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诺贝尔这个名字,全世界几乎无人不知没人不晓。诺贝尔是瑞典籍的科学家、发明家,他因发明炸药、雷管并经营、生产这两样东西而成为富豪。诺贝尔临去世前留下遗嘱,决定在他死后把遗产的一部分作为基金,以其全部利息分成五等份,作为“对人类幸福最具贡献者”的奖金,即:诺贝尔物理、化学、生理或医学、文学、和平事业五个奖项(1968年增设经济学奖)。
诺贝尔一家是土生土长的瑞典人。他的父亲就是个发明狂,一生中有过不少发明。诺贝尔从小受父亲的熏陶,对科学有着浓厚的兴趣。
诺贝尔幼年时,家境并不好,父亲为了一家生计,只身前往波兰,但仍不能谋得好职业,后来又辗转来到俄国。由于生活极为困苦,诺贝尔营养不良,瘦弱多病,经常感冒、发烧,母亲没少为他担心。8岁时,他就读于镇上的一所小学,因身体虚弱不得不经常请假,但天资聪明的他,成绩不但没落在后面,反而比其他同学更优秀。
诺贝尔身体瘦弱,没有太多的玩伴,他不像一般孩子那么活泼,而是经常独自玩耍。他喜欢安静地看童话故事,或是到草原上散步,去摸摸青草、虫儿,捡捡小石头赏玩一番。在校园里,他经常远离同学,独自坐在树荫下看天空中变化不定的云彩或地上昆虫的各种动态。因此老师觉得他将来可能会成为诗人或文学家。诺贝尔的外婆很疼爱他,经常给他讲一些瑞典和丹麦的童话故事,这时他总是乖巧地静静地听着,脑海里充满了无尽的遐想。在他幼小的心灵中所燃起的无数幻想,可能就是日后发明创造的胚芽吧!
诺贝尔9岁那年,父亲从俄国来信说,他已在圣彼得堡开设了一家制造军用机械的工厂,俄国对他很重视。父亲叫全家到他那里去定居。1843年12月22日,也就是诺贝尔10岁生日那天,全家人离开瑞典,乘坐轮船渡过波罗的海向圣彼得堡出发。
父亲到码头上迎接他们。诺贝尔坐在马车上左顾右盼,望着高耸的寺塔及洋葱头状的屋顶,对异国大城市中的每一件事物都感到惊奇。到达新居安顿下来后,父亲对三个孩子说;“今后你们弟兄三个要彼此勉励,努力学习,才能做出伟大的事业来。”父亲问老大罗伯特:“你将来长大打算做什么?”罗伯特说:“我一定要成为伟大的技师!”父亲又问老二路德依希:“你呢?”路德依希说:“我们家向来很穷,所以我要做一个大企业家,赚很多很多的钱。”诺贝尔不等父亲问他,就抢着说:“爸,我将来要当发明家!”母亲严肃地说:“好啦好啦,将来想做什么都可以,目前最重要的是用功读书。”
诺贝尔没有辜负父母的期望,他读书很用功,很快学会了俄语,接着又学会了英语、德语。他的学习兴趣广泛,不仅阅读有关机械、物理、化学方面的书籍,更喜欢文学,偶尔还作诗自我欣赏呢。
有时候,诺贝尔和哥哥们到父亲的工厂去,他总是被那些转动中的机器深深地吸引住,但他却又发现了更有趣更好玩的东西,那就是装入水雷的火药。当时的火药,无论是用于枪炮或水雷,全都是黑色的。诺贝尔会偷偷地带点火药回家,为了避免让爸爸发现而挨骂,他经常把火药粉放入纸袋中悄悄带走。
诺贝尔用带回家的火药做烟火,他把火药放在纸筒里,然后竖立在草地上,点着火后,火药会“咻——”的一声,在黑暗的夜晚中喷出美丽的火花。他又模仿父亲的发明,尝试做地雷来玩。他先用纸把火药粉包成圆团,再用较韧不易破的纸搓成长条,作导火线。他觉得这还不好玩,又把火药装入小空罐中,封紧盖子,再点燃导火线。“砰!”炸裂的罐子发出了巨响,盖子飞了起来,大家都吓了一跳,跑出来看是怎么回事。诺贝尔的调皮很快被父亲知道,父亲严厉地禁止他再玩火药。
