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习惯的故事
科大少年班的学生,他们智力超群,在谈到自己成绩优异的原因时,都强调自己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13岁进入科技大学的周峰,认识汉字、记忆英语单词,每天都是10个,即使走亲访友也不间断,就这样在一年内他便分别记住了3000多个汉字和英语单词;周峰学习时一心一意,自觉性强,从不需要别人的提醒,更不需要他人的强制,他学习时全神贯注,从不开小差,精神略有溜号,便立即自我调整。这些都得益于他自动养成一心向学、专心专心致志的良好习惯。
197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聚会巴黎,有人问他们: 你在哪里学到了你认为最重要的东西? 白发苍苍的学者出人意料地回答: 在幼儿园。 又问: 在幼儿园您学到了什么? 学者回答: 比如,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饭前要洗手;午饭后要休息;做了错事要表示歉意;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学习要多思考,要仔细观察大自然。我认为,我学到的全部东西就是这些。 科学家普遍都认为在学校养成良好习惯让他们终生受益。
伟大领袖毛泽东青少年求学时常常把书籍拿到闹市上去读,培养锻炼自己专心学习的意志力;伟大的革命导师列宁连坐在理发店排队等候理发时都要阅读一会报纸;雷锋在汽车启动前都要读一会名人着作,并且坚持每天写日记;我们敬爱的温总理讲话时引经据典,妙语连珠,就是因为他在大学读书时把的时间和精力都用在涉猎群书、广泛阅读上。
托尔斯泰六七岁开始,就养成了写日记的好习惯,把每天有趣的是记下来。九岁的时候,他专门记了一本《外祖父的故事》,里面记满了外祖父打仗时的非凡经历和有趣故事,他还喜欢收集激励自己的名言警句,记了满满一本子,后来收集名言警句也成了他一生的习惯,逐渐发展到把自己关在书屋里,终日与书为伴,专心读后,最终开始自己创作。丰富而深厚的积淀使他的文学作品传到各地,感动了一代又一代人。因此说,好习惯成就好人生。
有关习惯的故事
教育归根结底是培养习惯,行为养成了习惯,习惯形成品质,品质决定命运。
我先讲两个真实的故事:有一天晚上,有两个同学看马戏演出。他们注意到,一头大象被安静地栓在一根小小的木桩上。大象为什么不把那么小的木桩连根拔起,然后伺机逃跑呢? 一个同学好奇地问向训象员询问,训象员解释道,当大象还很小、力气也不大的时候,它便被一根粗锁链栓到了一根牢牢固定的铁柱子上。每天,小象都会拼命地试图挣脱锁链逃跑,但是,它的每次尝试均以失败而告终。最后,小象得出结论,无论自己如何努力,锁链都牢不可破,铁柱也会毫不动摇。于是,小象放弃了努力,从此不再尝试。日复一日,这一习惯逐步巩固,直到小象长成大象,它仍然习惯性地坚信自己永远不可能挪动那根栓住它的桩子,无论桩子是否真正结实和牢固。
北京有一家外资企业高薪招聘应届大学毕业生,对学历、外语的要求都很高。应聘的大学生过五关斩六将,到了最后一关:总经理面试。一见面,总经理说: 很抱歉,年轻人,我有点急事,要出去10分钟,你们能不能等我? 这仅剩的几位大学生们都说: 没问题,您去吧,我们等您。 经理走了,大学生们闲着没事,围着经理的大写字台看,只见上面文件一叠,信一叠,资料一叠。都是些什么呢?他们你看这一叠,我看这一叠,看完了还交换:哎哟,这个好看,哎哟,那个好看。
10分钟后,总经理回来了,他说: 面试已经结束,你们全都没有被录用。 大学生们个个瞪大了眼睛, 这是怎么回事,面试还没开始呢? 总经理说: 我不在的这一段时间,你们的表现就是面试。很遗憾,本公司从来不录用那些乱翻别人东西的人。
故事听完了,大家想一想,能够最后参加总经理面试的这几位学生,是从千军万马中挑选出来的,难道他们还不够优秀吗?这家公司为什么不录用他们呢?是的,真正优秀的学生是养成了良好习惯的学生,而这几位大学生没有养成尊重他人,未经允许不乱翻他人东西的好习惯。
