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励志故事

竺可桢的故事

2020-12-28 23:46:52

励志故事

公众号 竺可桢的故事

勤奋好学的竺可桢
竺可桢是我国着名的气象学家,是我国近代气象科学的奠基人。
竺可桢从小就十分喜爱学习。5岁时竺可桢已能识字千余,父亲把他送进了镇上唯一的一所小学 敬义小学,不久,又聘私塾先生在家启蒙。不到两年, 三字经 神童诗 千字文 之类的读本,已远远不能满足竺可桢的求知欲,于是他向同学和乡邻借各种线装书籍来读。
有一天晚上,哥哥竺可材教弟弟写作文,小可桢写了一遍,觉得不好,便重新再写一遍,一遍又一遍地写,直到自己觉得满意了才停笔。待他们上床休息时,公鸡已经打鸣了。嫂子埋怨可材,弟弟还小,不应该对他要求这么严,累坏了身体可咋办!可材辩解说: 哪里是我逼他熬夜呀,是他自己严格要求自己,写不好不肯睡觉。
竺可桢不仅特别喜欢学习,还喜欢动脑筋。雨天,他喜欢趴在窗前或蹲在屋门口看下雨。
有一次,他聚精会神地蹲在门口数着从房檐上滴下的雨滴,数着数着,突然发现门口的石板上有一排小坑,水滴落下来的时候正好落在坑里。他觉得奇怪,立即跑去向母亲请教。 你问得好,这就叫 水滴石穿 ,那一个个小坑就是被雨水滴成的,你别看一滴水没有什么厉害的,可日久天长就能把石板滴出一个小坑来。 母亲把话锋一转,又循循善诱地教导, 孩子,读书、办事情也是这个道理,只要持之以恒,坚持下去就会有所成就的。 竺可桢点了点头,牢牢地记住了母亲的话,学习更加勤奋了。从此, 水滴石穿 这一格言成了竺可桢的座右铭,伴随着他从绍兴的家乡小镇走向了全国,走向了世界。
竺可桢小学毕业时,他的才学在同龄人中是一流的。然而,他的个子却又瘦又小。有一天,在教室的走廊里,迎面走过来几个同学,在经过竺可桢身边的时候,几个人嘻嘻哈哈、挤眉弄眼。
其中一个人大声挖苦道: 这副小身材,一遇台风就要被吹上天。
另一个接着大声说: 好一个可笑的小矮子,我估计他活不过20岁。
听到这些话,竺可桢十分气恼,真想走上前去狠狠地回敬他们几句,可转念一想:谁叫自己长了这么一副单薄的身子骨呢。要想将来成为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首先就得有一个好身体。
对,男子汉想到就要做到。
竺可桢连夜制定了一套详细的锻炼身体的计划,还写了六个大字: 言必行,行必果 ,贴在最明显的地方,时时地提醒自己。
从那以后,竺可桢便闻鸡起舞,每天天一亮就从床上爬起来,到校园里跑步、舞剑、做操。即使遇到大雨天,也从不间断。
小竺可桢凭着自己的勤奋与好学,凭着自己的意志与精神,在知识的海洋中越走越远,越走越远
敬业是谋生活的一大秘诀,工作即是磨练一个人的品性和能力的难一途径,实不一定要看到显着的成就,才算获益。
坚持不懈 爱记日记的竺可桢
老当益壮的竺可桢
每天记日记,是他的嗜好,他一生记了厚厚的几十本日记。除了1935年以前写的日记在抗日战争期间丢失以外,从1936年1月1日到他去世的前一天
1974年2月6日,共38年零37天,日记一天也没有间断过,全部完整地保存着。
翻开竺可桢的日记,可以看到,在每天的正文前,都记载着当天的天气情况,比如天气阴晴啦、风向风力啦。还记下花开花落啦、春去冬来啦,等等。这些日记竺可桢可不是随便记的,
他把这些是当作一项科学观察的工作来做的,非常认真、细致。
建国初期,竺可桢在科学院院部工作,家住北海公园北门附近。虽然当时他已年近花甲,但却拒绝了组织上派车接送他上下班的照顾。因为他需要用身躯去感受大自然的阴晴冷热。
无论刮风下雨、酷暑严寒,人们都可以看到一位老人早晨从公园的北门进来,南门出去;傍晚又从南门进来,北门出去。他就是竺可桢。
竺可桢上下班步行穿过公园,不是像游人那样悠闲自得地观赏公园里宜人的景色,而是对公园的景物做确切而又仔细的观察:
哪天柳絮飘飞、哪天北海结冰、哪天春燕回归、哪天丁香花开?回家后,就在日记上认真地记载下来。这一习惯,一直保持了几十个年头。
有时候,竺可桢因出差或有事耽误,就动员老伴、女儿,甚至邻居家的孩子帮他留心观察,详细记录。
这些平凡的科学观察工作,几十年来,竺可桢丝毫没有放弃过。就是这些平凡的记录,为竺可桢积累了大量宝贵的资料,为他的创造性的科学研究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他去世的前一天,当他从收音机里听到气象预报时,还躺在病床上,用颤抖的手握住笔,记下: 晴转多云,东风一至二级? 这也是他一生中的最后一篇日记。
