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者的魅力并不仅仅在于朗读本身,它还带给观众文学、文字以外的享受及思考。下面董卿的朗读者开场白精选是名人名言网为大家奉上的!
董卿的朗读者开场白精选
人生,缘始于“遇见”,情长于“陪伴”。
陪伴是温暖人心的力量;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陪伴,是我能给你最好的礼物。
自然界的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是最宜人的礼物;
孩子是父母的礼物;
江河是大地的礼物;
八千里路云和月是多娇江山的礼物;
人生中,许多“第一次”的经历,难忘而宝贵,
无论是苦是甜,都为人生留下烙印。
朗读者:赴一场约,然后再各自前行
《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这类节目是中文系多位教授推荐过的,偶然相遇便“一往而深”。如今综艺类节目大行其道,不得不承认娱乐化气息过重,大部分都是借着明星效应来博取收视,因此,在浮躁之中学会沉淀尤为重要。依我看,《朗读者》做到了,不仅节目本身经过沉淀,更为重要的是它无形之中引导着庞大的观众群一起沉淀。
与其说“《朗读者》火了 ”,我更愿意用“《朗读者》的影响力非常大 ”来形容它。我相信董卿耗时一年准备她“真心想要做的一档节目”的初衷一定不是希望它多么多么火,而是希望它真正能给观众带来些什么。看完两期,我觉得这个“ 什么 ”有了一个渐渐清晰的答案——在快节奏的生活里,把更多的人拉回到书桌前,感受文字直触心灵的力量。
有人说《朗读者》就是变相的《感动中国》,也有人说《朗读者》就是弘扬社会正能量的鸡汤......是,我承认看《朗读者》的时候哭哭笑笑,旁边总会有被泪水浸湿的纸巾。但是,一个节目能让观众深受震撼,热泪盈眶,不正是它最最难得的地方吗?感动,是因为理解,对嘉宾的理解,对文字的理解;向上,是因为真实,经历的真实,情感的真实。节目里很多嘉宾都不会像专业人士那样用丹田说话,更有甚者在咬字清晰度方面也无法严格要求,“陪伴”那一期里,作家郑渊洁和父亲郑洪升共同朗读了一段《父与子》,郑洪升老人家在微博里自嘲道自己不会朗读,怕把节目搞砸,主持人康辉就说“用心田说话更重要”,朗读这个事情阿,心灵的共鸣和情感的迸发远比清晰的咬字、专业的技巧更为重要。
阿赫玛托娃说过一句话,“在某个不可考的远古的世纪,我和你曾在这路上并肩而行”。读书的过程中我们总能遇到这样一段文字,它虽出自一个陌生人之口,但又丝毫不差地与你内心酝酿着的还为说出来的言语契合,这便是文字的魅力,是电影音乐等直观艺术所不能及的。《朗读者》只是把嘉宾们和属于他们的那段文字带到台前,属于你我的那段文字仍待我们幕后慢慢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