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名人介绍

程颐:北宋理学家和教育家

2020-12-28 23:46:52

名人介绍

公众号 程颐:北宋理学家和教育家

来源:名人资料网 作者:名人

程颐(1033年-1107年),字正叔,洛阳伊川(今河南洛阳伊川县)人,世称伊川先生,北宋理学家和教育家。为程颢之胞弟。历官汝州团练推官、西京国子监教授。元祐元年(1086年)除秘书省校书郎,授崇政殿说书。与其胞兄程颢共创 洛学 ,为理学奠定了基础。幼承家学熏陶,其政治思想颇受父亲的影响,推举其父反对王安石新法乃 独公一人 ,又对其兄程颢于荆公(王安石)之说, 意多不合,事出必论列 ,极加称许。与其兄程颢不但学术思想相同,而且教育思想基本一致,合称 二程 。

其著作有《周易程氏传》《遗书》《易传》《经说》,被后人辑录为《程颐文集》。明代后期与程颢合编为《二程全书》,有中华书局校点本《二程集》。

程颐父亲程珦,曾任黄陂令,其母侯氏,随父任。1033年,生于湖北黄陂。

程颐自幼小聪明,十四五岁时,受学于理学创始人周敦颐。程颐幼承家学熏陶,18岁时,就以布衣身分上书仁宗皇宗。年少而怀有雄心大志。

宋仁宗嘉佑元年(1056),程颐24岁,随父入京师,到太学读书,主管太学的教育家胡瑗尝以《颜子所好何学论》试诸生,程颐在这篇文章中写道: 君子之学,必先明诸心,知所养,然而力行求至,所谓自明而诚也,故学必尽其心。尽其心,则知其性,反而诚之,圣人也 ,这篇文章受到胡瑗赏识,胡瑗授于程颐 处士 的身份。他上书仁宗皇帝,指出北宋社会的危机,开出救治时政阙失的良方, 救之当以王道 ,宋仁宗未加理会。此后,他的名声和影响就更大了。此时开始在京师(今河南开封繁塔之左)授徒讲学。

北宋嘉祐四年(1059年),程颐受诏,赐进士出身。

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年)偕兄于嵩阳讲学。

宋神宗元丰元年(1078年)知扶沟县, 设庠序,聚邑人子以教之 。程颐虽然没有考中进士,但按旧例,程家世代为官,其父程珦享有荫庇子弟当官的特权,而程颐却把每次 任恩子 的机会让给了本家族的其他人,自己没出去做官,长期以 处士 的身分潜心于孔孟之道,并且又大量接受学生,从事讲学活动。

据今尚保存在河南嵩县程村的碑刻记载: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太尉文彦博鉴于程颐 著书立言,名重天下,从游之徒,归门甚众 ,就在洛阳呜皋镇的一个小村庄拨了一块土地,专门为他建修了一座 伊皋书院 (即伊)11书院),让他在此讲学近20年。

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年),哲宗即位,王安石变法失败。由司马光、吕公著等人推荐,程颐被授为汝州(今河南临汝县)团练推官,西京(洛阳)国子监教授等职。在司马光等人的推荐书中说,河南隐逸之士程颐,博学好古,安于贫贱恪守节操,言必忠信,动遵礼义,希望朝廷让他出来做官,委以重任。程颐没有接受任命。次年应诏入京,受命为崇政殿说书,其职务是教皇帝读书。当时的宋哲宗年幼,司马光等人推荐程颐教他读书,共目的是让宋哲宗不再奉行宋神宗的改革政策。程颐就职之前,就给皇帝上奏,提出了君子应重视 涵养气质,薰陶德性 ,注重道德修养,还要经常接近品行高尚,敢于当面规劝君主之过失的臣僚。此外,他还提出,要让给皇帝讲书的侍讲官坐着讲,以示 等儒重道之心 (《二程集 论经筵事札子》)。上述建议,表现了自孔、孟以来,儒家学者不遗余力宣扬 圣王之道 和以 帝王之师 自任的本色。就职以后,他经常以向皇帝讲书的机会,借题发挥,议论时政。由于他在君主面前,敢于 议论褒贬,无所顾避 ,这就一方面使其名声越来越大,吸引了许多读书人纷纷向他拜师问学,另一方面也引起了一些朝臣对他的不满,有人指责程颐,要求把他 放还田里,以示典刑 (《道命录》)。在这种形势逼迫之下,他只好上书,自动要求辞职回乡。

