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生感悟

C位的诅咒:80后该何去何从_人生感悟_格言网

2020-12-28 23:46:52

人生感悟

现在的人社会更新换代的很快,东西是,人也是,最早的一批00后的孩子都已经成年了,现在的竞争力变得非常大,那么80后该何去何从呢,接下来就请大家随小编来看一下这篇文章吧。

写在前面的话:

不久前后台收到了一则颇具代表性的读者提问,选取如下:

“晓璃老师,你好,你看过《创造101》吗?你知道‘C位出道’这个概念不?当然可能您不关注娱乐节目,不过这不是重点。我发现,不论在娱乐节目还是现实中,那些敢于表现自己敢于抢占C位的人总是能获得更多的青睐,而很多默默无闻踏实干活的却很少能有这样的机会。实不相瞒,我就特别羡慕那些敢于抢C位的人。我是一名80后,自认为在工作中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但奇怪的是,在一些机遇面前自己总是犹豫不决、不敢行动。最近有一位从业四年的90后刚刚被提拔为部门主管,这让我内心五味杂陈。难道我们之前学习的‘温良恭俭让’都是一纸谎言吗?难道真的需要‘不要脸’才能在这个时代混得开吗?”

以下这篇,试图从心理学的角度对这则提问进行一些分析与解答,希望会对你有所帮助和启发。

一、颠扑不破的“二八定律”:为什么优秀的永远是少数?

你提的这个问题,它也曾经困扰了我很久。

从事职业咨询以来,每当我对过往的咨询案例进行归纳总结的时候,会发现很多在职场中屡屡不得志的咨询者,几乎毫无例外地都有一个共同的心理特点,那就是“不敢优秀”。

说出来是不是有些不可思议?

随着咨询案例的累积,我渐渐发现一个残酷的事实,那就是,从理论上来说,很多人其实可以更优秀甚至更出色的,但在现实中,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敢于争夺那个耀眼的“C位”,导致与很多机会失之交臂,错失了发展的绝佳时机。?

从这个角度来说,所谓“二八定律”几乎可以说是颠扑不破的真理了:在能力相当的前提下,只有20%的人擅长把握机会迎难而上,80%的人在关键时刻退缩不前。

二、“C位的诅咒”:它有多耀眼,就有多讨人厌。

对于“C位”,比较靠谱的解释有两种:一是“Center”,即“中心的位置”;二是“Core”,即“核心的位置”。

不论哪种说法,都指出了“C位”的特点:备受瞩目,以及饱受争议。

早在咨询领域,有些做团体咨询的咨询师就做过这样一个实验,那就是用一堆椅子摆成一个螺旋状,螺旋最中心的就是令人瞩目的“C位”。

这个实验最初的设想是,先保证一定程度的公平,也就是所有位置不限定任何人,每个人可以自由选择;其次让参加实验的人早早来到实验场地并且自由选择自己的位置,或者用衣服包包占个位置也可以。

起初咨询师的设想是,绝大多数人都会毫不犹豫争夺中心的位置,但实验结果却让人大跌眼镜。

咨询师发现,最中心的位置,往往是靠后时间阶段过来的人出于“无奈下的选择”,因为提前入场占据时间优势及资源优势的人,往往会选择比较偏僻的位置,所以后来的人会发现,只有“C位”是空着的,不得已这才坐到了所谓的“C位”上。

这似乎是一个很不讨喜的位置。

在现实中,“C位”不仅仅只是指代一个位置,还可以表示一次自我展示的机会、一次重要的当众发言,一次独当一面的机会,等等。

正如一位心理学老师指出的那样,对于多数人而言,那个位置太有压力了,而我们往往会倾向于否认这种压力,我们常常这样说服自己,那就是“人生本就不公平,不是我不行,而是我缺少这样的机会。”

但实际上呢?

可能你曾经就遇到过这样的机会,但由于你内心在抗拒某些东西,就这样被你活生生地错过了。

而“命运不公论”显然成为用来掩饰自己内心怯懦最完美的解释和借口。

因此在现实中,你会发现愿意主动坐“C位”的人并不多。

三、阻碍你优秀的心理根源:你不是“不能”,而是“不敢”。

记得武志红老师写过一篇文章,大意是,很多不是不能有钱,而是他们不敢有钱。

同样地,对于很多人而言,不是他们不能优秀,而是他们不敢优秀:他们生怕有朝一日成为万众瞩目的核心,去承受难以言状的压力和不堪。

在心理学上,“C位”之所以被我们下意识地排斥,是因为我们的一个心理机制在起作用。

这种心理机制,叫做“投射”。

“投射”用简单的语言可以描述为:“当你被很多人关注的时候,你会感觉自己不再是你自己了。”

因为盯着你的无数双眼睛的背后,是无数个人,而这些人,毫无悬念地会把他们的期待和意识投射在你所处的位置上,以至于你会发觉自己每时每刻都“如坐针毡、如芒在背”。

不论在组织或者公司中,你仔细观察不难发现,那些“身居要职”、“备受瞩目”的核心人物,员工对他们都会评头论足,并且毫不留情,恨不能将对方的八辈祖宗全部八卦一遍。

公司要召开重要的会议,所有人都缩在自己的角落里,默默地盯着会议中心那个要发言的人,请闭着眼睛试想一下这样的场景——

如果你就是那个处在中心位置的人,你正打算发表自己的看法,话到嘴边的一瞬间,你放眼望去,四周都是不同的眼神,有质疑、有嫉妒、更有指望别人出丑的......你会感到一阵紧张,生怕自己说出来的话无法让在座的满意,生怕有人私底下议论说:“我以为这人嘴里会说出什么高论呢?原来还是这些陈词滥调,看起来也没什么水平嘛?!”

