家都亲切得称呼她为“柏阿姨”。随着《新老娘舅》、《一呼百应》等讲述民生电视节目的播出,柏阿姨以她的真诚、公正、爽快的现场表现,打动了广大观众的心,成为家喻户晓的电视明星,成为了电视里的义务调解员。相信有不少“柏阿姨”般的群体在社会上有很多,这才会有了《劝和小组》这部电视剧的诞生。
俗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可见这家庭事务调解起来会有多麻烦了。所以当《劝和小组》套上喜剧的外壳,那才是真正的创新。用喜剧形式关怀生活,关心现实里的小人物,关注生活中的琐事。相信这也是《劝和小组》能够受到关注的原因吧。只有真正接地气的现实题材的影视剧,才能触动人的内心,才能让观众消化。比起那些争家产、斗小三的家庭伦理剧和谐太多了。
“劝亲子和,劝兄弟和,劝姐妹和,劝夫妇和,劝师生和,劝邻里和”,这写在劝和小组办公室黑板报上的六大和涵盖了“和为贵”的精髓。通过这部戏,希望这种精神能够成为一种时尚,促成真正的和谐社会。
《劝和小组》观后感(二):《劝和小组》:都市邻里版的心灵鸡汤
(文/小义大道)
什么样的电视剧题材最受老百姓欢迎?这一直是个谜,因为不同年龄段的观众都会不同的观念,对这类艺术作品的喜好自然就有所不同。像本山大叔拍的《乡村爱情故事》系列,我们年轻人可能不是太喜欢,但我们爸妈辈的人就很喜欢看。为什么?首先都是本山粉,然后这类乡土之剧很接地气。所以,这个题材问题要因人而异、因观众而异。像我们年轻人可能大多都喜欢看都市时尚亦或是宫廷穿越的,但老人家喜欢看看西游记、白娘子或者一些接地气的作品。
前天打开电视,无意看到正在演《劝和小组》,看了看演员阵容还算庞大。说实话,起初对这种邻里间的小事我并不是很感冒。但我老妈就不一样,看了几眼就着迷得不行,所以就随着她跟看了几集,发现越深入,就越喜欢上这部剧了。因为它跟我对这部剧的第一感觉、和想象的不太一样!
《劝和小组》这部剧是以轻喜剧的形式展示邻里之间的故事,话说形式台词神马的都很喜剧,但我觉得内容却一点也不喜剧,而是踏踏实实的将我们如今生活中存在问题一一反映出来,这些才是这部剧比较打动我的点。就拿开篇的跳楼男贾盛来说,是典型的妻管严,但是他自己也是个纯粹的无骨屌丝男,遇到点挫折就没办法面对,对待工作生活没什么积极性,让人觉得活得极其窝囊,这让人很难评判出谁对谁错。生活就是这样,并不是全是非黑即白的。而剧中的主角“劝和小组”,居然是自发组织起来的小组,里面既有老人也有中年人更有年轻人,这样一个非盈利性质的群体是当今是不多见的,况且城市里大多数邻里都是相互不认得,见面也非常冷漠,更别说有组织有纪律的帮助别人了。
喜剧让这部戏显得轻快现代,而接地气的邻里故事会在第一时间抓住人心。这部戏无疑是吸引人的,要不然归亚蕾、潘虹、鲍起静三大影怎会委身加盟。而对于导演加主演的于荣光,之前印象记得是老演侠义的警匪剧,没想到在《劝和小组》里能如此附有煽动性,确实是个真正的实力派。这么几个老戏骨都愿意去参演这样温情的家长里短剧,说明此剧的魅力十足。没有宏大的制作场景,只有夫妻不和、父子矛盾、老年婚姻、老人空巢、财产纠割……等这样实实在在的普通人的故事。在劝和小组的不断扭转矛盾中,我们也感受到,人间自有真情在,每个人每个家庭都有各自的苦恼,但只要大家团结在一起努力的解决问题,我们仍然能感受到幸福的所在!
