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小故事慧不如痴
我见过一个非常聪明的年轻人,学历又高,拥有国外的硕士学位,他一度是我最看好的未来接班人选之一,但这件事始终无法如愿。他做任何事,都能快速上手,表现突出。但问题是刚熟悉一件事,他就开始想下一个职位,他的期待与要求,总是比主管快。基于人才培养,许多次我也按照他的意愿,提拔升迁。甚至我还一度自责,是不是我的反应慢了,以至于让一个有为的年轻人浪费了太多的时间,埋没了他的才气。于是我密切注意他的动向,以免再度犯错,又被他先开口要求,落入后手,处境尴尬。
结论是,他还是比我急、比我快,我的小心仍然赶不上他的急切欲望。最后我不得不承认,他实在太聪明了,聪明到在组织中,很难有一个职位适合他,我不得不放弃这位让我青睐有加的年轻人。
他走上创业之路,以他的聪明,很快拥有一个小格局的成果,每年有金额不大的获利,足以让他逍遥自在。可是从此他面临瓶颈,而且很难突破。如果要做更大的事,光靠聪明是不够的,还要有决心、毅力、气度、勇气,而其中许多特质都是他所缺乏的。
我只能替他可惜,一块好材料,只因为太聪明了,聪明得仔细计算所有的事情,都要用最快、最容易的方法做事,期望速成、期待短利,欠缺了 痴劲 与 傻劲 ,而使他陷在 舒适 的泥淖中,拥有小成就,难成大格局。
这让我想起台湾财经前辈汪彝定先生的一句话,他常念着 慧女不如痴男 ,如果剔除性别眼光,这句话正是这个案例最好的注解。任何人 慧 不如 痴 ,慧易成事,但难成大事;痴似呆拙,但孜孜不倦,一点一滴,最后终能成就不凡的业绩。
如果你是 痴 人,笨人没路走,只能努力,无须多言。问题是社会上 痴 人少有,大多是聪明人(或者其实是自以为聪明),聪明人精于算计,心思复杂,小算盘每天打、时时打,稍有困难就不做,稍遇挫折就放弃,无利立即就回头,长远大计无心想,结果是小成可也,大事难成。
最好的思考是,不论你是聪明人还是痴人,常常替自己留一点 痴心 ,刻意去做一些看起来笨的事,凡事想长一些、想远一些。利益不要计算得那么精准,刻意找一些辛苦、困难的事来做,刻意找一些需要冒险进取的事来做。然后发挥你的决心,考验你的能力,激发你的坚持,磨炼你的执着,成就你的耐性。让成果滴满你的汗水、泪水,这是另一种历练。
管理故事四则
【一】
威尔逊是假日酒店的创始人。一次,威尔逊和员工聚餐,有个员工拿起一个橘子直接就啃了下去。原来,那个员工高度近视,错把橘子当苹果了。为了掩饰尴尬,他只好装作不在意,强忍着咽了下去,惹得众人哄堂大笑。
第二天,威尔逊又邀请员工聚餐,而且菜肴和水果都和昨天一样。看到人都来齐了,威尔逊拿起一个橘子,像昨天那个员工一样,大口咬下去。众人看了看,也跟着威尔逊一起吃起来。结果,大家发现这次的橘子和昨天的完全不同,是用其他食材做成的仿真橘子,味道又香又甜!大家正吃得高兴时,威尔逊忽然宣布: 从明天开始,安拉来当我的助理! 所有人都惊呆,觉得老板的决定很突兀。
这时,威尔逊说: 昨天,大家看到有人误吃了橘子皮,安拉是唯一一个没有嘲笑他,反而送上一杯果汁的人。今天,看到我又在重复昨天的错误,他也是唯一没有跟着模仿的人。像这样对同事不落井下石,也不会盲目追随领导的人,不正是最好的助理人选吗?
