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励志故事

袁世凯为什么喜欢看假报纸?

2022-01-12 16:41:10

励志故事

寄语:袁世凯简单的来说就是一生都在追求权力,最后却倒在了权力之上的人,有人说他是中国近代史上的枭雄,有人说他是为了追求权力不择手段的疯子,他的角色是中国近代史上不可缺少的,威逼利诱清朝统治者把中国从半殖民半封建社会推向了军阀割据境地。袁世凯为什么喜欢看假报纸?分享给各位读者,欢迎阅读。

  靠着军事实力做了大总统后的袁世凯,没有时间读书,却很喜欢读报。

  他最喜欢读的,是《顺天时报》。

  《顺天时报》是20世纪初日本人在北京创办发行的中文日报,创刊于1901年,原名《燕京时报》。之所以后改名《顺天时报》,一是因为当时北京的别名为"顺天府",二是取"顺应天时"之意。

  此报因是日本人主办,携"治外法权"之便,不受中国政府新闻管制,所以什么都敢报,言论大胆无忌,且消息来源比较靠谱,报道角度较为客观公正,导向顺应潮流,因而虽有"日本特务机关报"之嫌,但还是在当时北京影响很大,中国朝野人物必读。

  清末《顺天时报》就已经取得"京城第一大报"地位,民国以后,《顺天时报》彰显人心所向之潮流,销路进一步攀升,社会影响越发巨大,甚至连袁世凯本人日常阅读的唯一一份报纸也成了《顺天时报》。但是,袁世凯读的《顺天时报》,起初与坊间并无二至,后来则是完全不同于坊间的"特供版".

  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这是袁世凯大儿子袁克定的"杰作",是他专为父亲制作的一张假报纸。这个大儿为什么要做假报呢?

  因为他想让父亲不做总统做皇帝,而正版的《顺天时报》对帝制是持反对立场的。于是,为了坚定父亲称帝立储的信心,袁克定就耗费巨资造了一份天天为帝制唱赞歌的特供版"顺天时报",专供袁世凯阅读。

  后来有人据此认为,是这个大儿子把父亲坑了,把用一张假的精神食粮,把袁世凯送上了称帝之不归路。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依我察视,袁克定做假报,与其说是欺骗,不如说是迎合。迎合巅峰时期的父亲的癫疯梦。

  为什么这么说呢?

  我们知道,袁世凯的人生巅峰,出现在接替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正式大总统时。此时的他国内威望一度鼎沸,不少人对袁冠以"雄豪之主""历史伟人"推崇备至。然而,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在当时的一些国外旁观者眼里,完全不是那么回事。

  20世纪初,日本有一位著名的"中国通"学者,他就是内藤湖南。内藤湖南对中国史和东亚史的研究颇有心得,他对古代中国大加褒扬,而对近现代中国却多予微词。内藤湖南推出研究成果时,正是中国清末民初期。

  袁世凯无疑是这个历史阶段的一大主角,但内藤湖南对袁世凯的评价并不高。1914年,袁大总统如日中天时,内藤湖南发表对中国带着有色眼镜的文章《支那论》,对袁世凯给予恶评。清朝倒台了,民国成立了,内藤湖南却依然不看好中国的未来,他认为孙中山这些对国家民族怀有热忱的革命者走了,袁世凯那些政客上来了,中国"进入了最适合玩弄权谋伎俩而不顾长远国计之辈跳梁的时期".

  内藤湖南以"跳梁之辈"形容袁世凯,也许过于贬低了中国第一位正式大总统。但是,如果客观评述袁世凯的精神底色,显然,这位中华民国的最高领导人,不是新人,而依然是旧人。

  何以见得?还是让事实来说话,名人名言大全《袁世凯名言》。

  在成为中华民国第一位正式大总统、掌握最高政权时,袁世凯53岁。正是男人应当大有作为的英年,但他却一门心思"寻找旧时光",最大的愿望是不当总统当皇帝。袁世凯的孙子袁家诚,对爷爷的复辟举动颇为不解,一次在与家人聚会时问:"我就是想不通,他为什么一定要当皇帝呢?"

  大师章太炎一言点到袁世凯的心里蛔虫:"元首不及世".

  说白了,他就是想永远不失去最高权力。不仅自己要权力终身制,而且后代子孙还可要世袭最高权力。这种思想,就是皇帝思想。要达到这一点,当然还是走老路:恢复帝制。这就是他的本色:投机。

  袁世凯的总统府邸,没有什么现代思想书籍,即便是古书,他的阅读兴趣也十分有限。所以读书少、现代思想几无的这个大总统,封建思想非常严重。这一点从的他生活起居、家庭生活方式即可管窥一斑:完全是帝王式的。

  史料称,自1913年初袁世凯搬到中南海居住始就很少走出府邸,就连公务也大都在家里办理。这是典型的中国帝王式的生活作风。在中国帝制时代,皇帝们很少出宫,借以显示天子的神秘与高贵。这个袁世凯在中南海的府邸,早已等同古代帝王的紫禁城,是属于他自己的王宫。

  这里,他在前宫办公,后宫还住着他十个妃子"一妻九妾",以及32个"皇子公主",袁世凯一共17个儿子和15个女儿。这么多的老婆和孩子,都要围着一个人转,讨袁世凯的欢心。所有人,都要唯他独尊,这种待遇,不是帝王又是什么?