我们也希望生活中能成立这样的劝和小组,帮助有问题的人与家庭,积极热心真诚的关爱别人,重点是能够传递人与人之间的真诚与信任。剧中的劝和小组虽然成员年龄差距比较大,但他们都是那么善良,拥有超级热心肠,为了替别人解决家庭矛盾,自己搭上点银子都没什么。这个无私奉献的精神难能可贵,也是我们这个时代最稀缺的一种精神。但实际上他们也在帮助别人的途中,寻找到了自己生活的问题,并且得到了自我救赎。我想这也许是本剧的第二大亮点,别以为帮助别人你不会得到任何好处,其实这会让你心灵更平静,更能积极面对自己的问题。助人也为己,这也许就浮躁的都市人自我救赎的方式之一。
看此剧,犹如一碗心灵鸡汤,轻喜剧是调料,老戏骨们是前味,而恰到火候的接地气的家常里短故事却让人食后回味良久,吃到了幸福的感觉!
《劝和小组》观后感(三):在传统与现代之间以“和”为贵
于荣光导演兼主演的《劝和小组》,讲述了由几个普通居民组成的“劝和小组”,秉承“和为贵”的宗旨,帮助左邻右居冲出人生重重困境、完成众多拯救任务的故事。归亚蕾、吕中、潘虹、高明、高亮、于小彤等主演,在貌似鸡毛蒜皮的小事之间,实则融入了对诸多社会热点的透视,渗透了当下国人对生活的多重体悟,折射出人们对建设“和谐社会”的深切热情。
“生活是最好的喜剧大师。”本剧不戏说,不穿越,不夸张,不煽情,而是以现实主义的本真精神力求真切讲述普通平民活在当下的故事。剧中如万花筒般展示了当今社会的众生态,又如分光镜般展示了他们的喜怒哀乐与酸甜苦辣咸。正如托尔斯泰所说:“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则各有各的不幸。”剧中无论是裘马扬扬的“富二代”,还是苦苦奋斗的“屌丝”,无论是未婚的青年、已婚以及离婚的中年男人,还是寂寞留守的空巢老人,他们都有自己难解的困惑与苦恼。但无路困难多大,他们都在那个神一般的“劝和小组”的耐心与精心帮助下突出人生的重围,找到了自己的幸福。既称不上精锐,也算不上专业,“劝和小组”这个小而杂凑的民间组织何以圆满地完成了不可能的终极拯救任务?本剧告诉我们亲情、爱情、友情永远比金钱可贵,更重要的是以艺术的真实启发我们,无论是家人之间,还是非家人之间,无论是情感纠葛还是利益纷争,最佳的解决之道在于宽容谅解的态度,以及沟通、合作的方式。在这个冷漠、疏离正在成为流行风,寂寞、抑郁、孤独乃至自杀正在成为流行病,所有的人似乎都在变成一座座隔绝的孤岛的社会,只有合作共赢的“王道”才能逐步复建人们之间信任、尊重、有序等等这些社会良性发展的基石,才能避免“人人易粪而食”、“人人抛弃人人”的人间闹剧加悲剧,而排他的“零和”游戏心态、人人长刺的“霸道”必将使得我们的社会加速堕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劝和小组》深刻而又真切地表现了当代中国传统与现代的冲突。剧中有对传统的坚守与呼唤。“劝和小组”的成员来自天南海北,做着各行各业,一群本来互不认识的人突然住到了同一个屋檐下,这是现代的魔力;而他们最终组成了“劝和小组”及其秉承的工作宗旨与目标展示了当代的人们对几乎消失殆尽的城市胡同邻里文化的深切怀念,以及“和为贵”的中国传统价值理念的穿越时空的强大生命力与普世价值。剧中有对“中国式教育”的反思。处于社会底层的出租车司机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竟用暴力逼迫、扼杀儿子自己的梦想,并差点酿成父子成仇的悲剧,足以警醒当下那些追随“狼爸”、“狼妈”,迷信“棍棒底下出孝子”的糊涂家长们。
