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开始在哪里下载啊,装哪个版本好啊,我怎么设置账户……
一直到最后她直播时,有粉丝留言发问,然后她赶紧再问我,在哪里回复留言什么的。
终于,我爆发了,回了她一句:自己百度。
是的,从上学到现在刚刚工作,我一直很反感这类人群。
不是真的不会,也不是没有主见需要别人给点信心,就是不愿意自己动脑子,遇到点芝麻大小的问题,就要发问,坐等别人来帮他们答疑解惑,最好一条龙服务的解决。
然而,这真的是一种慢性自杀,因为你让自己的思维和大脑太过安逸了。
01
什么问题值得去询问别人来获得帮助?
一般来说,要论证这个话题就需要先搞明白,什么算是问题。
毛主席的《反对党八股》有写:“什么叫问题?问题就是事物的矛盾。”
可能我的理解就没有政治家或是学者那么深刻,在我看来,能在我面前算得上是问题的事情,就是短期内自己无法独自解决,而且又急迫需要得到一个比较系统而明确解答的事件或想法。
为什么是短期,毕竟人生苦短,谁真的会用一生去追寻一个问题,即便有,也是伟人或大家之师,不在我等小市民的考虑范围内。
然后,就到了发问。
还上大学那会,我周末定期会做兼职,就是很简单的前台收银。但这份工作也不简单,因为是一个美食城的收银,里面有大大小小27家卖小吃的窗口,全部是刷卡模式,充钱买卡消费,现在基本也都是这样。
自然,充钱就是在我这个柜台了,同时我还兼职卖饮料,不止是瓶装饮料酒水,还有自己要熬制港式奶茶,大锅在一个美食档口炖着,好了之后冷一会儿装杯,夏天的时候老板还加了个爆米花和冰淇淋机。
听着都眼晕,然而老板就只招了我一个人,中午忙的时候,她也来一起收钱帮忙。
我为什么会扯到这件事,因为这份工作真的让我深刻体会到了:问问题之前,自己先动动脑子的好处。
我的前任收银不干了的原因除了太累,最根本原因就是钱少。
那个时候从早上9点到下午3点,中午管一顿饭,给50块钱,小姑娘受不了太累了,就辞职了,于是我进去了。
2个月后,老板直接按月给我发钱了,一个月800块。其实按天算,一个月4个双休一共8天,给400块是正常的价格,她直接给我翻倍了。
拿到涨薪后的第一笔工资,我问了张姐(美食城老板),怎么这么多!
她直接回了我一句话,因为我省心,没让她操太多心。
是的,这个美食城是她的副业,主业是在本市税务局上班。有时候她周末有事情,只能在中午赶过来。有的时候都赶不过来,又不愿意额外请一个人增加成本,平时工作日都是让爸妈来帮忙,毕竟工作日不太忙。
而我,上了一次周末之后,就记清楚了大部分受欢迎的档口的价位和菜品,因为来充钱的基本都是直接问吃哪几样需要多少钱,直接充这个价钱,刷空卡就留在那个档口了,下午回收一下就可以。
还有,我提前备很多零钱和饮料,早上起来第一件事,就是赶紧熬奶茶,装杯,避免中午忙不及。
包括平时那种饮料快卖完了,经过老板允许之后,记下联系方式问清楚结款手法,自己就提前订好什么时候来送。
此外,我还有很多小工作,这些都是上一任收银没有做的。因为她都是事情到眼前了就一个电话问老板,等着老板来答复怎么做。
我在这个美食城做了2年兼职,大约只有刚开始的时候问清楚一些供货方的联系方式和配送时间,还有前台的注意事项,以后除了突发事件,基本都很少打电话给她了。
因为在我看来,其他的都不足以让我再麻烦她,因为人家花钱请你,就是要减少麻烦的。
关系再好,再耐心的人,你问一次问题就消耗一次这个人的耐心。耐心可以在一段时期之后恢复,但请给它恢复的时间。
没有谁天生就有义务和责任,来帮助你解决问题,除非收了钱,这就是交易范畴了。
请别低估自己的智商,也不要把自己节约时间的成本压在你的朋友身上,因为你的问题是解决了,而他们却在这上面花费了时间。
而且,如果是处于雇佣关系中你处于被雇的一方,那么,如何提升你的价值,除了创造更多的利润,就是节约老板在你这个岗位上花费的时间了,这也是彰显价值的体现。
02
怎样才算是活着?
