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名人故事

包容的故事_古代名人故事

2021-01-05 15:09:52

名人故事

包容的故事

魏文侯执约(1)

《资治通鉴》中记载这样一个故事,春秋末年西元前403年,韩国邀请魏国出兵,协助攻打赵国,魏文侯谢绝说:“我与赵国既是兄弟之邦,又有互不侵犯之约,不敢从命。”韩国的使者怒气冲冲的离去了。

赵国知道后,深感赵国与魏国之间有兄弟之谊,便也来向魏国借兵讨伐韩国。魏文侯仍然用同样的理由拒绝了赵国。赵国的使者也怒气冲冲的离去了。

但是后来两国都想到魏文侯对自己国家的和睦态度,想到魏文侯的友好和宽容,都十分佩服,他们都纷纷回来朝拜魏国。魏国于是便开始成为魏、赵、韩三国之首,各诸侯国都不和它相争。

其实,这是因为魏文侯坚持承诺,一视同仁的高尚道德境界,化解了争斗的因素,感化另外两国,用包容和善的力量拉近了彼此之间的关系,使三国得以和平相处。

唐睢说信陵君(2)

《战国策》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信陵君打败了秦兵,救了邯郸,保全了赵国,因此赵王亲自到郊外迎接他。唐睢告诉信陵君说:“我曾听人家说,事情有不可知道的,有不可不知道的;有不可忘记的,有不可不忘记的。”

信陵君问:“这是什么意思?”

唐睢回答说:“人家憎恨我,这种事不可不知道,假如是我辜负了人家,那么我务必要设法予以补偿;假如人家误解我,我就应该善意讲清楚。我憎恨人家,这种心态不应该有,要用宽恕而内化掉。但是在内化过程中,不要到处传言而给别人带来不必要的困扰与紧张。

人家有恩德于我,这种事不可忘记,要感恩图报。我有恩德于人家,这种事却不可不忘记,否则将给自己与人家带来莫大压力。现在你打败秦兵,救了邯郸,保全赵国,这是你所施与的很大恩德啊!赵王亲自到郊外迎接你,见了赵王,但愿你能把施与恩德的事忘记!”

信陵君说:“我一定谨遵您的教诲!”

唐睢对信陵君所言,正反映一个正人君子的情操,不计他人之过、不计自己之功,和不忘他人之恩、不忘自己之错。

一个人要学会包容和宽恕别人的不足和错误,而时常反省自己的不足,从别人的误解和憎恨中查找自己的缺点并努力改正,提升自身修养,而自己所做的好事却不要放在心上,更不要图报,这样你自己得到的收益将更大。

包容的故事

不痴不聋,不作家翁(3)

《资治通鉴》上还记载了另一个故事:唐朝名将郭子仪扫平安史之乱后,成为复兴唐室的元勋。唐代宗非常敬重郭子仪,将女儿升平公主嫁给郭子仪之子郭暧为妻。

有一次小俩口吵嘴,郭暧见妻子摆出公主的架子,愤懑不平的说:“你有什么了不起的?不就仗着你父亲是天子吗?告诉你吧,你父皇的江山是我父亲打败安禄山才保全下来的,我父亲因为瞧不起皇帝的宝座,才没当这个皇帝!”

升平公主听到郭暧出此狂语,气得立即回宫禀报皇上。

唐代宗听完女儿的投诉后,不动声色的说:“你是个孩子,有许多事你还不懂。你丈夫说的都是实情。天下是你公公郭子仪保全下来的。如果你公公想当皇帝,早就当上了,天下就不是咱们李家的了。”

他劝女儿不要抓住丈夫的一句话,乱扣“谋反”的大帽子,要和和美美的过日子。在唐代宗的劝慰下,公主消了气,主动回到郭家。

郭子仪知道这事后,吓坏了,他听说儿子口出狂言,几近谋反,即刻令人把郭暧捆绑起来到宫中面见皇上,请皇上治罪。

可唐代宗却和颜悦色,一点也没有怪罪的意思,反而安慰郭子仪说:“小俩口吵嘴,话说的过了点,咱们当老人的不要认真了,不是有句俗话说‘不痴不聋,不作家翁’吗?装作没听见就行了。”

郭子仪听了这番话,心里的石头落了地,感到非常高兴。

这里的唐代宗作为天子能有这样的胸襟和包容心,实在难得。

短长皆是实事(4)

《北齐书》上记载了崔逻,北朝北齐时代,崔逻官拜左丞相,很受皇帝世宗的器重与礼遇。崔逻很喜欢荐举人才,他向世宗推荐邢卲担任丞相府的幕僚,并兼管机密政务。世宗因崔逻之推荐,便征召邢卲。邢卲果然甚得世宗的信赖与器重。

邢卲因为兼管机密政务,所以有机会接近世宗。在言谈之际,邢卲常常贬低崔逻,以致引起世宗不高兴。

有一次,世宗告诉崔逻:“你总是诉说邢卲的长处,而邢卲却专述说你的短处,你简直是个痴呆!”崔逻大度的说:“邢卲述说我的短处,我诉说邢卲的长处,两人述说的都是真实的事情,这没有什么不对啊!”

崔逻宽以待人,严以律己,他不仅肯定别人的长处,包容别人的缺失,而且坦然面对自己的缺失,这是何等宽宏的气度!

古语说:“无欲则刚,有容乃大”,包容真的是一种充满仁爱的无私境界。

    

上一篇:王羲之苦练书法的故事_古代名人故     

下一篇:急功近利的故事_古代名人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