程颐自北宋元祐三年(1088年)起,便基本上脱离了政治生活,在洛阳从事讲学活动。

宋哲宗即位,以司马光的旧党人物上台,司马光,吕公著,韩绛等共同上疏,推荐程颐,宋哲宗元佑元年(1086)程颐以布衣受诏,任崇政殿说书,程颐竭尽忠诚,训导年幼的哲宗,完全是为了辅助国君实现尧舜之治,巩固封建王朝的统治,程颐由布衣一跃成帝王之师,致使一部分人对他反感,以苏轼为首蜀派同程颐为首的洛派互相攻击,引起了在京城两派对立局面,程颐受到谏议大夫孔文仲的奏劾,被罢去崇政殿说书之职。

北宋绍圣三年(1096年),在新、旧两党的斗争中,因新党再度执政,他仍被定为反对新党的 奸党 成员,贬到四川涪州(今四川绵阳市)。交地方官管制起来。后来,这种打击又累及于他的儿子和学生。

北宋崇宁元年(1102年),恢复新法的宋哲宗还下令追毁了他的全部著作(实际上,由于其著作对巩固封建统治有用,在其门人保护之下,仍被保留下来)。程颐在此境遇下,不久病死于家。死后,洛阳地区凡与他有关系的朋友和门生都不敢去送葬。 故祭文惟张绎、范域、孟厚、尹(火享)四人。

墓地遗址

程颐墓在洛阳市南约25公里,今伊川县城西。程颢(1032年-1085年)、程颐兄弟都是北宋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是北宋理学的奠基人,世称二程。二程墓为程颢、程颐及其父程珦的墓地。包括程墓和程祠二部分,前为祠庙,后为墓冢。祠由门楼、厢房及大殿等组成,另有明清时代的石碑数十方。墓冢前有墓碑、供案及石羊、石马等,四周有坟墙回护。墓、祠一带古树参天,烘托出肃穆幽静的气氛。

著作

二程的著作有后人编成的《明道先生文集》、《伊川先生文集》、《二程粹言》、《经说》等。其中 洛学 的著作计有二程的《遗书》25卷,《外书》12卷,《文集》12卷,以及《易传》、《经说》、《粹言》等。《文集》的前四卷是程灏的诗文集,后八卷是程颐的诗文集。《经说》中的《系辞》、《书》、《诗》、《春秋》、《论语》为程颐所作。《改正大学》为二程所作。《伊川易传》是程颐对《易经》的注解,这部书集中体现了二程的理学思想,是程颐平生用力最多的著作。《粹言》是由杨时精选后编写出来的二程语录。以上各种著作,已被合编为《二程集》,由中华书局出版发行于世。

轶事典故

程门立雪

程颢、程颐兄弟俩都是宋代博学之士。进士杨时,为了丰富自己的学问,毅然放弃了高官厚禄,跑到河南颍昌拜程颢为师,虚心求教。后来程颢死,他自己也有40多岁,但仍然立志求学,刻苦钻研,又跑到洛阳去拜程颢的弟弟程颐为师。

于是,他便和他的朋友游酢一块儿到程家去拜见程颐,但是正遇上程老先生闭目养神,坐着假睡。这时候,外面开始下雪。这两人求师心切,便恭恭敬敬侍立一旁,不言不动,如此等了大半天,程颐才慢慢睁开眼睛,见杨时、游酢站在面前,吃了一惊,说道: 啊,啊!他们两位还在这儿没走? 这时候,门外的雪已经积了一尺多厚了,而杨时和游酢并没有一丝疲倦和不耐烦的神情。

