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励志故事

消极情绪的处理:抱怨有底线,不能踩过线

2022-01-09 22:29:42

励志故事

人无完人,就如同麦尔顿曾经说过:“提升自己的要诀不是静静地原地不动,而是想要达到某种目的时,首先要有不满足于现状的心理。但是,仅仅不满足是不够的,你必须要决定好以后即将行走的路程,否则,你就是个整天只会抱怨的人。”

抱怨在我们的生活或者工作中随时都有可能出现,就如同赵本山说过的:“这个可以有。”然而,如何处理好抱怨,让它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佐料或者说是调剂工作的小插曲,这是一门相当高深的科学,其中的尺度注定要把握恰当。做得好,可能你的小小抱怨一经说出,立即事半功倍;说得不好,久而久之,你在大家心目中就成了爱抱怨的人,那么无论是人品还是修养,在他人眼中,势必会大打折扣。

说到底,会不会抱怨,能不能抱怨,其实是个技术活儿,正所谓“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现实中往往就是这样,付出和得到经常难成正比,于是乎,催生了抱怨的怒气,也属于理所应当。我们抱怨自然是因为内心不平,但追根究底,抱怨并不等同于泼妇骂街,甚至有的时候将抱怨使用得宜,反而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黄侃曾任北京大学教授一职,他在经学、文学、哲学各个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黄侃作为章太炎门生,学术深得其师三味,后人有“章黄之学”的美誉;其禀性一如其师,嬉笑怒骂皆成文章,然而却又有着自己的底线和尺度。

黄侃为人比较随性,在生活上对一些琐事不甚计较,他在北大主讲国学的时候,住在北京白庙胡同大同公寓,因为他终日潜心研究“国学”,有时吃饭也不出门,准备了馒头和辣椒、酱油等佐料,摆在书桌上,饿了便啃馒头,边吃边看书,吃吃停停,看到妙处就大叫:“妙极了!”有一次,看书入迷,竟把馒头伸进了砚台、朱砂盒,啃了多时,涂成花脸,也未觉察。还是一位朋友去家里探望他,才将此事当作笑谈爆料出来,由此可见,黄侃为人粗犷的一面。

田炯锦在《北大六年琐记》中回忆:“有一天下午,我们正在上课时,听得隔壁教室门窗有响动,人声鼎沸。下课时看见该教室窗上许多玻璃破碎,寂静无人。旋闻该班一熟识同学说:黄先生讲课时,做比喻说好像房子要塌了。说完,他拿起书包,向外奔跑,同学们不明就里,都跟着向外跑。拥挤得不能出门,有的同学急中生智,破窗而出,黄侃的这种率性而为,成了同学间永远的笑谈。”

黄侃作为北大人一直因为特立独行而被学生们拥护,他在上课时,经常会穿着黑缎子马褂,头戴瓜皮帽,腰间露出一截裤腰带还是白绸子的,而且,每次讲课到精彩处,他一定会戛然而止,幽默地抱怨说:“想往下继续听的话,这里面蕴含着一个秘密,北大给我的工资这么低,唉,我实在没有办法讲下去,要不,这样吧,你们请我吃顿饭如何?”同学们都明白黄侃是在说笑,自然也就没人会计较其实他是在抱怨。而对黄侃来讲,他聪明地知道,所谓抱怨,一定是要有底线的。

就如同我们在抱怨的时候有自己的方法,那么被我们抱怨的事或者人也都有属于自己的底线,找准对方的命脉,在最恰当的时机把内心的抱怨表达出来,这才是我们需要领会的。

王阳明曾经说的“素其位而行,思不出其位”就是在提醒我们,如何对待抱怨的心态,不得不说这句话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他并不是在告诫我们要对一切事情听之任之,而是在提点我们,做人应该学会适可而止,否则,就算我们据理力争,抱怨得有礼有节,也不见得会得到双赢的局面。

(1)每一份工作都会遇到很多困难的任务

每个人每天都有可能产生抱怨的情绪,如果我们首先存在抱怨的心态,那么这是任何人都无法改变的,除了我们自己。所以,面对挑战我们抱怨的同时,我们如何地选择去面对,这决定了我们将来的人生方向。在困难任务面前,有的人选择退缩逃避,最终碌碌无为,一事无成;有的人迎难而上,最后成就了一番事业。这也就好比我们面对想要抱怨的事,是选择闭口不言,还是有的放矢,则完全要看我们内心的正面情绪。如果说,抱怨真的是需要技巧来完成的话,那么,我们有那些时间,大可以做一些比研究抱怨法更加有意义的事情,何苦在这上面精心专营,浪费自己的大把好时光。

(2)“玉不琢,不成器”

想要做一块美玉,尚且需要反复打磨。我们作为成熟的人类,与其反复纠结在抱怨与否以及抱怨的底线上,莫不如放开心胸将抱怨之心抛在脑后,彻底忘掉这种坏情绪,将心态调整好,用阳光而磊落的态度去迎接崭新的明天,必然也会在他日收获到属于自己的希望。

    

上一篇:启动自新力,搬开绊脚石     

下一篇:经典励志小故事:没有退路时请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