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生感悟

对于加班的几点建议,提高我们的加班效率_人生感悟_格言网

2020-12-28 23:46:52

人生感悟

相信很多的上班族都有过加班的经历吧,有的时候的加班会让人的休息都不好,那么关于加班有几点建议,希望我们都可以提高我们的加班效率,提早回家,一起来看吧。

01 

周四加班到凌晨5点,纪念一下

周四下午,战略部召集几个大部门开了一个临时紧急会议,商讨公司三年滚动规划事宜。

说实话,虽然是战略牵头,但这次规划的核心内容其实是我们部门正在做的对标方案,所有的经营目标都由我们通过市场化对标来完成,而规划的其他内容则相对属于常规性工作。

在会上,几个部门大佬讲了各自意见,然后压力就全到我们这里了——既然核心是对标,所以对标的方案和数据必须尽快夯实。

但按照我们之前的工作进度,对标的数据需要在下周才能完全搞定。但既然大佬们提了要求,我们必须全力完成。

我和另一个同事,一开完会就开始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之中。

从下午4点开始,一口气干到8点,其他同事都已经走了,我俩饿的前胸贴后背才意识到原来已经晚上8点了!

估计了一下工作进度,嗯,任重道远。

下去买了个三明治,接着回办公室继续干。

干到10点的时候,我们意识到,今晚可能回不去了,因为真的有太多数据需要重新整理了。

我跟老婆微信抱歉,老婆也很理解,然后怯怯地请示她,今晚可能没办法回去睡觉了。老婆很体谅,让我赶紧干活儿吧,没关系。

嗯,解除了后顾之忧,继续搞之!

就这样,从一头雾水,到渐渐清晰,到重新卡壳,再到继续出发。

终于,在凌晨5点的时候,把邮件发给了领导,算是大功告成。然后俩人倚着座椅直接昏睡过去了。

这是我第一次在公司睡觉,以前加班到凌晨2、3点回家的历史有,但直接在公司睡真是从来都没想过。

有几点反思,分享给大家:

(1)一切要早,要快。

虽说我们工作效率已经算不错了,但是工作进度上,还是出现了一些意外。其实,最初我们的工作计划时可以往前提的,但是大家商量之后觉得似乎时间没有那么紧张,可以适当把任务分配得松散一些。

这样,“早”这个字就被我们摒弃了。

而时间安排出来了问题,一旦有临时变化就会让我们措手不及。就像会议上大佬们的临时要求,一下子就把我们整蒙了,最后只能靠着加班来搞定。

再说“快”字。

近期工作的效率其实在反思之后,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就像之前给大家推荐的《零秒工作》一书中提到的:“工作的任何环节都有优化效率的空间”,这次方案设计,无论是会议上的头脑风暴,还是数据筛选整理的过程,其实都可以更快一点。

但就是因为前期把任务安排得没有那么紧凑,才会出现了对效率追求的降低,从而让“快”字也消失了。

《零秒工作》其实前段时间已经重新读了一遍,最核心的两个字,就是“早”和“快”,但自己却没有严格执行,导致加班成这个狗样子,要对自己好好做一次自我批评。

(2)先把核心关键做到极致

大佬们的临时要求,其实我们都曾经在方案设计过程中考虑过,但是唯独一点我们想得并不全面,那就是面对下属企业的质疑,我们应该如何更好地应对?

之前的思考,仅仅停留在策略方面,比如如何更好地提升沟通效率,做好沟通时间的安排等,但却忘记了,最最核心的地方,应该是方案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在这一点之外,一切都是辅助性的工作。

而我们在时间分配的时候,显然有些主次颠倒,没有抓住关键核心,就像《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中提到的,“要事第一”,我们仅仅把方案设计这个笼统的任务看做第一要事,却没有把任务进行足够细化与分解,分析下一层级任务的优先级,结果是一头栽进一片混沌之中无法自拔,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真是工作大忌。

引以为戒。

(3)专业能力是核心

在向大佬们汇报完整方案的过程中,我们被财务部的大佬完全碾压,没错,彻底碎成了渣。

虽然我好歹也是会计学在读博士,但是毕竟没在财务部工作,很多业务的理解和财务数据的把握上都不够全面和深入,所以在对一些企业数据做分析时,经常顾此失彼,很多破绽都被大佬一眼识破。

这其中,最核心的差距,就是专业能力。

客观上说,是自己没有机会接触财务工作,但其实主观上来说,还是自己不够主动,那些财务数据和报告,我们其实都有掌握,但很多时候就会沦为电脑里的摆设,白白浪费了自己的硬盘空间,却没有充分发挥其价值。

下一步,必须将自己的专业能力做进一步打磨,要想更好地立足,专业能力是核心。

(4)要不断修炼自己的反脆弱能力

会后,我们几个一起复盘,其中一个同事很郁闷,“简直被D总骂的一无是处啊!”

