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古诗精选 > 苏轼

《次韵乐著作野步》次韵乐著作野步苏轼原文、翻译、赏析和诗意

2024-08-13 23:07:08

苏轼

《次韵乐著作野步》 苏轼 宋代 苏轼

老来几不辨西东,秋后霜林且强红。
眼晕见花真是病,耳虚闻蚁定非聪。
酒醒不觉春强半,睡起常惊日过中。
植杖偶逢为黍客,披衣闲咏舞雩风。
仰看落蕊收松粉,俯见新芽摘杞丛。
楚雨还昏云梦泽,吴潮不到武昌宫。
(黄州对岸武昌县,有孙权故宫。
)废兴古郡诗无数,寂寞闲窗易粗通。
解组归来成二老,风流他日与君同。

分类:

作者简介(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次韵乐著作野步》苏轼 翻译、赏析和诗意

《次韵乐著作野步》是苏轼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老来几不辨西东,
秋后霜林且强红。
眼晕见花真是病,
耳虚闻蚁定非聪。
酒醒不觉春强半,
睡起常惊日过中。
植杖偶逢为黍客,
披衣闲咏舞雩风。
仰看落蕊收松粉,
俯见新芽摘杞丛。
楚雨还昏云梦泽,
吴潮不到武昌宫。
(黄州对岸武昌县,有孙权故宫。)
废兴古郡诗无数,
寂寞闲窗易粗通。
解组归来成二老,
风流他日与君同。

诗意:
这首诗描述了作者晚年的景况和心情。苏轼在老年时感到自己的视力和听力都在逐渐衰退,分不清东西南北,眼睛晕眩看花,耳朵听不清蚂蚁走动的声音。他在酒醒后也常常不知不觉地度过了大半个春天,睡醒时常常惊讶地发现太阳已经过了中天。在闲暇的时候,他偶遇了一个黍稷的农夫,披着衣服自由地吟唱着舞雩的风俗。仰望时,看到树上的花落下来,松树上的花粉飞散;低头时,看到新芽冒出地摘取杞柳。他还想起了楚地的阴雨和吴地的潮水,但这些景象都无法到达他所在的黄州的武昌宫。黄州对岸的武昌县,曾是孙权的故宫所在地。最后,苏轼提到他已经离开了官场,成为一名自由自在的老者,希望在未来的某一天与诗人共度风流时光。

赏析:
这首诗以苏轼老年时的亲身感受为基础,描绘了他日常生活中的细节和情感。诗中展现了老年的无奈和对逝去时光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景物和传统文化的热爱。苏轼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描述个人经历,将自己的情感与外部世界相融合,展现了他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思考。整首诗以自然景物和个人经历为线索,通过对比和隐喻,抒发了作者对老年生活的独特感悟和对未来的期许。诗词流畅自然,情感真挚,展现了苏轼独特的诗人才华和对生活的敏锐洞察力。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次韵乐著作野步》苏轼 拼音读音参考

cì yùn lè zhù zuò yě bù
次韵乐著作野步

lǎo lái jǐ bù biàn xī dōng, qiū hòu shuāng lín qiě qiáng hóng.
老来几不辨西东,秋后霜林且强红。
yǎn yùn jiàn huā zhēn shì bìng, ěr xū wén yǐ dìng fēi cōng.
眼晕见花真是病,耳虚闻蚁定非聪。
jiǔ xǐng bù jué chūn qiáng bàn, shuì qǐ cháng jīng rì guò zhōng.
酒醒不觉春强半,睡起常惊日过中。
zhí zhàng ǒu féng wèi shǔ kè, pī yī xián yǒng wǔ yú fēng.
植杖偶逢为黍客,披衣闲咏舞雩风。
yǎng kàn luò ruǐ shōu sōng fěn, fǔ jiàn xīn yá zhāi qǐ cóng.
仰看落蕊收松粉,俯见新芽摘杞丛。
chǔ yǔ hái hūn yún mèng zé, wú cháo bú dào wǔ chāng gōng.
楚雨还昏云梦泽,吴潮不到武昌宫。
huáng zhōu duì àn wǔ chāng xiàn, yǒu sūn quán gù gōng.
(黄州对岸武昌县,有孙权故宫。
fèi xìng gǔ jùn shī wú shù, jì mò xián chuāng yì cū tōng.
)废兴古郡诗无数,寂寞闲窗易粗通。
jiě zǔ guī lái chéng èr lǎo, fēng liú tā rì yǔ jūn tóng.
解组归来成二老,风流他日与君同。

    

上一篇:《与子由同游寒溪西山》与子由同     

下一篇:《过淮》过淮苏轼原文、翻译、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