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励志故事

有关诚信的故事10则

2022-01-09 22:30:50

励志故事

公众号 导语:人无信不立。一个人要想在社会上立足,并干出一番事业,就必须坚持具有诚实守信的品格。在人的交往和合作中,不诚信可能会在短时间内带来一定的利益,但是最终受伤害的还是自己,并且一定会为付出昂贵的代价。以下是名言大全网的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有关诚信的故事10则,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有关诚信的故事1

曾子是个非常诚实守信的人。

有一次,曾子的妻子要去赶集,孩子哭闹着也制要去。妻子哄孩子说,你不要去了,我回来杀猪给你吃。她赶知集回来后,看见曾子真要杀猪,连忙上前阻止。曾子说,你欺骗了孩子道,孩子就会不信任你。说着,就把猪杀了。曾子不欺骗孩子,也培养了孩子讲信用的品德。

有关诚信的故事2

立木取信:商鞅想要推出新法令,生怕百姓不信任,放了一根木头在城墙南门,贴出告示说:如有人将这根木头搬到北门就赏十金,百姓们感到此事很古怪,没人敢动手去搬移,直到将赏金提升至五十金时,才有一壮士将信将疑的把木头搬到了北门,商鞅如约赏给了他五十金。告诉我们:信用是国家的重宝,善于治理国家的人必定得到民众的信任。

有关诚信的(反例)故事3

烽火戏诸侯:周幽王为博褒姒一笑,点燃了烽火台,戏弄了诸侯。褒姒看了果然哈哈大笑。幽王很高兴,因而又多次点燃烽火。导致诸侯们都不相信烽火,导致犬戎攻破镐京,幽王被杀。

一个“立木取信”,一诺千金;一个“烽火戏诸侯”,帝王无信。可见信用是一个国家的力量,也是人与人交往的重要条件。

有关诚信的故事4

晏殊诚实守信

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晏殊,14岁被地方官作为“神童”推荐给朝廷。他本来可以不参加科举考试便能得到官职,但他没有这样做,而是毅然参加了考试。事情十分凑巧,那次的考试题目是他曾经做过的,得到过好几位名师的指点。这样,他不费力气就从千多名考生中脱颖而出,并得到了皇帝的赞赏。但晏殊并没有因此而洋洋自得,相反他在接受皇帝的复试时,把情况如实地告诉了皇帝,并要求另出题目,当场考他。皇帝与大臣们商议后出了一道难度更大的题目,让晏殊现场作文。结果,他的文章又得到了皇帝的夸奖。过了几年便把他提拔上来,让他当了宰相。

晏殊受到皇帝的赏识和重用的故事说明,一个人为人的诚实,表里如一,不弄虚作假,对于取得别人的信任是多么的重要啊!

有关诚信的故事5

诚信立身——周成王桐叶封弟的故事

周成王是周武王姬发之子,是西周的第二位君王。周武王在灭商两年后就离开了人世,他去世后,其子姬诵继位,是为周成王。那时因为周成王年幼,所以就有周武王之弟周公旦辅政。

桐叶封弟的故事说的就是周成王和他弟弟叔虞的故事。

周成王年幼继位,政事由周公旦摄政。有一天年幼的周成王和他的弟弟叔虞在一颗梧桐树下玩耍。

突然有一这么风吹过,把树上的叶子都吹掉了,周成王年幼,一时玩的兴起,于是就捡起一片梧桐树叶,又用刀切成和大臣上朝时手里拿的圭一样的样子,然后就随手的给了他的弟弟叔虞,还开玩笑的说“我要给你封一块土地,你先把这拿去吧。”

叔虞虽然年幼,但当他听到他哥哥要封给他一块土地,他很高兴的就跑到叔叔周公旦那里把这件事说了。

周公旦听了然后就穿正装礼服去向周成王道贺。但周成王当时只是一时兴起说的一句玩笑话,不是真的要封他。

周公旦却对周成王说“不管是谁,说话一定要以信为主。你身为君王,说话更不能随随便便的,这样才能让人们信任你。如果你讲信义,还怎么做一个好的一国君王呢!”

