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励志故事

关于孔子的故事

2020-12-28 23:46:52

励志故事

公众号 关于孔子的故事

孔子想,我孔丘名闻天下,称圣华夏,今天还说服不了一个小孩, 是可忍,熟不可忍! 转念一想, 君子无所争 ,我气度如海,有容乃大,不与小孩一般见识。便拿掉大儒的身价,搭躬施礼道: 神童在上,老夫有礼了。我们有要事在身,万望高抬贵手,给我们借道。
小孩理直气壮地说: 请问先生,自古以来,是城应让车,还是车应让城?
子路说: 你这是什么城池,只是小孩的游戏!
就是城池!
缰持了一会儿。小孩自知理亏,便问道: 你们有什么要事吗?
周游列国,传道授业啊。 孔子说。
传道授业就得有一套本事和才学,那您知道一些什么呀?
孔子答道: 不是老夫夸口,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什么事我都略知一、二。
小孩说: 天文地理无所不知。那我问您,您有多少根眉毛?
孔子说道: 眉毛本人又看不见,怎么能知道有多少根呢?
小孩灵机一动,接着问: 嫌看不风,天上的星星能看见,您说有多少颗?
天上的星星浩如烟海、多如牛毛,怎么数得过来呢? 孔子为难地说。
小孩笑道: 啊,您又嫌多,那太阳只有一个,早晨像冰盘,晌午赛玉环,什么时候离我们近?什么时候离我们远?
孔子想了半天,喃喃地说: 这个,这个 还真不知道。你乃神童,惟楚有才!还望多多指教。
小孩说: 指教不敢,我现在正忙着呢,咱们后会有期。
这时弟子们都在嚷道: 师傅,咱们走吧! 孔子只得朝小孩躬躬首: 后会有期! 心里想着,这些知识还真没好好研究过呢!随即令车夫调转车头,绕道而行。
不料,行进约一公里后,因刚才转弯过急,车轱辘折断了。孔子无奈,让子路到前边的村庄去借一把斧子修理。
子路急步来到前边的村庄,见一位中年妇女正在屋里织布。子路恭敬地说: 大婶,请向你借一件东西。 那女子还未等子路把话说完,已转身从里屋拿出一把锃亮 的斧子, 给你! 子路惊呀不已,她怎么知道这是要借用斧子!妇人微笑着说道: 你不是要借一个 东西 吗? 东 是东方甲乙木, 西 是西方庚辛金,斧 柄是木做的,斧子是铁做的, 金 乃铁也。你是要借斧子吧! 子路拿着斧子跑回停车处,并将刚才的事情诉与孔子。
孔子听后,慨叹不已。刚才遇一聪颖孩童,现又遇一村妇,不仅乐于助人,还十分聪敏。不禁赞曰:楚乃藏龙卧虎之地也!
那个难倒孔圣人的小孩乃是项橐。《战国策?秦策》云: 甘罗曰:项橐七岁为孔子师。 俗文学作品《孔子项橐相问语》流传神州大地,也在很早的时候就传到了日本、朝鲜、越南、俄罗斯等国。《三字经》中亦载: 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好学。
因之,孔子与项橐对问系千古美谈。因湖北鄂东方言言某人喜欢巧舌争辩为磨嘴皮子 故将孔项对问之地命名为磨嘴磐将孔子绕道修车的地方称为回车埠,以纪其事。
孔子关于学习的小故事
孔子拜小孩子为师
春秋时期,孔子和他的学生们周游列国,宣传他的政治主张。有一天,他们驾车去晋国,一个孩子在路当中堆碎瓦片玩,挡住了他们的去路。
孔子说: 你不该在路当中玩儿,挡住我们的车!
孩子指着地上说: 老人家,您看这是什么?
孔子一看,是用碎石瓦片摆的一座城。孩子又说: 您说,应该是城给车让路还是车给城让路呢?
孔子被问住了,他觉得这孩子很懂礼貌,便问, 你叫什么名字,几岁了? 孩子说: 我叫项襄。7岁!
孔子对学生们说: 项襄7岁懂礼,他可以做我的老师啊!
孔子小时候的故事
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是我国春秋时期着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也是我国儒家学说的创始人。他之所以能成为弟子三千、名扬四海的圣人,是和他小时候的刻苦勤奋分不开的,也正所谓是 天才来自勤奋 。
史书言,孔子的母亲在他刚刚三岁的时候,就教他读书识字,到四岁的时候,他已会念百余字了。
有一天,他的妈妈说: 昨天我教你的字会背了吗?