剧中给老年人的生活以相当的关注。“劝和小组”的核心成员简爷爷的老伴尚妈妈是一个复杂而又真实的都市中年妇女形象。她穿着打扮时尚现代却内心保守传统,甚至表现出了许多小市民习气;她自身精明干练、工作能力强却又不以为耻地靠裙带关系让自己的侄女端上金饭碗;她自己喜欢广泛交游却又因老伴跟其他老太太说句话而嫉妒、吃醋,以至于要去整容,甚至跟老伴闹离婚。在她的身上体现出的是典型的传统性与现代性的冲突与融合,虽然其品行不怎么令人欣赏,但其处于传统与现代夹缝中的尴尬、困惑相信许多老年人深有同感,而其努力理解并追赶时代潮流的韧劲也让人不得不佩服。剧中陈老太太与徐老爷子的“黄昏恋”则表现出了更为复杂的传统与现代的冲突。陈老太太和徐老爷子都是老年丧偶,本是你情我愿的“自由恋爱”,陈老太太的三个儿媳妇却展开了“财产保卫战”,坚决反对他们在一起。但当听说未来的公公许老爷子名下有不菲的财产,其态度立马来了个180度大转弯,竟极力撮合婆婆“风光再嫁”,非常具有戏剧性。这一则表现出代表传统的老年人与代表现代的年青人的不同的金钱观,二则表现出年轻人对老年人尤其是丧偶老人情感世界的极端不理解。而三个儿媳妇虽然后来发现许老爷子实在家产了了,却最终选择了理解与支持与祝福,——“谁家没老人,谁人不会老?——”这正体现了传统与现代之间的迷人张力与最终可转换性。
《劝和小组》观后感(四):《劝和小组》有感
最近一直在看《劝和小组》,讲述的都是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鸡毛蒜皮 柴米油盐 锅碗碰撞的事,事不算大,但确实很闹听,让人添堵,破坏情绪,甚至矛盾升级性命攸关。劝和小组正是在这基础上产生的,组员都是义务劳动,两名退休老人,三个兼职作业,其中还有一位是大小姐。其宗旨是劝亲子和、劝兄弟和、劝姐妹和、劝夫妇和、劝师生和、劝邻里和。和为宗旨,方向明确。
开始看的时候,也没想着会看完它,只是想做个大概的了解,了解下这居委会大妈究竟是怎么做事的。尤其在看到节目中讲的第二个故事,一个酷爱摄影和表演的高中生遭遇强势父亲硬要他放弃考相关专业的学校而非要他考清华北大的故事,在这个故事中,通过劝和小组的工作,也确实展现出了父亲的强势地把自己的意愿或者意志按到儿子身上,儿子反抗、内疚、妥协,父亲也从孩子的极端行为中理解了儿子同时也看到了自己的行为带给儿子的伤害,而这些的背后都看到了各自行为背后对对方深深地感情。但是,这里面其主要作用的劝和小组组员是曾经是酷爱国学的大学教授,而他的工作方式和理论中都有着用传统文化的“孝”等道德层面来和孩子讲道理,当然,这里面也看到了简老爷子对这位少年深深地理解以及他自己开放的心态。还好,这个故事的最终结果是孩子继续学自己喜欢的专业,同时也得到了父母的支持,并且亲子双方加深了理解和感情。结果不错,但是纵览整个过程,还是觉得有些味道不对。现在几天下来,电视剧已经看完,感觉逐渐清晰了,就是劝。这个“劝”字传递了一种倾向。比如在高中少年的身上的表现就是,老简以孝来劝孩子,孝呈现的是一种至高道德,是一种个压力,才有了那孩子妥协,放弃自己喜欢的专业,已经唾手可得的入学许可,来成全父亲的意愿,去考清华北大。