后人将此事称为 程门立雪 。表示求学者尊敬师长和心诚意坚。

学以圣人之道

北宋皇祐四年(1052年),刚满二十岁的程颐随父亲程珦来到京师开封。位于铁塔下的太学,接纳了这位后来成为北宋思想界一代大师的青年才俊。

宋朝的太学是皇室的最高学府。当时著名的教育家胡安定执掌太学。胡安定是两程之前 开伊洛之先 的人。一日,程颐游太学。见胡安定正在讲堂上问诸生 颜子所好何学 ?胡安定并以此文为题目让太学生写策论。程颐写了一篇《颜子所好何学论》: 颜子所独好学者,何学也?学以圣人之道也!

程颐开宗明义,指出颜子一生追求研究的,是达到圣人的道德和境界!继而程颐指出:圣人是可学而知之。那么什么是圣人的道德境界呢?程颐说: 天地储精,得五行之秀者为人 。五行之秀即仁义礼智信。做到了五行,就进入了圣人的境界。五行为中, 中正而诚,则圣矣 。

故颜子所好,则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无言,非礼勿动 。胡安定读了程颐的文章后,当即约见程颐,并以学职之位相许。也就是说.一篇文章,使程颐由弱冠之年的儒生登上了堂堂太学的讲坛。

圣人之仁,养物而不伤

程颐不仅有高尚志向,同时有养物不伤的仁者情怀。有一次他看到家人买小鱼喂猫,便写了一篇《养鱼记》: 书斋之前有石盆池。家人买鱼仔食猫。见其煦沫也,不忍,因择可生者,得百余,大者如指,细者如箸。支颐而观之者竟日,始舍之,洋洋然,鱼之得其所也;终观之,戚戚焉,吾之感于中也。吾观古圣人书,观古圣人政禁,数罾不得入池,鱼尾不盈尺不中杀,市不得鬻,人不得食。圣人之仁,养物而不伤也如是。 读着这篇文字,我们看到程颐由爱鱼之生命而及万类天地中的生命,感受到他圣人之仁、养物而不伤的情怀。

双凤送子

宋朝仁宗时期,河南人程遹在黄陂县为官,继而落籍黄陂西郊程家乡坊。因积劳成疾,不幸病故,朝廷任命他的长子程珦为黄陂县尉。

北宋天圣十年(1032年),程珦的夫人候氏,一天夜里做了一个梦。梦中和官人一起逛花园。走到一棵梧桐树下,抬起头,看见梧桐树上有个雀窝,他们正准备爬上去掏雀蛋,忽见远处两只金凤笔直朝花园飞来。金凤越飞越低,在程夫人身边盘旋了一周以后,朝她胸怀扑来,程夫人赶忙将金凤紧紧搂住。官人望着两只金凤,仰天大笑,夫人就惊醒了。冇过几多时,程夫人怀孕了。生下长子,取名程颢,隔年,又生下次子程颐。

程颢、程颐自幼好学,尊崇孔孟,才华出众,后来成为著名的理学家。明朝年间,人们建起一亭,命名为双凤亭。

夜月楼

程颢、程颐的父亲程珦,在黄陂做县尉,看中了凤凰台的环境幽静,就把这两个儿子送来读书,程氏兄弟在楼上发奋勤学,白天不下楼,每晚熬到三更。到了大年三十夜晚,俩兄弟还不休息。这时候,进来了一个素衣女子,上前道福。程氏兄弟问她: 你来做么事? 女子含笑道: 奉太阴真君嫦娥仙子之命,特来给两位文曲星君掌灯。 说罢,用手指在粉壁墙上画了一个圆圈,顿时放出光华,清亮无比,照着弟兄俩夜读。附近的人都传:凤凰台,三十夜里出月亮,称为 夜月楼 。

史籍记载

《宋史 列传第一百八十六 程颐》

如果您觉得名人资料网程颐:北宋理学家和教育家这篇文章很好,请告诉您的好友,一起分享!收藏!

    

上一篇:王实甫:元代戏曲作家,西厢记作     

下一篇:黄道婆:宋末元初棉纺织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