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的故事
1929年,红四军由赣入闽,在长汀、龙岩等地接连克敌告捷。9月间,朱德军长率兵乘胜挺进闽西南边的漳平永福乡,时间虽短,却留下一折又一折动人的故事。
“红军不骗老百姓”1
风尘仆仆的红军指战员在福里等村庄驻下,军部设在街后的兴隆堂。朱军长腰挂短枪,脚穿草鞋,来到霞溪畔观察地形。溪里,不少战士在洗澡、洗衣。
山前溪畔有位姓陈的老农民,因平时受反动宣传影响,一见红军来了,吓得从后门赶猪上山。不料,越急越出岔,猪被赶急了,偏偏窜到溪边,踩着了红军战士放在沙地上的衣服。红军见了有的叫,有的笑,立即上来几个战士帮助围赶起猪来。那农民见这情景,误以为红军要抓杀他的猪,一时气急交加,不知所措。他本来患有高血压病,经这一吓,突然晕倒在地。朱军长见到后赶忙跑了过来,一面叫战士赶紧把老农民抬到军部急救,一面叫战士把猪赶回老农民的家里去。
老农民在军部经过急救,不多时苏醒了过来。他左瞧右看,眼睛睁得大大的,叫道:“我的猪,我的猪呢?”朱军长对他说:“猪,赶回你家了。”这农民不信,没好气地说:“你骗人!”朱军长解释说:“你放心好了,红军不骗老百姓。”老农民疑虑未消,瞪着朱军长大声说:“你们快放我回去!”朱军长笑了,说:“我们没抓你呀!你看——医生、护士!”老农民如梦初醒,疑惑地看看医生,瞅瞅护士,更出神地望着站在面前和蔼的红军领导干部。朱军长含笑轻拍他的肩膀说:“老大爷,你可以回家了。”老农民起身边走边回头观望,到了门外即跑步而去。
一到家,他从猪寮找到院房,到处不见猪的踪影。他又慌又气,大声笑骂道:“他们原来是骗我,天哪,杀了我的猪还骗我,不得好死呀!……”
邻居听到他的哭嚎声,赶紧走来,对他说:“红军把猪赶回来还你,我们怕你不放心,又帮你把猪赶到山后藏起来了。”老农民这才恍然大悟,不禁悔恨地捶打自己:“哎呀!真该死,我错怪了红军,我错怪了红军,他们没骗我,我向他们赔礼去!”说着转身朝红军军部走去。
原来他就是朱德2
红军在永福宣传发动群众,号召工农参加工会、农会。到处呈现一派热热闹闹的景象。
17岁的陈宗祯是一位学徒期没满的理发工,他在永福圩上开了间理发店。朱军长这天抽空来理发。陈宗祯不认得他是朱德,没理几下就突然停下来埋怨地说:“你这人真怪,怎么头上有沙土!”朱军长笑了笑说:“大概是打仗留下的吧!”陈宗祯不解地问:“那,打完仗为什么不梳一梳洗一洗?”朱军长带笑回答说:“嗨,太忙呀!”陈宗祯为难地说:“像你这样的头难剃呀,我可是第一次碰到,是,是不是……”朱军长未待他把话说完,便插嘴问道:“怎么样?”他说:“加工钱算吧!”朱军长说:“行,行,加倍也行,不过你要给我理快一点,不然,浪费时间我不但不能给你加钱,还要扣钱,行吗?”陈宗祯忙说:“行,行!”说着即速继续理发,可是他技术不熟练,工具又太旧,理起发来要么老是把人家的头摆来弄去,要么老是挟头发。朱军长被折腾得一再皱眉头,但却风趣地说:“像你这样,我也是第一次碰到,你可要知道,我以后还要理发呀,当心点,不要把我的头发拔光了。”陈宗祯听了说:“不是我不会理发,是你的头不好理呀!”朱军长说:“年轻人,头好不好理是一方面,可是不能那样强调客观呀,要虚心点。你听过这么一个传说吗——”陈宗祯觉得他的话很新鲜,便好奇地问:“什么传说?”朱军长轻哼一声说:“古时候,有个剃头匠给人剃头时把人家头皮割破流血了,人家怨他粗心,他却说:‘这是因为你的头皮太薄了。’”
在店内的人听后不由都笑了,陈宗祯也尴尬地笑了。朱军长则很自然地转开话题:“喂,我问你,你有报名参加工会吗?”
“有呀,我报名啦!”年轻人脱口而出:“我参加的是学徒工会。”
“对,是该好好学,要学好革命思想,学好理发工艺。”
不多时,朱军长理完了发,看看表,拿出钱真的要多付。陈宗祯没接,感动地说:“不,不用多付啦。”
朱军长把钱放在架子上,整整衣冠离开理发店。这时,陈宗祯才发觉店外有好几个手持驳壳枪的红军战士在护卫着这个来理发的人,并见他跨出门没几步,迎面走来的一位年轻红军女宣传员严肃地向他立正敬礼。他点头问她辛苦不辛苦,她回答说:“不,不辛苦!”他向她说了声“抓紧修整”,便往别处去了。
这位红军女宣传员满头大汗地走进理发店,边掀弄头发边对陈宗祯说:“师傅,请帮我把头发剪短。”
“好!”陈宗祯惊奇地问,“喂,刚刚你向他敬礼,他问你辛苦不辛苦的是谁?”