成功不是凭空产生的,是平时不断积累的结果。竺可桢38年如一日,记下了几十本的气象笔记,他这种个性中的坚持性,是值得我们好好学习的。
竺可桢的故事
小可桢2岁时,父亲便开始教他认字。小可桢似乎也十分了解父亲的厚爱,每次都能按着父亲的要求仔仔细细地练着。有一天,父亲要到外地去办事,临走时对小可桢说: 可桢,今天我有事,不能教你识字了,放你一天假好吗? 小可桢听到这话,赶忙紧紧拉着父亲的衣角,非得让父亲教完字才放行。
小可桢不仅特别喜欢学习,还喜欢动脑筋。他的家乡经常下雨,有时一下就是好几天。有一次,他正在聚精会神地数着从房檐上滴下的雨滴, 1,2,3,4 突然发现在每一个水滴的落地处,石板上都有一个小坑坑。小可桢马上去问妈妈,石板上为什么会有小坑坑?
妈妈意味深长地告诉儿子: 可桢呀,你问得好,这就叫 水滴石穿 ,你别看一滴水没有什么厉害的,可日久天长,就能把石板滴出一个个小坑来。孩子,读书、办事情,也是这个道理,只要持之以恒,就一定能成功。
小可桢向母亲点了点头,牢牢地记住了母亲的话。从此, 水滴石穿 这一格言成了竺可桢的座右铭
竺可桢小学毕业时,他的才学在同龄人中是一流的。然而,他的个子却又瘦又小。有一天,在教室的走廊里,迎面走过来几个同学,在经过竺可桢身边的时候,几个人嘻嘻哈哈、挤眉弄眼。
其中一个人大声挖苦道: 这副小身材,一遇台风就要被吹上天。
另一个接着大声说: 好一个可笑的小矮子,我估计他活不过20岁。
听到这些话,竺可桢十分气恼,真想走上前去狠狠地回敬他们几句,可转念一想:谁叫自己长了这么一副单薄的身子骨呢。要想将来成为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首先就得有一个好身体。
对,男子汉想到就要做到。 竺可桢连夜制定了一套详细的锻炼身体的计划,还写了六个大字: 言必行,行必果 ,贴在最明显的地方,时时地提醒自己。
从那以后,竺可桢便闻鸡起舞,每天天一亮就从床上爬起来,到校园里跑步、舞剑、做操。即使遇到大雨天,也从不间断。
小竺可桢凭着自己的勤奋与好学,凭着自己的意志与精神,在知识的海洋中越走越远,越走越远
竺可桢的故事
竺可桢,字藕舫。1908年入读复旦中学。1910年是第二期 庚子赔款 (当时八国联军向清政府勒索巨额白银中付给美国的部分)赴美留学的70名公费生之一。回国后,创建东南大学地学系,后任浙江大学校长。1948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近代气象科学奠基人,我国气象、地理学界 一代宗师 。
少年竺可桢
竺可桢,生于1890年3月7日。父亲竺嘉祥是绍兴上虞东关镇上有名的老实人,开着两间屋面的米行。母亲顾金娘性情贤惠,不识一字,却懂得不少为人哲理的开明女性。据家谱所录,顾金娘在生儿前几天做了一梦,梦见一只大熊,解梦先生称这是应中国古代 梦熊来兆 那句俗语,因此被取名 兆熊 。5岁的竺兆熊,已能识字千余,父亲便把他送进镇上唯一的一所敬义小学,不久,又聘私塾先生在家启蒙。先生给他取了个学名 可桢 ,意在将来必成国家栋梁之才。不到两年, 三字经 、 神童诗 、 千字文 之类读本,已远远不能满足他的求知欲,于是他便串门于同学和乡邻之间,寻觅各种各样的线装书籍。
父母多次商量后,决计把自家天井南端那间堆满杂物的小屋腾出来,作为竺可桢的 三味书屋 ,并用米行收入的三分之一聘请了家乡大名鼎鼎的章景臣先生来家执教。从此,竺可桢如鱼游河海,每天5点独坐纹形斑驳、古趣盎然的石板凳上背诵四书、五经、《史记》、《资治通鉴》,两年不到,背得滚瓜烂熟,先生只好把自己的藏书搬了出来。1899年竺可桢考入了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的毓菁学堂 ,一读就是6年。
就在竺可桢小学毕业那年,家境每况愈下,眼看一心进科学学堂求读的愿望要成泡影。章景臣深知自己的学生求知之心未泯,将来必成大才,决定出钱自助他。这样,竺可桢考上了绍兴东湖法政学堂。但后来发现自己发展的趋向是自然科学方面,便依然离开了东湖政法学堂,孤身一人来到了上海。