故事的哲理:
领导力关键体现在善于 识人 ,特别是在一些自然流露的细节中,能否细致观察每个人并发现真正的 人才 。
【二】
韩国三星集团的创始人李秉喆,小时候家境不好,为了生计,很小就得去卖报纸挣钱。
你一天要跟我订多少份报纸去卖? 报亭老板问这个衣衫褴褛的男孩。 别的孩子能卖多少? 他羞涩地问。老板笑道: 这可没法说,少的卖几十份,多的能卖几百份,但拿得太多剩在手里,是要赔钱的。 李秉喆想想说: 那要100份吧! 老板有点吃惊,但还是给了他。
第二天一早,李秉喆空着手来到报亭。老板纳闷地问: 昨天剩下的报纸呢? 卖完了,我今天想要200份。 李秉喆答。老板很吃惊,但还是给了他。第三天一早,李秉喆又空着手来了,张口要300份。老板十分惊讶,决定跟着他,看看他是怎么卖报的。李秉喆到了车站后,没像别的孩子那样四处叫卖,而是不停地往候车乘客手中塞报纸,等一个区域的乘客发完了,这才回来收钱。然后再到另一个地方如法炮制。
老板疑惑地问: 会不会有人不给钱跑了? 有,但特别少,因为他们看了我的报纸,就不好意思坑一个孩子的报纸钱了。跟那些把报纸砸在手里的报童比,算总账还是我卖得最多! 李秉喆自信地回答。老板立即对他刮目相看。
故事的哲理:
企业的第一使命就是获取客户,赢利是之后水到渠成的必然结果,两者绝对不能错位。否则就只能先甜后苦做一锤子买卖,欲取先予绝对不是什么策略,而是一种态度乃至一种智慧。
【三】
北方的某个小城市里,一家海洋馆开张了,50元一张的门票,令那些想去参观的人望而却步。海洋馆开馆一年,简直门可罗雀。
最后,急于用钱的投资商以 跳楼价 把海洋馆脱手,黯然回了南方。新主人入主海洋馆后,在电视和报纸上打广告,征求能使海洋馆起死回生的金点子。一天,一个女教师来到海洋馆,她对经理说,她可以让海洋馆的生意好起来。
按照她的做法,一个月后,来海洋馆参观的人天天爆满,这些人当中有1/3是儿童,2/3则是带着孩子的父母。三个月后,亏本的海洋馆开始盈利了。
海洋馆打出的新广告内容很简单,只有12个字: 儿童到海洋馆参观一律免费 。
故事的哲理:
从客户那里获取利润的唯一办法,就是满足客户的需求。这是废话吗?可我们身边到处可见只想到向客户收费,而忽视其核心诉求的商家。满足客户的核心诉求,取悦客户最在意的人,哪怕看似免费,反而会迎来滚滚财源。商业就是这样有趣。
【四】
1976年,美国《纽约邮报》刚被报业大亨默多克收购。新老板上任,小记者艾伦很怕自己被炒鱿鱼。可这时,艾伦的妻子就要临产,在这个节骨眼儿上,他不知该不该请假去照顾妻子。那天上午,艾伦接到通知,新老板默多克要给大家开会。
会议开始了,默多克站在台上,讲起自己的报业经历和对未来的展望。艾伦看起来听得很认真,但其实如坐针毡,只想快点知道妻子的情况。这时,会议室响起急促的电话铃声,大家齐刷刷地盯着墙角的应急电话。默多克无奈地停下来,示意旁边的人去接电话。
医院打来的,说是找艾伦有急事! 那人说完,艾伦紧张地起身,对着台上的默多克解释道: 怕是我妻子要生了,实在对不起。 默多克微笑着点点头,示意艾伦赶紧去接,然后又压低嗓门对其他人说: 既然是他家里的事,我们还是暂时回避吧。 说完便带头往外走。
意想不到的一幕发生了,100多位同事依次退出了会议室,直到艾伦接完电话才回来。默多克重新站上讲台,对艾伦说: 谢谢你为我创造了更多的时间,让我可以把报纸的未来想得更清楚。 他用最简短的话结束了会议,然后走近艾伦说: 现在你可以去照顾你的妻子了。 30年后,艾伦成了这家报社的总编辑,这件看似不经意的小事却一直留在他的心里。
故事的哲理:
优秀的领导者都善于凝聚人,并在获得人才之后,能够引导并激发他们的潜能,而要完成这一切的基础首先在于要能获得人心。想做到这一点,则首先要发自内心诚心尊重你的 人才 。你由衷信什么,才能拥有什么。
