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生感悟

离婚对有些人来说,是正确的选择_人生感悟_格言网

2020-12-28 23:46:52

人生感悟

现在的很多人宁愿在婚姻里面忍气吞声,也不愿意选择离婚,但是如果婚姻真的能继续下去,就不会冒出离婚的念头了,接下来就请大家随小编一起来看这篇文章说的是什么吧。

很多中国人还是不能平静地看待离婚。

当那些怀着心事的夫妻走进法院的,准备结束一段关系的时候,被告知如果双方同意,可以在度过三个月的冷静期,他们会作何感想?

离婚冷静期,到底是善意之举还是多此一举?

1922年张幼仪与徐志摩在柏林签字离婚,这是中国史上依据《民法》的第一桩西式文明离婚案。

可是将近一百年过去了,我们中的很多人,还是无法正视离婚这件事。

为了你好的暂时不离婚

 ——————————

中国高考从来不是一场只针对学生的考试,而是针对学生一家的考试。每年高考结束后一两个月,考生开开心心收到录取通知的同时,有时候还会随机附赠来自父母的离婚通知。

就像对亲朋隐瞒自己身患绝症的许多烂俗剧情一样,父母为了大局着想,刻意遮掩感情裂痕也是常有的事。

“要不是为了你,我们俩早离婚了!”

合则来不合则去,离婚一事本应可以轻描淡写,何来那么多戏。一旦成为高考离婚潮的“弄潮儿”,下一代的伤痛记忆反而被强化了。高考之后的漫长时光,每当孩子回想起父母的种种伪装,还能对婚姻有健康的心态吗?

害怕离婚代价太高而勉强下去?

 ——————————

为什么离婚在中国总是煞有介事?

首先可能与历史传统有关。比如唐代,夫妻离异的“七出之条”被写进《唐律》,离婚的门槛和成本于是越来越高,离婚者越是排除万难成功离婚,在别人眼中的形象便越是不堪。

到了现代,很多语境下,离婚就是随便的、肮脏的代名词。

比如,一些电视剧中,“做人最紧要开开心心”,下面紧跟着就是一句“一家人最紧要齐齐整整”。潜台词是,你的个人情绪和感受和“齐齐整整”相比算不上什么。

如果轻易地选择离婚,很有可能招致来自家庭甚至整个社会的指责。

离婚是不冷静的结果吗?

 ——————————

为了挽回无数家庭的幸福,国家政策也跟着帮忙。

去年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人民法院处理一宗离婚案件时,出于“实现维护婚姻家庭关系稳定”的目的,首次向“80后”夫妇发出《离婚冷静期通知书》,令其冷静三个月。

通知书内还附送一段“你们从相识、相恋到新婚燕尔组建家庭……”的深情描述,试图从情感角度挽救这段婚姻。

事主正处于感情冷淡之际,居然被要求冷静三个月,不知作何感想。面对“离婚”这种糟心事,能相安无事一起上法院,难道还不够冷静吗?法官又是凭什么法理判断,离婚对他们来说是好事还是坏事呢?难道法官坚持认为,一家人最紧要齐齐整整?

就在上个月,广东高院发布了《广东法院审理离婚案件程序指引》,“离婚冷静期”走进了广东。

婚姻法中明确规定了婚姻自由的范畴,其中当然也包括离婚的自由,但是我们的法官似乎铁了心要在当事人身边碎碎念:“冷静一下,再考虑考虑?”

你需要冷静一下吗?

你有资格离婚吗?

 ——————————

数月前,江苏东海民政局给办理离婚申请者出了一套“离婚测试题”。惯信奉以考试解决问题的我们,连离婚,都要先做一套题。

试题仔细地提问了结婚纪念日、配偶孩子生日、配偶孩子喜好、家务活的分工,还羞耻地问及夫妻之间“最幸福”的事情是什么。

一对“80后”夫妻答题后,经过不知谁的一轮批改过后,女方成绩100分,男方成绩则0分,也不知道民政局是怎么拿到标准答案的。

“清官难断家务事”成了过去时,只是不知道这套题做完,出了分,接下来准备做什么呢?

离婚自由意味着什么?

 ——————————

由于男性在生理上的先天优势,加之社会经过父权社会的长期浸淫,女性往往是在离婚案例中的弱势团体,这一点在建国初期人们就已经注意到了。

邓颖超就曾多次发表文章阐释对我国婚姻制度和婚姻法的发展愿景:“我为什么主张不加条件,一方要离就可离呢?理由是中国长期停滞在封建社会,最受压迫的是妇女,离婚问题上妇女所受的痛苦最深。” 她自始至终认为,男女婚姻的基础是爱情,如果爱情熄灭,那种婚姻保持了也没有意义。

由此观之,如果将一个家庭比作一个组织,而这个组织又易进难出,是不是不合理呢?捍卫离婚自由,就是捍卫男女双方,尤其是女性在一段婚姻中的自由,离婚自由和结婚自由是相辅相成的,只有两者同时得到法律保护,“婚姻自由”才是完整的。

    

上一篇:在职场中,如何保持自己的精力旺     

下一篇:生而为人,善良是一种能力_人生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