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诗天才少年——白居易白居易五六岁便开始作诗,九岁时对诗的声韵就非常熟悉了。母亲是个慈爱、严格又有文化的妇女,充当白居易的启蒙教师。 不论白天还是黑夜,她总是拿着诗书教导儿子,不过,孩子毕竟是孩子也有偷懒的时候。这时,母亲不去打骂他,而是讲道理,督促他把漏下的学习任务一点一点补上。 就这样,白居易渐渐养成了勤奋学习的好习惯。 有一次,他拿着自己的几首新作,来到在当时很有名望的诗人顾况俯前,顾况漫不经心地瞟了一下名帖,等他一翻开,眼神就像被磁石吸住了,禁不住韵味十足的吟诵起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好哇,好!能写出这样诗句的人,想在任何地方住下去,都不是难事!快请进!快请进!” 看到写诗的人竟然是一位少年,就高兴的与他谈起作诗来,不知不觉的就谈到了天黑!这一年白居易才16岁。 从此这个会写诗的少年天才的名字,一下子在长安城传开了。白居易做父母官那一年,杭州大旱,一旱旱了九九八十一天。西湖两边的几千亩农田,地皮都裂了长长的口子,稻禾枯黄,像火烧过一样。老百姓天天到衙门里去请求大老爷:赶快放西湖水,救救农田。可是,那些官府大老爷,只知整天在西湖上寻欢作乐,却一直不理不睬。 有一天,百姓们又熙熙攘攘地赶到衙门里来,要求大老爷放西湖水,有的喊:“青天大老爷,赶快放西湖水,救救农田!”有的喊:“大老爷,再不放西湖水,我们百姓都活不下去啦!”闹得那位大老爷、睡也睡不安,吃也吃不香,只好亲自到衙门口,怒气冲冲对百姓说: “谁说要放西湖水?把西湖水放了,那湖里的鱼虾就没有地方栖息啦?”这时,只见人群中走出一个长着五绺长须的老汉,不慌不忙地反问说:“鱼虾与百姓的性命相比,哪一个要紧?” 大老爷一听,又气呼呼地说: “谁说放西湖水?把西湖水放了,那菱角就不能生长了。” 老汉冷冷地一笑,又反问说: “菱角与稻米相比,哪一种重要?” 大老爷一听,更加气急败坏: “谁说放西湖水?放了西湖水,对皇上洪福不利?”其实,这位大老爷想说的是对自己的官运不利,怕说得太露骨了,触犯众怒,就把当今皇上抬了出来,吓唬吓唬老百姓。 谁知那老汉一听这话,更生气了,他理直气壮地反问道: “皇上与百姓相比,哪一个要紧?假如没有百姓种稻谷给他吃,做衣服给他穿,他还当得成皇帝吗?” 周围的百姓们,听了大老爷的话,条条无理,早想大骂他一顿:现在听了这位老汉的话,驳得句句有力,都高兴得跳了起来:“他说得对?他说得有理啊?” 大老爷早已气得浑身发抖:“你,你是哪一个?胆敢当众顶撞老爷,煽动百姓?” 那老汉又微微一笑,说:“问我哪一个?我就是白居易!” 大老爷听了,原来新上任的白居易到了。这老头儿,当今皇上也怕他三分,不好硬顶,连忙打躬作揖地说:“原来是新任的刺史白大人到啦!下官有失远迎,当面谢罪。请,请到衙门内休息一下。” 老百姓听说这老汉就是白居易,有的还读过他关心百姓的诗篇,都说:“白居易来做我们的父母官,我们的农田有救了!” 果然,第二天,碧绿绿的西湖水,哗哗地流进了附近的农田;干枯的稻禾,像喝上了甘露,“刷”地一下子直起了腰;百姓们望着潺潺的湖水,流进自己的农田,兴奋得掉下眼泪来。 后来,白居易又访问了附近农家,在钱塘门外,修了一条堤,造了一座石涵闸,把湖水贮蓄起来。他又恐怕后代的地方官不了解堤坝对人民的利害关系,亲自写了篇《钱塘湖堤记》(当时西湖又叫钱塘湖)刻在石碑上,详细写明堤坝的用处,以及蓄水、放水和保护堤坝的方法。 百姓都围拢着来看这块石碑。当看到上面写着,放一寸湖水能够灌溉多少顷田时,大家都为白居易深知百姓痛苦,精密设计了这个水利工程,感动得热泪滚滚。大家纷纷议论,觉得这大老爷不错,要为他向朝廷请功。白居易一听到这个消息,急忙阻止,还沉痛地做了一首诗: 税重多贫户, 农饥足旱田; 惟留一湖水, 与汝救凶年。 白居易在杭州做刺史。对这一湖水,平时管理得可严啦。 有一次,白居易去游湖。看到南面的湖边上,有人在挑土填湖,建造亭台楼阁。白居易就传问是哪一家造的?当差的回来说:“这是衙内二爷的老丈人在造一座花园。” 白居易就把二爷的老丈人传来,说:“西湖,是百姓的西湖,你一个人为什么要占用?现在,罚你开葑田一百亩。” 那位二爷的老丈人没办法,晓得刺史说一不二,只好雇一批百姓,挖了一百亩湖泥。 又一次,白居易从白沙堤上散步回来,看见有人从山上砍了两株树,背回来当柴烧。白居易就对那人说:“山上的树砍光了,山泥就会流到湖里去,积聚起来,那怎么行?罚你补种十株树!” 那人就只好到山上去补种了十株树。从此,再也没有人敢占湖造屋、上山砍树了。这样,白居易在杭州三年,把西湖整治得水绿山青,使老百姓能够安居乐业。
名人故事之白居易的故事
2022-01-12 16:41:05
励志故事
上一篇:关于白居易的小故事
下一篇:白居易的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