或许,提到嗓子眼的话就会突然“咕咚”一下被你压了下去,你心虚地闭上嘴,感觉自己分分钟会被其他人怼的体无完肤,甚至发现这个时候,会有一两个打呵欠或者刷手机甚至起身离开的,你会怀疑,完了,是不是大家都讨厌我?!

瞧啊,整个过程中你的紧张、不安,以及感受到的压力、甚至随时向你发出的质疑及diss,都是身处“C位”的你必须要付出的代价。

没错,“C位”很酷也很残酷:这种残酷,源于很多人渴望但不敢争取、望而却步,同时他们又会对这个位置上的他人投射自己的期许和要求,一旦他们发现,坐在这个位置上的人无法满足他们的期待和要求,就会衍生出不满甚至敌对的情绪,而这些,就是想要坐上“C位”的人必须承担的代价。

一旦你坐在那个位置上,你会发现自己“无路可退”:除了承受及承担,没有后路。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现实中能够抓住机会迎难而上的永远是少数。

多数人对机会的渴望只停留在嘴上说说的阶段,他们不敢也不愿付出行动,或者确切来说,不敢承担相应的压力和代价。?

四、如何打破“C位”的诅咒?

对于不甘现状想要有所突破的人来说,该如何打破心理层面的“C位诅咒”,去挑战和实现更多的可能呢?

1、正视“投射”这件事

要知道,被万众瞩目的感觉,确实很让人迷失自我,原因就在于前面分析,你会承受很多看客的投射,他们会把他们的期待和要求都转移到你的身上,慢慢地你会有一种被别人的目光淹没的感觉,焦灼而无力。

因为他人的“投射”,你俨然成为了千万人爱与恨的化身,他们无法看见真实的你,他们看到的,都是他们投射的你:你的“投射”越多,你的“化身”就越多。

而你要明白,这些“化身”,都只是别人脑海中的样子,是“投射”的你,而不是真实的你。

你不必为他们的情绪负责。

他们有diss你的自由,但你也有选择:在这种diss面前,你可以选择愤怒,你也可以选择视若无睹、淡然一笑。

2、永远不要忘了“你的目标”

对于任何一个想要坐到“C位”的人而言,不要忘记你的目标是什么。

你想实现什么?

你是希望更有效地推进这件事?

还是渴望带动更多的人一起成长,最终做一件更大的事?

......

所有的行为动机只有落到“自己”的层面,人才会有“主心骨”,才不至于被别人的眼光和评论左右,从而迷失了自己的方向。

事实上,我所认识的很多在职场中有所作为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十分清楚自己的目标和方向。

3、修炼自己的“精英特质”

我认识的一位银行行长就是具备这种特质的人。

十几年前我和他认识的时候,我是一家公司的财务经理,他是银行的客户经理:当时因为公司贷款的需要,我和他由于业务的往来有过交集。

他给我的感受就是,一是这个人对业务非常熟悉,他会当着我和老板的面,把银行的贷款产品分析的头头是道;二是他的职业目标感很强,当时他的业绩就非常不错,后面更是一步步从支行的副行长做到了支行的行长。

十几年后的今天,当我再次问他:“你觉得银行整体环境如何?这个行业是否真如外界所言那样,出现了下滑的趋势?”

这位行长的回答是:“任何事情都是人做的,没有真正意义上衰落的行业,无非是此消彼长的过程,这个行业不行了,很快会升级为新的形式,总体并没有消亡。从这个角度来说,只有不思进取的个人。”

这位行长多年以来就是抓住了人和事最核心最本质的东西,才会在过程中顶住一切压力,带领员工盘活了一家濒临危机的支行,这种人,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精英”。

“精英”不是在特定的环境才有,而是任何环境,有人总会找到路子,成就更好的自己。

五、比“身居要职”更重要的,是找到“受人瞩目”的理由。

回到文章开头那个读者的问题上来。

这位倍感失落的80后朋友,我最想问你的一个问题就是:如果有一天你真的能坐到那个核心的位置,你想做的事情是什么??

想清楚这个问题,你才有可能破除心理层面对于“C位”的恐惧和障碍。

因为正如前文分析的那样,C位有多耀眼就有多讨人厌:唯有想清楚自己的目标,并为自己的目标承担起责任,你才不会害怕被讨厌。

“一个鸟群没有数量的限制。新的鸟加入时,鸟群并不会变得‘满载’或‘超负荷’。网络同样,你可以在任何时候从任何地点加入,它没有外形,甚至可以说没有结构,随时可以重组,能够包容各种形态的多样性。当我们把自己与更多的网络连接起来时,会涌现出很多东西是你无法预料和控制的。”——《失控》

    

上一篇:用心珍惜那些值得珍视与疼惜的人     

下一篇:《旅行的艺术》观后感_人生感悟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