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古诗精选 > 白居易

《秋池二首》秋池二首白居易原文、翻译、赏析和诗意

2024-08-13 16:47:36

白居易

公众号 《秋池二首》 白居易 唐代 白居易

前池秋始半,卉物多摧坏。
欲暮槿先萎,未霜荷已败。
默然有所感,可以从兹诫。
本不种松筠,早凋何足怪。
凿池贮秋水,中有蘋与芰。
天旱水暗消,塌然委空地。
有似泛泛者,附离权与贵。
一旦恩势移,相随共憔悴。

分类:

作者简介(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秋池二首》白居易 翻译、赏析和诗意

《秋池二首》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前池秋始半,卉物多摧坏。
欲暮槿先萎,未霜荷已败。
默然有所感,可以从兹诫。
本不种松筠,早凋何足怪。
凿池贮秋水,中有苹与芰。
天旱水暗消,塌然委空地。
有似泛泛者,附离权与贵。
一旦恩势移,相随共憔悴。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天的景象,通过前池的景观来表达诗人对权势和贵族生活的思考。在秋季的前半段,池塘边的植物已经开始凋零,即使没有霜冻,荷花也已经凋谢。诗人默默地感叹,并将这种现象视为一种警示。他提到自己本来就没有种植松树和竹子,它们早早凋谢并不足为奇。诗人形容自己凿池来贮存秋水,在水中有苹和芰(指水生植物)生长。然而,当天旱时,水暗淡下去,池塘干涸,只留下空地。诗人通过这个景象暗示那些依附权势和贵族的人,一旦恩宠转移,他们将会一同失去荣耀,共同陷入困顿。

赏析:
《秋池二首》通过描绘秋天池塘的景象,抒发了诗人对权势和贵族生活的思考和警示。诗人以自然景物的凋谢为切入点,通过寓言的手法暗示了人生的无常和权力的脆弱。诗中的前池景观象征着权势和富贵的象征,而其中的草木凋零、池水枯竭则暗示了权势易逝和世事无常。诗人以此警示那些依附于权势和贵族的人,告诫他们不要过于依赖权势和享乐,因为一旦权势消退,他们将会同样陷入困境。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意象的语言,传达了深刻的哲理和人生观念。它揭示了权势的虚幻和世事的无常,让人们反思生活中的追逐和依赖,提醒人们要珍惜眼前的幸福,追求内心的平静和真正的价值。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秋池二首》白居易 拼音读音参考

qiū chí èr shǒu
秋池二首

qián chí qiū shǐ bàn, huì wù duō cuī huài.
前池秋始半,卉物多摧坏。
yù mù jǐn xiān wēi, wèi shuāng hé yǐ bài.
欲暮槿先萎,未霜荷已败。
mò rán yǒu suǒ gǎn, kě yǐ cóng zī jiè.
默然有所感,可以从兹诫。
běn bù zhǒng sōng yún, zǎo diāo hé zú guài.
本不种松筠,早凋何足怪。
záo chí zhù qiū shuǐ, zhōng yǒu píng yǔ jì.
凿池贮秋水,中有蘋与芰。
tiān hàn shuǐ àn xiāo, tā rán wěi kòng dì.
天旱水暗消,塌然委空地。
yǒu shì fàn fàn zhě, fù lí quán yǔ guì.
有似泛泛者,附离权与贵。
yī dàn ēn shì yí, xiāng suí gòng qiáo cuì.
一旦恩势移,相随共憔悴。

    

上一篇:《放鱼(自此后诗,到江州作)》     

下一篇:《薛中丞》薛中丞白居易原文、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