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传统文化艺术博大精深,是我们现在的瑰宝,我们应当为它自豪。这里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是美文欣赏:为艺术喝彩,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进来看看!
不少同学小时候都有学乐器的经历。可能是西洋乐,可能是民乐;可能是家长指示,可能是自己想学……无论如何,大多数人总逃但是一个结局:慢慢地遗忘了,并且这个结果在学西洋乐的人中表现更甚。
前段日子,节目《向往的生活》一期中惊现著名小提琴演奏者吕思清,他的一曲《梁祝》实在让我感到震撼,反复看了几遍那个片段仍意犹未尽。刘宪华的小提琴拉得也不错,只但是他才艺在“多”,而大师在“精”,此两种都让我敬佩,无论如何,这毕竟是坚持下来的成果,而更多的人,则是在半途放弃而遗叹。
在成为大师级的艺术家之前,人们通常从年幼的时候就开始,为磨练某一技能年复一年不分昼夜地反复练习,可说是枯燥至极。他们的心态变化一般是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
十分饱满的热情和新鲜感→学了点皮毛能够初步展示于人之后的满足感→为了提高水平不断练习的枯燥→付出了巨大的时间和精力却依然没有得到充分认可而对所练习的事物厌烦甚至憎恶→被日日夜夜重复事物缠绕,甚至睡前脑子里都是这些东西而感到压抑→想要放弃,但还是为自己付出的心血有所不舍决定坚持→慢慢悟出了艺术的灵魂和真谛,与其渐不可分离,合为一体→成为大师。
这一过程要经历完整想必务必是痛苦不堪的,史上著名的艺术家,大部分精神状况都不是很好。
这个过程,对于年幼的孩子,尤其是本来也但是视之为“兴趣”的孩子来说,还是太过沉重,常常在第四五个阶段就放弃了。多年后回想,若当时咬牙坚持下去,熬过最艰苦的那一段,这天想必是不同的一种光景。
其实每个人都有艺术灵魂。艺术在一段时间里被视为奢靡、低俗的,人们在心里为它欢欣却又装作对它厌恶而避之不及,但它纯洁的灵魂苦苦挣扎最终挣脱出了牢笼,只是如今的生活节奏之快,让人根本无暇细细品味艺术的甘醇,能有空为当下的流行风尚叫两句好,就已实属不易。
如今在新媒体上,涌入越来越多能够为当下人们所能理解的艺术形式,尤以影视为著,更将我们欣赏艺术甚至创作艺术的潜力激发出来。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或许国外的影视被人们评价为“更成熟,更真实,更专业”,而国产的总是有诸多模仿,令期望原创的人有些许失望。事实上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从中任意采撷,何愁没有能够用来呈现的艺术资料?譬如《舌尖上的中国》,中国的饮食艺术文化,丰富到让外国友人瞠目结舌;随着新时代的到来,更有一批中国创造的“舞台剧”,正在缓缓拉开序幕……所有人都真诚地期望,今后冠以“中国”为名的艺术,能真正让国人为之自豪。
若有能够慢下来的那一天,必约两三好友,在夕阳下,为艺术喝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