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1月21日,日本著名历史小说家陈舜臣先生在神户去世,享年90岁。陈舜臣生于日本神户,但祖籍则是中国台湾,中日双重的身份使得他的文学创作始终把中国作为焦点,中国历史成为他耕耘创作的主要对象。《鸦片战争》、《甲午战争》、《秘本三国志》、《小说十八史略》、《茶事密路》等代表作,不仅深受日本读者的喜爱,近年来也被翻译成为中文版,为中国两岸三地的历史喜好者钟爱,成为目前市场上历史类读物的畅销书。陈舜臣
陈舜臣的作品不同于内藤湖南、白鸟库吉、宫崎市定、桑原骘藏等日本中国学研究者那样专深,而且也与日本传统私小说文学那种细腻、柔软的风格截然不同,他总是习惯截取中国历史转折节点来进行宏大叙事,给读者带来一种恢弘磅礴的气势和悠长浓厚的历史感。
日本人讲中国历史
实际上,中国历史故事的日本式叙事,早在江户时代就有所展开。到了近代,中岛敦、青木正儿、芥川龙之介也都对中国古典传奇、文学故事进行了再加工,赋予了中国文学和历史故事新形态、新风格,并启发了鲁迅的《故事新编》。战后,井上靖、司马辽太郎、吉川英治也再次将笔端触及到中国的历史,将时代变换、国运盛衰、人生浮沉、使命追求等主题融合在他们的中国历史小说中。
然而,不管是井上靖的《敦煌》、司马辽太郎的《刘邦与项羽》、还是吉川英治的《三国志》,虽然也气势恢弘、波澜壮阔,其笔下的中国历史人物也被刻画得栩栩如生,但因为他们是用日本文化中的信念、历史观、世界观写给日本读者,是给日本的文化、价值内核包装上了中国历史故事的外衣,因此这种“和魂汉才”式的叙事总给中国读者一种若即若离、似曾相识又绝非本我的疏离感。左起:井上靖、司马辽太郎、吉川英治
陈舜臣先生则是带有对中国、对中国历史以一种敬仰和同情的情愫来进行文学创作的,从他的作品中,我们能够看出一种不同于日本其他中国历史作家的亲近感。他大概与同样根在中国又长于日本的另外一位大师吴清源先生相似,是中国文化的根基,给他带来了创作的动力和灵感。
例如,井上靖的《天平之甍》、《孔子》、《敦煌》是站在传承和弘扬文化的立场上,截取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节点,刻画出孔子、鉴真、赵行德等人,他虽然以中国历史故事和人物为作品的主线,但其中宣扬的则是世界主义的情怀,正如《敦煌》中对西夏文化的评述所言:“它不属于任何人,只要不烧掉,有地方存放,谁也不会抢走,也不会属谁所有,只要放在那里不被烧掉,就有它的价值。”
司马辽太郎的《刘邦与项羽》、《鞑靼风云录》也生动地刻画出刘邦的富于心计、项羽的直率、赵高的变态欲望、章邯的无奈、彭越的寡情、皇太极的雄才武略、陈圆圆的薄命,然而,参照对比他的《丰臣家族》、《关原之战》、《龙马在行动》,则感到司马是在用日本的价值观来刻画中国,让人觉得他们不过是信长、秀吉、家康、阿市等人物的中国版。而在《坂上之云》中,当面临中日两个民族的对抗和战争时,司马则站在新生的明治日本立场上,将清国描绘成一个垂垂老矣的败者,日式文化民族主义被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
陈舜臣的作品不同于内藤湖南、白鸟库吉、宫崎市定、桑原骘藏等日本中国学研究者那样专深,而且也与日本传统私小说文学那种细腻、柔软的风格截然不同,他总是习惯截取中国历史转折节点来进行宏大叙事,给读者带来一种恢弘磅礴的气势和悠长浓厚的历史感。
日本人讲中国历史
实际上,中国历史故事的日本式叙事,早在江户时代就有所展开。到了近代,中岛敦、青木正儿、芥川龙之介也都对中国古典传奇、文学故事进行了再加工,赋予了中国文学和历史故事新形态、新风格,并启发了鲁迅的《故事新编》。战后,井上靖、司马辽太郎、吉川英治也再次将笔端触及到中国的历史,将时代变换、国运盛衰、人生浮沉、使命追求等主题融合在他们的中国历史小说中。
然而,不管是井上靖的《敦煌》、司马辽太郎的《刘邦与项羽》、还是吉川英治的《三国志》,虽然也气势恢弘、波澜壮阔,其笔下的中国历史人物也被刻画得栩栩如生,但因为他们是用日本文化中的信念、历史观、世界观写给日本读者,是给日本的文化、价值内核包装上了中国历史故事的外衣,因此这种“和魂汉才”式的叙事总给中国读者一种若即若离、似曾相识又绝非本我的疏离感。左起:井上靖、司马辽太郎、吉川英治
陈舜臣先生则是带有对中国、对中国历史以一种敬仰和同情的情愫来进行文学创作的,从他的作品中,我们能够看出一种不同于日本其他中国历史作家的亲近感。他大概与同样根在中国又长于日本的另外一位大师吴清源先生相似,是中国文化的根基,给他带来了创作的动力和灵感。
例如,井上靖的《天平之甍》、《孔子》、《敦煌》是站在传承和弘扬文化的立场上,截取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节点,刻画出孔子、鉴真、赵行德等人,他虽然以中国历史故事和人物为作品的主线,但其中宣扬的则是世界主义的情怀,正如《敦煌》中对西夏文化的评述所言:“它不属于任何人,只要不烧掉,有地方存放,谁也不会抢走,也不会属谁所有,只要放在那里不被烧掉,就有它的价值。”
司马辽太郎的《刘邦与项羽》、《鞑靼风云录》也生动地刻画出刘邦的富于心计、项羽的直率、赵高的变态欲望、章邯的无奈、彭越的寡情、皇太极的雄才武略、陈圆圆的薄命,然而,参照对比他的《丰臣家族》、《关原之战》、《龙马在行动》,则感到司马是在用日本的价值观来刻画中国,让人觉得他们不过是信长、秀吉、家康、阿市等人物的中国版。而在《坂上之云》中,当面临中日两个民族的对抗和战争时,司马则站在新生的明治日本立场上,将清国描绘成一个垂垂老矣的败者,日式文化民族主义被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