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励志故事

名人故事李大钊

2020-12-28 23:46:52

励志故事

名人故事李大钊

李大钊(1889-1927),河北乐亭人。1889年10月29日生,塾师曾为之起学名耆年,字寿昌,号龟年。以后改名大钊,字守常。在他出生前父亲去世,出生后不久母亲病逝,由祖父母抚养成人。幼时开始读《千字文》、《百家姓》、《三字经》等启蒙书,成绩优异。7岁时入私塾,学习四书五经。1905年考入永平府中学,开始接触康有为、梁启超的文章。1907年到天津考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从预科学到正科。在校期间,李大钊老师、滦州起义主要领导人白亚雨在起义中牺牲,李大钊悲愤不已。1912年冬天曾去北京,与一些政界人物有接触,进一步了解了官僚政治的黑暗。李大钊还在学校里担任北洋法政学会编辑部长,负责出版《言治》月刊。在此期间,他看到辛亥革命的成功与失败,写过《隐忧篇》和《大衰篇》等文章,开始由一个普通的爱国学生成长为一个忧国忧民的志士。
1913年,李大钊从北洋法政专门学校毕业。同年冬天,得到汤化龙等友人的资助,到日本留学,考入东京早稻田大学政治本科。留学期间,熟练掌握了日、英两种文字,接触到欧洲社会主义思潮,开始研究关于马克思主义的着作。1914年,李大钊组织神州学会,团结一部分知识分子,进行反袁世凯的秘密活动。同年11月,发表《国情》一文揭露帝国主义与袁世凯勾结的阴谋。1915年1月,日本帝国主义提出了灭亡中国的 二十一条 ,李大钊被留日学生总会推举为文牍干事,起草通电,反对卖国条约。
李大钊起草了《敬告全国父老书》,并迅速传遍全国。5月,袁世凯接受了日本提出的 二十一条 ,李大钊又于6月间编印《国耻纪念录》,发表《国民之薪胆》,激励全国人民奋起自救。1916年底,李大钊为联系反袁事回到上海,旋返日本,为留日学生总会编辑《民彝》杂志,并开始撰写《青春》一文。稿成后寄给陈独秀,发表在当年9月出版的《新青年》2卷1号上。
李大钊在《青春》中系统地阐述了他对宇宙、对人生、对国家和民族前途的看法,歌颂了积极进取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提出了青春的宇宙观和人生观,号召青年们要以 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 。他积极奋进的态度,激发了当时中国青年一代的朝气和进取精神。
1916年4、5月间,李大钊从日本回国。6月应汤化龙等人的邀请,到北京创办《晨钟》报,并任总编辑。他很快就投入到当时正在兴起的新文化运动之中。在这场运动的前期,李大钊在《晨钟》上宣传民主主义思想,反对封建专制独裁和封建迷信、盲目服从,渐为汤化龙等研究系政客所不满。同年9月,李大钊离开《晨钟》报,随后在章士钊主办的《甲寅日刊》上发表许多反对军阀统治和封建文化的文章。
1918年1月,李大钊担任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之前又兼任经济学教授。这时的北京大学是新文化运动的中心。李大钊参加了《新青年》编辑部的工作,一面研究理论,撰写文章,一面到师生和职工群众中去进行革命活动。与此同时,李大钊积极参加北京大学的各种活动。1918年1月,李大钊加入蔡元培发起的进德会,6月当选为纠察员;后参与发起北京大学公余法文夜校。12月,代表北京大学图书馆参加北京图书馆协会,当选为中文书记;1919年1月当选为北京大学教职员会组织大纲起草员,参加临时委员会;参加发起筹备学生游艺大会、学余俱乐部等。
李大钊特别注意研究俄国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1918年7月,李大钊在《言治》季刊上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明确指出了俄国十月革命与法国革命的根本区别,阐明十月革命的性质是立于社会主义上之革命,是人类历史新纪元的开始。这篇文章具有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但没有涉及马克思主义的内容。同年11月15日,北京大学在天安门前举办演讲大会,蔡元培校长演讲了《劳工神圣》,李大钊发表了《庶民的胜利》的着名演说,接着又写下《Bolshevism的胜利》的论文。在这篇演说和论文中,李大钊歌颂十月革命的伟大胜利,揭露帝国主义战争的实质,向中国人民介绍了列宁的布尔什维主义,坚信人民是历史的主人,而一切历史的残余-皇帝、贵族、官僚、军国主义和资本主义,都要被群众的革命巨流彻底摧毁, 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这样,在宣传十月革命的过程中,他的觉悟得到迅速提高,很快从一个爱国的民主主义者转变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
