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名人故事

破译宋美龄长寿密码

2020-12-28 23:46:52

名人故事

公众号

  破译宋美龄长寿密码


  在南京时期,宋美龄曾派医官×博士带几位医生,前去紫金山下一家研究所,专门对菠菜进行过化验和研究。最后得出的结论果然如宋美龄所说的那样,一公斤菠菜中原来竟含36克胡萝卜素,这是相当于两只鸡蛋的蛋白质和两只橘子的维生素。难怪宋美龄多次叮嘱身边的厨师们说:“我每天只要吃半斤菠菜,就可以抵一顿红烧肉所供给的养分了。”

  宋美龄早年在南京和上海生活期间,还有一个饮食习惯,就是她喜欢喝牛奶和参汤。那时的宋美龄还不能真正认识营养与长寿的关系,所以有时她不但喜欢吃些肉类食品,如火鸡和烤鸭之类,而且也像普通中国政要和女眷一样,往往把长寿的希望寄托在高蛋白营养品上。

  宋美龄对洛德医生提供的这份医学报告,十分惊讶也十分激动。因为此前她只是盲目地喜欢吃水果,却没意识到一只普通的苹果,竟会有如此之大的好处和学问。

  在菜式方面,圆山国宴厨房有中、西式两种餐点系统。蒋介石和宋美龄做东的“国宴”,绝大多数是中式餐饮。只有宋美龄一个人主持的宴会才会是西餐。为了慎重起见,每逢“国宴”的前一二天,饭店内较大型的餐会均须暂停营业。

  第一章:饮食习惯与美国有关

  一、每餐离不开的青菜沙拉

  1.每餐离不开的青菜沙拉(1)

  宋美龄由于10岁时就到美国读书,所以她回到祖国以后,在她的饮食习惯上始终没有忘记少年时形成的偏爱,即每餐必食青菜,也就是西餐中的青菜沙拉。

  据宋美龄早年在南京和重庆时期身边医官×回忆:宋美龄对于生吃蔬菜非常有研究。她认为煮熟的菜类虽然便于消化,但这些蔬菜的细胞和组织结构,大多都在加温过程中分解或遭到破坏,营养价值无疑已经不能与尚未加热的菜类相比。例如素有蔬菜之王美名的菠菜,就是宋美龄每餐必用的,她认为菠菜不但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且还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

  在南京生活时期,宋美龄曾经派医官×博士带着几位医生,前去紫金山下一家研究所,专门对菠菜进行了化验和研究。最后得出的结论果然如宋美龄所说的那样,一公斤菠菜中原来竟含36克胡萝卜素,它相当于两只鸡蛋的蛋白质和两只橘子的维生素。难怪宋美龄多次叮嘱身边的厨师们说:“我每天只要吃半斤菠菜,就可抵上一顿红烧肉供给我的养分了。而且红烧肉虽然吃起来很香,但它的副作用太大了,油腻可以伤肝,还会增加脂肪和体重,我在美国的时候一度喜欢吃甜食,后来我的房东老太告诉我,你这样长久吃甜食,将来就会让你的心脏无法承受。那时我还什么也不懂,以为能吃上自己喜欢的食品就是幸福,哪知道我那时甚至还不及一个美国普通老太懂得生活的质量。后来见那位美国老太总以青菜沙拉佐食,才渐渐悟出了一点道理。因为我在乔治亚州读书的时候,才是一个不到20岁的姑娘,可是那位老房东已经70多岁了,她的身体比我还好,竟然强壮得如同一条牛!”

  宋美龄喜欢吃青菜沙拉,是她1913年从乔治亚州威士理学院转到麻省韦尔斯理女子学院继续攻读学业的时候。当然,并不是因为她轻易相信乔治亚州那位房东老太的一席之言,就改变了自己从小喜欢甜食的习惯,而在于那时的韦尔斯理女子学院的集体食堂中,已经开始试行“多食用青菜和生菜”的新式饮食结构。

  该校早在那时候就配备了专职的营养教师,她在这所大学里不但负有向学生们讲述与灌输新式营养结构的教责,同时她也直接兼职该学校集体食堂的营养师。在这位营养教师的具体指导下,全校每日三餐的伙食配比,甚至每餐投入什么青菜,多少青菜,多少肉类,菜里放多少菜油,等等,所有一切都必须要经过这位女营养师的批准和同意,才可以进行投料和烹饪。特别对于该校女学生们的蔬菜比例,每天都由这位女营养师亲自拟定合理的菜谱,她的菜谱中尤其对肉类和蛋类的比例控制十分严格,而熟菜和生菜也尽量做到搭配合理。在这样的环境里生活,青少年时期的宋美龄往往把吃饭和吃菜也当做她接受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事过多年以后,宋美龄深深反思到,她早年在美国韦尔斯理女子学院学到的所有知识中,不仅有她毕生喜欢的英国文学、天文学、美术和音乐知识,更重要的是她从那所大学里学到了让她后半生赖以受用的合理饮食习惯,还有那位美国女营养师对于饮食质量的新理念。

  宋美龄从美国回到上海以后,常常每餐必以青菜沙拉佐食,这在当时旧中国还是极为鲜见的饮食习惯。在那种并不富裕的年月里,即便生活在上海富裕家庭的女孩子们,也多以贪婪食用肉类和高蛋白为主的甜品为荣为乐,更何况那些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工人家庭子女们,无疑会以追求每餐能有肉类佐食为最高的目标。然而惟有宋美龄与他人持有明显的不同,她不喜欢肉蛋而偏爱普通人不喜欢的蔬菜,并非她自视清高,而是因为这种普通美国人都可以享受的青菜沙拉,既经济又实惠,而且其营养价值和对身体的益处将是美不堪言。在那种国人尚未对饮食结构给予充分注意,一般只以温饱为生活前提的人们眼里,当然都不可能像宋美龄这样考虑得深远。如果说那一时期的宋美龄喜食蔬菜是为了长寿,倒不如说她是单纯地为了保持自身的苗条婀娜。

  2.每餐离不开的青菜沙拉(2)

  宋美龄1927年与蒋介石结婚以后,她的早期饮食习惯,可见于大陆时期蒋介石的侍从秘书汪日章的叙述。汪日章说:“宋美龄和蒋介石常在一起吃饭,宋喜吃烤鸡、猪排,蒋则喜吃肉丝咸菜汤、干菜烤肉、咸菜大黄鱼。宋美龄很讲究卫生,即便在庐山时也要人从山下捎去蒸馏水使用。……”他又说:“蒋介石和宋美龄请客吃饭也是常事,菜肴是普通的,有些人出来后说吃不饱。这里当然有拘束感的原因,但与不丰盛有关,在宋美龄的厨房里没有过多的酒肉,都是按少量吃新鲜配备的;蒋介石在这方面也够吝啬,若有部下请求救济,最多只批二百元,就算是面子十足了。宋美龄选取衣料,总是跑上好几家,问明价码,择合意的地方去买。……”

  宋美龄从大陆来到台湾以后,并没有因为环境的改变而放松了她对饮食上的要求。在大陆生活时期,即便物资条件十分丰富,宋美龄也坚持如一地主张多食蔬菜,这一点早已为许多在宋美龄身边服侍过她的侍卫、女佣们所证实。一些来自台湾的官邸侍卫们的回忆文章,都对宋美龄持之以恒的饮食习惯众口一词。据知情者介绍,宋美龄曾经多次叮嘱身边女侍和厨师们注意每餐必给她上一些纤维较长较多的蔬菜。她认为这些长纤维的蔬菜,虽然大多都不利于人体的消化与吸收,可是如果仔细研究一番就会发现,长纤维的菜蔬之中往往正是含维生素、果胶、海藻胶较为丰富的,远比那些看起来好而吃起来香的菜类对人体更有好处。这些好处经过她身边医生们的总结,得出宋美龄喜欢长纤维蔬菜的益处是多方面的。第一,长纤维蔬菜可以改变人体内的代谢过程,由于它们不便于消化和吸收,反而有利于防治动脉硬化和防治大肠癌的发生,同时也可以有效地降低胆固醇和降低血压。