工厂的员工们听说此事,不再让诺贝尔接近火药。诺贝尔心想:“哼,不给?我就自己制造火药。”他翻阅化学课本,原来是把硝石、木炭和硫磺混合,难怪火药都是黑乎乎的呢。诺贝尔的试验成功了,因此他又开始玩烟火了。这是一种非常危险的游戏,最后难免被父亲发觉而遭到禁止。但诺贝尔从玩耍中,发现了火药包扎的松紧与爆炸强力成正比的基本原理。
转眼间诺贝尔长到17岁了。这时他的两个哥哥已在父亲的工厂里工作。父亲跟母亲商量,想让诺贝尔也到工厂上班,专门搞新产品的研究和开发。为了让他先打好坚实的基础,父亲先派他去美国,跟那个发明螺旋桨式汽船的瑞典人学习一段时间。
于是诺贝尔第一次离开父母亲,远涉重洋到了美国。他投入到了瑞典籍的美国大发明家艾利克逊门下。艾利克逊对他深表欢迎。
诺贝尔跟艾利克逊学习了许多有关各种机械的技术,并帮助艾利克逊从事热空气引擎的研究工作。热空气引擎也就是今天的燃汽轮机,在当时还没有普遍使用。诺贝尔从这项研究中,得知物体燃烧发热使气体膨胀产生力量的原理,并学习到许多新的知识。
可是单独来到遥远的国度的诺贝尔,心中交织着复杂的情感,这使他对文学的兴趣胜过对机械的研究。每当他想家感到孤寂时,大诗人雪莱的诗便成了他的寄托,写诗也成了他的主要消遣。
一年过去了。诺贝尔辞别艾利克逊,离开美国踏上归途。当他路过巴黎时,他想在此学习化学和物理;另一用意,是想欣赏巴黎美丽的风景以培养他作诗的灵感。
诺贝尔在圣彼得堡时已有一定的法语基础,为了使自己的法语更流利,他进了一家法语会话补习班。在补习班里,他结识了一位美丽的少女。两人一见钟情,彼此相爱,海誓山盟私订了终身,但遗憾的是,他所深爱的少女不久竟因病去世了!这个打击,使诺贝尔无心留恋巴黎。他在少女的葬礼之后,就离开了这个心碎而难忘的地方,专心致力于将来的理想与事业,回到了他的第二故乡圣彼得堡。
刚满19岁的诺贝尔回到了阔别两年的亲人身旁。父母的身体都很硬朗,公司业务也相当景气。他的大哥担任了公司经理;二哥担任工厂厂长,都成了优秀的技师,且在工作上能独当一面。父亲决定把诺贝尔安插在指导发明的单位工作。
诺贝尔一家是土生土长的瑞典人。他的父亲就是个发明狂,一生中有过不少发明。诺贝尔从小受父亲的熏陶,对科学有着浓厚的兴趣。
诺贝尔幼年时,家境并不好,父亲为了一家生计,只身前往波兰,但仍不能谋得好职业,后来又辗转来到俄国。由于生活极为困苦,诺贝尔营养不良,瘦弱多病,经常感冒、发烧,母亲没少为他担心。8岁时,他就读于镇上的一所小学,因身体虚弱不得不经常请假,但天资聪明的他,成绩不但没落在后面,反而比其他同学更优秀。
诺贝尔身体瘦弱,没有太多的玩伴,他不像一般孩子那么活泼,而是经常独自玩耍。他喜欢安静地看童话故事,或是到草原上散步,去摸摸青草、虫儿,捡捡小石头赏玩一番。在校园里,他经常远离同学,独自坐在树荫下看天空中变化不定的云彩或地上昆虫的各种动态。因此老师觉得他将来可能会成为诗人或文学家。诺贝尔的外婆很疼爱他,经常给他讲一些瑞典和丹麦的童话故事,这时他总是乖巧地静静地听着,脑海里充满了无尽的遐想。在他幼小的心灵中所燃起的无数幻想,可能就是日后发明创造的胚芽吧!