再来看一个正面的例子。20世纪60年代,苏联发射了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宇航员我们大家都知道叫加加林。当时挑选第一个上太空的人选时,有这么一个插曲,几十个宇航员去参观他们要乘坐的飞船,进舱门的时候,只有加加林一个人把鞋脱下来了。
他觉得: 这么贵重的一个舱,怎么能穿着鞋进去呢? 就加加林的这一个动作,让主设计师非常感动。他想:只有把这飞船交给一个如此爱惜它的人,我才放心。在他的推荐下,加加林就成了人类第一个飞上太空的宇航员。
其实,刚才讲的问题当中,已经回答了这个问题,习惯是非常重要的。美国心理学家威廉 詹姆士说: 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就是说习惯是可以决定一个人的命运。有了好习惯的孩子是走遍天下都可以放心的孩子,一身坏习惯的孩子会让你一生都不能放心,不得安宁。我们身边就有这样的人,平时总是丢三落四。电影演员徐帆写过一件事,她与冯小刚、刘震云去乘飞机,到了机场,要办登机手续了,这才发现身份证没带,只好返回家里去找,气得冯小刚痛骂徐帆。其实,这类事情大家生活中或工作中都有体会。你能不能担重任,能不能让人放心,会不会办事,能力如何,恐怕都跟你习惯有关。我发现爱因斯坦这个人不仅是个科学家,而且是思想家,他说: 什么是教育?当你把你受过的教育都忘记了,剩下的就是教育。 你说这话说得多么机智。真正的教育是忘不掉的,一个人碰到事情的时候,不可能说 等我想想我受过哪些教育,老师怎么说的,我想想 那肯定不行,忘不掉的才是真正的素质。什么是忘不掉?习惯就是忘不掉的,它成为一种自动化的行为、稳定的行为,它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稳固的链接。比方说,一个人见了人就问你好;做错事,一定会道歉;办重要的事一定要确认等等,这就是习惯。
伊拉克战争有个特点,由于失误,美国兵打死英国兵挺多的,但是英国兵打死美国兵并不多,你说这美国兵怎么回事?这美国兵真的对英国兵刻骨仇恨?那恐怕不是。这个跟他们的教育有关系,美国老师对学生采取比较鼓励的态度,比方说,老师问: 五加一等于几? 学生回答: 五加一等于七。 老师会说: 差不多,差不多。 他很少批评,而是鼓励,五加一等于六,跟七差不多,所以这个美国人马马虎虎,马马虎虎的事情特别多。英国就比美国严谨的多,德国人那就更严谨。德国的父母教育孩子就非常有意识,孩子心血来潮: 爸爸,我明天想去爬山去。 爸爸不会说 no 或 yes ,他会说: 你的计划呢?你准备怎么去呀,跟谁去呀,带不带午餐,到哪个地方去? 我还没有想过。 父亲就会说: 你没想过的事不要说。 德国人特别讲究孩子作计划,老问你的计划呢?你不能心血来潮,哇,我要上山,我要下海。这些习惯就使得德国人非常的严谨。所以习惯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问题。
习惯培养要特别重视孩子第一次出现的行为。比方说,小孩第一次骂人的时候,他就特别注意看大人的反应,大人这个时候千万千万别笑,如果你笑,还夸他 孩子真聪明,嘴巴真巧 ,那这孩子第二次还骂,而且会骂得更厉害。小孩子并不知道他的行为的后果,他只关心大人的反应。所以对孩子的第一次骂人,最好的反应就是不理他,没有一个人理他,冷淡他,让孩子自讨没趣,他就会明白: 这不是好事情,别人都不喜欢。
中国有个传统,小孩子撒尿撒到别人身上,大人很高兴, 哈,这是福气! 那孩子就会一个劲儿往你身上尿。这就是刺激反应,当一个人有某种刺激的时候必然做出某种反应,这就是习惯,就是条件反射。
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第二个方面好处是,可以发挥下意识的作用。一个具有良好学习习惯的人,他的下意识会随时随地按照平时习惯做那些与学习相关的事,使之在不知不觉中,事情做得轻轻松松,有条有理。好的习惯一旦养成,便可终身受益。世界上着名的 铁娘子 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在谈及习惯时说: 有时事务太忙,我也可能感到吃不消,但生活的秘诀实际上在于把90%的生活变成习惯,这样你就可以习惯成自然了。