1918年6月,李大钊发起建立少年中国学会;6月30日,在北京召开筹备会议,李大钊被推举为《少年中国》月刊编辑主任。1919年7月1日,少年中国学会正式成立,会员最多时有100多人。总会设在北京,南京和成都设立了分会。学会在李大钊倡导下,把 创造少年中国 作为自己的理想。毛泽东、邓中夏、恽代英等人参加了少年中国学会。1918年10月,国民社成立,李大钊被聘为《国民》杂志社导师,他不仅积极为《国民》撰稿,而且实际上成为该杂志的总顾问。在李大钊的指导和影响下,国民社的多数成员在五四运动中成为积极的参加者和领导者。与此同时成立的新潮社,也聘李大钊为顾问,而1919年3月成立的平民教育讲演团与李大钊的关系更为密切。
1918年12月,李大钊与陈独秀共同创办《每周评论》,及时报道和分析国内外重大政治事件,批评时政,初步介绍了社会主义思想。1919年元旦,李大钊发表《新纪元》的社论,主张劳工阶级联合起来,打倒全世界的资产阶级。1919年3月,守旧文人林纾在上海《新申报》发表文言小说《荆生》,诬蔑新文化运动。李大钊发表了《新旧思潮之激战》一文,对林纾的谬论进行了驳斥。《每周评论》第17、第19期集中登载各报有关新旧思潮的言论,促进了新文化运动更广泛的开展。
1919年2月,在李大钊帮助下,《晨报》第7版设立 自由论坛 ,经常发表论述新思潮及社会问题的论文,李大钊发表了《战后之世界潮流》、《青年与农村》、《现代青年活动的方向》等文章。1919年5月1日,李大钊帮助《晨报》副刊出版了 劳动节纪念专号 ,这是中国报纸上第一次纪念劳动人民的节日。李大钊发表了《五一节MayDay杂感》一文。李大钊帮助《晨报》副刊开辟了马克思研究专栏,到11月11日止,这个专栏存在了6个多月,曾陆续刊载马克思的《劳动与资本》和一些关于马克思的译文。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李大钊积极投入这场伟大的爱国运动。他不仅及时指导学生运动的发展,而且亲自走上街头散发传单,参加运动。李大钊和陈独秀创办的《每周评论》以特大号字体为标题,报道运动的发展。
为营救被捕的学生,李大钊到处奔走;为挽留辞职的蔡元培,李大钊向各方呼号。5月18日,李大钊发表《秘密外交与强盗世界》一文,提出改造强盗世界,不认秘密外交,实行民族自决,为五四运动提出了斗争的方向。6月3日运动进入新的阶段以后,李大钊在运动爆发前提出的 知识阶级与劳工阶级打成一气 的主张,产生了实际的效果。6月11日,李大钊和陈独秀到北京城南散发《北京市民宣言》,陈独秀不幸被捕。李大钊积极联络社会各界进行营救。经多方努力,陈独秀于1919年9月获释。李大钊实际上是五四运动的重要领导人之一。这时,胡适乘机接编《每周评论》,并以大量篇幅刊登杜威的讲演录。李大钊一面抨击帝国主义和反动派,鼓励学生坚持斗争,一面把《每周评论》编辑权夺过来。
1919年7月,胡适发表《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反对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社会革命论来观察和解决中国问题,挑起问题与主义之争。
1919年8月,李大钊发表《再论问题与主义》一文,对胡适鼓吹的一点一滴改良,反对根本改造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进行了有力的驳斥,公开声明布尔什维主义是他所认定的主义。
1919年9月,《新青年》6卷5号出版。这是李大钊负责编辑的专号,他把它办成马克思研究专号,除积极组织稿件外,还自己撰写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在这篇长文中,李大钊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并指出这三个部分都有不可分割的关系,而阶级竞争恰如一条金线,把这三大原理从根本上联系起来。在这篇文章里,李大钊强调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基础,尤其重视阶级斗争的观点,这反映了李大钊寻找解决中国问题理论指导的迫切心情。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出发,李大钊概括了唯物史观的两个要点:其一为人类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经济的构造,这是社会基础的构造。其二是生产力与社会组织有密切的关系。在这个专号里,李大钊还集中翻译了几部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的重要部分。《新青年》6卷5号出版后,立即在全国引起很大反响,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更成为影响一代人思想变化的重要篇章。继6卷5号之后,《新青年》不断发表介绍马克思列宁主义社会主义革命和中国工人状况的文章,逐步成为倾向和宣传社会主义的刊物。