经典管理故事
一、用人之道
去过庙的人都知道,一进庙门,首先是弥陀佛,笑脸迎客,而在他的北面,则是黑口黑脸的韦陀。但相传在很久以前,他们并不在同一个庙里,而是分别掌管不同的庙。
弥乐佛热情快乐,所以来的人非常多,但他什么都不在乎,丢三拉四,没有好好的管理账务,所以依然入不敷出。而韦陀虽然管账是一把好手,但成天阴着个脸,太过严肃,搞得人越来越少,最后香火断绝。
佛祖在查香火的时候发现了这个问题,就将他们俩放在同一个庙里,由弥乐佛负责公关,笑迎八方客,于是香火大旺。而韦陀铁面无私,锱珠必较,则让他负责财务,严格把关。在两人的分工合作中,庙里一派欣欣向荣景象。
其实在用人大师的眼里,没有废人,正如武功高手,不需名贵宝剑,摘花飞叶即可伤人,关键看如何运用。
二、鹦鹉
一个人去买鹦鹉,看到一只鹦鹉前标:此鹦鹉会两门语言,售价二百元。另一只鹦鹉前则标道:此鹦鹉会四门语言,售价四百元。该买哪只呢?两只都毛色光鲜,非常灵活可爱。这人转啊转,拿不定主意。结果突然发现一只老掉了牙的鹦鹉,毛色暗淡散乱,标价八百元。这人赶紧将老板叫来:这只鹦鹉是不是会说八门语言?店主说:不。这人奇怪了:那为什么又老又丑,又没有能力,会值这个数呢?店主回答:因为另外两只鹦鹉叫这只鹦鹉老板。
这故事告诉我们,真正的领导人,不一定自己能力有多强,只要懂信任,懂放权,懂珍惜,就能团结比自己更强的力量,从而提升自己的身价。相反许多能力非常强的人却因为过于完美主义,事必躬亲,什么人都不如自己,最后只能做最好的攻关人员,销售代表,成不了优秀的领导人。
三、 袋鼠与笼子
一天动物园管理员发现袋鼠从笼子里跑出来了,于是开会讨论,一致认为是笼子的高度过低。所以他们决定将笼子的高度由原来的10米加高到20米。结果第二天他们发现袋鼠还是跑到外面来,所以他们又决定再将高度加高到30米。
没想到隔天居然又看到袋鼠全跑到外面,于是管理员们大为紧张,决定一不做二不休,将笼子的高度加高到100米。 一天长颈鹿和几只袋鼠们在闲聊, 你们看,这些人会不会再继续加高你们的笼子?
长颈鹿问。 很难说。 袋鼠说∶ 如果他们再继续忘记关门的话!
管理心得:事有 本末 、 轻重 、 缓急 ,关门是本,加高笼子是末,舍本而逐末,当然就不得要领了。管理是什么?管理就是先分析事情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认清事情的 本末 、 轻重 、 缓急 ,然后从重要的方面下手。
四、 扁鹊的医术
魏文王问名医扁鹊说: 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到底哪一位最好呢?
扁鹊答: 长兄最好,中兄次之,我最差。
文王再问: 那么为什么你最出名呢?
扁鹊答: 长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中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初起时。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及本乡里。而我是治病于病情严重之时。一般人都看到我在经脉上穿针管放血、在皮肤上敷药等大手术,所以以为我的医术高明,名气因此响遍全国。
管理心得:事后控制不如事中控制,事中控制不如事前控制,可惜大多数的事业经营者均未能体会到这一点,等到错误的决策造成了重大的损失才寻求弥补。而往往是即使请来了名气很大的 空降兵 ,结果于事无补。
五、曲突徒薪
有位客人到某人家里做客,看见主人家的灶上烟囱是直的,旁边又有很多木材。客人告诉主人说,烟囱要改曲,木材须移去,否则将来可能会有火灾,主人听了没有作任何表示。 不久主人家里果然失火,四周的邻居赶紧跑来救火,最后火被扑灭了,于是主人烹羊宰牛,宴请四邻,以酬谢他们救火的功劳,但并没有请当初建议他将木材移走,烟囱改曲的人。