源于一个曾经的医科生的基础知识,我把活着分为肌体存活和脑存活。
而我本人,在看过《源代码》等这类电影和一些的书籍之后,更倾向于思维不停止,思考不休止,就是活着。
而我们要的,是更好的活着。
臧克家为纪念鲁迅写过,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鲁迅的杂文是我一生推崇的,所作的文章,值得读到心里。
若是一个随口就发问,话语都不经大脑过场一下的人,不知道等他死后,是否会有人记得,亲人除外。
我只知道,脑子长久不用,真的会锈掉。这句话很粗糙,但起码是我姨婆打了十几年麻将之后的真切感受。
中国的老年人对抗脑部衰老,思维僵化最有利的武器,就是麻将,有些是围棋,不过不太普及。
麻将真的不愧是国粹了,一百多张牌,南北方的打法也不同。期间无数的组合和排列,你要用心打,计算着每一个人出了哪些牌,在等什么牌,手头会剩下哪些牌,什么时候出什么牌最好等等,看着这一圈人的面部表情仔细分析,真的是要疯狂转动大脑。
这里不是要说如何头脑风暴的提升牌技,而是说明一点,自主思考真的很重要,它不仅是你提升个人技能的必备要素,也是作为一个人,存在的最大表现:你有你的思想,无论正确与否,我思故我在。
我最明显的对于思考和先尝试解决问题的感受,来源于工作。
因为属于化妆品类部门,很多的新品类一般先过我的手。对于产品,我是最了解的。所以售前售后等其他部门的人遇到客服的咨询不懂的时候,就先来问我。
有些时候,当一个人问你次数多了,你总会有印象。
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其中有一个负责客服的女生,基本上每天最少有不下5次来咨询我。问题简单到什么地步呢?
例如一些客服来拍张脸部的照片,问她适合什么样的产品,想要一套基础护肤给推荐一下。这个女生就直接一张对话截图给到我,问我推荐什么合适。
还有一次,客户估计是用了产品之后脸上红了一点,问到底怎么回事,是不是售卖的是假货。这个女生也是一张截图甩过来,我给她的建议她连润色一下都不润色,直接复制转发给了客户。
诸如此类的事情,不胜枚举。
然后,我就对于客服部门的培训产生了质疑,和部门的主管沟通之后才知道,只有这一个客服是这种情况。
这算是什么,很直接啊,对于自己的工作不上心呗。有意思的是,对此客服主管还专门开了一个会议讲了一下,提醒客服们要对自己的产品了解清楚,提升一下业务素养。而这个女生浑然不觉,依旧来一张一张地甩我截图。
不出1个月,这个女生被辞退了。
这个时候,随口发问已经不是说会让身边的同事或是亲朋好友厌烦了,它已经威胁到了你的工作。
一个人,如果长期习惯性的依靠身边的人解决问题,觉得随口问一下,自己遇到的困难就迎刃而解,长期以往,真的可怕。
因为我的个人认知里,与人相处是互利互惠,亲人也一样。你一直在给别人带来问题,却从未想过靠自己解决,延伸一点,并且没有想过帮助别人解决问题,那么,人家和你交往干什么。
这种观点不是说每个人的交际都带有企图和利益色彩,恰恰相反,交际本身就是一种媒介,对方对你身上的某种特质或技能或则其他感兴趣,你也如此,有来有往,这样才是一个良性的交际过程。
而对于我来说,一个随口就发问连过一下脑子都不愿意的人,估计没什么再闪光的点能吸引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