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生感悟

将孩子遗留在车内惨死的悲剧,何时才能停止_人生感悟_格言网

2020-12-28 23:46:52

人生感悟

公众号

孩子是我们一个家庭生命的延续,近来到夏季,很多家长都会不小心将孩子留在车里面,从而造成悲剧,这样的事情什么时候才能停止呢,接下来就请大家随小编一起来看这篇文章吧。

每年夏天,孩子被遗忘在车内致死的惨剧都反复地发生。

今年6月底,蒙特利尔一位父亲在去上班前,忘记将6个月的婴儿送去托儿中心,等到下午下班准备去接孩子时,才意识到大错已经酿成。惨剧才过去两周,昨日又收到一则新闻推送:美国弗罗里达州一位妈妈将自己17个月的儿子遗忘在车内,8小时后才被旁边药房的工作人员发现。但是一切都来不及了。首先发现孩子的工作人员精神受到了巨大刺激,反复呢喃:“地狱···玻璃上全是手印,全是手印···没人帮他···”

作为母亲,心剧烈地疼痛着,不敢看警方现场描述更不敢看新闻照片。孩子无辜而不幸,而他们的父母也从此陷入永无止境的黑暗中。害命又诛心。

相信大部分人听到这样的新闻第一反应总是:不负责任的父母,太粗心了, 我绝对不会干出这样的事。真的是这样吗?

从数据上看,每年仅在美国就有平均37起这样的惨剧。“粗心”的父母分布在各行各业:工人、农民、白领、企业家、医生、律师、教师、甚至警察;教育程度从没有读过大学的父母到双博士科学家。他们大多都是邻居口中的好爸妈,同事口中的好伙伴。科学家经过研究后得出结论:这样的惨剧可以发生在任何人身上,这是我们的大脑结构决定的。

简单通俗说,我们大脑的前额皮质控制着一些自主无意识行为。什么是自主无意识行为呢?例如每天起床——拿起牙膏挤在牙刷上——把牙刷放进嘴里,你不会反复的提醒自己我要开始刷牙咯,我现在要怎么刷,从哪里开始刷。更常见的还有上班,数年如一日的从a点走到b点,可以边想边走,想都不用想该怎么走就到了。

一旦这些行为形成了习惯,或是大脑提前做了规划,我们的大脑会开始排斥接收新信息。在我们家经常发生这样的事:每天下班后直接回家,突然家人打电话说买瓶牛奶,可到了家后才发现牛奶没有买。这就是因为大脑排斥突发性临时事件。而且,压力越大这种现象越明显。

再看看这些可怜孩子的例子,这些父母的共同特点是:行程很满和临时被要求接送孩子。很多父亲已经安排好了第二天的工作,一大早起来突然被要求送孩子,于是手忙脚乱吃饭弄孩子,路上要接电话,脑子里想着下面跟老板的谈话,临时送孩子这个附加要求就被抛在脑后。有的妈妈晚上没睡好,早上忙一大家子已经焦头烂额,送孩子时一边担心开会要迟到了一边想着怎么跟同事解释。悲剧常常在这时候发生。

这样的事件在中国的发生率也在逐年提高。主要原因是家庭轿车的使用率和安全座椅的普及。由于安全座椅在后面,2岁前安全座椅还要求背对驾驶位安装。一旦孩子在后面安静地睡着了,驾驶位上看不到孩子的脸,很容易被遗忘。

那么到底应该怎么做才能跟大脑的生理反应对抗?

在很多论坛上看到了一些不合适的观点,我先列出来:

?我孩子大了会喊会叫不要紧。

错!我看到的数据是,此类惨剧最大年纪的儿童是5岁。

?把包和钥匙放在后座上,下车去拿包就不会忘了。

谨慎!孩子大点后会翻包,有异物吞咽的危险。我有一次就把包放在后座离玛果很远的地方,谁知道一拐弯包就滚到她旁边。十几分种的车程,她已经可以拉开拉链,掏出口红,津津有味吃起来。幸好那是口红,如果是什么小东西,很危险。

可以考虑把包放在座位下面。

?出门前反复交代送孩子的一方。

不可取!跟交代买牛奶的道理是一样的。如果对方脑子里充满了一天的紧张行程,事前交代更多反而徒增压力。

我一直提倡术业有专攻,要相信实验数据相信专家,不要盲目自信和道听途说。美国和加拿大儿童保护协会有专门的小组研究这类问题,我把他们的指导方案列在这里希望家长们参考:

1,任何情况下都不可以把孩子独自留在车中

有的父母认为就去超市买个水果,5分钟就回来,孩子不会有事。那么我给大家看一张图:

以室外温度32度为例,10分钟,车内温度就可以达到43度!所以,

如果你离开车,请务必带上孩子!

2,路上减少分心

开车途中不要分心,尤其不要用手机打电话,回微信。

3,请他人协作

送孩子时间固定,跟幼儿园沟通好,如果迟到15分钟不见孩子请打电话。伴侣在送孩子时间过后询问孩子是否一切安好。

4,手机APP提醒

我自己用的app是waze,有一个送孩子提醒,我会把幼儿园和通勤车站都加到行程中,这些行程结束后手机会推送提醒。

5,在车后贴上醒目的车中有儿童的标志

不仅仅是为了提醒路上的车辆安全行驶,更是为了提醒如果在停车场中看到类似标志,请看一眼车中是否有婴儿。有时候行人的无心一瞥就可以挽救一个家庭。

愿每一个孩子都能健康成长。

    

上一篇:AI在未来将要取代我们什么职业呢     

下一篇:如果有一天加班到深夜,你会发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