李大钊还于1919、1920年发表了《物质变动与道德变动》、《马克思的历史哲学》、《由经济上解释中国近代思想变动的原因》等文章,运用唯物史观考察社会意识形态和社会经济的关系,说明各种意识形态形成的物质和经济根源。这些文章的发表,对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起了重要作用。李大钊由此成为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是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者。
在李大钊的影响、引导和直接培育下,毛泽东、周恩来、邓中夏、高君宇等一批先进的青年知识分子,接受了马克思主义,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李大钊不是把马克思主义当作书斋里的学问,而是看作改造中国社会的锐利武器,因此他非常重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情况下的实际运用,注重在工人群众中传播马克思主义,因而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促成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1920年初,李大钊和邓中夏就曾酝酿过组织中国共产党的问题。1920年1月,李大钊护送陈独秀由北京转天津到上海,一路上,两人商讨了在中国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问题。1920年3月,共产国际远东局的维经斯基、马马耶夫、萨赫雅诺娃及翻译杨明斋等人来中国,李大钊与维经斯基等人进行了深入的交谈,对筹建中国共产党取得一致意见。4月,李大钊介绍维经斯基到上海与陈独秀见面,留下马马耶夫帮助他在北京从事建党工作。
1920年3月,在李大钊领导下,由邓中夏等秘密发起的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在北京大学成立,邓中夏、高君宇等19人参加,后发展到120多人。
在李大钊帮助下,成立了一个附属于马克思学说研究会的小型图书馆,取名为亢慕义斋,供会员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5月1日,北京大学集会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李大钊主持了会议。同年夏,李大钊对天津觉悟社的进步青年给了有益的指导和帮助。他还派人到天津去帮助共产主义知识分子建立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并发行了会刊;到济南去帮助建立了马克思学说研究会。从1920年7月开始,李大钊担任北京大学教授兼图书馆主任。9月,他与陈启修在北大政治系合办了现代政治讲座,讲授苏维埃俄国、世界各国及中国工人运动状况。10月,在北大开设唯物史观研究课,此后,在史学系开设史学思想史、史学要论,在经济系开设社会主义与社会运动,在法律系开设社会主义等多种课程,使马克思主义在北大师生中广为传播。
此外,李大钊还在女子高等师范、师范大学、朝阳大学、中国大学等校讲授唯物史观研究、现代政治、女权运动史、史学思想史、社会学、图书馆学等。
1920年5月以后,陈独秀在上海筹备建党时,考虑到党的名称是叫社会党还是共产党时,写信征求李大钊意见,李大钊明确回信说叫共产党。
继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建立后,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准备,1920年9月,李大钊发起成立了北京共产主义小组,成员除张太雷外,都是北大学生和马克思学说研究会成员。李大钊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建人之一,为党的诞生作出了重大贡献。北京共产主义小组成立后,由于当时没有活动地点,大部分的活动都在李大钊家里及他的图书馆主任办公室里进行。北京共产主义小组成立后,积极开展工人运动。1920年11月7日,李大钊领导创刊了向工人宣传的通俗小报《劳动音》周刊,以提高工人觉悟、促进工人团结、指导工人运动为宗旨。1920年冬,李大钊决定在长辛店创办一所劳动补习学校,作为在长辛店开展工人运动的据点。经过紧张的筹备,1921年元旦,长辛店劳动补习学校正式开学,创造了知识分子和工农群众相结合、马列主义和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一种最有效的形式。
与此同时,李大钊还积极筹建社会主义青年团组织。1920年11月,李大钊和一些进步青年建立了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并亲自入团,直接领导了它的活动。1921年3月,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召开第四次大会,李大钊当选为执行委员。李大钊还帮助张太雷、于方舟等人,在天津建立了社会主义青年团,并通过该组织在天津、唐山等地的工人中开展革命工作。
