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其实是现在的一种网络红人的意思,其实在魏晋时期也有这很多的名人,像是现在的“网红”,接下来就请大家随小编一起来看这篇文章吧,希望大家能够有所感悟。
如何成为“网红”?
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焦虑这个问题。
敢做、会说、颜值高,似乎是“网红”的标配。
敢做者,伴随着短视频的兴起,辣眼睛的行为让人应接不暇;
会说者,近有Papi酱,远有郭德纲;
颜值高者就更不必说,一个个韩式隆鼻、锥子脸,比Ctrl+C、Ctrl+V来的还快还多。
于是,人们不禁感叹,“网红”是这个时代的特产。
果真如此?其实,读一读《世说新语》,你就大可怀疑以上的判断。
一部《世说新语》,差不多就是一部教科书级别的“网红史”。
先讲个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
东晋重臣郗鉴的女儿到了婚配年纪,郗鉴听闻琅邪王氏的子弟个个英朗,便派人去丞相王导家挑选女婿。
使者在王家东厢房看了一圈,回去报告说,王家子弟听说我是来选女婿的,都表现矜持谦恭,只有一个青年袒胸露腹,自顾自地看书,对我表现十分冷淡。
郗鉴觉得此人豁达不拘泥俗尘,择其为婿。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东床快婿”。这个特立独行的人就是尽人皆知的书圣王羲之。
王羲之与众不同,幸好他的岳父大人的眼光也异于众人。
跟魏晋比起来,当今特立独行的“网红”只能算小儿科了吧。
与王羲之同时代的阮裕也是个“奇葩”。他有一辆豪车,不管谁向他借车,没有不借的。
有个人要为母亲送葬,心想借车,却不好意思开口。阮裕听说了,十二分不开心,你不借就是看不起我。
一不做二不休,阮裕把车烧了…车烧了…烧了…了……
那些砸豪车、烧钞票博眼球的朋友,你们做的都是人家玩剩下的。
行为怪诞也就算了,那时候的人还特别擅长怼人,要知道,魏晋的清谈,也算得上是我国谈话节目的第二个高峰(谦虚点,第一高峰是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
名气最大的怼人选手,当属十岁的孔融小朋友。没错,就是那个让梨的孔融。
言论管制官员陈韪看这孩子太“嚣张”,一句“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本想打击一下孔融的气焰,谁知这孩子会冒出一句“想君小时,必当了了”。
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陈大人心里那个苦呀。孔门子弟,怼起人来毫不手软,人心不古啊。
还有一个小朋友,脑回路更加清奇,就是名儒范宣。
范宣八岁的时候在田间劳作,无意中伤了手指,立马嚎啕大哭。
需要哭这么凄惨吗?
范宣一个冷眼,回答说:我哭才不是因为痛,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手指受伤就是不孝,我因此才哭呢。
哭的理由都这么主旋律,大写的服气。
小孩子个个言辞机敏,大人就更无需多言,甚至即便是个“外国人”,都堪称嘴炮。
前凉末代君主张天锡亡国后成了苻坚的部下,后来淝水之战又败,归顺东晋,得到晋孝武帝的器重。
自然有眼红的人不服气,你们北地蛮夷,有什么了不起?
张天锡的回答也直接:没什么特别,就是人没有嫉妒心。
这一波反攻,笔者表示超纲啊。
天天练嘴,不能直接作用于国计民生,也有人看着着急。
王羲之列举三代圣王,大呼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谢安听了说:秦国务实变法,可不也只传两代就灭亡了,关清谈什么事?
诶,谢安说的好像没什么错呀。
至于对颜值的热爱,似乎没有比魏晋时人更疯狂的了。
你见过被赞为“冰清玉润”的男子吗?晋朝的迷妹见过。
那时建康人听说名士卫玠要来,人山人海围了好几层,场面堪比周杰伦演唱会。
粉丝见面嘛,人多本没什么问题,可是卫玠小哥身体弱,大概人太多空气不流通,卫玠就这样被粉丝“看”死了。
除了卫玠,美男代言人潘安、长相俊美要戴个凶残面具上战场的兰陵王、靠气质取胜的知性美男嵇康……个个高颜值,都是魏晋时代的产物。
无论是怪诞的行事风格、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执着,还是与生俱来的好皮囊,魏晋名士在用生命宣告:生而为人,我就是“网红”。
美学大家宗白华说:“个性价值之发现,是‘世说新语时代’的最大贡献。”(宗白华,《论〈世说新语〉和晋人的美》)
没错,我就是我,是不一样的烟火。
教科书上说《世说新语》是记载魏晋南北朝时期名士言行的笔记小说,翻开一看,每页纸上都写着“我们不一样”。
横竖睡不着,琢磨了一夜笔者才明白,什么小说集,这分明是那个时代的“网红”全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