  1927年宋美龄与蒋介石结婚以后,她与蒋介石无论在生活理念还是政治观点上,都有许多有待磨合的地方。其中生活习惯的差异,成为她婚后与蒋氏最大的迥异。这些差异当然缘于她与他所受东西方教育的不同而无法取得生活理念上的一致,其中宋美龄与蒋介石在生活几十年以后一直无法取得一致的差异,正是她与他各自不同且又无法迁就的饮食习惯。宋美龄可以让不信仰基督教的蒋介石随她而改信基督,也可以在蒋氏决定重大政治策略的时候,以她的意见作为转圜政治危机的基础。然而从美国读书时起就喜欢食用素食素菜的宋美龄,却无法让蒋介石改变他不吃青菜沙拉的固习。

  关于宋美龄与蒋介石饮食习惯截然不同的说法,没有经常追随在这对夫妻身边的侍卫官翁元先生的口述资料更具有说服力了,翁元说:“在蒋家家族当中,老先生(指蒋介石——引者注)是最重视吃食的一位。他吃的食品,非常精致但很简单,中年以后因装假牙,老先生的餐饮,基本上以中西式餐食为主,拿早餐来说,通常早上是吃一些点心类的食品,诸如汤包、包子、馒头,有上海式的餐点及西式餐点,也有北方式的口味。为了让老先生吃得舒服称心,大师傅几乎天天得变换花样,可是菜色再怎么改变,老先生有几样家乡菜是每天都要吃的,那就是腌盐笋和芝麻酱。他的吃法就是拿盐笋蘸着芝麻酱吃。就因为腌盐笋是老先生每天都要吃的家乡味,官邸内务科几乎每年都要腌制几十斤,供老先生每天食用。老先生毕生南征北伐时,遍尝南北餐饮,仍情有独钟家乡味。官邸的菜色几乎每样都会用鸡汤做调味,老先生非常喜欢吃鸡汤,厨房几乎每天都准备鸡汤,厨师知道先生的口味,每天都会准备好一只老母鸡,煨锅浓鸡汤,成为官邸饮食的基本特色。老先生一口假牙,所以习惯吃烧得比较烂的菜,不管是中餐,晚餐,桌上大概是五道菜左右,菜色是二荤三素或三荤二素,每道菜虽然称不上是宫廷美食,但是也兼顾了风味和营养。大体而言,老先生不是一个喜爱大吃大喝的人,而是喜欢精致的江浙小菜,例如:水煮笋头、酱菜、小黄瓜等,芝麻酱则是他最喜爱的一种调味品。老先生是一个注重饮食口味的人,但是,他绝对不挑食,只要是端上桌子的菜式他都会吃上一点。对西餐的兴趣始终不高,所以,当官邸晚上吃西餐时,老先生有时宁愿吃他的家乡味,比如咸笋、酱菜,蘸着芝麻酱,吃一点稀饭。老先生虽然和老夫人一起吃中饭和晚饭,可是两个人吃的东西简直就是南辕北辙,一点都没有餐食上的共同嗜好。大体上,老先生吃的方面完全是中国传统式的,而老夫人则是全盘西式口味。有时候,老先生见到老夫人吃生菜沙拉,就十分不解地开玩笑:‘你真是前世羊投胎的,怎么这样爱吃草呢?’老夫人也不甘示弱,略带不以为然的语气说:‘你把咸笋蘸上黑黑的芝麻酱又有什么好吃的呢?’不过所幸彼此并不冲突,各安其食。因为假牙的缘故,老先生偶尔会有牙根肉疼痛的情况,当他牙床疼痛的时候,他会让我们给他拿一些稀饭来吃,稀饭是士林官邸每天都有的食物,是用鸡肉熬成的,可说鲜美无比,或是白米稀饭。官邸还有一样传统的美味,就是所谓‘黄埔蛋’。黄埔蛋其实是用大火炒出来的蛋,里头还摆些葱花,起锅时间特别快,所以吃起来很嫩。老先生吃黄埔蛋可说百吃不厌,通常他牙疼的时候,这道菜是他必备的菜肴。”

  3.每餐离不开的青菜沙拉(3)

  关于宋美龄和蒋介石饮食习惯的迥异,早在大陆时期跟随他们多年的侍卫官孙宗宪,显然比到台以后跟随宋蒋两人的翁元更为稔熟,孙宗宪说:“蒋介石和宋美龄是1927年结婚的。起初,两人的生活习惯、志趣爱好,各有不同。譬如,蒋惯于吃中菜,宋则喜西餐,吃饭时各吃各的;有时意见不合,引起争吵。因蒋杀害邓演达,两个闹得最烈。宋美龄每一气之下,就驱车走上海。每次都由宋母或姐霭龄(孔祥熙夫人)对双方进行劝解,促宋回去或电蒋来接。以后逐渐和睦,同吃中菜,宋母死后,相处更为亲昵,且称‘大令’(洋人夫妻间的爱称)。宋对蒋的生活起居,关怀照顾,无微不至,犹如护士。蒋有胃病,不宜饱食,宋加以限量,每餐二小碗。有时蒋还是想添,宋每劝止。蒋办公之后,宋常为之整理案头文件。公余时联袂散步于官邸(军校内)小花园。一次假日,宋高兴地提出去野餐,蒋欣然赞同,就命准备简便灶具、餐具和必要的食物、调味品,驱车到中山陵园,搬石架锅,宋亲自煮菜,因火太猛,鸡蛋炒得焦黑不堪,宋向蒋表示歉意说:‘我不会烧菜,鸡蛋炒得不能吃了。’不愿拿过来,蒋说:‘好吃的。’一定要她拿来吃。于是席地而坐,津津有味地吃起来,还连说:‘好吃,真好吃。’竟一扫而光,我们在旁不禁暗暗好笑。蒋介石夫妇的膳食费,每天三元,包括男、女佣各一,厨司一在内,有一处理私人信件的姓钱女秘书伙食费自理。招待客人时另加,菜肴之中,每天有新鸡一只,煮汤吃两餐。蒋不吃点心,不吸烟,不饮酒,不吃茶和牛奶咖啡,渴时喝白开水,每晨4时起床,做体操,洗澡;宋美龄的生活也并不特殊,当年上海小报载她用牛奶洗澡,我们无人知道此事。”从两个在大陆和台湾时期跟随宋美龄身边的侍卫自述之中,不难得到有关宋美龄饮食及生活习惯的真实状况。不同时期的生活规律大致都保持着比较固定如一的饮食习惯,这也是宋美龄长寿健康的重要原因。