  除了投机,袁世凯还有一个本色,那就是迷信。我们现在之所以把"封建迷信"视为一个词组,就是因为它们一脉相承。封建者大多迷信,袁世凯亦如是。

  袁世凯的迷信到了什么程度?

  有这样一段记录,说的是袁世凯"祖坟冒青烟"的故事:

  作为"风水宝地",袁世凯老家祖坟一直有专人把守。一天,看坟人突然到袁府报告,说袁家的祖坟上长出了一根紫藤,有一丈多长,蜿蜒盘绕形似一条飞舞的巨龙。看坟人郑重其事第说,这是个吉兆,象征着袁家会出来一个真命天子,而这个真命天子就是袁世凯无疑。

  袁世凯听后,龙颜大喜,重赏了这个老家看坟人。而他的那群妻妾和孩子们,同样欢天喜地,因为在他们看来,自己很快也会成为皇后、贵妃、王子、公主了。

  可见,袁世凯的封建迷信思想响了整个家族。所以他的大儿子袁克定摸准了父亲的脉,才做了制假报等一系列举动,投其所好,助阵称帝。

  作为"准太子",袁克定不仅继承了老子的封建迷信思想,而且还学到了老子的"诈"."不经制造,安有民意",这是袁世凯最得意的一句名言,老子这样说,不是明显教儿子学会造假"制作民意"吗?儿子造假报纸,为帝制唱赞歌,难道不正是顺了老子的意,承了老子衣钵,得到了老子的真传么?

  袁世凯称帝败后曾责骂袁克定"欺父误国",还骂手下杨度等御用文人"误我",只不过是揣着明白装糊涂、找替罪羊罢了。

  实际上,即便没有袁克定杨度等人的鼓动,袁世凯依旧会称帝,因为没读过现代思想书籍、满脑子封建迷信思想的,已经深埋当皇帝的种子。那才是他人生的最高理想。

  而什么民主、宪政、共和,什么"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什么中国的华盛顿,对他来说,根本不感兴趣、不是他的志趣所在。

  袁世凯一生一本像样的宪政思想书籍都没看过,也没出过国,身为民国正统,他连共和是啥意思都不明白,弄不明白立宪是啥劳什子,他就知道一生拼命做官,捞取最高权力,什么官政宪政,都是他攫取最高权力的手段。

  "蜗牛角上争何事,石火光中寄此生".

  这是晚清大佬载沣,借用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对酒》诗句,对昔日同僚袁世凯的讥讽,耻笑他对这首家喻户晓的诗意,竟也不懂。老袁这个干练的家伙,能力说的过去,知识有限;有些实践,理论不行;徒有经验,没有思想。

  帝制失败后,袁世凯很快来到人生终点。弥留之际,他曾对幕僚吐露心声:"我历事时多,读书时少,咎由自取,不必怨人。"

  果真是"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他的这句话不仅善,而且真,算是说到了点子上了。

  我这里不妨总结得再精炼些:因为读书少,他没有太多的信仰,所以做事善变,为了权利什么都可以都不顾,故而做了些成就。当然,也因为读书少,尤其是现代书籍阅读的空白,他没有新思想,不懂世界大势,以"老花眼"观世界,终致"政治失明".

  一个没文化没操守的人,爬到新生中国的最高领导人位置。俨然,他靠的不是书,而是钱和枪,还有经验情商。但是,徒有经验情商的他,顶着一个满清臣子的旧脑壳、爬上了最高位,能找到指引国民的新路标吗?

  我们知道,中华民族的第一个大总统是孙中山,这是位无可置疑的伟人,博览中外群书,有"天下为公""三民主义""五权分立"等巨鸿为证。

  但是,国父孙中山为了让满清尽快退位,只是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仅当了一个月。虽然他用满腹经纶为脱离满清统治的中国做了很多事,但一个月的时间毕竟太短了,一个被满清野蛮异族统治长达两百多年的巨大身躯,不可能在30天内脱胎换骨。

  而袁世凯接任孙中山,从1912年初到1915年底,干了3年正式大总统,1000多天的时间,足可以把一个国家旧貌换新颜。但他却把中国一步步往回带。因为这位脱身于满清庙堂的大员,归根结底是个旧人,是个满人统治下诞生的"奴才",而不是人才。

  不读新书只看假报,只凭满清旧官场里折腾出来的实用主义智慧,维护自己的权力。这样的人要想带出一个新中华来,庶几难矣。当年政坛,盖因这样的旧人太多,故无法带领国民辞旧迎新。

    

上一篇:朱自清简介     

下一篇:张作霖人物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