孔丘说: 都记住了。
妈妈说: 那好,明天一早我考考你。
孔丘睡觉,是和哥哥在一起。这天晚上,他钻入被窝后对哥哥说: 哥哥,妈妈教给你的字都记住了吗?
哥哥道: 都记住了。你呢?
孔丘说: 一我已经练了多遍,也许都记住了,可又没有打握,明天一早娘要考我,若有不会的,娘一定非常伤心和难过。不行,我一定要起来再多练几遍。
哥哥被他这种刻苦学习、孝顺母亲的精神所感动,心疼地说: 天气凉了,别起来练了,就在我的肚子上写吧。我能觉出对错,也好对你写的做个检查!
于是,小孔丘就在哥哥的胸口上写了起来。每写一字,就念出声来。可这声音越来越轻,当他写完最后一个字的时候,声音也听不到了。哥哥验完他的最后一个字,听着他那均匀的呼吸,望着他甜中带笑的睡容,既心疼又爱怜地笑了。
第二天一早,在母亲考核时,他一遍通过。母亲惊喜道: 这孩子真神了,前天教了他那么多字,只过了一天,就如此滚瓜烂熟,将来准能干大事啊!
孔丘望着母亲欣喜的面容,高兴地笑了。然而在这微笑中,却伴着两行泪水。
站在旁边的哥哥,深深地理解他,知道在他超人的天资背后,更多的则是弟弟那锲而不舍的精神和刻苦勤奋的汗水。
孔子文明小故事
孔子尊师 公元前521年春,孔子得知他的学生宫敬叔奉鲁国国君之命,要前往周朝京都洛阳去朝拜天子,觉得这是个向周朝守藏史老子请教 礼制 学识的好机会,于是征得鲁昭公的同意后,与宫敬叔同行。到达京都的第二天,孔子便徒步前往守藏史府去拜望老子。正在书写《道德经》的老子听说誉满天下的孔丘前来求教,赶忙放下手中刀笔,整顿衣冠出迎。孔子见大门里出来一位年逾古稀、精神矍铄的老人,料想便是老子,急趋向前,恭恭敬敬地向老子行了弟子礼。进入大厅后,孔子再拜后才坐下来。老子问孔子为何事而来,孔子离座回答: 我学识浅薄,对古代的 礼制 一无所知,特地向老师请教。 老子见孔子这样诚恳,便详细地抒发了自己的见解。 回到鲁国后,孔子的学生们请求他讲解老子的学识。孔子说: 老子博古通今,通礼乐之源,明道德之归,确实是我的好老师。 同时还打比方赞扬老子,他说: 鸟儿,我知道它能飞;鱼儿,我知道它能游;野兽,我知道它能跑。善跑的野兽我可以结网来逮住它,会游的鱼儿我可以用丝条缚在鱼钩来钓到它,高飞的鸟儿我可以用良箭把它射下来。至于龙,我却不能够知道它是如何乘风云而上天的。老子,其犹龙邪! 汉明帝敬师 汉明帝刘庄做太子时,博士桓荣是他的老师,后来他继位作了皇帝 犹尊桓荣以师礼 。他曾亲自到太常府去,让桓荣坐东面,设置几杖,像当年讲学一样,聆听老师的指教。他还将朝中百官和桓荣教过的学生数百人召到太常府,向桓荣行弟子礼。桓荣生病,明帝就派人专程慰问,甚至亲自登门看望,每次探望老师,明帝都是一进街口便下车步行前往,以表尊敬。进门后,往往拉着老师枯瘦的手,默默垂泪,良久乃去。当朝皇帝对桓荣如此,所以 诸候、将军、大夫问疾者,不敢复乘车到门,皆拜床下 。桓荣去世时,明帝还换了衣服,亲自临丧送葬,并将其子女作了妥善安排。
有关孔子的小故事
话说孔子,娶媳妇时间不长,有一天日头偏西,急匆匆的往家跑,撞开门就进了里屋,抬眼正看到他的媳妇正准备换衣服,衣裳刚刚脱尽,被孔子看了个满眼。当时就急了,说 你这个贱人,一点也不懂礼义廉耻,我非休了你不可。转身就气冲冲的就奔了上房,见到老娘把着经过说了一遍。气愤非常,态度也很坚决,她这么不知道廉耻的妇人,非休了她不可!老娘听完以后,笑着问, 你进门的时候,敲门了吗 ?孔子回答没有, 说你咳嗽一声了吗 ?孔子说也没有,老娘说,不是媳妇不懂礼仪,这事怪你啊,人家儿媳在自己的房中换衣服,没什么不可以啊? 将进堂,必声扬 你这样不懂礼貌的贸然闯进,不能责怪你媳妇。你还整天的讲说礼数,口口声声要休了人家,这算什么道理?孔子一想,老娘说的对啊,急忙向媳妇低头认错。虽然说是个小故事,这说明一点,人就是人,总是有过错,有过必改,就是好同志。