这部电视剧带给我的第二个触动地方是劝和小组更侧重于解决现实问题。再回头看看这些组员,一个是退休的大学教授,另一个是退休的护士,一个是颇有经验的记者,一个是做保险的推销员,一个是家境颇为富裕的大小姐。从这些组员中我看到的是有一定经济基础和颇多的现实经验。但是在电视剧中解决问题真正花掉的钱并不多,除了帮助护士儿子的事动用上百万之外。现实经验,记者和推销员的经验使用较多。这是他们能够解决现实问题的有力的现实条件,除此之外,这个小组里行事中有两个信条:1. 当事人家庭不提出要求,他们不参与其家庭事务;2. 他们都是免费的,义务的。
那么成立这个劝和小组是不是有这些组员的个人动机呢?在电视剧中除了推销员费俞有个简单的介绍之外,其余都没提。但是通过看这部电视剧,我觉得都有着他本人自己的动机倾向。护士的老伴已经不在了,她有三个孩子,但都不和她生活在一个城市,她不想给孩子们增加负担,她自己住在这个小区里,总得做些事情,且是比较正式的事情那种;老简是国学教授,非常重视也非常信仰传统文化的魅力,他其实有一个想把国学发扬广大的梦想,并一直为此奋斗着,是退休了,当梦想还要继续。记者有着一份刻骨铭心的感情并有过一段婚姻,但由于种种原因,他们离婚了,离婚多年,他一直单身,他知道他爱的还是那个人,他在为此守候,他知道那份婚姻那份感情那个人对他的意义,夫妇要和睦,他不想这样的悲剧重演。再有,记者的父母已经不在了,在这个城市他没有其他亲人,他把老简夫妇,还有那个护士,当作了自己的母亲,他知道家庭的意义。推销员是从农村出来的孩子,很孝顺,在城市里拼搏为的就是能给老爸老妈一个好的生活,有着明显的金钱意识,但心地善良,有些自卑。他参加劝和小组的直接原因就是想借此机会接触更多的人和机会来推销他的保险,但是随着在小组工作的深入,他喜欢上了这份义务工作,他在小组中涉及到孝敬父母或农民子弟的时候总是那么情绪激动,因为这也与戚戚相关。那位大小姐,父母长期分居,她一直渴望父母能够复合,为此她做了很多工作,但总是难以如愿,也许在劝和小组的宗旨再加一条“劝父母和”。
在劝和小组中对和的推崇让我想起了在心理咨询中倾向于回避或避免有关提建议或卷入的现象。之所以如此,我的理解是在心理咨询中要尊重来访者的意愿,避免把我们的意愿强加给或影响来访者,如果来访者的意愿不明显,我们就陪着来访者发现他们的意愿。
但是今天我想更深地推测一下,或许我们就不相信来访者的意愿是和。从人的本性上来件,有善恶说,尽管诸多心理流派,更多的从事心理咨询的人物都倾向于相信人性本善或有善的倾向,但却不相信“和”或“和”的倾向。记得心理治疗师李小龙在他的一个涉及费尔贝恩的讲座中讲到了有些人质疑或反感把分析师描述为完善、高尚、权威的形象的现象。他说道,他非常理解这些人,但是他也相信,分析师身上完全有可能也确实存在着完善、高尚等高贵的人格,这已经不是道德层面的评价或描述,而是确实存在有这样的人性并相信其存在。
在认知理论中,涉及的到这样一条不合理的信念“绝对化”。在我的经验中也是如此,我不相信太绝对的东西,这在考试的多选项题型中已经成为了一个不成文的说法,过于绝对的说法都不正确。那么这种信念或经验带给我的影响就是不相信完美的东西,不相信完美的人,一旦出现,就会怀疑,甚至是反感。说到这里又要回到了体验这块,你体验到了,就真切的相信了。对于自己没有体验到的也不相信的东西,比如鬼神,比如灵修的种种,我愿意选择孔老夫子的做法,保持敬畏,敬而远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