周成王听后,知道诚信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也是一个国家的立国之策。于是就很快的决定了,封叔虞于唐地。

有关诚信的故事6

古时有个叫孟信的人,生活过得很清贫。一天,孟信外出办事,他的家人实在太饿了,就把家里仅有的一头病牛拉去集市,隐瞒了患病的实情,卖给了别人。孟信回家后很生气,认为家人在欺骗,就立刻找到买主,告知了对方实情,并把钱财退还给买主。

孟信即使身处逆境,依旧坚守自己的底线,这样的人品值得敬佩。后来,孟信不卖病牛的事迹传到了京城。皇帝认为孟信是一个人品端正的人,就立刻派人召他进京,封他做了官,直到年老才荣归故里。

利益是一块试金石,可以很好地检测一个人的人品。如果一个人为了自己的利益,可以不顾良心、抛弃道义,那他的人品肯定有问题。

有关诚信的故事7

宋濂谨守诚信

宋濂小时侯喜欢读书,但是家里非常穷。也没钱买书,只好向人家借,每次借书,他都讲好期限,按时还书,从不违约,人们都乐意把书借给他。

一次,他借到一本书,越读越爱不释手,便决定把它抄下来。但是还书的期限快到了。他只好连夜抄书。时值隆冬腊月,滴水成冰。

他母亲说:“孩子,都半夜了,这么寒冷,天亮再朝抄吧。人家又不是等这书看。”宋濂说:“不管人家等不等这本看,到期限就要还,这是个信用问题,也是尊重别人的表现。

如果说话做事不讲信用,失信于人,怎样可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又一次,宋濂要去远方向一位著名者请教,并约好见面日期,谁知出发那天下起鹅毛雪。

当宋濂挑起行李准备上路时,母亲惊讶地说:“这样的天气怎能出远门呀?再说,老师那里早已大雪封山了。你这一件旧棉袄,也抵御不住深山的严寒啊!”

宋濂说:“娘,今不出发就会误会了拜师的日子,这就失约了;失约,就是对老师不尊重啊。风雪再大,我都得上路。”当宋濂到达老师家里时,老师感到地称赞说道:“年轻人,守信好学,将来必有出息!”

有关诚信的故事8

有个砍柴人,在过桥时身上的斧头掉到了河里。那是他赖以生存的工具,因此特别难过。

河神了解了发生的事,就从河底拿出一柄金斧头,问是不是他的。砍柴人说不是。河神又捞出一把银斧头,砍柴人依然说不是。第三次,河神捞起一把铁斧头,砍柴人这才认领了。

同村还有个砍柴人,听说了这件事,认为他傻得无药可医,于是自己拎着斧头急匆匆来到桥上,如法炮制地把情节演了一遍。

河神又出现了,也是先拿出了金斧头,这个砍柴人眼放光彩,兴奋地说:“是的,是的,这正是我的斧头。”

后来,河神消失了,金斧头也没影了,砍柴人也傻眼了,连自己的斧头也找不回来了。

这个故事是说,诚实不是为了奢求意外的好处,但也会避开霉运。

有关诚信的故事9

郭汲不失信于孩子

郭汲在并州任职时,一次下去考察,途经美稷县,当地的孩子们闻讯后,自发地聚集到一起夹道欢迎他。郭汲不知情,就问:“小朋友,你们这是在干什么呀?”孩子们回答说:“听说您要来,我们特来欢迎!”郭汲闻言赶忙下马,一一答谢。

在美稷县办完事后,孩子们又闻讯赶来送郭汲,并问他什么时候返回。郭汲立即让随从计算返程的日期,告诉了他们。由于事情办得十分顺利,返回美稷县的日子比预期早了一天,但为了不失信于孩子们,郭汲下令在县城外的野亭露宿一晚,等到第二天才入城 。

郭汲以太守之尊,与骑竹马的小孩子在道边野外说的话。都不肯失信,更何况于重大的事情呢!回来早了一天,宁可夜宿山野小亭也要信守自己说出的归期,因此而能够成就伟大的功业。光武帝称赞他的德行说“信之至矣”。

有关诚信的故事10

李勉诚实无欺

李勉,唐代中期名臣。他幼通经史,生性耿直,一生崇尚道学,为官做人更是正直无私,为民所信服。李勉年少时很贫困,一次客游外地时,曾与一书生同借宿在河南商丘的一家旅店中。

不到十天,这个书生忽然得了重病,一病不起,李勉对他竭力照顾,他在临死前从布袋中拿出一百两银子交给李勉说:“我家住在江西南昌,想不到在这里得病将死。

请您拿着它为我料理后事,剩余下来的都送给您。”李勉答应为他料理后事,后事办好后却把剩余的银子放在其墓穴中一起埋下。隔了几年,李勉担任开封县尉。

那死去的书生的兄弟来寻找这个书生,一路寻找他的行迹。到了商丘,打听出李勉曾经为书生主持过丧事,就特地来拜访他。

李勉陪同那个书生的兄弟前往商丘墓地祭奠,并挖出了剩余的银子全部交给了他。

(名言大全网版权所有,转载请标明链接:https://www.geyan123.cn/)

    

上一篇:关于诚信的小故事6则     

下一篇:一分钟晨会励志小故事5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