“哈,你不认得他呀!”女宣传员转过头崇敬地看着朱军长的背影,小声告诉陈宗祯说:“他是我们的朱军长呀。”
“哇!原来他就是朱德。我……”陈宗祯激动得重重打自己的大腿,一时讲不出话来。
“要为民众着想”3
朱德到永福的第二天,在石洪学校操场开大会,动员民众起来建立苏维埃政权。他说完话,大声问大家敢不敢,挤在台前一个青年第一个举手大声应道:“敢,我敢!”朱德即请他上台,问他叫什么名,他说:“陈志科。”
陈志科是西山人。他是一位手艺灵巧的木匠,不久前与堂兄陈锡容到龙岩做木拖鞋卖时认识了邓子恢等人,从而知道好些革命道理和远近农民暴动等情况,立志投身革命。
朱德了解了陈志科、陈锡容兄弟的情况后,觉得是可靠的。认为可请他们帮忙做些工作。
眼前的事情是这样的,红军进永福时,陈国辉所部詹方珍营闻风退据李庄大古堡——长青楼。长青楼又名乌楼,是明代李桂林和他儿子用10余年时间花了巨资建起的特种方形大土楼,此楼有4层楼那么高,实为3层。第一层用方石砌起,墙厚而坚,有正门侧门。(中国名人故事 www.geyan123.cn)楼周围筑有壕沟,门前没有活动吊桥。尤为独特的是门内墙中有7个台阶,上了台阶还有门,门都是厚硬木加钉了厚铁皮的,即使门打开了,枪弹从门洞也打不到楼里的人。楼内不仅有沿着天井的3层走廊,而且3层沿墙也都有走道。四周墙壁有铁石结构的枪眼100多个。楼里有仓库,有厕所,天井上空布有铁丝网。全楼可容纳上千人,固守数月不致饿死,红军准备拿下这个据点,根据大楼的情况,原打算用火攻,于是每户派柴一担。
这天,开大会后,朱德叫陈志科兄弟做向导,走访了好些农家,得悉李庄乌楼原是防匪用的,詹方珍所部强占了该大楼,还有不少受蒙骗而一时不明真相的民众躲藏在里面。若用火攻,那楼里的老百姓怎么办?朱德特意征求他们兄弟的意见。陈志科说:“最好设法通知百姓立即退出来,谁要是不退,那就不管三七二十一,攻,火攻!”陈锡容却说:“不行,不能火攻,躲进去的老百姓疑虑重重,一时不可能退出来,敌人又正把他们当人质作盾牌,更不会让他们出来。若火攻,既会伤害民众,又可惜了那幢大楼。”朱德听了频频点头说:“讲得对,讲得又道理,革命是为民众的,要为民众着想,眼前的情况,不能火攻,火攻的计划现在取消。”
当晚,朱德召开建立区乡苏维埃政府的会议,人们推举陈志科兄弟当区苏维埃政府的领导人。至于谁当正主席,人们在权衡时,朱德说:“志科兄弟表现不错,但苏维埃干部要有勇有谋,最根本的是要处处替民众着想。”
大家听了觉得心里软哄哄的,一致推举陈锡容为苏维埃政府主席,陈志科为副主席。
“到时会要的”4
红军纪律严明,不拿群众一针一线。永福街“义兴”小杂货店的邱老板在民众大会上听了朱军长关于革命形势和政策的宣传后,即放心地回店开门营业。红军战士来买东西的不少。朱军长到街上观察情况时也进店买了一盒火柴,照付了铜板。邱老板不禁赞扬说:“红军真好!买卖公平……”
“这是我们的纪律……”朱军长说话间突然被店内正散发着奇特清香的兰花所吸引。他转身走近花盆,指着花叶正茂的兰花说:“这兰花真罕见,太香太漂亮了!是哪里买来的?”
邱老板说:“这种素心兰,在我们这里普通人家都有,尤其宝山村的最出名。”
朱军长立即感到兴趣,问道:“为什么?”
邱老板说:“相传早在明朝嘉靖年间,宝山李邹春在朝廷当小官,时届春节,他正苦于无物可进贡,适逢家乡有位木匠到京给他带了一盆永福宝山兰花,他就把这盆兰花作贡品了。第二年秋天,宫内娘娘分娩难产,皇帝苦闷地在御花园散步,闻到这盆兰花的奇特清香,便叫宫女把花端到娘娘床头,真奇,没多久太子就降生了。皇帝大喜,查问了兰花的由来后,即封李邹春为进宝状元,宝山兰花也就出了名。”
“噢,原来是这样。”朱军长不禁俯首闻起兰花来。
邱老板见朱军长这么喜欢它,不由诚挚地问:“我把这盆素心兰送给你,你要吗!”
“要,太感谢你了。”朱军长微笑着说:“这么好的花,传说又这么有意思,肯送给我,怎么会不要呢?不过现在不能要。”
“为什么?”
“因为现在要到处打仗,”朱军长充满信心地说:“等革命成功后,到时会要的。”
真的,朱军长的话实现了。33年后,即1962年间,朱德委员长特地派人到永福要了盆宝山素心兰花,赠送给国外一位担任议长的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