养成习惯的因素既有客观环境,也有主观努力。环境对习惯的养成能起到潜移默化的效果,于是孟子说: 居移气,养移体,大哉居乎! 为提高人的素质,努力创造良好的环境十分重要,其中制度规范舆论风气都至为关键。虽然习惯的养成与环境密切相连,但是人又有着主观能动性,可以在理性的指引下,有意识地培养习惯,客观环境和主观努力相辅相成。习惯养成在主观上避不开情与理,脱离理智引导任由情感诱使难成正果,但理智不能转化为情感,也不成其为习惯。就说廉洁行为,如放任情感,就只能免谈,但仅诉诸理智,透着勉强不说还不保险,唯有公私分明养成习惯,会享受廉洁的心理愉悦,境界才是上品,也才可靠。
人不同于动物之处在于有明善恶辨是非知荣辱的智慧优势,应把智慧用来养成良好习惯。古来从善如登,从恶如崩,所以不能图轻松稀里糊涂地放任自流,否则久入鲍鱼之肆不觉其臭,不经意间就会被恶习俘虏,失去美好的人生体验。有些习惯需要艰辛磨炼,会经历痛苦,但习惯既成,感觉会随之改变,如卢梭所说: 艰苦的生活一经变成了习惯,就会使愉快的感觉大为增加。 培养习惯好像锻炼身体,起始自然是 舒服不如倒着 ,但为了强身健体,不管他腰酸腿疼、浑身疲累,咬紧牙关练去,终会由不适应到适应,由感觉痛苦到享受快乐,逐渐形成习惯,习惯后不锻炼倒难受。
既然生而为人,既然总要与习惯相伴,那就没有理由放弃对良好习惯的选择和培养,人人都养成良好习惯,内心就可和谐,与社会就可和谐,和谐的社会生活就会实现。
咱们的孔老夫子说得很好,他说: 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 。少成若天性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小的时候养成的习惯会像人的天性一样自然、坚固,甚至说就变成你的天性了。以致于以后所取得的成功、创造的奇迹,很多方面都是在小的时候形成的习惯所支撑的。
春秋战国时代,儒家和墨家是最有代表性的两个思想流派,但是有很多问题的认识是一致的。墨子最有名的关于习惯的思想就是束丝说: 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固染不可不慎也。 就是说孩子生下来就像一束白丝一样,你把它染成黑的就是黑的,染成黄的就是黄的,蓝的就是蓝的,所以说染丝不可不谨慎。对孩子的教育也是这样的道理。不同的家庭教育出不同的孩子,这跟染丝的结果是一样的。明代的思想家王廷相这样说: 凡人之性成于习。 所以大家可以认识到习惯的重要性。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第一个方面的好处是,可以通过生物钟、通过条件反射自动提醒你自觉地去做应该做的事。比如每天早晨及时起床,自觉地为上学做好一切准备;上课铃声一响自觉跑回教----课的准备;放学回家,定时做作业。这些事情,对于一个有良好习惯的人来说,几乎都是靠生物钟、靠条件反射来自动控制的。如果不是靠习惯,这许许多多看似平常的事做起来就会显得手忙脚乱,甚至丢三落四,以至于使你动辄被动,造成心烦意乱。
明末清初有个学者叫朱柏庐,他做的《朱子家训》是中国很有名的家训,他里面说的话流传很广,我想这就是习惯养成。他讲到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 我们确实要给孩子确立这样的规矩。
乌申斯基还说: 好习惯是人在神经系统中存放的资本,这个资本会不断地增长, 一个人毕生都可以享用它的利息。而坏习惯是道德上无法偿清的债务,这种债务能以不断增长的利息折磨人,使他最好的创举失败,并把他引到道德破产的地步。 我概括一下就是:你如果养成了好的习惯,你会一辈子享受不尽它的利息;要是养成了坏习惯,你会一辈子都偿还不完它的债务。这就是习惯。
