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励志故事

善待孩子的好奇心和想象力

2022-01-09 22:29:45

励志故事

要知道,飞机发明之前,人们一直认为人不可能飞上天空。孩子伟大的梦想和各种想象力总是由一个个小小的梦想和无数多的好奇愿望所组成的,而父母无情的打击,只会让他们的想象退步,变得不敢憧憬未来。

有梦想的孩子是很难得的,无论他是想成为一个政治家,还是想成为航天员,无论他的梦想多么幼稚可笑,做父母的一定不要扼杀孩子的梦想。我们要呵护孩子的梦想,善待孩子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为他们的梦想护航,为他们的想法加油。

梦想和想象是藏在孩子心中最深切的渴望,是一种强烈的需求,它能激发孩子潜意识中所有的潜能。美国著名作家杜鲁门?卡波特说:“梦是心灵的思想,是我们的秘密真情。”梦想和目标对孩子来说总有一种巨大的魔力,能够不断召唤着他们前进。因此,无论孩子的梦想怎样模糊,看似多么的不可思议,父母都不要嘲笑他们,将他们的想法打压下去。或许孩子的某个想法听上去很荒唐和莫名其妙,但是如果坚持不懈地走下去,梦想变成现实也是有可能的。

俗话说,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梦想决定着人生的成就,而在每个孩子的内心深处,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梦想。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所要做的就是要鼓励孩子向着目标前进,而不是轻易打碎孩子的梦想。

1.给孩子一双想象的翅膀

1968年的一天,美国一位3岁女孩指着一个礼品盒上的“OPEN”对她妈妈说,她认识第一个字母“O”。这位妈妈非常吃惊,问她是怎么认识的。女孩说是幼儿园的老师教的。这位妈妈在表扬了女儿之后,一纸诉状把幼儿园告上了法庭,理由是该幼儿园剥夺了孩子的想象力。因为她女儿在认识“O”之前,能把“O”说成是苹果、太阳、足球、鸟蛋等圆形的东西。但是,自从幼儿园教她认识了字母之后,孩子就失去了这种想象的能力。她要求幼儿园对此负责,并进行精神赔偿。结果幼儿园败诉。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然而中国许多的父母望子成龙心切,过早地用成人的观点教育孩子,常常否认甚至耻笑孩子的想象力。

【正面管教秘诀】

父母应对孩子的想象力加以呵护和遵从,顺应以成全,牧养以引领。让孩子的心灵永远在宽阔的天空中自由翱翔,这是孩子的天性,也是梦想。为了民族的希望,为了孩子的明天,别剪掉孩子想象的翅膀。

2.不要忽视孩子的探索动机

3岁的童童对什么事情都十分好奇。一天她拿了一个玻璃杯子去问爸爸:“杯子掉在地上会不会摔碎?”爸爸说:“会的。”还没容爸爸解释,童童的手一松,“啪!”杯子掉在地上摔得粉碎。震惊之下童童的爸爸当时大声呵斥:“都告诉你了,你怎么还成心把杯子摔碎?这孩子太不听话了,应该好好管教。”孩子也被爸爸的责怪吓坏了,但童童又若有所思地说:“哦,它真的摔碎了。”原来她是想亲自试一试杯子能不能摔碎。

玲玲按照幼儿园老师的要求在家中的花盆里种了几颗黄豆。她天天浇水等待小苗出土。两三天后,她终于忍耐不住,用小棍扒开土取出豆子看看,再重新埋进土里。此后,她每天都要这样看看那几颗黄豆。妈妈轻声劝说:“不要再扒拉豆子了,要把它扒拉死了。”玲玲天真地回答:“我在观察呢。老师让天天观察的。豆子埋在土里,不扒拉出来,怎么能看见呢?”

孩子的探索欲是极其宝贵的,父母不要强行阻止,不要忽视他们的探索动机。

【正面管教秘诀】

孩子的思维方式确实与成年人有很大差异,出于好奇心他们不轻易相信别人说的,总要自己亲自试一试,总要自己做。如果父母不让孩子做,极有可能泯灭孩子的好奇心,把探索的兴趣扼杀掉。所以父母应该学会换位思考,用孩子的思维方式考虑问题,了解他们为什么会这样做,给他们留下足够的探索空间。

3.不要扼杀孩子的好奇心

孩子的好奇心是他智力发展的动力。他会因为好奇,不断地接触新的事物而变得聪明,会因为敢于向新事物挑战而走向成熟。有的父母为了培养一个听话的孩子,而不惜扼杀他们的好奇心,束缚他们的手脚,结果是事倍功半,得不偿失。

请想一想,孩子如果对什么都不好奇,都无所谓,他还会需求什么呢?

佳佳今年5岁,他聪明伶俐,对任何事物都有强烈的好奇心。有一天,佳佳独自在客厅里玩耍,他的妈妈在厨房做饭。百无聊赖的他对一个精致的玩具汽车产生了兴趣,想拆开来看个究竟。可是,拆开以后,就再也装不上去了。

当妈妈看到被“肢解”的新玩具时,便十分生气地对佳佳说:“你怎么这么顽皮。这可是爸爸送给你的生日礼物,刚买没几天,你就把它拆了,看爸爸怎么收拾你。”

【正面管教秘诀】

好奇是孩子的天性,是驱使孩子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动力,也是孩子成长的第一步,是值得父母珍惜的。孩子天生好动,难免会有一点危险,但如果父母仅仅为了孩子的安全,处处干涉、限制孩子的活动,这样做不仅禁锢了孩子智力的发展,而且也束缚了孩子个性的发展。父母应该注意保护孩子的好奇心,不可扼杀孩子的好奇心。

    

上一篇:如何教好小孩子:正确引导和开发     

下一篇:不包办代替,要让孩子学会自己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