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一般高考成绩出来了以后就会有一批面临分手的情侣,因为志愿问题,很多人的恋情都会在这时画上句号,接下来就请大家随小编一起来看一下这篇文章吧。
昨天有个读者在微博上向我提问,她说,高考已经结束了,高中的情侣们总会奔赴不同的城市,有什么好的建议给这些熬过高中的情侣们吗?
说实话,看到这个问题后,我的第一反应是,没有建议,去经历,然后会明白一切。
但后来反反复复读了好几遍这个问题,感觉还是有很多话想要说,就认真地回答了一下。
说到高考真的感觉离我越来越远了。
我2013年参加的高考,我当时的高考成绩和当时的男朋友相差了整整60分,这样的成绩一味着什么,就是无论怎样,我都没办法和他去同一所学校了,高考前两个人的所有计划和约定,全都没有办法继续下去了。
我们后来讨论要去同一座城市,商量了很多很多种方案,中间也受到过分明的一些阻挠,庆幸的是最后去了同一座城市。
但更难过的是,即便在同一座城市,那段感情连两个小时的路程都撑不过,还是分开了。
那时我真的以为,那段感情只是败在了两个小时的公交路程上,我边哭边跟他说,以后我们每个周末都见面好不好,两个小时没关系啊,你没时间,我可以来找你。他还是摇了摇头。
那时我怪了自己很久很久,如果当初高三再努力一点,高考成绩再好一些,就能和他去同一所学校了,是不是就不会这样分开了。
后来没多久,他和另一个女生谈起了恋爱,同样在同一座城市,同样要坐两个小时的公交车才能见上面,他变得义无反顾。
那时我才明白,原来会分开和这一切都没关系,只是厌倦,只是觉得另一个人比我要好。
《匆匆那年》里,陈寻为了能和方茴上同一所大学,最后在高考的时候,少做了一道大题,如愿地去了同一所大学,却还是因为喜欢上了别人而分开了。
记得我刚看这部剧的时候,觉得陈寻真傻,为了一个喜欢的人放弃了可能还不错的未来,又觉得方茴可真幸运,能遇到陈寻。
看到后来他们分手时,我又心疼方茴,但又觉得好像陈寻也没有做错什么。
《匆匆那年》的电影版上映的时候,我刚刚分手,电影拍得要比电视剧烂一些,我还是在电影院里哭得不像样子,那一刻我好像才真正理解了方茴的那份不舍与绝望。
我一直在想,如果当初陈寻没有少做那道大题,没能和方茴去同一所学校,他们两个人的结局会是怎样的。
我总觉得,对于陈寻来说,那样他可能会更珍惜这段感情,可能也不会变成后来那样的结局。
但感情的事儿,又有谁能说得清楚呢?
就像电影里的那句台词一样:所有男孩在发誓的时候,都是真的觉得自己一定不会背叛承诺,而在反悔的时候,也真的是觉得自己不能做到。
说到底,很多时候,分开与不分开,和高考没有太多关系,和在不在一所大学也没有太多关系,有关系的是彼此是否足够相爱,感情是否经得住一道一道的考验。
一段感情,从高中走到大学其实没那么难,很多情侣也不会再刚上大学就分手,也不会因为即将开始异地而分手,多得是在这个过程中分开。
分开的原因有很多,大学是一个微型的社会,它会改变一个人很多很多,高中那样青涩懵懂单纯的爱情是很难经得住这些的,分开于是变得很自然。
当然我身边也有很多从高中走到大学,经历了异地,经历了大学毕业,还依然在一起的情侣,但这样的感情真的极少。
我闺蜜和她男朋友从初中就在一起了,一直到高中大学,我记得特别清楚,高三的某一个晚自习,她来找我,我们俩在坐在教室外面的花园里聊天,她特别无力地跟我说,她男朋友说如果最后没能去同一所大学肯定要分开的。
那时我总觉得闺蜜的这段感情不靠谱,但一想到他们一起走过了那么多年了,就也不知道该怎样去劝她。
幸运的是他们后来去了同一所学校,高考分数的差额刚刚在一所学校的最低分和最高分中间。
闺蜜是一本,男生是二本,我记得那时,我闺蜜跟我说,她要放弃报一本志愿了,要和他一起报一所二本学。
那时我没有劝她,只是让她想清楚再决定,以后不会后悔就行。
后来她没有放弃报一本,也顺利地被录取了,二本报志愿的时候,她紧张地要死,甚至一直不敢和男朋友聊天。
她男朋友主动地选择了和她去同一所学校,她读的一本的专业,男朋友读的二本的专业。
曾经在高中每个周都要吵架的他们,上了大学后好像很少吵过架,也没有闹过一次分手,反而更相爱了。
现在毕业也一年多了,应该快要准备结婚了。
一段感情能不能走到最后,从来都不是一个人努力的结果。
刚刚高考结束时,我们正是十七八岁,是很难体会到一段感的意义。但像《匆匆那年》里说得一样,16岁时我们还不懂爱的意义,但比任何时候都有爱的勇气。
我现在二十四岁,就特别想告诉六年前的自己,在感情中不辜负对方就够了,不要用别人犯下的错误来惩罚自己。
从高中到大学到毕业再到结婚,能走到最后的爱情真的很难得,但如若不能,也不要过分强求,以后会明白这些都是人生常态。
相爱的时候用力相爱,分开的时候能互不亏欠,不辜负不过分伤害,真的就足够了。
高考分数决定不了太多,别伤心也别太沮丧,存在即合理,好好的去走剩下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