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生感悟

每个熊孩子的背后都有一个熊家长_人生感悟_格言网

2020-12-28 23:46:52

人生感悟

我们的身边其实都有熊孩子,也听说过熊孩子的新闻,很多孩子的性格养成都是来自于父母的教育,每一个熊孩子的背后都有一个熊家长。一起随小编来看这篇文章吧。

2018年7月20日,两个10岁左右的孩子跑到西安某个小区的32楼,实行人工高空坠物计划——往下扔砖头,所幸没砸到人。业主和保安抓到熊孩子后,家长反应奇葩,理直气壮表示“又没砸到人,吓着孩子了”。

2018年7月14日,一年轻姑娘迪士尼被8岁男孩摸屁股,上前与家长理论,却反遭孩子妈妈及同行家长各种“问候”,被家长侮辱“你他X有妄想症吧你,长这个X样,还摸你屁股啊!”,被家长各种推搡及帽子砸脸。

2018年3月,一孩子走亲戚,将怀孕四个月的孕妇猛推下沙发,并毫不内疚地表示:“我看电视上孕妇摔了会流产,我就想看看推倒她会不会也流产。”结果孩子当场被亲戚修理,事后,孩子的妈妈抱怨说:“把孩子的背都打肿了,膝盖也青了。”

2017年……

这几年,孩子调皮过度新闻越发常见,于是这类孩子就有了一个让人无奈的标签——熊孩子,纵容熊孩子的家长也有了一个威风凛凛的标签——熊家长。  

01

就像很多人所说的,每个熊孩子背后都有一个熊家长。毕竟,孩子在外面“熊”的底气是家长给的,底牌也是家长的纵容。

一直以来,家长的熊都千篇一律,嘴中常挂着这样几句话:

——他还是个孩子!

——小孩子不懂事,怎么能怪他!

——大人怎么能跟小孩子计较

尤其是当熊孩子在外面熊过头,犯了错,被人追责到家中的时候,有的家长们更是跟护着小鸡仔的老母鸡一样,一味地帮孩子辩解,帮孩子逃脱责任,甚至口不择言,对追责的人进行言语的侮辱,人身的攻击,而这种行为,往往让人更加怒火中烧,让人深刻地醒悟:教出熊孩子的熊家长比熊孩子本身更加讨厌,更让人愤怒。

还记得小时候,我看到邻居家的仙人掌开了黄色的花,特别好看,于是早晨的时候,我就偷偷把邻居仙人掌上的花摘了下来,让给放到一个玻璃碗里,献宝似的拿给妈妈看,出乎意料的是,妈妈却生气了。

“花儿哪来的?”妈妈的语气有一些严肃。

“隔壁阿姨家的仙人掌掌上摘的,不过我没有全摘完,还留了两朵”,我有些心虚。

妈妈没有说话,而是进了房间,拿出梳子给我梳头,梳头的时候我发现她没有给我别蝴蝶发卡,而是把蝴蝶发卡别到了自己的头上,我不依。于是妈妈说:“你是不是觉得蝴蝶发卡很好看?”。

我眨了眨眼睛,特别委屈。

“我也觉得好看啊,所以我没有经过你的允许就自己戴了”,妈妈说。

“可是这是我的,你要可以自己买啊,你有钱”,我反驳。

“那么昨天的花也是一样,不是你的,你要可以自己种”,妈妈回答。

梳好头发以后,妈妈就带我去了邻居家给邻居道歉,说的话很长,我记得大概的意思是:我家孩子皮,见花好看就没经过你同意给摘了,真是不好意思,可惜了你养了那么久的花。

邻居阿姨很亲切,回头对我和妈妈笑了笑。

我一直低着头有些不好意思,然后妈妈又蹲下来对我说:“自己犯的事情,自己就要道歉。”

我看到妈妈头上的蝴蝶发卡一闪一闪,一跳一跳的,突然明白了什么。然后开口:“阿姨,我以后不摘你家花了,你可不可以送我一片仙人掌,我以后种开花了还给你。”

邻居阿姨顿时就笑了,拿了一个小花盆,在仙人掌上揪了一片仙人掌,插进花盆的土里,撒了点水说:既然你喜欢,就送你仙人掌,等你养到开花了,我就不生气了。

回家以后,我把仙人掌放在窗台上,出门的时候,我发现蝴蝶发卡又到了我的头发上,出门的时候,邻居阿姨还夸我,今天的蝴蝶发卡真可爱。

其实这就是特别小的一件事情,可是妈妈并没有纵容我,而是让我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且承担了自己的错误。

现在想一想,如果当时妈妈夸我的花好看,也许我就会以为妈妈也是认同我随便摘人家花的行为,以后的每年,我就会形成摘人家的花的习惯、甚至养成偷人家东西的习惯,最后成为一个熊孩子,被邻居指着讲:这小孩喜欢随便拿人家东西,真没有家教。

