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聿铭:著名建筑师的显赫家世
文/易萱
“苏州的那段生活,影响了我日后对生活和待人接物的看法。与祖父共同的生活,让我学到了更多中国传统观念。而那个古老的世界使得我更敏于感受。在那里,人们以诚相待,相互尊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为日常生活之首,我觉得这才是生活意义的所在。”——贝聿铭
贝聿铭,美籍华裔建筑师,被誉为“现代主义建筑最后的大师”。
父亲贝祖诒是中国银行创始人之一。贝聿铭10岁时就随父亲来到上海。那时起他就对建筑产生了浓厚兴趣。
1935年,他远赴美国留学,先后在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学习建筑,并于1955年建立建筑事务所,1990年退休。
贝聿铭于1983年获得了建筑界的“诺贝尔奖”——普利兹克奖建筑奖,被称为“美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最优秀的建筑家”。他设计了大量的划时代建筑,例如华盛顿国家艺术馆东馆、香港的中国银行大楼以及卢浮宫玻璃金字塔。
显赫的家世
根据《吴中贝氏家谱》记载,原籍浙江金华府兰溪县的贝兰堂作为苏州贝氏的始祖,于明朝中叶以行医卖药为生定居苏州。到了清朝乾隆年间,贝氏由于经营中药业成为苏州四富之一。
近代,贝氏一族最为兴旺的支脉,是同为第十三世孙的贝哉安和贝润生两支。
他们的六世祖是亲兄弟,两人同为贝氏余脉,却都不以医药业成名发家,贝哉安及其子孙被称为“金融世家”,而贝润生则被称为“颜料大王”。
贝聿铭的祖父贝理泰学问渊博,是清末上流阶层有权有势的人物。他原本在京中做官,由于父亲病故原因调回苏州老家任官。在苏州期间,他负责苏州各县的税收行政事务,表现出了出色的理财能力。
1915年,贝理泰在上海创立商业储蓄银行,实行“一银元起开户”,为普通市民提供金融服务,生意兴隆。他还协助陈光甫在上海创办了中国第一家新型旅行社——中国旅行社。
贝理泰有五个儿子、四个孙子从事银行工作。其中最负盛名的,就是三子贝祖诒,也就是贝聿铭的父亲。
他一生兼职很多,曾经担任苏州商会会长,以及救火会、市民公社、红十字会、市公所等社会团体的领导职务,为苏州做了许多有益的公事,深为后人称赞。“全力以赴”是贝聿铭8岁时从祖父那里得到的教诲,时至今日,这仍然是他的座右铭。贝理泰还传授给他另一则孔子格言:“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叔祖贝润生名仁元,字润生,江苏元和人。16岁开始,他就在以包销德商颜料为主要业务的上海瑞康颜料点当学徒,逐步发展成瑞康股东,后与人合伙成立谦信靛油公司,人称“颜料大王”。
提起贝润生不得不提到名满江南的著名园林狮子林。清朝时,康熙出巡来到江南,非常喜欢狮子林,于是下诏令承德避暑山庄进行模仿。1917年,贝润生花费80万银元巨资买下了狮子林。
九姑姑贝娟琳是颜料大王贝润生的女儿,父亲对她宠爱有加。在她嫁给了上海颜料大王吴同文时,贝润生将“远东第一豪宅”绿房子赠予她作为嫁妆。绿房子由匈牙利建筑大师邬达克设计,号称“100年也不会过时”。
双亲与兄弟姐妹
贝聿铭的父亲贝祖诒,号淞荪,生于1892年,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唐山工学院。
1914年贝祖诒进入中国银行北京总行工作。1918年,他被派往香港组建中国银行香港分行,此时,25岁的贝祖诒一肩二任,既是中国银行香港分行总经理,又兼任广东分行总经理。在当时军阀割据、连年混战、政局不稳的情况下,贝祖诒处变不惊,大显才华,名声享誉中外。