春秋列国时候,孔子带着七十二位弟子,到处游学,宣讲礼仪之术,实际上也是现在的说法。礼,也就是现在的法。某日,来到一个小村庄,村头东头有几间草房,前边是一个宽敞的院落,是村民们聚集的一个地方。孔子走到这里一看,嗬!今天来这儿的老少爷们不少啊,正好,演说一通。夫子跟老少乡亲寒暄了几句后,席地而坐,又讲起了,什么兴邦治国,礼仪待人这些大道理。来的时候呢,在路上多喝了许多水,讲着讲着,尿憋的不行,得找个地方解决啊,转了一圈没找到茅房,正房后边就是一个大水塘,解开裤子冲水塘就撒了一泡,刚提上裤子,打北边来了背粪筐的老头儿,气冲冲的对孔子说 你这么大的一个夫子,整天到处讲礼仪,还让别人效仿你,你怎么能往水塘里边小解呢?我这一个村子里的人都吃这水塘里的水啊。老者说罢,孔子的脸腾的就红了,回身向老头儿深鞠一躬, 老人家,你可以按我说的做,别按我做的做。看起来啊。老人家没话说了
看看现在的社会上一些现象,现在的说一套做一套,也是孔夫子留下来的呀。
孔子的故事11则
一、智慧圆融
故事取材于《列子:仲尼篇》
孔子有一个弟子叫子夏。有一天,他问孔子,有关他的一些同学们的修养情况。
他问道: 老师,颜回同学为人怎么样?
孔子沉吟了一下答道: 颜回的仁爱之心比我要好。
那子贡呢? 子夏接着问。
他呀!他的辩才比我好。 孔子笑着说。
那子路,子路同学呢? 子夏又接着问。
孔子开心地笑着说: 要说勇武精神,我们都不如他。
那子张呢?子张难道也有过老师之处? 子夏满脸狐疑。
孔子顿了顿,说: 子张同学,为人处世,庄重严谨的作风,比我这个做老师的要强。
子夏听到这里,禁不住站了起来。他曲躬作揖地问道: 老师,这我就不明白了。既然那四位同学,都有超过老师的地方,那么为什么,他们还要师从老师您,学习呢?
孔子见子夏这样,忙举手向下按了按,并和蔼地对子夏说: 子夏!你别着急,先坐下,听我慢慢说。颜回同学虽然他很仁慈,但有时他过分的仁慈,导致的不忍之心,使他变得一味地迁就他人,影响了自己对事态作出正确的决断,从而反而害了别人。所以说,他虽能仁,却不能忍。(注:佛家有时说慈悲生祸害,也是这个意思)
孔子接着对子夏说: 至于子贡,他的口才的确很好,可谓辩才无碍。他精通语言的妙用,却不识语言的局限,不懂得沉默的力量。所以,他能辩不能讷。
关于子路, 孔子继续说: 他英勇过人,敢作敢为,是个不可多得的将才。但有时不懂得谦冲退让,持弱守雌,蓄势而动。这样难免会意气误事。所以说,他能勇,不能怯。
而子张呢, 孔子说到这里沉了沉,然后说: 他过于庄重严谨,以致清不容物。不能和煦接众 ,不能容纳有污行的人,让人见之生畏,敬而远之。所以,他能庄,不能谐。
因此, 孔子最后总结道: 如果将这四位同学的长处都加起来,来对换我的修养,我也是不愿意的。这也是为什么,他们要一心跟从我,学习的原因。
二、神武不杀
谈到儒家的君子,人们往往会联想到温文尔雅、谦恭礼让、文弱书生形象。对作为儒家祖师的孔子,我们也容易印象成一位,和蔼可亲的老先生。然而,查看古籍对孔子天资与外貌的描述,却令人,大跌眼镜。