  宋美龄最喜欢的菜是西芹,也就是中国的芹菜。她喜欢食用这种菜的原因,也许并不是因为芹菜的滋味,而是一开始就是从养营的角度出发的。她曾经在饮食上花费过许多心思,为了进一步搞清哪些菜对她的养生和营养有益处,中年时的宋美龄就注意在身边配备一名营养师了。当然,她也并不是只为了自己的营养,同时更是为了她的丈夫蒋介石在饮食上的需要。可惜这位营养师并不是专业性很强的人,而只是台湾荣民总医院的内科医生。不过,他到过美国留学,确实也懂得许多与养生相关的学问。这位医生告诉宋美龄,在所有中国菜蔬里,西芹的营养成分最高,每市斤芹菜里含有钙6克左右、碘2.26克、蛋白质1.1克、糖1.0克,更重要的是这种西芹还含有其他菜中所不具有的铁和多种维生素。所以他向宋美龄建议:如果多食用芹菜,不仅可以有利于她的血管不至于过早硬化,同时也对宋美龄当时所患的神经衰弱大有益处。在当时没有什么比让宋美龄为自己每天的睡眠不理想而忧虑的事情了,所以她听了这位医生的意见,有一阵子,几乎每餐饭时她都一定要求厨师为她特别炒一碟西芹肉丝,作为她佐食的佳肴。

  宋美龄早年在南京和上海生活期间,还有一个饮食习惯,就是她喜欢喝牛奶和参汤。那时的宋美龄还不能真正认识到营养与长寿的关系,所以有时她不但喜欢吃一些肉类食品,如火鸡和烤鸭之类,而且也像普通中国政要富商一样,往往把长寿的希望寄托在高蛋白营养品之上。在这方面,宋美龄最初确实喜欢牛奶和人参汤。她那时甚至误以为人参汤喝得越多,对她的体质健康越加有利。她到台湾以后,才渐渐认识到牛奶和人参汤之类的补品,纵然其中含有很高的蛋白质,但是久饮反而会造成体质的下降。

  关于宋美龄早年喜欢饮用牛奶之类补品的往事,可以在蒋介石早年随身副官居亦侨的回忆录中发现蛛丝马迹。居亦侨说:三十年代和四十年代,“宋美龄爱吃西餐西点,早晨是酸奶和牛奶、烤鸡、猪排、白脱面包、沙拉之类。有时,蒋介石也陪她吃西餐菜,但吃上几天,就换口味了。”又说,“蒋介石最爱吃富有溪口家乡风味的菜肴,宁波、奉化都在东南沿海,海滨水产丰富,蒋介石一般除海鲜外,最中意的是奉化的奉蚶,这种蚶子比宁波蚶还要鲜美。蒋介石的原配夫人毛福美,知道蒋介石喜欢吃家乡菜,每年都及时做好,派专人送到南京官邸。浙江有些菜肴、海鲜,在南京当地是可以买到的。毛福美腌制的家乡咸菜和烤制的鸡汁芋艿头,也是蒋介石爱吃的。咸菜雪里红鲜而嫩,装在瓮里,取出切成细末,加拌麻油和糖,味道鲜美。雪里红肉丝汤和大汤黄鱼,都是蒋介石喜欢吃的。溪口的芋艿头,比别处的芋艿头软糯,入口即化。毛福美每年都要把大量的芋艿头藏在地窑里,隔一段时间运往南京,在蒋介石住地妥为储藏,以防变质。以后厨子便用鸡汁烤制芋艿头或鸡汁芋艿头汤供蒋佐食。……这类腌制或经过发酵的食物,宋美龄是不喜欢吃的。蒋氏夫妇同餐时,臭鲜食品不上桌。但是1947年农历正月十五日,她尝到一点腌菜,觉得清爽可口,余味无穷。那天,她邀约大姐宋霭龄,要霭龄带公子和小姐到夫子庙逛花灯市场,事前嘱托侍从到六华春菜馆预订一桌酒席,口味要清淡些。怎样才能出奇制胜迎合她们的口味呢?菜馆厨师挖空心思,大动脑筋,多番琢磨,还是胡天胡、殷长贵两位师傅想到,上完口蘑锅巴、汽锅鸡、冰糖银耳等大菜后,再来一碟腌菜麻油拌腌心菜,吃粳米稀饭。到时候,如此这般办理。果然,一盘腌菜上桌,色如碧玉,清香扑鼻,鲜嫩异常,获得宋美龄的赞叹。她传呼厨师前来询问菜的做法,临走时还带了一小缸。回到官邸被大家讨索一空,第二天又叫侍从再去买回两缸。……”

  4.每餐离不开的青菜沙拉(4)

  居亦侨的记述中虽然只是宋美龄早年在南京生活的点滴,不过仍然可以一窥其当年在饮食口味上的特点,喜欢清淡原来早在那时就是这位“第一夫人”所苦苦追求的了。其原因除了她吃惯了官邸中与官方盛宴上的大鱼大肉之外,喜欢清淡的菜肴并以此来养生保健,防止身体过早地发胖,才是宋美龄尽量保持饮食清淡的主要原因。

  二、.吃水果的学问

  饭后吃水果是宋美龄多年保持体内酸碱平衡、美容和消化食物的良好习惯。

  早年她在美国读书的时候,就养成了喜欢吃巧克力的习惯。这种甜品虽然在许多人看来有害于健康,宋美龄本人也知道这种含糖量极高的巧克力奶糖,如果食用或摄入得过多,肯定会影响她的胆固醇和血压的稳定性,然而宋美龄中年以后仍然在她的室内冰箱里保存着许多从美国购买的高级巧克力奶糖。只要她想起来的时候,就会让人取出几粒来嚼,但每次不多吃,点到为止。这样一来,体内的含糖量就会控制在她所需要的水平。经医生多次检查,一般血糖含量都不会超出她视为超标的“警戒线”。

  宋美龄偶然食用巧克力的情况,极像她中年以后偶然吃几次肉类和含脂肪较高的食品。特别是出席一些官邸和圆山饭店的宴会时,她对那些引她胃口的肉类食品,也不能不大饱口福。但是,一旦宋美龄经过医生的化验检查发现某一项指标突破了她多年严格恪守的底线时,她就会马上来一个“回马枪”。这就是她必须要采取几天的节食来让自己的胆固醇指标重新降低到原来的水平线上。

  宋美龄45岁以后,特别关注自己的体型变化,每天都要身边的护士为她测体重。三围的要求特别高,无论三围中的哪一围出现了“超标”,都会给她带来恐慌,这时她就会吩咐士林官邸里的厨师们在她的菜肴中一定少放猪油。而且有时候她为了远避荤菜,甚至与蒋介石隔桌而食。在这种情况下,宋美龄才决定把她从小就喜欢的甜品彻底戒掉。1965年以后,宋美龄甚至把她喜欢的巧克力奶糖也请出了她的冰箱。

  宋美龄在步入50岁的时候,格外注意自己的养生。她还特别将乾隆皇帝的养生经抄成了毛笔大字,挂在士林官邸的卧室里,以期让她每天都能在早晚时看到这些前清皇帝保养身体的经验之谈。乾隆的养生秘诀是:

  齿常扣,津常咽,耳常弹,鼻常揉;

  腿常支,面常擦,足常摩,腹常揉;

  腰常伸,肚常提,食勿言,卧勿语;

  钨勿醉,色勿迷,财勿贪,气勿生。

  这样,官邸里的医官们便为她想了一个可以替代巧克力的权宜之计,那就是以水果来补充体内必要的糖分。当然,宋美龄对各种热带水果的需求,并不是普通人所想的饭后口味上的需要,而是出于种种精心的考虑。她对各地采购而来的芒果、香蕉、提子、鲜荔枝、橘子和杨桃等等,主要是先区分哪一类水果对她的养颜有益处才会食用的。据许多来自台湾的资料中介绍,一些早年在士林官邸中伺候宋美龄起居和饮食的人们称,宋美龄中年以后为了养颜与美容的需要,最喜欢吃的水果就是台南的西瓜。这种西瓜不但果肉肥硕,滋味甜美,而且其中含有大量的西瓜汁。在夏季天气炎热的时候,宋美龄的房间里几乎每天必备一二只大西瓜,以便随时切用。而猕猴桃对于宋美龄来说,则是她1950年来到台湾以后,身边必备的鲜果。她之所以这样喜爱猕猴桃,就因为这种亚热带水果里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官邸医生告诉她:“多吃这种水果的好处就在于它的果汁可以美容,并让夫人的皮肤永远保持白皙无皱的现状。”

