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名人故事

贾诩:三国中最聪慧的谋士_古代名人故事

2021-01-05 15:10:21

名人故事

  贾诩:三国中最聪慧的谋士

  纵观三国历史,文有戏志才、郭嘉、贾诩、荀彧、荀攸、诸葛亮、庞统等经天纬地的无双国士,武有关羽、张飞、张辽、黄忠、马超、夏侯渊、曹仁等气拔山河的盖世猛将。一部不足百年的三国争霸史,演绎出中华五千年的军事、文化、社会、政治、民族、宗派斗争史。在这条短且浅的溪流里,却让一位堪称三国时期魏国最聪慧的人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之中,他在三国时期运用谋略得心应手,历久不衰。

  大家都知道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战略家。后人特别推崇诸葛亮的运筹帷幄,神机妙算,将其视为智慧化身。

  而三国时期魏国谋士贾诩大家可能不尽知晓,贾诩甘肃武威人,著名谋士、战术家。最近,笔者再读《三国演义》,觉得贾诩堪称三国时期魏国最聪慧的人之一。他先投李催,帮助他打败了王允,继投张绣。帮助他打败了曹操,后投曹操,帮助他在官渡之战和潼关之战中获胜。有此突出功绩,都归功于他的奇谋。而其计谋的灵感,都得益于他的逆向思维。

  贾诩年少时并不出名,只有汉阳的阎忠认为他有张良、陈平之奇才。后来贾诩投靠张绣,开始了他奇谋妙策的人生,为何称贾诩是三国时期最聪慧的人之一呢?这是因为贾诩运用逆向思维谋略有其独特的方式。

  一是灵活的运用缺点型逆向思维。建安三公元198年,曹操南征张绣,包围了张绣据守的穰城。此时,曹操获悉袁绍想趁虚袭击许都,迎献帝而号令天下,立即从穰城撤兵。张绣率兵尾随追击曹军,刘表也派荆州军配合,企图与张绣夹击曹军。不想曹操竟出奇兵大败张、刘联军。曹军获胜后,速行北撤。张绣不甘失败,决计率兵追击,贾诩劝阻说:“不可追也,追必败”。张绣不听,强行追击,结果被曹兵再次击败。逃回大营,贾诩却对张绣说:“促更追之,更战必胜。”张绣说:“不用公言,以至于此。今已败,奈何复追?”贾诩说:“兵势有变,亟往必利”。张绣听从了贾诩的意见,收集散兵,再行追击,不料竟将曹操后卫部队击溃。

  在张绣看来,用精兵追击退军比败兵追击胜军更容易得到成功,因为曹操不会没料到张绣会在兵败后继续追击。贾诩计谋之可贵,在于它认清了曹操的思维定势,看穿了其缺陷所在,然后利用这个缺陷,使得张绣军队化被动为主动,化弊为利,以散兵残将追击退军,克敌制胜。

  二是巧妙的运用反转型逆向思维。建安四年(公元199年),袁绍遣人招降张绣,并与贾诩结好。张绣准备同意,贾诩于绣坐上对来使说:“归谢袁本初,兄弟不能相容,而能容天下国士乎?”张绣惊问:“若此,当何归?”贾诩说:“不如从曹公。”张绣说:“袁强曹弱,又与曹为仇,从之如何?”贾诩说:“此乃所以宜从也。夫曹公奉天子以令天下,其宜从一也。绍强盛,我以少众从之,必不以我为重。曹公众弱,其得我必喜,其宜从二也。夫有霸王之志者,固将释私怨,以明德于四海,其宜从三也。愿将军无疑。”张绣听从了贾诩的建议,率众归顺曹操,果然得到曹操的礼遇与重视。曹操不仅褒赞贾诩“使我信重于天下者,子也”,还与张绣结了姻亲之好。

  在袁强曹弱的情况下,贾诩选择弃强择弱的常规思维定势,选择降曹,他不是从当时局势来做出归附谁的决策,而是从投降双方后的结果进行比较。他认为袁绍兵虽众多,却心胸狭隘,假如降袁后,今后肯定难以共谋;相反,曹操虽势不及袁,却礼贤纳士,所以在张绣归顺后,定会看重张绣,得到信任。更重要的是,张绣降曹,会避免其官渡之战两面受敌的困境,这是最大的见面礼。总之,曹操比袁绍更懂用人之道,容人之术。而后来的事情发展,也的确证明了贾诩的判断准确。

  三是周密的运用转换型逆向思维。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曹操与袁绍对持于官渡。曹操军粮将尽,曹操问计于贾诩,贾诩说:“您的明智、勇敢、用人之道、决断能力都超过袁绍,而半年之久不能平定袁绍的原因,是你总考虑万全之策的缘故,关键时刻必须做出决断,那样就可打败袁绍。”曹操听从了贾诩的意见,合兵而出,袭击了袁绍三十多里外的营地,果然大败袁军。

  就思维而言,行军打战,必粮草先行,如粮草不足,则生存和士气都受到严重威胁,当尽快安排撤兵。面对久攻不克的战事,贾诩没有力劝曹操尽快撤兵,而是激励他力求速战速决,令曹操坚定了必胜的信念,特别是他激励式的劝解,非常具有沟通技巧,算得上是神机妙算。

  逆向思维可以说三国时期的贾诩运用的得心应手,在战术上施展了多种表现形式,这也是贾诩计谋成功的关键所在,从以上事例证明贾诩的逆向思维令曹操反败为胜,也的确证明了贾诩的判断准确性。所以说贾诩不愧为三国时期魏国著名的谋士、战术家,堪称三国时期魏国最聪慧的人之一。

    

上一篇:秦始皇为何终生都不立皇后?_古代     

下一篇:貂蝉怎么死的_古代名人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