1921年3月,李大钊又到郑州去视察和指导工人运动,在他的影响下,郑州铁路工人建立了俱乐部。
1920年10月,英国唯心主义哲学家罗素来华,梁启超、张东荪等人伪装成社会主义者来反对社会主义,挑起了关于社会主义的论战。李大钊于1921年3月发表《中国的社会主义与世界的资本主义》等文章,批驳和反击了 社会主义是否适合于中国 的论调。他认为社会主义 原有适应实际的可能性 ,它会 因时、因所、因事的性质生一种适应环境的变化 ,即在运用中得到发展。他明确宣告中国非走社会主义的路不可,扞卫了正在兴起的共产主义运动。为扩大社会主义的影响,1920年12月,李大钊在北京大学发起组织社会主义研究会,编译社会主义丛书,发表社会主义论文。与此同时,以黄凌霜、区声白为代表的无政府主义者鼓吹绝对自由和极端个人主义,反对无产阶级专政和暴力革命。李大钊发表《自由与秩序》等文章,对无政府主义论调进行了批驳。李大钊领导北京共产主义小组同小组中无政府主义者黄凌霜进行了斗争,坚持将赞成无产阶级专政写进临时纲领,并将黄凌霜清除出小组,纯洁了组织。
1921年6月,共产国际派马林和李克诺斯基来中国。李大钊在北京与他们进行了交谈,并派邓中夏陪他们去上海。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李大钊和陈独秀因公务繁忙而没有参加会议,但北方各地党组织的创建都和李大钊有关系,南方各地党组织的创建都和陈独秀有关系, 南陈北李 都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一大以后,李大钊代表党中央负责指导北方地区党的工作,并负责领导北方各地的工人运动。
1921年8月,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成立,李大钊成为北方区分部主任。
1922年5月,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总部由上海迁至北京,李大钊领导创办的《工人周刊》成为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的机关报。李大钊以长辛店为范例,积极推动北方工人运动的发展,尤其注重铁路工人运动的发展。李大钊派何孟雄等6人去担任北方6条铁路的密查员,建立工人组织,特别是京汉路沿线都成立了工人俱乐部。
1922年7月,李大钊在中国共产党第二次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共中央委员。9月,李大钊回到北京,领导工人开展罢工斗争。10月,李大钊领导了开滦五矿3万余人大罢工。罢工前,李大钊亲自同工人代表谈话,决定如何进行斗争,并积极组织对罢工的支援。在他的领导下,罢工坚持了20多天。1923年二七大罢工爆发的时候,李大钊正好在汉口,对罢工运动极为关注,和罢工领导人陈潭秋、施洋等有过接触。他还亲自撰写了《艰难的国运和雄健的国民》一文,鼓励工友们走过崎岖险阻的道路。罢工失败后,李大钊尽最大努力做了善后工作。
1922年8月,中共中央在杭州西湖召开特别会议,讨论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的问题。李大钊参加了会议,并坚决支持共产国际的指示,主张共产党员参加到国民党中去。会后,李大钊根据中共中央指示,与避居上海的孙中山见面,讨论了振兴国民党以振兴中国的问题和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问题。随后,李大钊由张继介绍,由孙中山亲自主盟,加入了中国国民党,成为中国共产党加入国民党的第一人,开始从事国共合作的统战工作,积极帮助孙中山改组国民党。此后,国民党改组工作进入实质阶段。
1923年1月苏俄特使越飞来华,李大钊、林伯渠等陪同越飞与孙中山见面,经过6天艰苦的谈判,《孙文越飞宣言》达成。经过频繁的接触,李大钊与孙中山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李大钊出席了会议,并在会上坚决主张共产党员一面要参加到国民党中去组成和壮大革命统一战线,一面要保持共产党的独立性。在中共三大上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中共三大期间,孙中山又邀李大钊商讨了广东革命政府的外交政策问题。1923年秋,孙中山政治顾问鲍罗廷来华,李大钊在北京与之讨论了国共合作问题。同年12月,李大钊积极帮助孙中山、廖仲恺等完成了改组国民党及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准备工作。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李大钊被孙中山指定为北京代表,中共中央还委派他组成一个指导小组,指导出席会议的中共党员。
大会期间,李大钊是孙中山指定的五人主席团成员之一,和孙中山一起主持了整个会议的进行;还兼任了大会宣言审查委员会委员、国民党章程草案审查委员会委员、出版和宣传问题审查委员会委员;亲自审定了国民党一大宣言和中国国民党党章,反击了国民党右派反对共产党员跨党的谬论。