  宋美龄的冰箱里存贮较多的还是台湾的芒果。她认为这种热带水果内含的维生素A和维生素C较多,不但有利于她的美容,而且有助于她的消化。据台湾御医姜必宁早年对记者谈宋美龄的生活时说:“当蒋夫人向我请教有关芒果对人体的养生价值时,我告诉夫人说,芒果虽然很有益于养颜,但是它不宜多用,因为芒果吃多了可以造成腹泻。”因此宋美龄便在自己便秘的时候,多服用芒果。而水蜜桃、荔枝和葡萄,也很受她的喜欢,只是银杏和龙眼让宋美龄敬而远之,其中原因外界不得而知。

  宋美龄在喜欢吃水果借以美容的同时,更喜欢直接以新鲜的花瓣洗脸或沐浴,因为这样做花的香气可以在沐浴的过程中弥漫她的全身。不过宋美龄的皮肤又十分敏感,她虽然喜爱用花瓣放在浴缸里洗澡,却绝对不能轻易接触鲜花的花粉。花粉可以刺激宋美龄的皮肤,三十年代她在重庆时染患的皮肤病——荨麻疹以后,几乎开始与艳丽的鲜花绝缘了。正如侍卫官翁元在《我在蒋介石父子身边的日子》中所说的一样:“宋美龄非常重视身材和容貌的保养,是官邸公开的秘密。早年,宋美龄的皮肤很容易过敏,病情最严重的时候,甚至吃了一点海鲜或是沾上一些花粉,就会皮肤红肿,非常难受。后来,她经过一阵子的治疗,才慢慢痊愈,以后我们就不曾再听说她的皮肤再有过敏的情形。”

  三、美国产的燕麦片

  1.美国产的燕麦片(1)

  宋美龄为什么将喝牛奶改为了喝燕麦粥?其中的奥妙究竟是什么?

  燕麦,历来就属于可溶性较强的膳食纤维,它曾经被人称为“第六大营养素”。宋美龄的保健医生们之所以极力建议宋美龄每天服用一碗燕麦粥,主要的原因是宋美龄自从1963年以来,患上了习惯性便秘的疾病。而燕麦粥则是医治这种慢性疾病最好的食物,毕竟这样做要比服药好得多。而燕麦作为可溶性较强的食物,既便于饮用也便于对习惯性便秘起到长期见效的作用。士林官邸的医生们认为: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对于肠蠕动有着特殊的疗效。它比用缓下药物更为理想,是因为服药过久会在宋美龄的体内产生副作用。而习惯性便秘又是一种无法用药物进行根治的痼疾,所以医生们决定以燕麦粥来取代她常喝的牛奶,无疑是有道理的。

  宋美龄晚年在纽约蝗虫谷孔氏大宅生活的时候,她仍然保持着每天早晨喝燕麦粥的习惯。一位在老夫人身边担任侍从的卫士,曾经这样描写宋美龄喝燕麦粥的情景。他写道:“她一般仍然在上午11点左右起床,洗漱后约12点来到饭厅。她的早点很简单,就是一杯柠檬水、一碗燕麦粥和一杯热咖啡。小桌边另放有一张小木桌,上面放着当天美国出版的《纽约时报》、《世界日报》和前一天送达的台湾版《中央日报》及一些美国杂志。她有一面喝燕麦粥一边看报的习惯,这是她早在台湾时就有的习惯,特别是蒋先生病逝以后,只有她一人吃早饭的时候更是如此。而且她所喝的燕麦粥还必须是美国产的才行。换了其他种类的燕麦粥,她都会马上品尝出来………”

  宋美龄在服用燕麦粥以后,不但感到此粥确对她的便秘大有益处,而且还从中发现了更大的好处,那就是燕麦粥可以降低体内的胆固醇。经过医生们的研究和各种相关资料的考证,台北荣民总医院的医生们认为,燕麦粥中包含的膳食纤维,在人的消化系统中起到了当初没有预见的良好效果。他们经过化验分析获知,燕麦粥服用以后,恰好赶上人服用食物以后的正常消化过程,在这个时候肝脏就会分泌出大量的胆固醇。而胆固醇中的胆汁酸则能够有效地协助脂肪的分解与消化,膳食纤维起到的作用就是恰到好处地吸去了大量的胆汁酸。这样一来,大量对体内有害的胆汁酸便不能排进血液中去,而这时候肝脏则可以把血液中的胆固醇摄入然后再排出体外,这样就有效地避免了血液中胆固醇的增高。

  经过这样的多次化验,让宋美龄最后看到了每天食用燕麦粥显然优越于喝牛奶。燕麦粥这种可溶性的膳食纤维简直就是人类食物中的佳品了。燕麦粥有种种意想不到的好处,这让宋美龄喜不自禁。她发现每天服用燕麦粥,不但是一种既有滋味和营养的食品,同时也是一种没有副作用的药品。当时的宋美龄所用的燕麦,并非台湾出产,而是蒋介石指示国民党有关机构用外汇从新加坡和泰国等东南亚国家和地区去购买,然后空运到台北。这些看起来便宜的燕麦片实则上运送到台北的士林官邸以后相当昂贵了。当然这些外汇在蒋介石的眼里是微不足道的。

  1975年蒋介石在台湾病逝以后,宋美龄的生活也发生了一些微妙的改变。不久她因为种种不快而远飞美国,定居在纽约城郊的蝗虫谷孔宅里。在这里她仍然坚持每天食燕麦粥,不过这时她所用的再不是通过外汇高价购买并空运的高级燕麦片了,而是美国当地出产的普通燕麦片。在美国生活初期蒋经国仍然给她身边派来了保健医生,到了宋美龄的人生暮年,由于李登辉上了台,他借口开支过多而逐步减少了派往美国的服务人员,到了1999年冬天,宋美龄身边所有的医护人员大多都先后离开了她,这样她就再也不可能像从前那样,每天身边有专职医生担任她的生活起居的护理和指导了。这时候宋美龄如果生病,就只好由侄女孔令仪等亲友,把她送到距曼哈顿住宅区不远的一家医院去医治。晚年的景况确实江河日下了。

  2.美国产的燕麦片(2)