据《孔子家语》和《淮南子》的有关记载说,孔子长得宽额、狮鼻、阔口,大颅顶部微陷。身长(周制)九尺六寸。周制一尺,约现代二十到二十三厘米。也就是说,孔子当时的身高,至少在一米九二以上,可谓一标准的山东大汉。记载还说,孔子的智慧,超过周朝的苌弘,一位通晓天文、地理、人事的仕大夫。孔子的胆气,压倒当时着名的勇士孟贲。孔子挪步轻追,可足踩亡命窜逃中的野兔。孔子力擎双臂,能托起城关落下的城门。然而,尽管孔子勇力过人,伎艺超群,却深藏不露,很少有人知道。他只是一心内修本来仁德,外宣先王仁道,终成一代素王,万世圣师。所谓素王,古称有帝王之德,无帝王之位的人,为素王。
孔子所处的时代,当时只有几百万人。但跟从孔子学习的弟子,却有三千之多。他们都是各国来的精英人物,什么样的人才都有。以孔子本身的智慧与人格魅力,加上众弟子的辅佐,在当时,如想谋取一国权位,是不难做到的。然而,孔子深知,社会的安定,大众的幸福,如果没有纯正的道德思想作基础,文化教育没有跟上,仅靠权谋势力的支撑,是不会长久的。而且,在这种状况下的安定与幸福,也是不究竟的。
所以,孔子宁可自己一生穷苦受累,寂寞凄凉,被人误解不识时务,也要担当起继承发扬,传统的优秀文化、优秀政治智慧的大任,为万世开太平,奠定良好的文化基础。孔子这种在任何环境下,不计个人得失,始终注重世人的德性培养,注重社会纯正思想的引导,从根本上,拯救世道人心的行径,这在当时,也是很少有人理解的。甚至,一些个人道德修养较好的道家隐士,对此也颇有微词。然而, 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这正是孔子,也是后来真正儒者们,过人之处。
禅宗祖师达摩,来中土前,定中观察到中土有大乘气象,这与中土有儒家精神的存在,不无关系。所以,有禅师说,孔子如按佛家的标准衡量,当属八地以上的大菩萨转世。
三、穷通皆乐
故事取材于《庄子:让王篇》
一次,孔子受楚昭王邀请,到楚国去访问,途经陈、蔡两国之间。而陈、蔡两国的大夫,害怕孔子被楚国重用,会对本国不利,所以,他们派兵将孔子和他的弟子们,围困在陈、蔡之间。孔子一行,因此连着七天没生火做饭。熬的野菜汤里,也没有一粒米,弄得不少弟子无精打采,面有菜色。而此刻,孔子却依然在室内,弦歌不止。
这时,弟子颜回在屋外择野菜,见子路与子贡两人在一起嘀咕道:
先生两次被鲁国驱逐,在卫国也未能待下去,在宋国讲学,连背靠的大树都被人砍倒。到周地拜访,又受老子的数落。现在,又被人围困在陈、蔡之间。追杀先生的无罪,欺凌先生的无有禁止。先生倒好,依然在这里弦歌鼓琴,自得其乐。难道做君子的,就这样的没有羞耻心吗?
颜回听到这里,无言以对。只好进到屋里,告诉孔子。孔子听后,推琴长叹道: 子路、子贡呀!难道你们真的是小人?召他们进来,我有话要跟他们说。
子路、子贡进屋。子路抱怨地对孔子说: 老师,我们行到这种步田地,可以说是末路穷途了吧!
孔子听到这里,厉声喝道: 子路!这是什么话?君子明于道谓之通,昧于道谓之穷。我们抱仁义之道,处在这少仁少义的乱世,遭受磨难,这是很正常的事,何穷之有?内省无愧于道,临难不失己德,大寒至,霜雪降,因此才会知道松柏之真强茂。过去,齐桓公因在莒国受辱,反而树立起王霸之志。晋文公在曹国受欺,因此产生称霸之心。越王在会稽遭受奇耻大辱,却使他更加坚定复国的志愿。这次,我们遭遇这般磨难,难道不也会是件很幸运的事吗?