有人对主人说: 如果当初听了那位先生的话,今天也不用准备筵席,而且没有火灾的损失,现在论功行赏,原先给你建议的人没有被感恩,而救火的人却是座上客,真是很奇怪的事呢! 主人顿时省悟,赶紧去邀请当初给予建议的那个客人来吃酒。
管理心得:一般人认为,足以摆平或解决企业经营过程中的各种棘手问题的人,就是优秀的管理者,其实这是有待商榷的,俗话说: 预防重于治疗 ,能防患于未然之前,更胜于治乱于已成之后,由此观之,企业问题的预防者,其实是优于企业问题的解决者。
我见过一个非常聪明的年轻人,学历又高,拥有国外的硕士学位,他一度是我最看好的未来接班人选之一,但这件事始终无法如愿。他做任何事,都能快速上手,表现突出。但问题是刚熟悉一件事,他就开始想下一个职位,他的期待与要求,总是比主管快。基于人才培养,许多次我也按照他的意愿,提拔升迁。甚至我还一度自责,是不是我的反应慢了,以至于让一个有为的年轻人浪费了太多的时间,埋没了他的才气。于是我密切注意他的动向,以免再度犯错,又被他先开口要求,落入后手,处境尴尬。
结论是,他还是比我急、比我快,我的小心仍然赶不上他的急切欲望。最后我不得不承认,他实在太聪明了,聪明到在组织中,很难有一个职位适合他,我不得不放弃这位让我青睐有加的年轻人。
他走上创业之路,以他的聪明,很快拥有一个小格局的成果,每年有金额不大的获利,足以让他逍遥自在。可是从此他面临瓶颈,而且很难突破。如果要做更大的事,光靠聪明是不够的,还要有决心、毅力、气度、勇气,而其中许多特质都是他所缺乏的。
我只能替他可惜,一块好材料,只因为太聪明了,聪明得仔细计算所有的事情,都要用最快、最容易的方法做事,期望速成、期待短利,欠缺了 痴劲 与 傻劲 ,而使他陷在 舒适 的泥淖中,拥有小成就,难成大格局。
这让我想起台湾财经前辈汪彝定先生的一句话,他常念着 慧女不如痴男 ,如果剔除性别眼光,这句话正是这个案例最好的注解。任何人 慧 不如 痴 ,慧易成事,但难成大事;痴似呆拙,但孜孜不倦,一点一滴,最后终能成就不凡的业绩。
如果你是 痴 人,笨人没路走,只能努力,无须多言。问题是社会上 痴 人少有,大多是聪明人(或者其实是自以为聪明),聪明人精于算计,心思复杂,小算盘每天打、时时打,稍有困难就不做,稍遇挫折就放弃,无利立即就回头,长远大计无心想,结果是小成可也,大事难成。
最好的思考是,不论你是聪明人还是痴人,常常替自己留一点 痴心 ,刻意去做一些看起来笨的事,凡事想长一些、想远一些。利益不要计算得那么精准,刻意找一些辛苦、困难的事来做,刻意找一些需要冒险进取的事来做。然后发挥你的决心,考验你的能力,激发你的坚持,磨炼你的执着,成就你的耐性。让成果滴满你的汗水、泪水,这是另一种历练。
管理故事四则
【一】
威尔逊是假日酒店的创始人。一次,威尔逊和员工聚餐,有个员工拿起一个橘子直接就啃了下去。原来,那个员工高度近视,错把橘子当苹果了。为了掩饰尴尬,他只好装作不在意,强忍着咽了下去,惹得众人哄堂大笑。
第二天,威尔逊又邀请员工聚餐,而且菜肴和水果都和昨天一样。看到人都来齐了,威尔逊拿起一个橘子,像昨天那个员工一样,大口咬下去。众人看了看,也跟着威尔逊一起吃起来。结果,大家发现这次的橘子和昨天的完全不同,是用其他食材做成的仿真橘子,味道又香又甜!大家正吃得高兴时,威尔逊忽然宣布: 从明天开始,安拉来当我的助理! 所有人都惊呆,觉得老板的决定很突兀。
这时,威尔逊说: 昨天,大家看到有人误吃了橘子皮,安拉是唯一一个没有嘲笑他,反而送上一杯果汁的人。今天,看到我又在重复昨天的错误,他也是唯一没有跟着模仿的人。像这样对同事不落井下石,也不会盲目追随领导的人,不正是最好的助理人选吗?