科大少年班的学生,他们智力超群,在谈到自己成绩优异的原因时,都强调自己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13岁进入科技大学的周峰,认识汉字、记忆英语单词,每天都是10个,即使走亲访友也不间断,就这样在一年内他便分别记住了3000多个汉字和英语单词;周峰学习时一心一意,自觉性强,从不需要别人的提醒,更不需要他人的强制,他学习时全神贯注,从不开小差,精神略有溜号,便立即自我调整。这些都得益于他自动养成一心向学、专心专心致志的良好习惯。
197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聚会巴黎,有人问他们: 你在哪里学到了你认为最重要的东西? 白发苍苍的学者出人意料地回答: 在幼儿园。 又问: 在幼儿园您学到了什么? 学者回答: 比如,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饭前要洗手;午饭后要休息;做了错事要表示歉意;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学习要多思考,要仔细观察大自然。我认为,我学到的全部东西就是这些。 科学家普遍都认为在学校养成良好习惯让他们终生受益。
伟大领袖毛泽东青少年求学时常常把书籍拿到闹市上去读,培养锻炼自己专心学习的意志力;伟大的革命导师列宁连坐在理发店排队等候理发时都要阅读一会报纸;雷锋在汽车启动前都要读一会名人着作,并且坚持每天写日记;我们敬爱的温总理讲话时引经据典,妙语连珠,就是因为他在大学读书时把的时间和精力都用在涉猎群书、广泛阅读上。
托尔斯泰六七岁开始,就养成了写日记的好习惯,把每天有趣的是记下来。九岁的时候,他专门记了一本《外祖父的故事》,里面记满了外祖父打仗时的非凡经历和有趣故事,他还喜欢收集激励自己的名言警句,记了满满一本子,后来收集名言警句也成了他一生的习惯,逐渐发展到把自己关在书屋里,终日与书为伴,专心读后,最终开始自己创作。丰富而深厚的积淀使他的文学作品传到各地,感动了一代又一代人。因此说,好习惯成就好人生。
有关习惯的故事
教育归根结底是培养习惯,行为养成了习惯,习惯形成品质,品质决定命运。
我先讲两个真实的故事:有一天晚上,有两个同学看马戏演出。他们注意到,一头大象被安静地栓在一根小小的木桩上。大象为什么不把那么小的木桩连根拔起,然后伺机逃跑呢? 一个同学好奇地问向训象员询问,训象员解释道,当大象还很小、力气也不大的时候,它便被一根粗锁链栓到了一根牢牢固定的铁柱子上。每天,小象都会拼命地试图挣脱锁链逃跑,但是,它的每次尝试均以失败而告终。最后,小象得出结论,无论自己如何努力,锁链都牢不可破,铁柱也会毫不动摇。于是,小象放弃了努力,从此不再尝试。日复一日,这一习惯逐步巩固,直到小象长成大象,它仍然习惯性地坚信自己永远不可能挪动那根栓住它的桩子,无论桩子是否真正结实和牢固。
北京有一家外资企业高薪招聘应届大学毕业生,对学历、外语的要求都很高。应聘的大学生过五关斩六将,到了最后一关:总经理面试。一见面,总经理说: 很抱歉,年轻人,我有点急事,要出去10分钟,你们能不能等我? 这仅剩的几位大学生们都说: 没问题,您去吧,我们等您。 经理走了,大学生们闲着没事,围着经理的大写字台看,只见上面文件一叠,信一叠,资料一叠。都是些什么呢?他们你看这一叠,我看这一叠,看完了还交换:哎哟,这个好看,哎哟,那个好看。
10分钟后,总经理回来了,他说: 面试已经结束,你们全都没有被录用。 大学生们个个瞪大了眼睛, 这是怎么回事,面试还没开始呢? 总经理说: 我不在的这一段时间,你们的表现就是面试。很遗憾,本公司从来不录用那些乱翻别人东西的人。
故事听完了,大家想一想,能够最后参加总经理面试的这几位学生,是从千军万马中挑选出来的,难道他们还不够优秀吗?这家公司为什么不录用他们呢?是的,真正优秀的学生是养成了良好习惯的学生,而这几位大学生没有养成尊重他人,未经允许不乱翻他人东西的好习惯。