说完,孔子截然返身回到琴案,操琴而作。子路闻后,也随之持兵器,昂然合拍而舞。子贡见此,愧然自叹道: 我真是不知道,天有多高,地有多厚呀!
所以,古代有道德的人,得意也乐,失意也乐,所乐非关得失。有道德怡养于内,外境的得失,不过如寒暑风雨之替换,无足扰乱自心。
四、艺通他心
故事取材于《韩诗外传》
一日,孔子闲居无事,在室内演琴自娱。弟子曾参、子贡,坐在外厅,侧耳细听。
一曲终了,只见曾参喃喃自语道: 咦!怎么会是这样呢?老师的琴声里,怎么会流露出,贪狠邪僻的情调呢?琴音中,趋利不仁的味道,怎么会这么严重呢?
对曾参所说的话,子贡在心里,也以为然。不过,他没接曾参的话,而是站起身子,朝室内走去。
孔子见子贡进来,面有犯难进谏之色,便放下琴瑟,等他说话。子贡便将刚才曾参所说的话,如实禀告。
孔子听完子贡的话,对曾参赞叹不已。他说道: 曾参真是天下一位大贤人呀!他已经通晓音律的奥秘。
接着,孔子继续对子贡解释事情的原由。他说: 刚才,我正在几案边弹琴,有一只老鼠在室内游动,被一只猫发现了。那只猫,便循着房梁,悄悄地向老鼠接近。然后,选好地点,眯缝着眼睛、躬曲着身子,等待时机,扑住老鼠。后来,猫的如意算盘,终究没有得逞。因当时那只猫的心态,反映在我的心里,我便很自然地通过琴瑟,将它表露出来。所以,曾参说我的琴音里,有贪狠邪僻的情调,是很恰当的。
儒家经典《礼记:乐记篇》说:大凡音乐,都是产生于人的内心。人的情感动于衷,体现在外就是声音。声音的变化有文理,就成了音乐。所以,在太平治世,流行的音乐,通常都洋溢着安适与喜乐。它也反映此时的国家政治,处于清明祥和的状态。在动荡的乱世,流行的音乐,往往会充满着怨恨与愤怒。它也反映此时的国家政治,处于政令不畅,上下乖离的境地。而一个接近亡国的世道,它的流行音乐,会弥漫着哀伤与忧思。它说明此时的人民,已陷入难以自拔的困苦,只能靠回忆往事,来慰籍自己。所以,声音之道,与政治之道,是相通的。
五、为善知度
故事取材于《淮南子》、《说苑》
曾经,鲁国的法律规定,如果有人,将在其他诸侯国做女奴的鲁国女子,赎回本国,那么,这个人,可以到官府去领取赏金。
有一次,子贡在一诸侯国,赎回了一个鲁国人,却辞谢了官府的赏金。孔子听说了这件事,就对子贡说:
子贡呀!你这件事就做错了。圣人做事可以移风易俗,可以让人效法,可以影响后代,而不会只是为了适合自己的兴致。现在鲁国富裕的人少,贫穷的人多。如果赎人回去领赏金被认为是不廉洁,那得不到赏金的刺激,愿去赎人的人就会减少。所以,你这种仅仅只考虑自己德行修养的行为,将会造成今后鲁国人,不再愿到其他诸侯国去赎人。
子路在一旁听了孔子的这番教导,深受启示。后来,当他救了一位落水者时,别人要送他一头牛来答谢,子路就很恭敬地接受了。孔子知道了此事,欣喜地说: 今后愿救人于危难之中的鲁国人,会很多了。
不久,子路被任命为蒲城的官长。为了防备水灾,官府调集民工,春修各处沟渠。子路见大家工作劳苦,带的饭菜也不充足,就用自己的部分薪水,接济每人,一份饭菜,一份汤水。孔子闻说此事,连忙派子贡去掀了那些饭菜,毁了那些做饮食的器具。子路发现了,非常气愤。他气哼哼地跑到孔子那里叫道:
老师难道会嫉妒我行仁义之事吗?子路在老师这里所学的,不过仁义二字而已。仁义之人,与天下共取所有,共取所利。如今,子路将自己多余的粮食,与大家分享,行仁义之道,老师为何禁止不许呢?我想不通!
