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生感悟

新时代的神经症,你有吗?关于罪恶的手机_人生感悟_格言网

2020-12-28 23:46:52

人生感悟

新时代的神经症,你有吗?关于罪恶的手机。手机是科技的发展是一个时代开创的产物,但是凡事总有利弊,手机带给我们便捷,但是也危害着我们的健康,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每每遇上高峰期,西安地铁的人流量从来不是盖的,尤其换乘站,光是看那人头攒动、摩肩接踵的场面就足够壮观,倘若真有点密集恐惧症的大概分分钟就犯了,即使这样,依旧挡不住大家玩手机的心,地铁里看见几个不玩手机的也会觉得相当稀有。

因此,有人错过车,有人错过站,也有人做过站。

先说说玩手机的伙计们都在手机上干嘛?

其一,人际交往类:聊天、习惯性晒、刷朋友圈、刷微博等等。

其二,娱乐性:玩游戏、追剧、看娱乐新闻。

其三,学习成长、工作类:知识类图书阅读、邮件回复发送。

生活中,在我们身边不乏看到,有人上班时玩手机、下班路上玩手机、晚上睡觉前依然玩手机,甚至于有种“人在机在”的情结在其中,只是,这种机不离手尚且称不上手机强迫症。

2.所谓手机强迫症,也可以称为手机过度依赖,这种过度依赖已经到了无可救药的地步。

在说“手机强迫症”之前,需要先说说强迫症,所谓强迫症即是指强迫性神经症,而神经症与心理问题最大的区别在于个体心理冲突的类型,心理问题的冲突类型是具有现实刺激和涉及道德伦理的常形,而神经症的冲突类型是没有现实刺激也不涉及道德伦理的变形。

强迫症最典型的特征是强迫与自我反强迫同时存在,姑且拿重复洗手打个比方,明明知道重复洗手是不对的,想要消除这种重复洗手的行为,却无法摆脱 ,因此焦虑痛苦。

所谓强迫症无非两种表现形式,强迫性思维和强迫性行为,也可以说强迫性行为是强迫性思维的结果,两者都没有那么单纯。

其一、没什么事,拿起手机,随便一点,于是好几个小时过去了。

其二,没什么事,总要拿起手机解锁,发现没什么信息,于是锁屏放下,刚放下不到两分钟,便又拿起来,没什么信息,便又放下,如此循环,一天下来能有几百次。

其三,别人手机响了,你也会拿起自己的手机看一下,即使ta用的是苹果,你用的是华为,也是如此。

其四,早上出门,走了十几分钟到公交站,突然发现没带手机,看看手上的表要迟到了,倘若不回家拿手机肯定是不会迟到,倘若不带手机,感觉这一天简直没法过,于是,一边纠结一边回家拿手机。

其五,你在哪儿,手机就得在哪儿,吃饭要在,喝水要在、上厕所要在,睡觉时更要在。

其六,明明知道不能一直“玩”手机,却常常控制不住自己。

如果你全中,那么恭喜你,患上这种新时代的神经症。

3.我们为什么会患上“手机强迫症”?

其一,如今已不是过去那个要靠写信维持人际关系的时代了,手机是我们人际交往的重要途径,比如打电话,带上要找自己的人随时都能联系上,自己想找的人也可以随时找,即使一个人无聊了,随便一个交友APP也能打发无聊。

其二,缓解尴尬,聚餐聚会时,无聊了拿起手机老道的翻一翻,不管是行为还是表情看起来也都水到渠成。

其三,以前出门常常会念叨一句,“钱包、手机、钥匙”,现在成了“手机、钥匙”,因为手机已经兼具钱包的功能,对于很多年轻人而言,手机早已是生活必须品,元旦起西安已经可以扫码乘坐地铁,单从手机的这种生活功能来说,没带自然会焦虑。

其四,手机作为“玩物”而言,是会让人上瘾的,就像游戏上瘾一样。

其五,在情窦初开的年纪,倘若在不远处或者身边,女生或者男生会将自己的眼神一直放在自己的暗恋对象或者喜欢的那个人身上,生怕一个没留意就错过了对方暗送的”秋波“,其实人家根本没那意思。

我们对于手机的强迫关注也是同样的道理——“害怕错过重要信息”的焦虑,这种害怕错过的焦虑也是希望有人“惦记”,这种“惦记”可以让社交焦虑的我们缓解内心的失望和不安。

4.“手机强迫症”要怎么办?

像药要对症一样,要想结束我们对于手机的强迫关注,自然要找到症结,“对症下药”。

强迫行为的产生是为了抑制强迫思维,我们因为害怕错过重要信息的焦虑而时不时翻看手机,翻看手机的行为减少了这种焦虑,也抑制了强迫思维,我们的心理因此受益,对手机强迫关注的行为得以延续和强化。

对于“手机强迫症”的疗愈方法在此简单介绍:

第一,强迫症的表现形式之一强迫思维,有点”钻牛角尖“的意思,针对强迫症的”钻牛角尖“最好的办法便是打断思路或者转移注意力即阻断强迫思维,经过多次反复,强化后,形成条件反射,手机强迫症,也是同样的道理。

第二,尝试过催眠,并深知其中神奇的人一定清楚暗示的力量,针对手机强迫行为,也可以试试暗示,比如“当有人找我的时候,手机铃声会响的,我不用不停地查看是否有人找我。”

第三,因为“手机强迫症”产生的焦虑情绪,可以通过放松对抗焦虑,最简单的放松就是深呼吸,深呼吸的同时暗示自己——随着每一个深呼吸,所有的负面情绪会渐渐消失,身体和心灵都会放松下来。

第四,大多的“强迫”是有自知力的,因此通过改变思维、信念的方法改变不良情绪和行为的认知疗法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作为神经症的“手机强迫症”要完全疗愈终究没那么容易,倘若每天除了回复信息、接打电话、付款这种生活和人际交往所需,翻看手机的次数相比之前而言有所减少,亦称得上有成效了。

    

上一篇:用生活的真相热爱它_人生感悟_格     

下一篇:未若柳絮因风起_人生感悟_格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