我反倒没有太过于注意D总的骂,而是真的在反思D总的一些原则性指导。

多么好的学习机会,越是被骂的惨,越是证明我们还有很多学习和进步的空间,坏事变好事。

《反脆弱》这本书最近在断断续续地读,越来越觉得其中的核心理念:

从不确定性中获益,真的是真理。

如果真的可以深刻掌握这句话的内涵,对于我们的工作、生活都大有裨益。

其实就是我们的老话: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当然,老话中多了一些运气成分,而《反脆弱》不仅仅是对我自我情绪的安慰和调整,更是安置在骨子里的一种主动行为和能力。

遇事不慌,是第一层面;而遇事思考解决路径则远高于上一境界。

以上四点思考,共勉。

02

继续通宵加班,我不想纪念了,哈哈哈

又是兵荒马乱的一周。

周一确定了近一个月工作计划,同事说:

“K,你日程表安排地很紧啊!”

是啊,不紧不行啊!整体工作已经启动了,紧接着又要跟上配套方案,而且所有配套方案中,我牵头的对标是重中之重,关系到各个企业钱袋子的事,往往是大家最关注的事,压力山大。

这一周,基本上每天都像是钉在了办公桌上,头都顾不上抬一抬,每天都要到9、10点钟才能下班。周三晚上,因为要赶着第二天再做一次整体汇报,所以,只能熬夜通宵来搞。

到凌晨4点多的时候,终于算是基本搞定了,才躺在椅子上睡了一会儿。早上起来,跑去洗澡吃饭,然后接着干。

本来以为,上周的通宵加班,应该算是这辈子唯一一次了,结果,又来了一次。如果说上次还算兴奋,这次就是有点麻木了,哈哈哈,我不想这么累啊!

但,一想到第二天要汇报,而且还是我来主要汇报,接受各个大佬质疑,兴奋大于累,又鸡血满满投入战斗了。

上周的三点感悟,回顾一下:

第一,要快要早;

第二,先把核心关键做到极致

第三,专业能力是核心

第四,要不断修炼自己的反脆弱能力

而这周的熬夜,和上周不同,战略设计和执行层面确实在提升,想到自己上周的问题已经得到解决,虽然还是在熬夜,但至少吃一堑长一智,没有在同一个地方跌倒,还是很开心的。

但,同样有一些熬夜感悟,分享给大家,哈哈:

(1)能不熬夜,就不要熬夜了

虽然有千般万般的理由,必须熬夜才能搞定,但熬夜之后,那种落寞的感觉很不好受。

以后,还是不要熬夜了。即使天塌下来,也要睡觉啊!

熬夜之后,身体状态明显不佳,而且年纪大了,恢复起来也特别慢。想起以前在学校的时候,经常周末两天连续通宵两晚上唱歌,睡一觉又是精力满满。

可一晃已经三十多岁,身体再不像小鲜肉时候一样,可以随意糟践身体了。

精力跟不上,工作效率就会大打折扣,最后从结果上来看,未必熬夜的成果就有多丰硕。

而且,身体机能下降非常明显,免疫力也低,这周后半段,每天都觉得腰酸背痛的。

很多时候,我们对于那些过劳死的新闻总是心存侥幸,觉得不会降临到自己身上,但谁敢保证呢?

熬完夜,困得要死,本来想买杯咖啡,但一想到喝完咖啡,可能心跳的更厉害了,别一下子撑不住了,然后怯怯的去倒了杯开水。

嗯,决定了,能不熬夜,绝不熬夜了!

(2)要谦虚,但也不要妄自菲薄

在做方案的过程中,因为涉及大量企业经营数据,包括海外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内容,需要大量基础工作,有些公司只能翻墙去找财报下载,然后阅读,提取有效信息。

对于方案的模型建立,心里也很没底,方法是否科学,数据是否扎实,模型是否合理?这些都像是埋在心里的雷,生怕在给领导们汇报时露了怯。

可汇报的过程极其顺利,超出预期。

大佬们甚至对方案赞不绝口,原话是:

“你们这套方案完全可以拿到市场上去卖了!比他们咨询公司做的还好!”

这真的是极大的褒奖啊!