  不过,即便生活在逆境之中,宋美龄对饮食的严格控制和对某种有益食物的摄入,仍然还像早年一样没有丝毫地更改。譬如她对燕麦粥的偏爱甚至至死没有任何变化。孔令仪和丈夫轮流照看着宋美龄,有时候孔令仪还会把美国超市里最新进的燕麦片买进曼哈顿的那幢高层公寓里,为宋美龄加热成可口的燕麦粥。有时候孔令仪还会把美国对燕麦的最先研究成果向这位老妇人报告。不过,当孔令仪把一份有关燕麦粥的研究结果送到宋美龄的床榻前面时,宋美龄已经不能自己阅读了,侄女就会在床前给她用英文诵读:“燕麦粥最新研究的结果是:一、燕麦粥的最有效功能就是具有阻挠血中甘油三脂的形成,因为它含有一种名叫燕麦甾醇的物质,对净化血液中的胆固醇有着非常的疗效;二、燕麦麸皮中含有一种叫活性酶的物质,它具有降脂和排除胆汁酸的作用,直接把血液中的有毒液体通过尿液排出,以达到净化血液的功能;三、燕麦中含大量的亚油酸,它是降脂排毒的最佳因子。正是由于燕麦中含有多种降脂的物质,所以近年来盛产于中国大陆、东南亚地区和英美等国的燕麦,颇受青睐。据美国一位著名的营养学专家近年来所进行的临床试验,对来自美国加州、马诸塞州和德克萨斯州的十八名患有高血脂症的病人进行追踪治疗观测,在长达9个月的时间里,这位专家分别对这十八位患有高血脂症的病人进行燕麦粥的治疗,得到的结果是,这些患者平均每人每天食用燕麦片70克,9个月后再行测试物理指标,发现吃这种燕麦粥的十人和不食用燕麦粥的八人中,出现了比较明显的变化。食用燕麦粥者甘油三脂及低密度脂蛋白均明显下降了百分之五十至百分之六十。其中有一位女性患者竟然出现了更加明显的降脂效果,甚至比一年前她遵医嘱服用降脂药物还要明显。所以美国著名营养学专家凯南教授认为:美国膳食协会建议每人每天食用燕麦粥,最好要保持在每人平均每天食用20至30克的水平。因为在美国百分之五十以上的人群出现了可怕的胆固醇偏高现象,这样,如果这些患有胆固醇偏高症的人们都能习惯于饮用燕麦粥,那么就不再需要靠药物来治疗了。”

  宋美龄听到这个消息,心里感到愉悦。她知道自己之所以长寿到百余岁,与她长期以来饮用燕麦粥的习惯有着直接的关系。

  第二章:偶尔打“牙祭”

  四、洛德指点她认识苹果

  1.洛德指点她认识苹果(1)

  在台湾士林官邸里当侍从的人都知道,每年苹果下来的季节,官邸里都会成箱成车地运进一批。这些苹果大多都产自于台中和高雄,品种是上好的,果实硕大,香甜可口。当然,这些成箱运进来的苹果蒋介石是很少食用的,因为他的牙齿不佳,即便偶尔食之,也需要由护士将一只苹果切成数块,然后每块上都插好牙签,一般情况下一只苹果蒋介石需要吃一天,有时甚至几天才能吃完。

  绝大部分苹果都由宋美龄食用,刚到台湾的时候,宋美龄每天三餐之后可以各食一只,后来随着她年龄的增长,每天所用的数量在逐步减少,不过宋美龄喜欢吃苹果是自始至终的。因为她认为苹果中有益于身体吸收的营养实在太多了,这是她从美国一位医生那里得到的经验之谈。1942年宋美龄从重庆启程前往美国医治腰伤和荨麻疹的时候,她住在纽约郊区的哥伦比亚医疗中心,在那里她结识了一位精于营养学的医学专家温斯顿·洛德,是他告诉宋美龄一番吃苹果的学问。

  洛德说:一个人每天吃一只苹果,就会有很大的收益。因为苹果含有防治心脏动脉粥样硬化的特殊抗氧化剂,它的名字叫“类黄酮”。如果每天摄取一定数量的类黄酮,那么日积月累,就会在人的心脏血管壁周围积聚成一道坚硬的防线,使得可促成动脉硬化的黏稠状血液无法在血管壁上形成危害心脏的老化斑。洛德告诉宋美龄:人的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并不是一天两天马上就形成的,而是日积月累,加之人食用的油腻过多,就会变成危害心血管的隐患。而类黄酮就是可以清涮血管壁的有效消毒剂,一个人每天从其他水果或食品中摄取的类黄酮十分有限,只有苹果内含有的最多。

  洛德向宋美龄提供的大量与苹果有关的历史资料表明:据美国一位战前的保健医学权威通过化验得到的数据表明,他亲自做的一项试验中,对20位女性进行的对比。其中每天摄入类黄酮最高的10人(30MG)与摄入最低的10人(17MG)相比,因冠心病而早逝的相对危险性是0.45;每天只吃一个苹果的5人与根本不吃的5人进行对比,患冠心病的相对危险性是0.52。这份由哥伦比亚长老会医院提供给宋美龄的“苹果试验报告”还说:“哥伦比亚医疗中心保健专家们论证:蔬菜和苹果是最具营养的食品,美国加州戴维斯大学的科学家们指出,苹果是一种最佳的抗氧化物的来源。他们的试验是吃苹果或喝苹果汁能防止胆固醇沉积阻塞动脉。就理论上而言,所谓坏胆固醇(LDL)在没有受到自由基影响或氧化之前,并不会妨碍人的健康。而这些学者们的研究中发现,苹果的主要成分就是阻挡自由基对胆固醇发生作用。专家也对苹果的果肉和皮作了分析,发现它们都具有抗氧化的作用。但苹果皮似乎含有更多的抗氧化剂,这说明了吃苹果不削皮是有道理的。此外专家们也确定了所有苹果都含有抗氧化剂的事实,只是不同类的苹果含抗氧化剂量的多少有差别而已。苹果中含有抗氧化剂就是一般所知的类黄酮(FAVONOIDS),这种蔬菜或水果中常见的微养分除了可以防止感染、消炎,还是最好的血管清理剂,能阻止胆固醇氧化外,更能有效防止血小板凝结成块,因而会减少中风和心脏病的危险。……”

  宋美龄对于洛德医生提供的这份医学报告十分惊讶也十分激动。因为此前她只是盲目地喜欢吃水果,却没有意识到一只普通的苹果,竟然会有如此之大的好处和学问。而美国医学在她眼里之所以超前和进步,就在于它已经进入了保健的范畴。并且让她从心里感佩的是,当时正是世界上到处爆发战争的年月,在动荡不安的国际社会中,美国医界人士竟然在这种历史的大环境下,还在研究如何提高人的健康与苹果可以防止心脏病的问题。

  洛德说:吃苹果的第二个好处是可以平衡人的血压升高。因为人体内的钠是致使血压与年俱增的主要因素,而钠的天敌就是苹果中含有的钾。此外多吃苹果还可以对人的便秘大有益处,当时宋美龄在美国哥伦比亚医疗中心治病期间,由于她很少走动,所以时常便秘。在这种情况下洛德建议宋美龄解决便秘的最好办法不是施用药物,而是每天吃几只苹果,或者说食用由护士们挤好的新鲜苹果汁。宋美龄遵照医嘱做过以后,她的便秘状况果然大有缓解。美国医生洛德对此的解释是:苹果之所以会在人体中起到和缓便秘的原因,就在于它含有大量的纤维,就是这些纤维促成了大便不易在肠道里积聚和结块。同时苹果里还含有大量的有机酸,它可以促进肠壁的不断蠕动,这样便秘之苦就会迎刃而解了。

  2.洛德指点她认识苹果(2)

  当然,宋美龄回到台湾以后喜欢苹果,并非仅仅因为美国医生洛德对她便秘期间所作的提示,还在于她通过经常性地吃苹果,可以帮助宋美龄达到美容的效果。在宋美龄眼里,苹果简直就是水果中的珍品,它内中的维生素C可防心肌发炎,而维生素B则有利于神经功能的健全。而且苹果的果糖还有催眠的作用,真是一个取之不尽的小宝库。苹果能够美容是因为她后来请教过官邸里的医官们,得到的答复是,苹果中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这些东西对人的容颜当然会有益处。宋美龄为此还吩咐官邸里的医护人员对苹果进行切片化验,最后她终于寻觅到了苹果既可治病亦可美容的科学依据。化验的结果表明,苹果中所含有的锌、碘、铜、钾等矿物质,会使人的皮肤得到润滑,防止干燥。所以她才对苹果更加情有独钟。