诺贝尔9岁那年,父亲从俄国来信说,他已在圣彼得堡开设了一家制造军用机械的工厂,俄国对他很重视。父亲叫全家到他那里去定居。1843年12月22日,也就是诺贝尔10岁生日那天,全家人离开瑞典,乘坐轮船渡过波罗的海向圣彼得堡出发。
父亲到码头上迎接他们。诺贝尔坐在马车上左顾右盼,望着高耸的寺塔及洋葱头状的屋顶,对异国大城市中的每一件事物都感到惊奇。到达新居安顿下来后,父亲对三个孩子说;“今后你们弟兄三个要彼此勉励,努力学习,才能做出伟大的事业来。”父亲问老大罗伯特:“你将来长大打算做什么?”罗伯特说:“我一定要成为伟大的技师!”父亲又问老二路德依希:“你呢?”路德依希说:“我们家向来很穷,所以我要做一个大企业家,赚很多很多的钱。”诺贝尔不等父亲问他,就抢着说:“爸,我将来要当发明家!”母亲严肃地说:“好啦好啦,将来想做什么都可以,目前最重要的是用功读书。”
诺贝尔没有辜负父母的期望,他读书很用功,很快学会了俄语,接着又学会了英语、德语。他的学习兴趣广泛,不仅阅读有关机械、物理、化学方面的书籍,更喜欢文学,偶尔还作诗自我欣赏呢。
有时候,诺贝尔和哥哥们到父亲的工厂去,他总是被那些转动中的机器深深地吸引住,但他却又发现了更有趣更好玩的东西,那就是装入水雷的火药。当时的火药,无论是用于枪炮或水雷,全都是黑色的。诺贝尔会偷偷地带点火药回家,为了避免让爸爸发现而挨骂,他经常把火药粉放入纸袋中悄悄带走。
诺贝尔用带回家的火药做烟火,他把火药放在纸筒里,然后竖立在草地上,点着火后,火药会“咻——”的一声,在黑暗的夜晚中喷出美丽的火花。他又模仿父亲的发明,尝试做地雷来玩。他先用纸把火药粉包成圆团,再用较韧不易破的纸搓成长条,作导火线。他觉得这还不好玩,又把火药装入小空罐中,封紧盖子,再点燃导火线。“砰!”炸裂的罐子发出了巨响,盖子飞了起来,大家都吓了一跳,跑出来看是怎么回事。诺贝尔的调皮很快被父亲知道,父亲严厉地禁止他再玩火药。
工厂的员工们听说此事,不再让诺贝尔接近火药。诺贝尔心想:“哼,不给?我就自己制造火药。”他翻阅化学课本,原来是把硝石、木炭和硫磺混合,难怪火药都是黑乎乎的呢。诺贝尔的试验成功了,因此他又开始玩烟火了。这是一种非常危险的游戏,最后难免被父亲发觉而遭到禁止。但诺贝尔从玩耍中,发现了火药包扎的松紧与爆炸强力成正比的基本原理。
转眼间诺贝尔长到17岁了。这时他的两个哥哥已在父亲的工厂里工作。父亲跟母亲商量,想让诺贝尔也到工厂上班,专门搞新产品的研究和开发。为了让他先打好坚实的基础,父亲先派他去美国,跟那个发明螺旋桨式汽船的瑞典人学习一段时间。
于是诺贝尔第一次离开父母亲,远涉重洋到了美国。他投入到了瑞典籍的美国大发明家艾利克逊门下。艾利克逊对他深表欢迎。
诺贝尔跟艾利克逊学习了许多有关各种机械的技术,并帮助艾利克逊从事热空气引擎的研究工作。热空气引擎也就是今天的燃汽轮机,在当时还没有普遍使用。诺贝尔从这项研究中,得知物体燃烧发热使气体膨胀产生力量的原理,并学习到许多新的知识。
可是单独来到遥远的国度的诺贝尔,心中交织着复杂的情感,这使他对文学的兴趣胜过对机械的研究。每当他想家感到孤寂时,大诗人雪莱的诗便成了他的寄托,写诗也成了他的主要消遣。
一年过去了。诺贝尔辞别艾利克逊,离开美国踏上归途。当他路过巴黎时,他想在此学习化学和物理;另一用意,是想欣赏巴黎美丽的风景以培养他作诗的灵感。
诺贝尔在圣彼得堡时已有一定的法语基础,为了使自己的法语更流利,他进了一家法语会话补习班。在补习班里,他结识了一位美丽的少女。两人一见钟情,彼此相爱,海誓山盟私订了终身,但遗憾的是,他所深爱的少女不久竟因病去世了!这个打击,使诺贝尔无心留恋巴黎。他在少女的葬礼之后,就离开了这个心碎而难忘的地方,专心致力于将来的理想与事业,回到了他的第二故乡圣彼得堡。
刚满19岁的诺贝尔回到了阔别两年的亲人身旁。父母的身体都很硬朗,公司业务也相当景气。他的大哥担任了公司经理;二哥担任工厂厂长,都成了优秀的技师,且在工作上能独当一面。父亲决定把诺贝尔安插在指导发明的单位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