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古诗精选 > 杜甫

《巴山》巴山杜甫原文、翻译、赏析和诗意

2024-08-14 02:01:07

杜甫

《巴山》 杜甫 唐代 杜甫

巴山遇中使,云自峡城来。
盗贼还奔突,乘舆恐未回。
天寒邵伯树,地阔望仙台。
狼狈风尘里,群臣安在哉。

分类:

作者简介(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巴山》杜甫 翻译、赏析和诗意

巴山
巴山遇中使,云自峡城来。
盗贼还奔突,乘舆恐未回。
天寒邵伯树,地阔望仙台。
狼狈风尘里,群臣安在哉。

译文:
巴山地区,接待了一位来自峡城的使者。
盗贼还在四处作案,使者乘坐的车辆可能还没有回来。
天气寒冷,我站在邵伯树旁观望着仙台。
我身陷逆境,风尘扑面,朝廷里的群臣人们还安全吗?

诗意:
《巴山》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表达了作者对困境下的忧虑和对朝廷的思念之情。诗中描绘了巴山地区的景色和面临的危险境况。作者通过叙述遇到的种种困难和不安的情况,反映出自己对国家政局的担忧和对时局的忧虑之情。

赏析:
《巴山》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个人境遇的描写,寄托了作者对国家形势和政治动荡的忧虑之情。描绘了巴山地区的寒冷自然环境和乱世中的盗贼横行,传递出一种无助和困惑的心情。在这个荒凉的环境中,诗人仰望着仙台,思念朝廷和群臣的安危。整首诗写景清新,情感真挚,表达了作者对国家政局的担忧和对社会动荡的思考,也体现了诗人对家国的深情。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巴山》杜甫 拼音读音参考

bā shān
巴山

bā shān yù zhōng shǐ, yún zì xiá chéng lái.
巴山遇中使,云自峡城来。
dào zéi hái bēn tū, shèng yú kǒng wèi huí.
盗贼还奔突,乘舆恐未回。
tiān hán shào bó shù, dì kuò wàng xiān tái.
天寒邵伯树,地阔望仙台。
láng bèi fēng chén lǐ, qún chén ān zài zāi.
狼狈风尘里,群臣安在哉。

    

上一篇:《阙题》阙题杜甫原文、翻译、赏     

下一篇:《惜别行送刘仆射判官(仆射乃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