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生感悟

家长用心的陪伴,才是孩子最好的礼物_人生感悟_格言网

2020-12-28 23:46:52

人生感悟

公众号

对于孩子来说,更多的时候租好的礼物并不是玩具什么的,而是家长用心的陪伴,有些时候家长的人虽然在,但是心去不在孩子身上,孩子也会有感觉,会失落,接下来就请大家随小编一起来看这篇文章。

1

陪着≠陪伴

前段时间,因为《妈妈是超人3》的热播,黄圣依和霍思燕一度被观众当做不合格妈妈与优秀妈妈的典型代表。

在一期节目中,霍思燕因为起床晚了,正在手忙脚乱的化妆。此时,在客厅玩耍的嗯哼组装出了一个小汽车,于是兴奋地喊霍思燕“妈妈~你看我做的!”  霍思燕回了一句“来了!”然后马上走过去看儿子组装的车,而且由衷地夸嗯哼,还不忘继续涂抹化妆品。

再对比被称为“黑洞妈妈”的黄圣依。

一次家里停水了,黄圣依一直都在烦恼怎么解决。安迪发现了妈妈的发箍很有趣,好奇地问了句“妈妈, 这不是你的吗?”黄圣依没有回答他。安迪兴致勃勃地戴上发箍,一脸兴奋地说“妈妈,你看我!”

黄圣依还是没有反应,安迪只好默默地把发箍拿了下来。

还有一次,黄圣依在做饭,安迪把一个公仔顶在头上搞怪,想逗妈妈笑,但是黄圣依只顾着拿碗筷,完全没在意。

安迪只好拿着公仔走到一旁,但小脸上却是藏不住的失落。

2

隐形失陪会给孩子心理健康

带来什么影响?

育儿过程中,我们总是一不小心就会犯同样的错误,殊不知这对孩子的影响有多大。

一个孩子抓到一个蚂蚱,兴奋地给妈妈看,如果妈妈说:“好可爱的蚂蚱啊”或者“小心蚂蚱咬人”,都是对孩子所关注内容的回应,无论正向还是负向的关注,至少与孩子关注的是同一个内容。若妈妈说:“你的手好脏,快去洗手”,她的反应与孩子所关注的完全不相关,这种反应被存在主义精神病学家莱因称为“无关反应”。

如果孩子经常得到父母的无关反应,甚至是漠然的无反应,会产生巨大的失落感和低价值感,他们会无法确认自己的重要性,莱因称其为“存在性焦虑” ,因此形成的创伤被称为“被抛弃创伤” 。并非只有离开孩子才是抛弃,“人在心不在”的父母也会让孩子体验到可怕的被抛弃感。

?一些童年有“存在性焦虑”的人,在成年后会很难忍受独处,一个人时要么需要找人说话,要么需要找点事情来做。

在心理咨询室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类需要帮助挽回情感的女性,她们会一天打无数电话问男人在哪、做什么,导致对方难以忍受要分手。这种行为的出现,表面上是不放心对方,潜意识里却是因为感受不到与对方情感联结的存在,从而引发了童年留下的存在性焦虑。

3

如何给孩子高质量的陪伴?

父母陪伴孩子的方式,对于孩子未来如何与世界相处,以及如何自处影响深远。那么,什么才是陪伴孩子的正确姿势呢?

儿童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其实,幼儿的安全感与父母是否长时间陪在身边没有必然联系,陪伴的质量才是关键。高质量的陪伴,远比三心二意的看管,或长时间身心疲惫的守护更有价值。

不论是在亲子关系还是其他人际关系中,高质量陪伴有两个关键——一是“全情”,二是“同频”。

怎么理解同频呢?比如孩子放学回家,兴奋地告诉你“我们球队今天赢了”,如果你的第一反应是责备孩子“衣服好脏”、“一身臭汗”,这都属于前面说到的“无关反应”型父母。

最理想的模式是“共振互动型”父母,也就是与孩子的感受同频,给予孩子积极的回应与关注,比如家长可以说 “宝贝,爸爸妈妈看你为了比赛练习的那么认真,赢了一定特别高兴吧!” 在这样的亲子模式中长大的孩子往往比较有安全感,又有同理心。

再来说说“全情” 。对于辛苦上了一天班的双职工父母来说,要求他们全情投入带娃确实有点苛刻,长年致力于家庭教育心理咨询的美国教育专家帕蒂·惠芙乐在其著作《倾听孩子——家庭中的心理调适》(Listening effectively to children)中为职场父母提出了一个方法——安排一段不长但有保证的“专属时间”陪伴孩子。

比如为孩子设置15分钟陪伴时间,专心致志地为孩子读一本绘本;带孩子出门进行一场足球赛;烤一次蛋糕等等。家长要提前安排好其他事情,在专属时间里不打电话,不玩手机,让孩子知道,在这段时间,爸爸妈妈是只属于他的存在。

长期用“专属时间”陪伴和倾听孩子,亲子关系会有什么样的变化呢?

在“专属时间”里获得的安全感,会让孩子们向父母越来越多地坦露自己的内心世界。如果孩子在学校受了欺负,也许他在专属时间的情景模拟游戏中就会向家长重现这一情景,来试图让父母知道他在学校的遭遇。

4

写在最后

前面介绍了那么多陪伴的方法、沟通的技巧,其实,对孩子们来说,最重要的还是爸爸妈妈们在陪伴的时候,真心享受和自己在一起的时光。

今天就是六一了,你的用心陪伴,就是给孩子们最好的儿童节礼物。

    

上一篇:对不起,我不会再喜欢你了_人生感     

下一篇:年轻人不能碰的那些东西_人生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