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古诗精选 > 王安石

《题朱郎中白都庄》题朱郎中白都庄王安石原文、翻译、赏析和诗意

2024-08-14 08:39:18

王安石

公众号 《题朱郎中白都庄》 王安石 宋代 王安石

萧洒桐庐守,沧洲寄一廛。
山光隔钓岸,江气杂炊烟。
藜杖听鸣橹,篮舆看种田。
明时须共理,此兴在他年。

分类:

作者简介(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题朱郎中白都庄》王安石 翻译、赏析和诗意

这首诗词是宋代王安石创作的《题朱郎中白都庄》。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萧洒桐庐守,
沧洲寄一廛。
山光隔钓岸,
江气杂炊烟。
藜杖听鸣橹,
篮舆看种田。
明时须共理,
此兴在他年。

诗意:
这首诗以描绘田园生活为题材,表达了诗人对宁静自然、闲适农耕生活的向往和思念之情。诗人通过描述自己守在桐庐(地名)时的心境,以及将心思寄托在遥远的沧洲(地名)一片农田上,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思念之情。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田园生活的美好景象。首先,诗人以"萧洒"来形容自己在桐庐的守望,表达了他心境的舒畅和无拘无束的感受。接着,诗人以"沧洲"来寄托思念之情,将自己的心思寄托在远方的一片农田上,展现了对乡村生活的向往。

诗中描述了山与江的景色,山光隔着钓岸,江气与炊烟交杂,展示了自然环境的宁静和静谧。这种对自然景色的描绘,给人以宁静和舒适的感觉,与田园生活的主题相得益彰。

诗中藜杖听鸣橹,篮舆看种田,表达了诗人对农耕生活的喜爱和向往。藜杖、鸣橹、篮舆等形象生动地展示了田园生活的细节,增加了诗词的情趣和韵味。

最后两句"明时须共理,此兴在他年"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和希望,他希望在明天的时光里与他人共同分享田园生活的乐趣。整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传递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给人以宁静、舒适的感受,展示了王安石独特的田园情怀。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题朱郎中白都庄》王安石 拼音读音参考

tí zhū láng zhōng bái dōu zhuāng
题朱郎中白都庄

xiāo sǎ tóng lú shǒu, cāng zhōu jì yī chán.
萧洒桐庐守,沧洲寄一廛。
shān guāng gé diào àn, jiāng qì zá chuī yān.
山光隔钓岸,江气杂炊烟。
lí zhàng tīng míng lǔ, lán yú kàn zhòng tián.
藜杖听鸣橹,篮舆看种田。
míng shí xū gòng lǐ, cǐ xìng zài tā nián.
明时须共理,此兴在他年。

    

上一篇:《天下不用车》天下不用车王安石     

下一篇:《题正觉院箨龙轩二首》题正觉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