再来看一个正面的例子。20世纪60年代,苏联发射了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宇航员我们大家都知道叫加加林。当时挑选第一个上太空的人选时,有这么一个插曲,几十个宇航员去参观他们要乘坐的飞船,进舱门的时候,只有加加林一个人把鞋脱下来了。
他觉得: 这么贵重的一个舱,怎么能穿着鞋进去呢? 就加加林的这一个动作,让主设计师非常感动。他想:只有把这飞船交给一个如此爱惜它的人,我才放心。在他的推荐下,加加林就成了人类第一个飞上太空的宇航员。
其实,刚才讲的问题当中,已经回答了这个问题,习惯是非常重要的。美国心理学家威廉 詹姆士说: 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就是说习惯是可以决定一个人的命运。有了好习惯的孩子是走遍天下都可以放心的孩子,一身坏习惯的孩子会让你一生都不能放心,不得安宁。我们身边就有这样的人,平时总是丢三落四。电影演员徐帆写过一件事,她与冯小刚、刘震云去乘飞机,到了机场,要办登机手续了,这才发现身份证没带,只好返回家里去找,气得冯小刚痛骂徐帆。其实,这类事情大家生活中或工作中都有体会。你能不能担重任,能不能让人放心,会不会办事,能力如何,恐怕都跟你习惯有关。我发现爱因斯坦这个人不仅是个科学家,而且是思想家,他说: 什么是教育?当你把你受过的教育都忘记了,剩下的就是教育。 你说这话说得多么机智。真正的教育是忘不掉的,一个人碰到事情的时候,不可能说 等我想想我受过哪些教育,老师怎么说的,我想想 那肯定不行,忘不掉的才是真正的素质。什么是忘不掉?习惯就是忘不掉的,它成为一种自动化的行为、稳定的行为,它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稳固的链接。比方说,一个人见了人就问你好;做错事,一定会道歉;办重要的事一定要确认等等,这就是习惯。
伊拉克战争有个特点,由于失误,美国兵打死英国兵挺多的,但是英国兵打死美国兵并不多,你说这美国兵怎么回事?这美国兵真的对英国兵刻骨仇恨?那恐怕不是。这个跟他们的教育有关系,美国老师对学生采取比较鼓励的态度,比方说,老师问: 五加一等于几? 学生回答: 五加一等于七。 老师会说: 差不多,差不多。 他很少批评,而是鼓励,五加一等于六,跟七差不多,所以这个美国人马马虎虎,马马虎虎的事情特别多。英国就比美国严谨的多,德国人那就更严谨。德国的父母教育孩子就非常有意识,孩子心血来潮: 爸爸,我明天想去爬山去。 爸爸不会说 no 或 yes ,他会说: 你的计划呢?你准备怎么去呀,跟谁去呀,带不带午餐,到哪个地方去? 我还没有想过。 父亲就会说: 你没想过的事不要说。 德国人特别讲究孩子作计划,老问你的计划呢?你不能心血来潮,哇,我要上山,我要下海。这些习惯就使得德国人非常的严谨。所以习惯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问题。
习惯培养要特别重视孩子第一次出现的行为。比方说,小孩第一次骂人的时候,他就特别注意看大人的反应,大人这个时候千万千万别笑,如果你笑,还夸他 孩子真聪明,嘴巴真巧 ,那这孩子第二次还骂,而且会骂得更厉害。小孩子并不知道他的行为的后果,他只关心大人的反应。所以对孩子的第一次骂人,最好的反应就是不理他,没有一个人理他,冷淡他,让孩子自讨没趣,他就会明白: 这不是好事情,别人都不喜欢。
中国有个传统,小孩子撒尿撒到别人身上,大人很高兴, 哈,这是福气! 那孩子就会一个劲儿往你身上尿。这就是刺激反应,当一个人有某种刺激的时候必然做出某种反应,这就是习惯,就是条件反射。
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第二个方面好处是,可以发挥下意识的作用。一个具有良好学习习惯的人,他的下意识会随时随地按照平时习惯做那些与学习相关的事,使之在不知不觉中,事情做得轻轻松松,有条有理。好的习惯一旦养成,便可终身受益。世界上着名的 铁娘子 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在谈及习惯时说: 有时事务太忙,我也可能感到吃不消,但生活的秘诀实际上在于把90%的生活变成习惯,这样你就可以习惯成自然了。