  若干年后,宋美龄已经再次从台湾来到了美国,而且在纽约曼哈顿的一幢高层公寓里安度晚年了。这时候她因为牙齿等问题,早已经多年不再食用苹果了,她的心脏和血压由于多年的精心保养,始终处于非常良好的状态。

  1999年冬天,宋美龄在那高层公寓里又读到一份来自芬兰保健医学界最新的研究报告。同样都是对一只小小苹果所进行的试验,其结果却要比战争年代她来美国纽约治病期间从温斯顿·洛德那里得到的相关试验报告更进了一步。来自芬兰保健学家的试验报告说:“就苹果所进行的多次试验中证明,多吃含有类黄酮的食物可以保护人的心脏不受损坏。而苹果中含量丰富的纤维则是防止心脏病的主要成分。另一项芬兰的心血管研究成果说,苹果内含有大量抗癌物质,假如人们多吃一些含有类黄酮的苹果和洋葱,那么患肺癌的机会就要比不吃这些食物的人减少百分之四十六,患其他癌症的机率也将比一般人减少百分之二十。此外,保健专家们还指出:花椰菜、大蒜、葡萄、李子、酸樱桃等水果中也含有大量的类黄酮与其他抗病物质。”

  尽管现在国际社会对人吃苹果的关注远远超过了战争时期的认知水平,宋美龄也是身受补益的当事者,然而她这时只能望着这份来自芬兰的最新报告发出淡淡的微笑:苹果不但有防治冠心病的作用,而且新的研究结果已经证实一颗小小的苹果,竟然还有防止癌症的奇效!但她的牙齿早已经不再适合吃苹果了!

  五、圆山的盛宴让宋美龄“破戒”

  1.圆山的盛宴让宋美龄“破戒”(1)

  前面提到的都是宋美龄家居生活中的饮食,但是这并不是说她就是一个与生俱来的素食主义者,更不是说宋美龄从来就不喜欢食用肉类食物。如果翻开许多知情者的回忆录,就会发现早年宋美龄在上海、南京和重庆等地生活期间,她不但喜欢吃肉类食品,而且还相当会吃肉类食品,例如鸡、牛排、猪排等等,都曾经是她最佳的佐食之品。这种习惯一直到她来到台湾生活时也不曾改变。

  只是宋美龄是一位善于克制自己食欲的女性。如果说她在嫁给蒋介石之初就刻意节制饮食中的酸性食品,全然是出于控制身材不发胖,希冀自己的纤细身体永远保持婀娜窈窕,那么当她进入中年以后,严格控制自己饮食中的酸性食物超标,其主要用意已经转移到控制血脂变化,益于健康的方面来了。

  但是,这并不是说宋美龄就全然拒绝酸性食物。有的时候当她发现自己的身体已经保持到一定纤弱的程度时,她也会狠下心来打一下牙祭。只是吃过几次丰盛的肉类宴席以后,宋美龄很快就会通过检查体重的变化,来尽快更改菜谱,使自己一度发胖的身体恢复“原状”。在“恢复原状”之后,她是下定了再也不多吃一口肉类的决心。不过,宋美龄在台湾期间,这种咬紧牙关“控制口福”的作法,有时会因为意外的宴会被打破,而蒋介石也常常希望宋美龄从自我控制的“苦行僧”生活状态中解脱出来。这就是每当有美国客人来到台湾的时候,蒋介石在圆山大饭店和“总统府”举办宴会的时候,一定要请出宋美龄来宴会上坐陪,这种时候往往是宋美龄必须破戒的“难关”。她即便望着诱人的酒池肉林不想吞咽,也无法控制那些比比皆是、五花八门的美味佳肴的诱惑。

  不过,宋美龄是绝对不敢吃海鲜类食品的。特别是对鲤鱼、鳗鱼、黄花鱼、鳕鱼和虾仁、海蟹、海参、海带、海米等等,都一向敬而远之。虽然她对此也极有胃口,有时甚至馋涎欲滴,可她并不敢食用。因为一旦她吃下海产品,可就会让她的皮肤病旧病复发,奇痒无比。可是,不知为什么在过了若干年以后,宋美龄暮年时来到美国纽约生活以后,这种惧怕海产品的情况居然有了一些意想不到的改变。据蒋介石从前的“御医”熊丸先生所撰写的《回忆录》中说:“夫人每天早上由化妆室出来后,多半先在起居室里画画和练字,下午1点钟才陪蒋先生吃午饭。过去夫人有许多东西不能吃,她对鱼虾过敏。但上回我到美国看她时,发现她对鱼虾已不那么敏感了。……”这其中的奥妙究竟是什么,宋美龄为什么在失去荣华与权势以后,在美国当寓公的时候居然对从前困扰她的敏感海鲜品忽然又产生了兴趣,熊丸先生在他的《回忆录》中没有详加说及,当然也就不好随便猜测究竟了。但是宋美龄多年来始终不食鱼虾却是许多熟悉她的侍从们都众口一词的。

  关于宋美龄来到台湾初期重要的宴客地点——素有台湾现代御膳房称谓的“圆山大饭店”,1972年台湾《中国时报》曾经发表一位记者探秘式的采访笔录,这些首次公开的解秘笔录中这样详细地披露了宋美龄所钟爱的这座宫殿式的“御膳房”的台前幕后与种种外界所无法获知的隐秘。其中写道:“古代宫廷御膳房的奇闻秘录源远流长,您可能想象不到,台北圆山大饭店这个‘现代御膳房’的妙谭更是满箩筐。笔者走访了几位历任‘中华民国总统’和夫人宋美龄用餐的厨师及餐饮服务人员,请他们畅谈国人鲜知的圆山轶事。在圆山饭店最隐秘的档案室里,摆着一列列纤尘不染的公文档案,资料目录页上工整地写着‘先总统蒋公’、‘蒋宋美龄女士’、‘严家淦总统’、‘蒋经国总统’……紧接着是历任的‘行政院院长’、高级军事首长、外国驻台使节的姓氏。

  “您可别误以为那儿藏着什么机密人事档案资料,因为,这其实是圆山饭店建立了二三十年的‘VIP’口味档案。光从这套完整细致的口味档案来看,就足以证明台北圆山饭店拥有‘现代御膳房’的头衔,真是当之无愧。民国五十年代,不论国宴邀请哪一国家的‘元首’或贵宾,也不管规模大小,在‘国宴’举行前夕,圆山饭店所有资深厨务人员,都要将必备的锅碗瓢盆各式餐具打包妥当,装载到专车上,服务人员另外坐上一辆公务车,浩浩荡荡,直驱‘总统府’。诸位看官别误会,他们不是去静坐示威,而是要上‘总统府’做‘国宴’羹汤的试菜作业。讲白一点就是‘国宴’的餐饮试吃。通常,‘总统府’三楼介寿堂隔壁边间是早期‘国宴’的试吃场地。圆山饭店餐饮及服务人员便在那里洗手做羹汤,尽管只是试菜,有关人员还是有板有眼,丝毫不得怠慢,大自‘国宴’专用餐具,银制餐具,小到菜肴选材、佐料、盘饰、桌饰及现场气氛的营造,都循规蹈矩,毫厘精准。‘即便是试菜,他们也抱定平时一如战时的心理,绝不疏忽,何况老总统和宋美龄就在附近。若稍有大意,万一蒋和宋美龄心血来潮走过来瞧瞧,岂不坏事?’某位资深餐饮干部回忆着。可见蒋公和夫人的威严排场。连‘国宴’厨师都心存慑惧。