故事的哲理:
领导力关键体现在善于 识人 ,特别是在一些自然流露的细节中,能否细致观察每个人并发现真正的 人才 。
【二】
韩国三星集团的创始人李秉喆,小时候家境不好,为了生计,很小就得去卖报纸挣钱。
你一天要跟我订多少份报纸去卖? 报亭老板问这个衣衫褴褛的男孩。 别的孩子能卖多少? 他羞涩地问。老板笑道: 这可没法说,少的卖几十份,多的能卖几百份,但拿得太多剩在手里,是要赔钱的。 李秉喆想想说: 那要100份吧! 老板有点吃惊,但还是给了他。
第二天一早,李秉喆空着手来到报亭。老板纳闷地问: 昨天剩下的报纸呢? 卖完了,我今天想要200份。 李秉喆答。老板很吃惊,但还是给了他。第三天一早,李秉喆又空着手来了,张口要300份。老板十分惊讶,决定跟着他,看看他是怎么卖报的。李秉喆到了车站后,没像别的孩子那样四处叫卖,而是不停地往候车乘客手中塞报纸,等一个区域的乘客发完了,这才回来收钱。然后再到另一个地方如法炮制。
老板疑惑地问: 会不会有人不给钱跑了? 有,但特别少,因为他们看了我的报纸,就不好意思坑一个孩子的报纸钱了。跟那些把报纸砸在手里的报童比,算总账还是我卖得最多! 李秉喆自信地回答。老板立即对他刮目相看。
故事的哲理:
企业的第一使命就是获取客户,赢利是之后水到渠成的必然结果,两者绝对不能错位。否则就只能先甜后苦做一锤子买卖,欲取先予绝对不是什么策略,而是一种态度乃至一种智慧。
【三】
北方的某个小城市里,一家海洋馆开张了,50元一张的门票,令那些想去参观的人望而却步。海洋馆开馆一年,简直门可罗雀。
最后,急于用钱的投资商以 跳楼价 把海洋馆脱手,黯然回了南方。新主人入主海洋馆后,在电视和报纸上打广告,征求能使海洋馆起死回生的金点子。一天,一个女教师来到海洋馆,她对经理说,她可以让海洋馆的生意好起来。
按照她的做法,一个月后,来海洋馆参观的人天天爆满,这些人当中有1/3是儿童,2/3则是带着孩子的父母。三个月后,亏本的海洋馆开始盈利了。
海洋馆打出的新广告内容很简单,只有12个字: 儿童到海洋馆参观一律免费 。
故事的哲理:
从客户那里获取利润的唯一办法,就是满足客户的需求。这是废话吗?可我们身边到处可见只想到向客户收费,而忽视其核心诉求的商家。满足客户的核心诉求,取悦客户最在意的人,哪怕看似免费,反而会迎来滚滚财源。商业就是这样有趣。
【四】
1976年,美国《纽约邮报》刚被报业大亨默多克收购。新老板上任,小记者艾伦很怕自己被炒鱿鱼。可这时,艾伦的妻子就要临产,在这个节骨眼儿上,他不知该不该请假去照顾妻子。那天上午,艾伦接到通知,新老板默多克要给大家开会。
会议开始了,默多克站在台上,讲起自己的报业经历和对未来的展望。艾伦看起来听得很认真,但其实如坐针毡,只想快点知道妻子的情况。这时,会议室响起急促的电话铃声,大家齐刷刷地盯着墙角的应急电话。默多克无奈地停下来,示意旁边的人去接电话。
医院打来的,说是找艾伦有急事! 那人说完,艾伦紧张地起身,对着台上的默多克解释道: 怕是我妻子要生了,实在对不起。 默多克微笑着点点头,示意艾伦赶紧去接,然后又压低嗓门对其他人说: 既然是他家里的事,我们还是暂时回避吧。 说完便带头往外走。
意想不到的一幕发生了,100多位同事依次退出了会议室,直到艾伦接完电话才回来。默多克重新站上讲台,对艾伦说: 谢谢你为我创造了更多的时间,让我可以把报纸的未来想得更清楚。 他用最简短的话结束了会议,然后走近艾伦说: 现在你可以去照顾你的妻子了。 30年后,艾伦成了这家报社的总编辑,这件看似不经意的小事却一直留在他的心里。
故事的哲理:
优秀的领导者都善于凝聚人,并在获得人才之后,能够引导并激发他们的潜能,而要完成这一切的基础首先在于要能获得人心。想做到这一点,则首先要发自内心诚心尊重你的 人才 。你由衷信什么,才能拥有什么。
经典管理故事
一、用人之道
去过庙的人都知道,一进庙门,首先是弥陀佛,笑脸迎客,而在他的北面,则是黑口黑脸的韦陀。但相传在很久以前,他们并不在同一个庙里,而是分别掌管不同的庙。
弥乐佛热情快乐,所以来的人非常多,但他什么都不在乎,丢三拉四,没有好好的管理账务,所以依然入不敷出。而韦陀虽然管账是一把好手,但成天阴着个脸,太过严肃,搞得人越来越少,最后香火断绝。
