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拉是现在熊孩子或者年轻人的通病,尤其是在冬天的时候,被子总是抱着他们不放手,希望与他们一同度过一个温暖的冬天,那么我们如何和喜欢拖拉的孩子保持良好的关系呢,下面我们来看一看这样的东西吧。
以下情况在你家发生过吗?孩子每天早上起床都像在放慢镜头,穿衣服的速度堪比龟速。妈妈催促快一些,可怎么说,都是依旧我行我素。做数学作业,几道题,十几分钟就可以写完了,可是磨磨蹭蹭,做了一个晚上。
面对家长的“快点、快点”的催促,像没听到,越催他越慢,最后终于战争爆发。
相信家有学童的父母,看到这样的描述,并不陌生。很多妈妈都因为孩子的慢动作快要崩溃,孩子做什么事情都慢慢吞吞,或者索性拖着不做,每次说他,效果都不佳,孩子要么是和你吵架,要么是沉默不语。
等到第二天、第三天,他依然是老样子!
孩子为什么会拖拖拉拉?
2.
其实这样的情况不仅发生在孩子身上,成年人也经常陷入拖延的怪圈。
想要实施的减肥计划,从来都是从明天开始,那个明天永远都不会到来。
怀疑自己身体有毛病时,却拖着不肯检查,因为这样就不必面对可能有病的事实。
妈妈完全为了孩子而生活,总是拖延不寻求自己的快乐。
拖延症的阴影几乎笼罩在每一个人的身上。
3.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资深心理咨询师简·博克和莱诺拉·袁,对拖延症研究了25年,得出结论:拖延症是一个复杂的心理问题。从根本上讲,拖延的问题是一个人跟自身如何相处的问题,它与一个人缺乏自信、害怕失败以及低自尊有关系。
《拖延心理学》是她们对拖延症研究后合著的一本书。这本书从拖延的行为、心理和大脑三个层面分析拖延行为存在的普遍性和顽固性,针对拖延行为给出了将目标分解成短小具体迷你目标等可行性建议。
这本书三分之二的内容都在分析导致人们拖延的背后原因,其中家庭因素对一个人的影响特别深远。
研究显示:
“家庭对我们的影响是很深的,甚至到我们成人后,它们依然在影响着我们,而通常我们不会意识到这些影响的存在。早年家庭关系的某些方面甚至被永久性地嵌入了你的大脑,因为这些家庭互动创造了新的神经通路,而一旦这些通路被建立,它们就稳固下来了。”
一个人总是拖延是和他缺乏自信和低自尊有关系。
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带着独一无二的DNA,先天的条件加上后天环境的影响,就形成一个人的全部,身体的和心理的。
如果孩子先天的特性跟后来被对待的方式之间没有被很好地协调的话,你很难为自己建立起坚实的自信,而缺乏自信是导致拖延的一个主要因素。
很多时候,父母只会注意到孩子身体的不舒服,而忽视心理的问题。书中举了一个患有多动症孩子亚当的事例。
亚当患有多动症,注意力无法集中,他的父母对此无动于衷,他们会指责亚当懒惰、不专心。而亚当的妹妹患有食物过敏,父母却接受这个现实,积极寻找适合她的食物。
在父母长期冷淡粗暴的态度中,亚当就失去了自信,变成低自尊的孩子。
家庭里还会有一些情况,父母特别优秀,自己是成功人士,时间管理得非常好,看不得孩子有片刻松懈的功夫。长此以往,孩子活在父母的压力下,变得内向压抑,什么事情也不想做。
父母对孩子是否付出了真正的爱,对孩子的影响非常大,这个结果能持续孩子一生。
所以当孩子拖拉成性的时候,作为父母,第一时间不是指责孩子,不是催促他,而是要反省自己的教育,是否曾给孩子造成过伤害。
孩子为什么会动作慢,这“慢吞吞”的深层原因是什么?仅仅是因为他性子慢吗?
他跑出去玩的时候,慢不慢?他吃炸鱼薯条时,慢不慢?他玩游戏时,慢不慢?
动作慢是孩子保护自己,掩盖心理痛苦的一种方式!
当父母不了解事实背后的真相,只顾着急上火的催促,结果是和孩子渐行渐远!
4.
如何和拖拖拉拉的孩子打交道,又不伤害亲子关系呢?
这本书也给出了有效建议:
1、 不要催促成为监工,导致孩子会进一步减缓他的脚步。
2、 培养自己和孩子的成长心态。告诉孩子做任何事情都一次实践和提高的机会,同时也避免自己只注重孩子的成绩和结果。
3、 要记住自己和孩子是两个独立的人,你可以尝试影响他,但永远也不能让他采取行动。
4、 有时孩子拖延,是因为患有注意力缺失症,无法集中注意力,父母要了解相关知识。
5、 帮助孩子设定小目标,可以轻易完成的小目标
6、 用计时器帮助孩子知道时间长短。
7、 记住什么是最重要的。想一想亲子关系中,什么是最要紧的,而不是把所有精力都放在治疗拖延上。
鉴于拖延症是心理根源、生物因素、人生经验三者交织在一起形成的。作者表示,即使按照书中给的技巧去阻止拖延,也未必会消除拖延症。
快乐来自内心,来自于我们能够接受自己本来的面貌,作者将拖延症比作花园里的蒲公英,虽然无法根除,但是我们依然可以选择在花园里怡然自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