  2.圆山的盛宴让宋美龄“破戒”(2)

  “一组两三百名的优秀厨务和餐饮工作人员,终年忙碌的目的无非是料理‘国宴’,或为元首,政要的民生问题席不暇暖,圆山大饭店这个‘现代御膳房’未来前景荣枯兴衰,正是中华民国国运的表征。论排场与宾客云集的盛况,‘老总统’和夫人宋美龄时代的‘国宴’最讲究,以服务员为例,光是针对中外元首个人,圆山就安排了好几位最资深的侍者,专门一旁听候吩咐。绣花针掉在地板上的音响都听得见,这种静肃程度,正是拘谨严肃的‘国宴’场合的最高境界。因此,即使有宾客临时讨饮一杯热茶,都不准侍者吆喝‘来杯热茶’,而是代之以静默的手势,由宴会厅辗转传到供给餐饮的厨务部门。上菜、上汤,更换餐具,整理场地等莫不过于此。譬如,内围领班人员举右手代表上菜,举左手代表上汤等,不仅动作要求静悄悄,各桌上菜肴的速度、次序、分量,都得协调一致,分秒不差。表情姿态都要一致。像这种功夫,自然要长期在职训练才行。

  “菜式方面,圆山国宴厨房有中、西式两种餐点系统。蒋介石和宋美龄做东的‘国宴’,绝大多数是中式餐饮。只有宋美龄一个人主持的宴会才会是西餐。为了慎重起见,每逢‘国宴’的前一二天,饭店内较大型的餐会均须暂停营业。若本店人员、器材不敷支配,还得动员高雄圆山饭店人力北上支援。蒋介石、宋美龄和蒋经国三人的口味有着绝大的区别。其中宋美龄的美式青菜沙拉,一般是每席必上的菜肴。而她本人无论出席何种宴会,宴请什么样的客人,都一定要保持清淡的滋味。大鱼大肉的中式菜肴她是坚决拒绝的,这也许与宋氏夫人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有关系,多年喜欢食用西餐和青菜沙拉,让她减少了中年以后的许多疾病。血液中含有的不利成分的减少,自然与她在饮食上的严格控制不无关系。

  “对于‘国宴’过程中的繁文缛节,历任‘总统’重视程度也各有千秋。‘老总统’和宋美龄时代非常重视致词、外国客人致辞、互赠勋章、闲话家常、互相敬酒。各项仪式完成后,再动筷用餐。席间杯觥交错,有条有理,一顿‘国宴’下来,拖两个小时是常事。若遇上若干爱致词、善训话的外宾,时间势必更长。宋美龄宴请客人的时候,她喜欢用短简的英文对话,经国先生身体状况不如蒋中正、严家淦和宋美龄。当年,他的糖尿病极度恶化时,‘总统府’秘书长和第三局特别交待圆山饭店,把‘国宴’办得愈紧愈缩短愈好。一切繁文缛节,能免则免。没有公式化的致词和虚应故事的相互赠勋,蒋经国时代的‘国宴’曾缩短到不满一个小时……”

  宋美龄正是由于多次出席圆山大饭店的宴会,所以她的特殊“口味”已经被饭店管理人员编进了“食谱档案”。在频繁地节食和食用素食之后,宋美龄的身体状况一度陷入“亚健康”状态。她虽然喜欢素食,甚至不惜为身体的永远年轻而舍弃了许多让她大饱口福的机会,不过,宋美龄也有普通常人喜欢吃荤的欲望。

  这样,台湾圆山大饭店里偶然举行的官方宴席,就给她以一饱口福的机会。她从心里既戒备这些宴会,却又强烈地希求出席宴会。她既有强烈的压抑心理,同时也具有无法抑制的美食愿望。正因为她始终处于这种复杂的欲望之中,所以在六七十年代她非常希望台湾官方不断地举行汇集中国古代几千年美食风味的盛大宴会,同时只要有她便于出席的高规格宴会,宋美龄几乎无请不到,而且她只要赴宴,肯定也会不顾“戒荤”的饮食规则,在宴会上大快朵颐。

  六、走出小天地,盛布酒肉兵

  1.走出小天地,盛布酒肉兵(1)

  宋美龄为了养生和健体的需要,在自己多年的饮食中始终处于矛盾的心理状态。

  一方面,她几乎每天每时都在以最大的毅力,克制着与生俱来的美食愿望;另一方面,她必须坚持着素食的原则,须臾也不敢越雷池一步。如果仅仅只是普通的家居生活,宋美龄和蒋介石在一起吃饭时一般不会发生什么不愉快。因为多年的共同生活,蒋介石已经清楚地理解宋美龄的饮食习惯,他与她泾渭分明的饭菜品种,中西菜肴的界限十分分明。可是,一旦在士林官邸里举办家宴的时候,许多不了解宋美龄饮食习惯的亲属,就会面对这位热心老夫人的盛情而手足无措了。

  在一般情况下,士林官邸的家宴很少举行。只有在极特殊的时候,蒋介石或宋美龄才会破例地提议,让厨师操持几桌酒菜。这样的时候只有在每年的旧历春节,或者端午、中秋和圣诞节才会有。而出席家宴的人员,也大多都是蒋经国、蒋纬国夫妇,以及他们各自的子女们。全家人集聚在一起吃饭的时候,往往机会十分难得。特别是能与蒋、宋一对老夫妇隔桌对饮,子女们的心情当然非常悦愉。而在这种时候往往又是孩子们感到拘谨的时候,因为蒋介石倒也慈爱,而宋美龄会在这时候给所有的子女和孙儿辈们亲自夹菜让菜,其盛情当然可嘉,然而当有人发现宋美龄一面频繁地给晚辈们布菜,一面她自己又面对满桌丰盛酒菜,所用菜肴格外小心,甚至不敢多吃一口菜,因此,受她热情让菜的晚辈们就心中不安起来,有的人甚至在宋美龄的面前不敢吃饱。其中蒋纬国不习惯与宋美龄在一起吃饭,就是一例。

  关于这一点,在台湾服侍蒋介石多年的老侍卫官翁元先生回忆说:“在吃的方面,老夫人(宋美龄)讲求精致,但是,在官邸作客的话,大概没有人不怕老夫人奉菜的。就以蒋纬国来说,他就对老夫人搛菜给他感到非常‘痛苦’。因为老夫人为了自己保持好身材,本人吃得很少,可是却拼命搛菜给他。通常官邸若有老夫人在的场合家宴或对外宴客,常常吃西餐或中餐。官邸餐聚比较讲究,每位面前放一个大盘子,进餐时,只见老夫人不断在席间给纬国先生夹菜吃,明明他已经吃饱了,可是老夫人还是不停给他夹菜,夹了几次,纬国将军已肚肠饱胀,再也吃不下了,已经夹在面前的菜肴非把它吃完不可,这是他一向的习惯绝不浪费,所以他经常开玩笑,在士林官邸吃饭,从来没有不吃撑肚皮的。吃的东西不多,可是特别精致的是宋美龄最为讲求的原则。”