佛祖在查香火的时候发现了这个问题,就将他们俩放在同一个庙里,由弥乐佛负责公关,笑迎八方客,于是香火大旺。而韦陀铁面无私,锱珠必较,则让他负责财务,严格把关。在两人的分工合作中,庙里一派欣欣向荣景象。
其实在用人大师的眼里,没有废人,正如武功高手,不需名贵宝剑,摘花飞叶即可伤人,关键看如何运用。
二、鹦鹉
一个人去买鹦鹉,看到一只鹦鹉前标:此鹦鹉会两门语言,售价二百元。另一只鹦鹉前则标道:此鹦鹉会四门语言,售价四百元。该买哪只呢?两只都毛色光鲜,非常灵活可爱。这人转啊转,拿不定主意。结果突然发现一只老掉了牙的鹦鹉,毛色暗淡散乱,标价八百元。这人赶紧将老板叫来:这只鹦鹉是不是会说八门语言?店主说:不。这人奇怪了:那为什么又老又丑,又没有能力,会值这个数呢?店主回答:因为另外两只鹦鹉叫这只鹦鹉老板。
这故事告诉我们,真正的领导人,不一定自己能力有多强,只要懂信任,懂放权,懂珍惜,就能团结比自己更强的力量,从而提升自己的身价。相反许多能力非常强的人却因为过于完美主义,事必躬亲,什么人都不如自己,最后只能做最好的攻关人员,销售代表,成不了优秀的领导人。
三、 袋鼠与笼子
一天动物园管理员发现袋鼠从笼子里跑出来了,于是开会讨论,一致认为是笼子的高度过低。所以他们决定将笼子的高度由原来的10米加高到20米。结果第二天他们发现袋鼠还是跑到外面来,所以他们又决定再将高度加高到30米。
没想到隔天居然又看到袋鼠全跑到外面,于是管理员们大为紧张,决定一不做二不休,将笼子的高度加高到100米。 一天长颈鹿和几只袋鼠们在闲聊, 你们看,这些人会不会再继续加高你们的笼子?
长颈鹿问。 很难说。 袋鼠说∶ 如果他们再继续忘记关门的话!
管理心得:事有 本末 、 轻重 、 缓急 ,关门是本,加高笼子是末,舍本而逐末,当然就不得要领了。管理是什么?管理就是先分析事情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认清事情的 本末 、 轻重 、 缓急 ,然后从重要的方面下手。
四、 扁鹊的医术
魏文王问名医扁鹊说: 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到底哪一位最好呢?
扁鹊答: 长兄最好,中兄次之,我最差。
文王再问: 那么为什么你最出名呢?
扁鹊答: 长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中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初起时。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及本乡里。而我是治病于病情严重之时。一般人都看到我在经脉上穿针管放血、在皮肤上敷药等大手术,所以以为我的医术高明,名气因此响遍全国。
管理心得:事后控制不如事中控制,事中控制不如事前控制,可惜大多数的事业经营者均未能体会到这一点,等到错误的决策造成了重大的损失才寻求弥补。而往往是即使请来了名气很大的 空降兵 ,结果于事无补。
五、曲突徒薪
有位客人到某人家里做客,看见主人家的灶上烟囱是直的,旁边又有很多木材。客人告诉主人说,烟囱要改曲,木材须移去,否则将来可能会有火灾,主人听了没有作任何表示。 不久主人家里果然失火,四周的邻居赶紧跑来救火,最后火被扑灭了,于是主人烹羊宰牛,宴请四邻,以酬谢他们救火的功劳,但并没有请当初建议他将木材移走,烟囱改曲的人。
有人对主人说: 如果当初听了那位先生的话,今天也不用准备筵席,而且没有火灾的损失,现在论功行赏,原先给你建议的人没有被感恩,而救火的人却是座上客,真是很奇怪的事呢! 主人顿时省悟,赶紧去邀请当初给予建议的那个客人来吃酒。
管理心得:一般人认为,足以摆平或解决企业经营过程中的各种棘手问题的人,就是优秀的管理者,其实这是有待商榷的,俗话说: 预防重于治疗 ,能防患于未然之前,更胜于治乱于已成之后,由此观之,企业问题的预防者,其实是优于企业问题的解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