1927年任上海分行经理及总行外汇部主任,打破了外国人垄断中国外汇汇兑局面。1935年,他参与币制改革,组织起草货币改革政策,由中央、中国、交通三家银行发行新种纸币法币以禁止银元流通。
抗战胜利后,时任行政院长、掌握财政金融大权的宋子文,极为赏识贝祖诒,推荐他出任中央银行总裁。贝祖诒虽曾身居要职,但公正廉洁,在他负责的银行中不用亲戚,众多兄弟、子侄从事金融工作,但无人在他主管的银行工作。
新中国成立后,贝祖诒居住于香港,直至1973年举家迁徙至美国纽约,于1982年去世。
贝聿铭生母庄氏,清廷国子监祭酒之后,属大家闺秀。她不仅是一位笛子高手,也是个虔诚的佛教徒。贝祖诒遵从父命立志从事金融工作,他曾就读于一所美国传教士所开办的大学并在那里遇到了庄氏,两人很快结婚。
贝聿铭出生后,母亲为他取名聿铭,意思是璀璨的镂刻,镂刻在中国代表着建筑,而璀璨则代表着辉煌。之后,庄氏还育有一子一女,后于贝聿铭13岁时罹癌过世。
贝聿铭有一个姐姐、两个弟弟和两个妹妹。其中胞弟贝聿昆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是世界最具权威的玻璃、陶瓷和新能源专家之一,他领导着美国纽约太阳能利用研究机构,在该领域有非常丰富的经验。夫人李棠的姨夫是张学良。
贝聿铭的继母蒋士云,祖籍江苏吴县,为中华民国驻外使节蒋履福之女。出生在商宦世家的蒋士云,从小天生丽质,聪颖好学,她在蒋氏家族女孩子中排行第四,故被人称为“蒋四小姐”。
由于其父早年进入北洋政府外交部,蒋士云有机会跟随父母赴欧洲赴职,并在巴黎学习。她精通法语和英语,见识广博,在同辈女孩子中极为鲜见。回国后,通过顾维钧的引荐,她与张学良相识,被其视为自己的“红颜知己”。
而后在欧洲留学期间,她偶遇丧偶的贝祖诒并擦出爱情火花。尽管贝祖诒年长自己二十多岁又带着几个子女,蒋士云仍毅然决然地嫁给了他。在丈夫病故后,采访她的记者如云,每次她为记者递上名片,上面都写着“贝蒋士云”,以表示自己对丈夫的情意不绝。
与夫人一见钟情
卢爱玲曾在美国卫斯理学院念书,后来在哈佛大学攻造园设计。1938年的夏天,贝聿铭与卢爱玲在纽约中央火车站偶遇,贝聿铭对其一见钟情。随着两人交往的深入,逐步确立了恋爱关系。
尽管感情日深,卢爱玲仍不愿在4年学业未完之前结婚,于是贝聿铭只好等到1942年6月20日,也就是卢爱玲在卫斯理学院毕业典礼后的第5天,在纽约水上公寓,建筑师威廉·劳伦斯·波斯姆莱的住宅举行婚礼。证婚人是中国驻美国总领事詹姆斯·余。
卢爱玲个性兼具西方人的直率和东方人的低调。在与贝聿铭结婚后她一直辅助丈夫工作,教育子女成才,中外媒体上关于她的报道极少,仅是只言片语。
1989年,《名利场》杂志报道贝聿铭时,她拒绝为文章拍照。卢爱玲给出的理由是:张扬出名、追逐虚名和逢场作戏的恭维话会使人心浮气躁,对于丈夫的事业极为不利。据家中的长子贝定中说:“母亲是父亲的秘密武器。”
卢爱玲的外公张荫棠曾于1906年——1907年间以驻藏帮办大臣的身份整顿西藏政务。
1909年8月,张荫棠以外务部左丞的身份出任驻美、墨、秘、古四国公使,作为晚清最后一任驻美公使。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当时留驻美国的张荫棠随即被任命为驻美临时“外交代表”,后又被任命为民国首任驻美公使。
贝聿铭和卢爱玲共有三子一女4个孩子。贝定中、贝建中、贝礼中3个儿子的名字里都含有一个“中”,寓意是:安定中国、建设中国、礼仪中国。女儿的名字为贝莲。
贝聿铭原本不希望子女继承自己的志向,他告诉儿子们:建筑师是一种老年人的职业,只有到了四五十岁,才能取得成绩。但3个儿子都继承了父亲的事业:贝定中是城市规划师;贝建中本科学了物理,研究生时转学了建筑;贝礼中在哈佛大学念的是设计。1990年,他和儿子贝礼中还因合作设计洛杉矶比利华山庄办公大厦而获得“洛杉矶美化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