孔子听完子路的诉说,摇着头道: 子路呀!你还是那么粗野,那么处事单纯。你如果觉得民工们饮食不足,为什么不去告诉鲁君呢?让鲁君开粮仓去接济他们呀?你用私人的俸禄做公义,这种行为,是在障蔽鲁君的恩泽,显示你自己的德义。现在速速停止,或许还不算晚,否则,降罪你的日子,马上就会到。 子路闻此,无语而退。果然,不久相府派人来找孔子说: 先生派弟子救济民工,是不是要跟鲁君争夺百姓呀?
孔子见此情形,知道解释已没什么用了。于是,便带着弟子,离开了鲁国。
六、善易不卜
故事取材于《说苑》
在鲁国,有一位君子叫漆雕马人。他曾事奉臧文仲、武仲、孺子容,这一家三代鲁国大夫。
一次,孔子问漆雕马人道: 先生曾事奉过臧氏一家,三位做大夫的。您可不可以说说,哪个要更贤明一些呢。
漆雕马人回道: 臧氏家族有一块很名贵的龟壳叫 蔡 。如遇有什么大事不能定夺,就会用 蔡 来占卜决疑。在文仲主事时期,三年内,用 蔡 占卜过一次。在武仲主事时,三年内,用 蔡 占卜过二次。孺子容主事,三年内,用 蔡 占卜过三次。这都是我亲眼所见。至于这三位大夫谁最贤明,马人我就不知道了。
孔子听完笑着说: 先生真会说话!
孔子回到家里,跟弟子们谈及此事,赞叹不已地说: 马人先生可真是一位君子呀!他不愿在别人面前议论主人的贤愚,但却很巧妙地举了一个实例,将事情的真相,表露无遗。他的意思是说:一个人,因智识无力察远,德慧无足见机,所以才要一而再,再而三地去问卜。而古人云:善易者不卜。也就是说,一个真通易道,真有智慧的人,不用卜卦,也能直觉洞悉,事物变化的规律。
七、慎言鬼神
在《论语》里,谈到鬼神问题的,主要有两处。
比如,雍也篇:樊迟问知。子曰: 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先进篇:季路问鬼神。子曰: 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敢问死。 曰: 未知生,焉知死?
从上面的话我们可看出,孔子是相信有鬼神现象存在的。不过,他认为鬼神道与人道,还是有差别、有距离的。最好是各安其道,不要搅合到一起。尤其对从政的人来讲,把政治与宗教搞到一起,非失败不可。所以,敬而远之比较好。至于一般人,如果你连人道的事都没搞清楚,没摆平,却要去瞎究那深层次的鬼神道问题,那只会把自己弄得更迷乱,是在自己给自己找麻烦。
同样道理,如果你对当下 生 的现象不清楚,那你也没办法了解将来 死 ,是怎么一回事。你不能清醒、坦然、喜悦地面对 生 ,那你也就无法清醒、坦然、喜悦地面对 死 。而惟有对生与死,都能做到清醒、坦然和喜悦的人,才有可能,超越生死。
另外,孔子对社会上一些怪异、暴力、昏乱、神秘的现象也多不谈论。因为它们很容易迷惑一般人的心智。所以,在《论语》里,有 子不语怪、力、乱、神。 的说法。
孔子教导人们修行,走的是非常平实的路线。即注重从当下的事做起,从解决现实的人生问题做起。他不跟你谈功夫,谈神秘现象。用佛家的话讲,他教的是心地法门,走的是智慧解脱之路。你如果对人生的现象了解透彻了,其他的事,自然就会豁然贯通。
平淡是真,平常心是道,道在平常日用间。只要我们的心态,能变得日趋平常、平淡,那么,在哪里,都有令我们悟道、得真智慧的契机。
八、知仙不为
故事取材于《列子:黄帝篇》
一次,赵国国君赵襄子,率领十万多人,在中山国一带打猎。所到之处,草木践踏,山林焚烧;方圆百里,人声鼎沸,烟火飞扬。
这时,忽见一人从石壁中走出,并随着烟火,徐徐上下。众人见了,都以为遇到鬼物。火蔓延到别处,见他又从火中慢慢走出,所经过的地方,好象对他没有任何阻碍。
赵襄子见了,觉得很奇怪,便遣人邀他来,逗留片刻。那人悄然来到襄子近旁,如入无人之境。襄子细细观察,发现他形色七窍象人。气息声音也象人。
于是,襄子很恭敬地问道: 请问先生,用什么道术,使自己住在石中?用什么道术,使自己入于火中?