  宋美龄对于蒋纬国等人的不习惯,她当然无法知道。因为从她的内心里,始终是出于善意,所以才往往闹出了上面这样的误会。她本人这样吃“猫食”早已经很习惯了,她从青年时起就信奉任何时候绝不“暴饮暴食”的信条,所以即便再处于热闹的喜庆场合,再面对丰盛的佳肴珍馐,她也绝对不会吃得个“沟满壑平”的。

  宋美龄与蒋介石新婚的初期,也曾有过不限饮食的阶段。那时候她还没有认识到限制美味会让她的体形变态,甚至变胖变丑。所以有一个时期她只要和蒋介石参加某种聚餐会,一般都要和那些国民党高官的女眷们,推杯换盏,吃得个痛痛快快。而宋美龄又偏偏喜欢在人多的场合里显示她对西方饮食的精熟,于是在那些宴会上,宋美龄会不客气地亲自制定西菜的菜谱。如果这些宴会上再有几个外国客人,那么宋美龄的宴客标准就会出现更多的花样。她一般都喜欢考虑到与会者的好恶,特别对那些来自美国、英国和法国的客人,她会依据他们各自的出身和国家的饮食风格,制定各种各样的西餐。例如她会在有德国客人出席的情况下,席间一定要布上一碟上好的地道德国牛排,以示尊重,让客人能感受到女主人的用心良苦。如果有英国客人,她就会叮嘱厨师一定要烧一盘真正的英式铁排鸡;如果有意大利客人,宋美龄就要点通心粉和奶酪;如果是宴请中出现了法国客人,宋美龄就会预先准备好几碟上好的法国大菜,以及法国人喜欢的罗宋汤;如若有美国客人带着他们的夫人到场时,宋美龄就会吩咐一定要有美式的青菜沙拉,而要在晚宴上点上几只红色的小蜡烛,点点烛光无疑会给他们的晚宴平添几分浪漫的色彩。还有,有多国客人同时在场的时候,宋美龄就会充分发挥她在饮食上的特点,以表示她曾经见识过国际上的饮宴场面。西餐就必然不拘格调,因为毕竟是几个国家的使节和使节的夫人们在场。宋美龄作为蒋介石的夫人、晚宴的女主人,她就势必要增加各国客人都能饮用的混合性西餐和菜肴,例如鲍鱼和中国的白汁桂鱼,至于汤菜则要有牛尾汤和蔬菜汤。如果厨师端上来的是淡汤,那么宋美龄还要再叮嘱上一些诸如红烩猪和蜡烛鸡来点缀其间。因为这种中国厨师烧制的蜡烛鸡,有着东方特有的风格,那是以白脱油来作为菜蕊的,而外面则需要卷上一层真正的中国鸡肉,这种亦中亦西的西菜,往往会在宋美龄和蒋介石做东的宴会上,不断地激起一阵又一阵热烈的喝彩声。

  2.走出小天地,盛布酒肉兵(2)

  当然,早年的宋美龄也会摆布中国菜肴来招待蒋介石宴请的重要客人,当然这些客人一般都是国民党的高级将领和地方大员们。在这种客人出席的宴会上,宋美龄当然不敢把她喜欢的西菜端上桌来的,因为这些高官对于西菜西点肯定会受之怯怯,食欲也会因为“吃不惯”而胃口大减。每当这种场合,宋美龄就会预先拟定适合客人口味的中国菜肴。也就是在这一时期,宋美龄才真正随着各种应接不暇的盛宴,领略了原本就属于她自己国家的饮宴文化。四川的姑姑宴,曾经是宋美龄在重庆生活期间最喜欢吃的菜肴,这是一席特殊的四川名菜,从前她没有进川之前,还不知四川的菜肴竟然会有如此大的魅力,抗战后来到川境以后,宋美龄才发现四川的菜肴确实是中国首屈一指的龙头菜系。其川菜的滋味,当然远远超越她小时候熟悉的粤菜。她发现同样的原料,如果让四川的厨师烧炒成菜,其滋味就具有独特的辣味。辛辣对于刻意保养身体和面部的宋美龄来说,历来就是大忌,她在南京和上海时期甚至连辣味也不敢闻。但是由于生活在四川的时间长达八年,所以后来辣椒对于宋美龄已经习惯了。有的时候她甚至也主张在她的汤菜里放下少许辣椒油,借以调味。

  在宋美龄与中国各派政治势力频繁接触的过程中,也是她领略和接受各方菜系的机会。她发现蒋介石麾下的各路军阀,几乎都有各自的饮食风格,而各路军阀一般都来自不同的省份。例如山东军阀喜欢的鲁菜、四川军阀喜欢的川菜、浙江军阀喜欢的浙江菜、东北军阀喜欢的北方菜,等等,都是在三十年代她亲自陪同蒋介石到各地视察军务的时候,在接触和熟悉各派政治势力的同时,也熟悉了他们所喜欢的菜系。一个从前只注重和崇拜美国西餐的女性,直到成为蒋介石的夫人以后,才体会到了中国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

  当然,尽管如此,宋美龄与生俱来的西方饮食习惯是绝对不会因为频繁应对各地的中国式饮宴而发生根本性的改变。这是因为宋美龄对西餐的感情实在太深了,绝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够改变的。在这一方面,不能不说一说宋美龄在抗战之前她所极力主张的“自助餐”,据她说,这种自助餐来源于美国官场的宴会,既经济又实惠,而且花钱不多就可以接待和宴请数量较多的人员。因为这是极其大众化的餐饮,蒋介石也相当欣赏。特别是在抗战时期,在一般情况下宋美龄和蒋介石是不举办大型宴会活动的。有些时候一定要举行餐宴的时候,宋美龄不得不取消了她从前所喜欢的排场和隆重。

  对此,在宋美龄身边服务多年的后勤总管黄仁霖在他的回忆录中写道:“有一天下午,蒋先生和夫人到励志社来,作了一次未予通知的突然访问。……在那一天,我介绍了一种用膳的新方法——自助餐。我在美国看见过这种方法,许多盛有食物的盘子,放在柜台上,一个个人连接地依次序排成一条长列,跟着前面的人边走边取,用小的碗和盘子来挑选自己喜欢的菜肴来吃,并照价付钱。在那一次集会上蒋先生率先开始,持着他的盘子,沿这条柜台前进,挑选他所要的食物。当然所有大官和司令们都照样鱼贯而行,取菜吃饭。对他们而言,这是一桩有趣的事,以合乎卫生且又实际的方法,来吃一顿饭。同时,他们似乎也喜欢这种吃饭的方法。……蒋夫人亦称赞我们的工作说:‘我从来没有看见过政府公务人员,收入这样微薄,而能做这样勤奋的工作。你们励志社同仁都是谨慎而节省的,你们用一块钱去做两块钱的事,愿你们好好保持着这种精神。’”

  宋美龄举行盛大饮宴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抗战前的1930年。规模最大的一次宴会是在张学良1930年首次抵达南京,那一次因为有张少帅的夫人于凤至出席,所以宋美龄一度成为盛大宴会中的主人,也是她首次以蒋介石夫人的身份在南京举行盛大的酒宴。就是在这次宴会过后不久,宋美龄与于凤至缔结了姐妹因缘。而由于她所善长的“夫人外交”,致使蒋介石与统帅东北军的张学良在南京缔结盟约,并开始了中国近代史上彪炳史册的南北统一。因此说在饮食上极为克制节俭的宋美龄,有时候也会一展身手,露出她盛布酒肉兵的“大手笔”,所以在撰写宋美龄的“食”之篇章,不能不把她节食之外的多彩一幕也记录在案。

  本文来源 :作者/窦应泰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上一篇:项英的后代     

下一篇:金岳霖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