在复旦中学读书期间,竺可桢多次写下了这样的誓言: 吾将一生学好科学,吾要以科学来唤醒民族,振兴中华 他专心致志,奋发读书。夏日多蚊,穿上竹布长衫,或用高木桶盛满清水,把双腿泡在里面;冬天严寒,就在土布衫外勒上一根布带。如此苦学善读,博览群书,为竺可桢成就学问打下了厚实的基础。
1918年秋,竺可桢获哈佛大学博士学位归国。1936年,由蔡元培等人提议,出任浙江大学校长。
在竺可桢的眼里,人才是教育成功与否的关键,所以他认识人才,罗致人才,容纳人才,更能爱护人才。当时聘来一位出身牛津大学的政治学教授费巩,很会骂人。在一次教务会上,费教授指着竺校长的鼻子说: 竺校长是学气象的,只会看天,不会看人。 竺可桢听了,只含笑不语,可见其容人之量。
抗战爆发,竺可桢带领全校700多位师生初迁浙西天目山、建德、后西迁江西。此时夫人张侠魂、次子竺衡患病,因缺医少药,相继去世。但竺可桢一心处理师生的生活、学习、搬迁、防空等千头万绪的事。哪知刚到泰和,又遇赣江洪水爆发,土木系师生在竺可桢的感召下,协助当地百姓,筑成一条防洪长堤,为感谢浙大师生,特命长堤为 浙大长堤 。
在如此多事之秋,竺可桢坚持学术研究。1943年,他着手研究二十八星宿起源这个重大科学史问题。他在日记里记着: 近日阅二十八宿考据文 范围愈来愈广,全无暇略作别事唉。 仅3个月,他阅读了近百部中外古籍、近着,涉及天文气象、古诗词、算学、甲骨文、梵文等,而后便动笔起草《二十八宿的起源》论文。日记中他也记着: 余历来作文无此次之苦者,因时间太局促,只有偷闲于批公文及写信之外,始有时间,以此常于8点后写至子夜始止。
当此论文先后在浙大《思想与时代》学刊和《气象学报》上刊登后,立即引起国内外学术界的重视。英国科技史学家李约瑟欲将此文编入《中国天文史》中,竺可桢应约改写成英文后,又在美国《大众天文》中刊出。10年后的1956年,竺可桢作为中国科学家的代表出席在意大利佛罗伦萨举行的国际科学史大会。会上,他宣读了《二十八宿的起源》,引来了全场热烈的掌声。
我国有二十八宿,印度亦有二十八宿,埃及、波斯、阿拉伯亦有二十八宿。近百年来,欧美人士对于二十八宿起源地点,争论颇为激烈,或主印度,或主国人,或主巴比伦,而中国对于此问题,反懵然若无所知,宛若二十世纪初叶,日俄以东三省为战场,而我反袖手旁观也。论文绪言这段话表明了竺可桢为何要在超负荷的工作中和枪炮连天的恶劣环境下研究的原因,是对中国灿烂文明愚昧无知的警策,表现出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1949年10月,竺可桢出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他很少坐车上下班,总是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地步行经北海公园,为的是观察桃花开于何日?柳絮飞于何时?而布谷鸟始叫于哪天?遇到外出,又必嘱家人帮着留心燕子什么时候飞来,让女儿观察北海的冰什么时候初融,还让邻居留意哪天杏花开了第一朵。
有时人们不经意发现竺副院长外衣左侧上口袋颜色会不一样。原来那小口袋上插着一支白铜套子,套子里装着一支钢笔式的温度表。早辰作操时,取出来把它放在院子里,收操后又拿进屋。年复一年地抽出装进,那口袋不破才怪呢,于是请缝衣工做外套时,必多做一只,破了更换。经过23年的观察分析,竺可桢终于在1972年绘制了一幅 北京春季物候现象变化曲线图 ,为编制自然历提供了科学依据。
竺可桢又喜欢到野外观察物候。他随身总带着四件宝:照像机、高度表、气温表和罗盘。70岁高龄后,他换上了耐磨的网球鞋,参加南水北调考察队,上登海拔4000多来的阿坝高原,下探险峻的雅砻江峡谷,收集科学研究的第一手资料。他又从中国古代大量的史书、方志以及古人的日记、游记、诗词中寻觅古代气候的线索,写成了《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推重。
直到1974年2月6日临终前一天,竺可桢用颤抖的手在病床上写下: 这天气温最高零下一度,最低零下七度,东风一至二级,晴转多云。 这时他已不能亲自到室外观察温度,而是依照气象局的报告记录的,所以特注上 局报 两字。

    

上一篇:大禹治水的神话故事     

下一篇:黛玉葬花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