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名人故事

犹太人的家教

2020-12-28 23:46:52

名人故事

  犹太人的家教

  犹太人曾饱受世界上最深重的灾难,很长时间没有自己的国家,却在经济、科学和艺术等方面为世界贡献了一大批杰出的天才:马克思、达尔文、弗洛伊德、爱因斯坦…… 犹太人在智力取向活动中的优势与他们的家庭教育有很大的关系。

  丰富的文化底蕴

  犹太人在长期的民族灾难中,背井离乡,流散于世界各地。他们顽强地保持着自己的文化,同时也吸引了所在国的文化精华。

  有许多犹太家庭主动与其他民族接触,大量地汲取其他民族的文化养料,这样就有了更加开阔的视野和更加丰富的知识养料。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8年的一次调查表明,在以犹太人为主的以色列人,14岁以上的以色列人平均每月读一本书,全国450万人,就有100万人办有图书证。

  理性的思维方式

  几乎每个犹太家庭的孩子都要回答这一个问题:"假如有一天你的房子被烧毁,你将带什么东西逃呢?"

  要是孩子回答是钱或钻石,母亲将进一步问:"有一种没有形状、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宝贝,你知道是什吗?"要是孩子回答不出来,母亲就会说:"孩子,你要带走的不是钱,也不是钻石,而是智慧。因为智慧是任何人都抢不走的,你只要活着,智慧就永远跟着你。"犹太人一心追求知识,并以不同寻常的方式运用知识来谋生的特点代代相传。

  永恒的探求心境

  犹太家庭不但重视知识,而且更重视才能。他们把仅有知识而没有才能的人喻为"背着很多书本的驴子"。他们崇尚创新,认为没有创新的学习只是一种模仿。学习应该以思考为基础,要敢于怀疑,随时发问。怀疑是开启智慧大门的钥匙,知道越多,就越会发生怀疑,而问题也就随之增加。所以,许多犹太人家庭里碰到放学的孩子,第一句话就是:“你又提问题了吗?”

  有人称犹太民族是一个企图揭示自然和人类秘密的哲学家民族。喜欢思考宏观的、深层次的问题,喜欢抽象,喜欢逻辑,铸成了犹太人家庭教育的核心。

  培养兴趣和发现兴趣

  妈妈甲问当当妈,孩子大了,我想培养他的兴趣,可是很难,让他做的他往往不感兴趣。当当妈说,他喜欢什么呢?答,什么都不喜欢,整天就是野在外头捉虫。

  妈妈乙问,我的孩子迷汽车迷得不得了,对学别的都不感兴趣,这可怎么办?孩子是不是有问题?

  针对这两类问题,当当妈想谈谈孩子的兴趣,培养兴趣和发现兴趣的问题。

  首先,孩子童年时期对某一事物的痴迷到底对将来有多大好处?我很爱读传记,发现,成年后有所成就的人,往往童年对某一事物有执着的兴趣,甚至达到痴迷的程度。这方面的例子很多,比如电影导演斯皮尔伯格,幼时对许多东西不感兴趣,却整天闷在家里拍电影,放电影,并以此作为与小朋友交往的手段。从蒙氏教育的角度讲,孩子能长时间全身心地投入某一件事情,正是其心智充分发展的契机。由此而形成的专注力,更是今后成功的重要基础。

  可是什么是兴趣呢?像妈妈甲,就不把孩子对昆虫的爱好看成是一种正当兴趣。更有许多爱玩泥的、爱某个卡通人物的,家长们往往并不觉得这就是孩子的兴趣所在,却总要把孩子朝自己希望的方向培养,而这希望,往往很狭窄,文艺啦,学习啦,直接或间接地?“前途”有关。

  在这一点上国外家长显得宽松的多。各种古怪爱好都能找到相关书籍、音像制品与同道,许多卡通人物都有自己的"小追星族"俱乐部,玩具店也常常根据孩子兴趣而设专柜摆放玩具。培养兴趣当然比全然不顾孩子的兴趣好,但仍然有点以成人为中心。发现孩子的兴趣,因势利导,才能更好地完成对人的教育,而不仅仅是技能培养。

  发现孩子的兴趣,首先要接受孩子,尊重孩子,观察孩子。在孩子兴趣的基础上,帮助孩子开阔视野,增加"游戏深度",便能对孩子的兴趣加以引导。

  当当两岁时,对火车产生了兴趣。妈妈买来各种火车画册,故事,软件,录音录像带,为一首火车歌而买一张光盘,带着他坐三个多小时拥挤的火车而不走只有四十分钟的高速路。外婆说:"现在哪还有人坐火车?多过时。来,玩火箭!"当当妈批评外婆太功利。实际上,通过火车,当当学的东西可不少:数数,辨色,讲故事,说英语,连刚开始练笔画直线,都是给铁轨画枕木呢!

  孩子爱虫的妈妈甲欲培养孩子对音乐的兴趣。认识到孩子的兴趣是虫子后,和孩子一起唱瓢虫歌,跳毛毛虫变蝴蝶舞,用乐器奏小蚊子曲。孩子兴趣盎然,妈妈的目的顺利达到,这就是发现兴趣的高明之处。

  社交活动和智力发展

  据报道,南京铁路分局某建筑队一名工人的3个孩子全都是精神发育迟缓、智力低下者:19岁的大女儿和15岁的二女儿均不会收拾房间、不识字、不懂得用钱买东西、怕羞避人、语言能力低下、动作迟钝、表情呆滞,连一位数加减法也不会算;一个10岁的儿子智力更差,更衣洗澡不能自理,思维简单、动作笨拙。这是为什么呢?

  也许有人认为:在一个家庭中出现了3个智力障碍的孩子,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但有关人员在调查后得知,其父母并非近亲结婚,也无先天性疾病。那么,为什么3个孩子的智 力均低下呢?原来,这位工人在“文革”期间曾长期生活在紧张、压抑的环境中,大脑受到了强烈刺激,造成其强迫性病态性格,他怕自己的孩子也被人欺侮,就把他们反锁在家。由于孩子们长期与世隔绝,再加上孩子的妈妈因患脑膜炎后遗症而痴呆,不能照顾和教育孩子,因而使孩子的智力发育被遏制,精神发育受到阻滞。因此,低智低能也就不足为奇了。

  这个事例告诉我们:没有正常的家庭教育和社交活动,孩子正常的生理发育就得不到保证,智力活动也不能正常发展。正常的社交活动是一个人智力健全发展的基本途径,只有通过各种交往活动才能学到知识、发展智力、增长才干。??

  社交活动的范围和能力是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生理的成熟而不断扩大和提高的。孩子有天然的“群密感”。出生3个月的婴儿,就产生了最初的与成人进行交往的需要。当亲人出现或听到亲人说话的声音时,他们就会注视着亲的脸,并以微笑或欢快的动作做出反应。由于孩子有了要和别人交往的愿望,便逐渐产生了学说话的需要。这些需要往往又是在和别人的交往中得到满足和发展。??

  只要您留心观察就不难发现,4——5岁的儿童非常希望有人和他一起玩,并喜欢交换玩具玩。当他们看到其他小朋友时,就会表现出要与别人友好的愿望。入学后的儿童,他们虽然改变了上述比较原始的交友方法,但在同学间也经常友好往来,交换图书、互通有无。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及知识的普及,就开始根据兴趣志向有目的地选择朋友了。

    

上一篇:美国总统罗斯福的故事     

下一篇:音乐家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