02

实际上,家长对孩子暂时的溺爱和纵容,就是对孩子未来一生的坑害,会让孩子不知道轻重,不知道天高地厚,任意妄为。因为当孩子出去“熊”以后,可能一次两次,他会因为家长的维护而毫发无损,但他不是每一次都那么幸运,他也许会碰到比他更“熊”的对手,或者碰到已经长大成人的“熊孩子”。

不知道还有没有人记得,今年4月份,一个7岁的小男孩在公交车上,连续踢了三下坐在对面的一位“戴眼镜,穿牛仔上衣”的男子,随后,这一男子突然爆发,站起来将小男孩过肩摔,男孩被重摔在地,接着,男子还没有放过小男孩的意思,继续用脚在小孩的头部狂踩三下,直到旁边的乘客站起来制止才停手。

这个例子就是典型的熊孩子遭遇更熊的对手的例子。我们再看看这件事的网络舆论,当时的舆论几乎是一边倒的,都对熊孩子进行讨伐,甚至有一部分人认为是孩子“活该”,还有网友说:“既然熊家长不会管孩子,就让会管的人来管”。

从这件事也可以看出一个趋势,社会上的人对熊孩子的忍耐度和宽容度正在逐渐被消耗,开始讨伐熊孩子及熊家长了,几乎每次一出熊孩子事件,就骂声一片。

可是我们不得不否认,就算公车上的小孩子踢了男子三脚,但男子的反应也过激了,对待一个7岁的孩子,就过肩摔、脚踹头,也确实过于凶狠。

对待熊孩子,很多人开始意识到,不能过度宽容,不能太惯着,因为这会让熊孩子有恃无恐,产生所有人都会让他三分的错觉。但是现在,在一次又一次的熊孩子事件中,“熊孩子”已经被过度标签化了,不止有上面例子中的过度的肢体暴力,还有无止尽的网络舆论暴力。说句俗的,孩子是祖国未来的花朵,禁不住家长的温室养育,也禁不住社会的过度暴力,就算“7岁的孩子招狗嫌”,但这有一部分是孩子好动的天性,所以,还请社会给熊孩子及其家长一点时间,一点余地,不要太过!

我们仔细看看会发现,很多父母已经意识到了,已经开始拒绝当熊家长了,比如之前热传的熊孩子电梯撒尿事件,其家长就惩罚孩子为自己的熊行为负责——清洁电梯一个月,所以,我们慢慢来。

03

一些家长特别纳闷,我也不想教出熊孩子,可是孩子长着长着就成熊孩子了。

在这里我想提醒家长们一句,如果为孩子好,就绝对不能对孩子过度溺爱,不能对孩子的错误全程买单,因为这是在害孩子。也许不是每一个家长都能成为孩子口中的别人家的爸爸妈妈,但是每一个家长都能为孩子的但我也想给家长们提几点建议:

*对待孩子,要言传身教,老话说得好——上梁不正下梁歪,也许很多家长没有把孩子培养成国家大才的能力,但你们绝对有把孩子培养成讲文明、知进退的普通人的能力。你平时说话、待人接物、为人处世的时候,其实孩子都看得见,也会对他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比如你在家嗑瓜子的时候,每次都扔在垃圾桶里,下一次,孩子也会模仿你。

*对待孩子,不要过度情绪化。孩子的感知力是非常敏锐的,而是非观又是非常薄弱的。很多家长都存在一个毛病,心情好的时候,孩子做什么都一顿夸,满足孩子各种要求;心情差的时候,就对孩子板着脸,甚至当着孩子的面和家人吵架,或者孩子犯了错对孩子大吼大叫。可能你不知道,这会让孩子学会在你高兴的时候犯错,让孩子也变得像你一样,变得情绪化,甚至任性妄为。

*对待孩子,必须奖罚分明,合理沟通。只有这样才会让孩子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是收敛,不至于到外面去的时候,还无所畏惧,毫无是非观,最后酿下大错。我还记得有位粉丝说过,把孩子交给奶奶带以后,发现孩子回家皮了很多,简直就是一个破坏王,原来孩子在奶奶家的时候,无论孩子做什么,奶奶都惯着孩子,弄坏了别人的玩具,奶奶夸孩子力气真大;哄着其他孩子一起摘邻居家的柿子,夸孩子聪明…..这样下去,孩子会找不着北,轻则成为别人眼中的熊孩子,重则走上歪路。

另外,很多人家长对自家孩子的保护欲太过,所以当有人揭穿或者追究熊孩子的责任时,第一反应是为孩子辩护,尽自己最大的能力保护自己,哪怕口不择言、破口大骂、大打出手,但这就是对孩子继续“熊”的一种纵容和怂恿。家长们应该感谢,他们是揭穿熊孩子、追究熊孩子应当承担的责任,不是有意捧杀,也不是暴力手段。

熊孩子要治,关键不是在社会,而是在家长。这个道理,家长明白,社会旁观者或者参与者也应该明白,熊孩子是熊,但是本性不坏,所以那种“打死活该”等暴力性的言语,应该尽量避免,你可以不惯着熊孩子,但是也不要暴力伤害熊孩子!

    

上一篇:网络文学对我们的利和弊_人生感悟     

下一篇:你的“舒适区”,正在慢慢毁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