养成习惯的因素既有客观环境,也有主观努力。环境对习惯的养成能起到潜移默化的效果,于是孟子说: 居移气,养移体,大哉居乎! 为提高人的素质,努力创造良好的环境十分重要,其中制度规范舆论风气都至为关键。虽然习惯的养成与环境密切相连,但是人又有着主观能动性,可以在理性的指引下,有意识地培养习惯,客观环境和主观努力相辅相成。习惯养成在主观上避不开情与理,脱离理智引导任由情感诱使难成正果,但理智不能转化为情感,也不成其为习惯。就说廉洁行为,如放任情感,就只能免谈,但仅诉诸理智,透着勉强不说还不保险,唯有公私分明养成习惯,会享受廉洁的心理愉悦,境界才是上品,也才可靠。
人不同于动物之处在于有明善恶辨是非知荣辱的智慧优势,应把智慧用来养成良好习惯。古来从善如登,从恶如崩,所以不能图轻松稀里糊涂地放任自流,否则久入鲍鱼之肆不觉其臭,不经意间就会被恶习俘虏,失去美好的人生体验。有些习惯需要艰辛磨炼,会经历痛苦,但习惯既成,感觉会随之改变,如卢梭所说: 艰苦的生活一经变成了习惯,就会使愉快的感觉大为增加。 培养习惯好像锻炼身体,起始自然是 舒服不如倒着 ,但为了强身健体,不管他腰酸腿疼、浑身疲累,咬紧牙关练去,终会由不适应到适应,由感觉痛苦到享受快乐,逐渐形成习惯,习惯后不锻炼倒难受。
既然生而为人,既然总要与习惯相伴,那就没有理由放弃对良好习惯的选择和培养,人人都养成良好习惯,内心就可和谐,与社会就可和谐,和谐的社会生活就会实现。
咱们的孔老夫子说得很好,他说: 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 。少成若天性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小的时候养成的习惯会像人的天性一样自然、坚固,甚至说就变成你的天性了。以致于以后所取得的成功、创造的奇迹,很多方面都是在小的时候形成的习惯所支撑的。
春秋战国时代,儒家和墨家是最有代表性的两个思想流派,但是有很多问题的认识是一致的。墨子最有名的关于习惯的思想就是束丝说: 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固染不可不慎也。 就是说孩子生下来就像一束白丝一样,你把它染成黑的就是黑的,染成黄的就是黄的,蓝的就是蓝的,所以说染丝不可不谨慎。对孩子的教育也是这样的道理。不同的家庭教育出不同的孩子,这跟染丝的结果是一样的。明代的思想家王廷相这样说: 凡人之性成于习。 所以大家可以认识到习惯的重要性。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第一个方面的好处是,可以通过生物钟、通过条件反射自动提醒你自觉地去做应该做的事。比如每天早晨及时起床,自觉地为上学做好一切准备;上课铃声一响自觉跑回教----课的准备;放学回家,定时做作业。这些事情,对于一个有良好习惯的人来说,几乎都是靠生物钟、靠条件反射来自动控制的。如果不是靠习惯,这许许多多看似平常的事做起来就会显得手忙脚乱,甚至丢三落四,以至于使你动辄被动,造成心烦意乱。
明末清初有个学者叫朱柏庐,他做的《朱子家训》是中国很有名的家训,他里面说的话流传很广,我想这就是习惯养成。他讲到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 我们确实要给孩子确立这样的规矩。
乌申斯基还说: 好习惯是人在神经系统中存放的资本,这个资本会不断地增长, 一个人毕生都可以享用它的利息。而坏习惯是道德上无法偿清的债务,这种债务能以不断增长的利息折磨人,使他最好的创举失败,并把他引到道德破产的地步。 我概括一下就是:你如果养成了好的习惯,你会一辈子享受不尽它的利息;要是养成了坏习惯,你会一辈子都偿还不完它的债务。这就是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