会上,李大钊当选为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这次会议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此后,李大钊在孙中山临终前被指定为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会委员,1926年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继续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李大钊对国民党改组和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作出了重要贡献。
1924年2月底,李大钊从广东回到北京,用国民党旗帜开展工作,并担负了国民党在整个北方的领导责任。经过他的努力,国民党北京市党部、天津市党部、直隶省党部等相继建立,北方各地各级的国民党党部也陆续成立。后来又成立了国民党北方执行部及国民党政治委员会北方分会。
1924年6月,李大钊作为首席代表,率领中国共产党代表团去莫斯科出席共产国际第五次代表大会,并在会上代表中国共产党就中国民族革命问题发表声明。会后,李大钊担任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并在莫斯科和列宁格勒的一些工厂、学校和孤儿院参观,又去东方大学讲学。1924年初冬,李大钊回到北京。
1924年底,中国共产党北方区执行委员会成立,李大钊任书记负总责。
为专任党的工作,李大钊辞去了几个大学的教授职位。在他的领导下,北方党组织派出很多同志在京、冀、晋、鲁、豫、陕、内蒙和东北等广大地区创建党的组织,在北方地区掀起了轰轰烈烈的革命运动,由李大钊领导建立的北方地区党组织对北方地区大革命高潮的掀起,以及后来土地革命运动与抗日运动的兴起,起了重要的组织和领导作用。1925年1月,在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李大钊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并担任中共北方区委书记。1925年3月1日,为对抗段祺瑞政府的善后会议,国民会议促成会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李大钊出席会议,并领导整个大会的工作,被推举为国民会议运动委员会委员,讨论进一步开展国民会议运动的办法。孙中山先生逝世后,李大钊领导北京党团组织,发动30万人参加悼念活动,散发3000多份《政治生活特刊》。1925年5日,上海爆发五卅运动,以李大钊为首的中共北方区委,领导北京各界积极响应。北京学生组成沪案雪耻会,工人组织工人雪耻会,以为声援。6月3日举行了5万余人的示威游行。5日,480多个人民团体联合成立北京各界对英、日帝国主义惨杀同胞雪耻大会。10日,北京20万群众在天安门广场示威游行。25日的游行示威更达到30万人。李大钊还派赵世炎到天津、唐山等地领导了日商纱厂、海员工人、开滦五矿工人罢工。
李大钊十分重视农民在中国革命中的主力军作用,他不仅写文章论述中国农民问题的重要性而且领导北方党组织成立了北方各省的农民协会,开展了农民运动。李大钊是中共最早注重做军事工作的领导人之一。他不但亲自做冯玉祥等国民军将领的工作,还派共产党员到国民军中工作。
1926年3月14日,李大钊领导北京30万群众举行了反日大会。17日,李大钊亲率北京各校、各团体代表赴国务院、外交部请愿。18日,李大钊又亲自率领10余万群众、200多个社会团体在天安门举行了反对日本等八国要求大沽口撤防的示威大会。李大钊主持了大会,并发表演说,号召大家同军阀的卖国行为作斗争。当请愿队伍到北京执政府请愿时,遭到军阀的血腥镇压,李大钊头部和双手负伤,并一度被捕。
三一八惨案 后,李大钊面对严酷的白色恐怖,不顾奉系军阀张作霖的通缉,仍然冒着生命危险继续领导北方党的工作。这时他转入地下,从事秘密工作。1926年3月底,李大钊把国共两党在北方的领导机关都迁入东交民巷苏联大使馆旁边的旧俄兵营内。李大钊通过种种办法,积极发展国共力量,到1927年2月,仅北京中共党员就发展到1000多人,国民党员也发展到4300余人。李大钊又联合北京各进步团体组织了左派联合会议,使革命统一战线获得了进一步的巩固。
1927年4月6日,奉军及京师警察厅出动数百名宪兵、警察、特务,不顾外交惯例和国际公法,袭击苏联大使馆,冲入旧俄兵营,逮捕了李大钊等60余人。李大钊入狱后,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和威胁利诱,坚贞不屈。
1927年4月28日,李大钊英勇就义,年仅38岁。李大钊死后,灵柩停放在妙光阁浙寺内。1933年4月23日,中共党组织通过李大钊的生前友好和北京大学师生为其举行了公葬。李大钊的着作已收入五卷本《李大钊文集》、《李大钊选集》。

    

上一篇:董存瑞爱国故事     

下一篇:萧伯纳和小女孩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