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句老话是“难得糊涂”,它反映的是一种境界、一种思维高度,是一种明哲保身的处世哲学,其实就是让人不较真、不偏执。为了自己的身心健康,希望人人修炼于属于自己的难得糊涂。
洪晃认为浴缸对于一个人很重要。
当文化人犯傻
文化人容易犯傻:余秋雨跑电视上天天跟歌咏比赛的小年轻较劲,够傻的。难怪他称“文化”为“苦旅”。
好朋友音乐家刘索拉最近去杭州,给国际咨询公司麦肯锡做培训,让一屋子的MBA学着唱蓝调,不傻,但是绝对不靠谱。
我妈章含之,上海一代名媛,曾经一度要在兖州开一个汉堡包店,因为她去兖州时候发现火车站附近没有快餐,非说汉堡包在兖州能赚大钱。傻,不靠谱都不用说了,还赔了钱。真不明白她老人家当时怎么想的。
萧关鸿,上海文汇出版社社长,上周和路易十三合作出了一本书,结果就被赶到一个时尚派对的台上去讲话,不疼不痒地说了点创意的时代,时代的创意等话,还穿了一身黑,一夜之间把自己知识分子身份换成时尚分子了,不仅傻,而且不值得。
我干的傻事就更多了,什么自己半夜三更去做个电视节目、和朋友瞎混演电影、上别人的电视节目被人当猴耍着玩儿,都不是聪明人干的事情。当然这么说我是给自己的脸上贴金,好像我也是个文化人似的,其实按照刘索拉给我的定义我只是个小商人,还没有资格傻到文化人那级别。
我一直认为制定文化政策的人肯定不是文化人,因为他们从来不犯傻。最近发布一条新政策,说要管理KTV里面的小年轻都唱什么歌,得唱健康的。我这才发现,还是文化人在制定文化政策,不然怎么会和余秋雨那样犯傻——KTV苦旅马上就开始了。
难得糊涂
中国人喜欢反着说话。郑板桥说“难得糊涂”那一瞬间肯定是他一辈子最清醒的时刻。
我们总说看书多的人是明白人,其实这是反话,书看多了肯定糊涂。我有两个好朋友,许知远和伊伟,是我认识的人里面看书看得最多的。就这么说吧,如果我想找一本讲老北京的书,我只需要给伊伟打个电话,马上就能获得一个至少有二十本书的口头目录,而且还带着一两句话的简介。想知道外国人又有什么新的理论,比如世界到
底是圆的,平的,还是菱形的,问许知远就可以了。他不仅能告诉你关于地球的所有理论,而且都有出处,包括作者姓名、书名、出版社名、编辑名,连标点符号都不会落下。牛吧。
但是我也能证明他俩根本不是明白人,因为这俩兄弟我还是挺了解的。
首先,他俩没媳妇;第二,他俩没发财。我们一起做“大人在说话”节目的时候,许知远说最值得做的一件事情,就是时常捧着一本书,坐在一个湖边僻静的板凳上发呆,这像明白人说的话吗?他说现在的人太忙,人如果没有时间发呆就会出问题,就没有思想
了。伊伟更逗,本来身体就不是特别出色,死活要跟一个记者队去走可可西
里,而且兴奋地说:“这次去,真没准就出不来了。”这是明白人干的事吗?明明知道出不来还往里面冲?还好那记者队里有个什么队长是个明白人,拦了一把,没让他去。我当时担心他真有个三长两短,我还不一定找得着第二个伊伟。
这两个读书人,一个发呆,一个找死,充分证明看书越多越冒傻气。
我看见一个数据,中国的美元百万富翁绝对人数已经超过法国了,说明我们国家还是有明白人的。但是好像我们这儿像我这俩朋友这么冒傻气的读书人比法国少好多倍,而且大家都太明白,所以没人去干糊涂事。
难怪中国人说:难得糊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