只见那人目视远方,漠然答道: 什么东西是石?什么东西是火?
噫! 襄子有点诧异, 适才,您出来的地方就是石,您进入的地方就是火呀!
那人听了,微微低头,看了一下襄子,然后,又抬头继续漠视远方,半晌,回道: 不知! 随后,飘然而去。
魏文侯听说了这件事,便问孔子的弟子子夏说: 那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呀?
子夏回文侯道: 在下据从老师那里听来的言教分析,那个人,大概是一个,已经心物融通的仙者。这样的人,外物不能伤,游于金石,蹈于水火,也都无所阻碍。
哦!那你为什么不这样呢? 文侯笑着问。
子夏摇摇头: 这要净心欲,绝智思才可以。我哪里能做得到?不过说说道理而已。
那你们的老师,为什么也不这样呢? 文侯好奇地接着问。
我们的老师啊,他是属能做得到,不去做的人。 子夏欣悦地答道。
这又是为何呢? 文侯不禁追问。
看着有点急切的文侯,子夏笑着说: 老师是为了我们呀。想想看,如果老师也象那位仙者一样,一问三不知,那么,一旦我们有什么疑问,有什么危难,要怎么办呢?
文侯听到这里,大悦。
圣人们来到这个世间,为了直接、有效地帮助我们,不惜牺牲自己身体的逸乐,与我们同甘共苦,同赴危难。所以,易曰:圣人吉凶与民同患。菩萨说:地狱不空,我不成佛。
九、真儒风范
在《论语:述而篇》里,谈到儒者的修养时,孔子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从这句话里,我们可以看出,孔子教化弟子的目的,也是要求弟子,最终彻悟人生宇宙的真相,得真智慧。唯有如此,弟子们,才可能真正拯救自己,从而也懂得,如何帮助别人,拯救自己。
志于道 是说,君子为学,当以悟道为最终目的。在志向上,以自觉觉他为最高理想。
据于德 是指,在具体的修学过程中,首先要守住当下已修得的成果,也即一种在心灵的深处,别人与你是一体的心境。然后,再把这种心境,逐渐扩大。一个人,能感知到他人、乃至它物,与自己是一体的范围越大,可以说,他所据守的德果,也就越大。其济世救民的动机,也就越纯。唯有如此,爱人、爱物、爱社会、爱国家,乃至爱全天下,才不会是一句,自欺欺人的妄言。
志于道,据于德,是讲君子内修道德的原则。依于仁,游于艺,是讲君子外用道德的方式。
依于仁 是说,君子为人处世,以爱人爱物为准绳,以利人利物为标的。
游于艺 是说,君子要尽可能多地掌握,各种知识与技能,以便于,适时、适机地给他人、给社会,在精神上、物质上,带来具体而切实有效的帮助。
游于艺 的艺,在孔子时代是指 礼、乐、射、御、书、数 这六艺。就现代的分科而言,
礼 ,包括哲学、政治、教育方面的知识。
乐 ,包括音乐、舞蹈、美术、影视方面的知识与技艺。
射 ,指军事、武功。
御 ,指各种驾驶、操作技能。
书 ,指文学、历史修养。
数 ,包括科学与经济方面知识。
对于上面所提六个方面的知识与技能,作为一个儒家君子,都必须要有基本的了解或掌握。至于深入地了解和精通,可根据个人的资质与因缘,有所侧重。
这 六艺 看起来内容很多,但在根本的道理上,它们都有相通的地方。如果能明了孔子所说 一以贯之 的道理。那学起来,就会很快、很容易抓住重点。这时,你也可以真正做到,优游徜徉于各种知识的海洋,而不被它们沉溺。
十、仁境之光
尽管儒家修学最终的目的,也是彻悟大道。但在具体修习时,孔子谈论得比较多的,还是 仁 的理念。这与孔子当时所处的环境,有很大关系。
孔子所处的那个时代,是一个道德沦丧,礼乐崩坏,战火纷飞的年代。那时,到处崇尚强权,追逐功利,极尽攻伐竞争之能事。导致天下,一派民不聊生,生灵涂炭的景象。为了救 争斗 之弊,所以,孔子带着他的一帮弟子,奔走各国,到处传播,仁心仁政的种子。尽管他知道,在他的有生之年,很难看到它们开花结果。尽管他知道,以他一介布衣儒士的身份,很难扭转乾坤。但其不屈不饶的济世情怀, 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的救民心志,却使他更显,真儒气概。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可谓孔子自己一生品格的真实的写照。