之前一直惴惴不安,而真的到了上场的时候,发现远没有想象中艰难。很多时候,我们就是自己吓自己,准备工作把自己搞得很崩溃,其实当自己付出全力之后,结果往往不会差。

(3)做万全准备

我做主汇报,虽然方案基本上是我一个人弄出来的,但是90页PPT,内容太多,包括数据、模型、流程……需要汇报的点很多。

但说实话,很担心自己会搞砸掉:

“会不会语无伦次?会不会主次不分?会不会被问的哑口无言?会不会被喷的想钻地洞?……”

脑子里有很多担心,但想想看,担心有什么用,还不如好好做准备。

于是,继续写自己的逐字稿。

没错,虽然是汇报PPT,但我还是一板一眼地写下来逐字稿……

之前在周记里提到过,那些经典的即兴演讲,看起来是即兴,但其实演讲者做足了功课,就像丘吉尔说的:

“我正在看我的即兴演讲稿。”

那些伟大的人尚且如此,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要想看起来毫不费力,真的要下足功夫才行。

逐字稿写下来,我又从头到尾过了两遍PPT,确保整体思路和细节把握都没问题,才信心满满地上战场。

会后,同事说:“讲得真好!”

很开心,但我知道,不是讲得好,而是真的准备的足够充分。

一定要做做万全准备。

以上。

希望我不要再写类似的熬夜感悟了,555(哭)。

03 

说完熬夜,说说休息

熬夜反思之后,我们来说说休息。

之前在《学习力》课程中,有一节专门讲的是精力管理,反思自己,哎,真是说的比做的好听。

看到一篇文章,将丹尼尔平克的一本书《时机管理》。书里,把每个人的时间类型做了分类,通常是三类:

第一,云雀,也就是早睡早起型的人;

第二,猫头鹰,玩睡型;

第三,介于两者之间的。

大多数人,属于第三种。而早起型和第三种类型的人,通常在下午的时候在效率、判断力、决策力等方面能力会有所下降。

曾经有人做过一个实验,两组小学生,一组在上午考试,一组在下午考试,最后的结果是上午那拨人成绩要远高于下午。

还有几个社会学家研究了以色列司法委员会关于是否同意犯人假释的决策,结果发现,早上,法官们更有同理心,更善意,而下午则会更加严厉。

但是,如果让实验中的人们在中午的时候小休一会儿,那么下午的状态就会明显提高。

大家猜,结论是什么?

一定要午睡?当然,午睡是需要的,但结论则要抽象出来看本质。

平克的观点是:

“如果低谷是毒药,恢复性休息就是解药。”

没错,恢复性休息是关键,午睡属于恢复性休息,同样,在工作的间隙适当起立、散步、冥想……也属于恢复性休息。

所谓管理精力而非时间,讲的就是要掌握好自身身体状态的高低起伏,然后在低谷期给予合适的恢复性休息,从而保证精力状态,应对任务挑战。

平克给了5个休息原则,我觉得很赞,一方面打脸自己熬夜,一方面为后续提供休息建议,分享给大家:

(1)休息比不休息有效。

当然,正常的睡眠是必要前提,睡眠时间无法保证,一定会影响工作和生活的状态。

但这里说的休息,着重强调:恢复性休息。

也就是要学会忙里偷闲,短暂的休息可以让我们更加专注于目标。

大家有没有这种感觉,埋头干活儿时间太长,很容易陷进去,反而找不到重点,进入瞎忙的状态。

而适当的休息,则会让我们有机会重新审视工作的方向,从而为下一步做调整。

(2)动起来比坐着有效。

最近的断舍离清单里,有一个小任务完成得还不错,就是工作间隙做一些小运动,比如小鸟飞之类的身体舒展,可以适当缓解身体的疲乏状态。

坐久了,也会站起来在办公室里散散步,离开办公桌一会儿,边走边整理思路,效果很好,推荐大家试一试。

(3)社交比独处有效。

社交也是一种休息。

一味得聚焦于工作上,很容易会有懈怠状态出现,我的做法是,实在静不下心来,就干脆和同事聊聊天。

当然,聊天不能太久,不然刹不住车了,反而成本工作的拖累。

比如,我们办公室的两个姐姐,我都在怀疑,她们每天的工作是不是就是以聊天为主……

(4)户外散步比待在室内有效。

人都是偏爱户外的,这和我们老祖宗世代打猎有关,接触自然,可以让我们身心愉悦。

但是对于白领来说,上班时间跑去大自然可能有难度,但适当在楼下遛个弯还是可以的。

中午吃完饭,我都会在楼下散步,走三圈刚好15分钟,回去午休,形成习惯,感觉很赞。

(5)彻底放空比思绪万千有效。

618的时候,下狠心给自己买了一个apple watch,一方面是奖励下辛苦的自己,另一方面也希望能够增加自己的运动效率,比自己提高运动频率。

结果,跑步没跑几次,但发现了一个很好的功能——冥想。

冥想时间一次一分钟,每做一个番茄钟,就停下来冥想2分钟,把自己彻底放空,重新关注自己的呼吸,回到当下,专注当下,正念奇迹。

哈哈哈,apple watch成了我保持正念奇迹的最好工具。

    

上一篇:希望你快乐,同你爱的人一起_人生     

下一篇:在新环境中,要迅速树立起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