在《论语》里,孔子谈到 仁 的地方有多处。但都是谈 仁 的外用,谈如何达到 仁 。至于 仁 本身,是个什么境界,没有正面的描述。原因是,仁境的本体,用文字无法确切地描述,这得靠修学者,用心去体悟。
关于如何达到 仁 ,孔子也是针对不同弟子的不同习气,给予不同的回答。所谓应机施教,对症投药。比如:
对习惯于安贫乐道的弟子颜回,问 仁 ,孔子说: 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对有领袖气质的弟子仲弓,问 仁 ,孔子说: 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而当辩才与商才,都是首屈一指的弟子子贡问道: 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 孔子说: 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仁,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类似上面因材施教的例子还很多。可见 仁 境,也终究是个内在体验的事。它跟佛家讲的 佛 、道家讲的 道 一样,终究是属,不可说,不可说范畴。
不过,下面这句孔子的话,或许透露了一点消息。
子曰: 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在这句话里,孔子似乎在说,仁啊!其实她离我们很近呀,我们一欲求,就能得到。为什么呢?因为其实我们从来就没失去啊!只是因为,我们总是在向外寻求其他的东西,所以,她才好象不存在呀。
十一、圣者情怀
故事取材于《说苑》
一次,孔子北游农山,随从的弟子有子路、子贡、颜渊。
来到山顶,孔子极目远眺,喟然感叹道: 登高望远,见天地之悠悠,难免发千古之幽思。此情此景,同学们,何不在此说说,各自的志向,让老夫聆听一二。
子路见老师说得如此感慨,便率先回道:
子路不才,愿有一天,遇到这样的场景:战场上,旌旗飞扬,席卷大地;战鼓钟声,响彻云天。白羽箭,如月光倾洒;赤羽箭,如日光飞动。此时,唯有我子路,能率领众军,英勇驱敌,一鼓作气,夺回千里失地。而子贡与颜渊两为同学,可作为我的随从高参。
听了子路的豪言壮语,孔子点评道: 壮哉!勇士,一个奋不顾身的雄杰。
子贡看着踌躇满志的子路,笑了笑,然后轻步上前,洒然说道: 子贡不才,愿有一天,见齐国与楚国合战于苍莽原野,两军对垒,实力相当。正当旌旗相望,战尘相接,千钧一发之际,我子贡,身着白袍白冠,从容游说于白刃之间,不费一兵一卒,顿解两国纷争。此时,子路与颜渊两位同学,可为我临阵助势。
俊哉!辩士,一个神貌若仙的英才。 孔子点头称赞。
颜渊听完子路、子贡的述说,站在后面,继续静默无语。孔子见此,便对他说: 颜渊!过来。你难道就没有理想可说吗?
颜渊近前回道: 文事、武功,两为同学都已说得很好了。我哪里够资格,参与其中?
不是吧? 孔子笑着道: 你似乎对他们,不敢恭维。但说无妨
颜渊沉吟了一会,说道: 我听说,咸鱼与兰花,是不能放在同一个筐子里收藏的。尧舜与桀纣,也是不可能在同一个国家里,共理政事的。两位同学的志愿,与颜回理想,是有差异的。颜回希望:自己能在一个小国,辅佐一位圣明的君主。使君主在上,可道应天下;使臣子们在下,能德化群生。百姓讲信修睦,人民安居乐业;兵器铸为农具,城池复为良田;怀恩近邻,柔接远方;周边各国,无不感召德义,寝兵释战;天下从此,无斗战之患。如果能有这么一天,那么,又有什么苦难,需要子路同学,去冒死拯救?那么,又有什么战难,需要子贡同学,去劳思化解?
美哉!大士。 颜渊的一番话,令孔子嗟叹不已。
子路此时,举手问道: 请问先生,您的志愿,又是如何?
孔子回道: 愿颜渊得志!我将背着行李典籍,跟从颜渊这孩子。

    

上一篇:刘少奇故事     

下一篇:达尔文小时候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