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很多家长们,为了让自己的孩子变得优秀会给孩子施加很多的压力,却不知道这样会给孩子造成很大的心里伤害,父母给孩子最好的压力,是父母自己做得好,促使孩子成长,大家一起来看这篇文章吧。
1
有些家长让孩子深感失望。比如下面这些事情:
游学回来,她兴高采烈地回到家,有一肚子的话想和爸妈说;却看见爸妈一脸的不高兴。原来,游学期间,每天每个同学都要写游学日记,老师选择部分文章发在家长群里,但没有她的。她的爸妈认为,她的作文没写好,他们很没有面子。可是,家长群里谁会注意呢?她很生气,发朋友圈:在爸妈的心里,他们的面子比我的快乐要重要得多。
他,月考没有考好,心里很沮丧,想着下次一定要好好考。他的爸妈却因此很生气,两天不理他。早上,爸爸开车送他上学,他在车上吃早餐,他一想吃东西,他爸就突然变速,晃得他根本没办法吃。气得他到学校向同学吐槽。
她学习很好。但她的妈妈经常为一件小事就骂她。一次,她晾衣服,一个不小心,晾衣架掉下来一个,她妈为这事足足骂了她三个小时。她的妈妈说想和她爸离婚,表面上她劝妈妈不要离,心里却在想,离吧,快点离,离了就不用你管我了。她想,他们离婚了她跟她爸爸,离她妈远点。
一天作业少,他写完作业有些困,九点就躺下了。他妈说:“怎么睡这么早?”第二天早上,他有些不愿意醒,她妈妈又一句:“甩什么脸子?”
有的同学,不愿意听妈妈在电话里的唠叨,把电话拿得远远的,并不听,等妈妈说完了,直接一句“好的。知道了。”就赶紧挂上电话。
有的同学,在家里演戏,装成父母喜欢的那种乖乖女,神经处于紧张状态;只有和同学在一起,才是她放松自在真实的时刻。
这些都是日常小事,但见微知著。
2
我相信,大部分的家长,都爱自己的孩子,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好。他们也都以自己的方式爱自己的孩子。只是可惜,他们并不知道怎样才是对孩子真正的爱和关心吧。
他们说自己“都是为了孩子”,其实大多时候只是为了自己。他们做出这些行为时,考虑更多的可能是自己、自己的面子,而不是孩子的心、孩子的需要吧。他们是在把自己的意愿、自己的情绪强加在孩子身上吧。
他们以为自己是对孩子好,但是,他们能否问自己一句:我是真的对孩子好吗?
他们是否想过,孩子对他们有多么的失望?孩子要以怎样的包容和理解去接纳这一切?
他们是否想过,他们的这些行为、语言,给孩子的心灵带来怎样的伤害?孩子要以怎样的力量和付出去化解这些伤害?
他们是否想过,要去观察孩子、倾听孩子,了解孩子成长过程中所遇到的压力和焦虑?相反,他们往往给孩子制造了太多的压力和焦虑,让孩子倍感失落。
他们是否想过,要去了解自己的孩子?只是,父母如果没有实力、没有水平是无法了解孩子的。很多时候,不是孩子不行,而是家长对孩子缺乏了解、缺乏认知。
他们的这些做法,只会让孩子逐渐远离家长,不再与家长交流。而这,是家长希望看到的吗?
当孩子对家长感到失望、失去信任、不想交流的时候,家长对孩子所说的话,会对孩子起作用吗?
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优秀、有出息。可是,他们的做法是让孩子优秀、有出息的做法吗?据统计,能感到家人支持和关心的孩子,优秀率高达74.12%;而认为“不如不说,说了更闹心”的孩子,优秀率只有12.48%;认为“说了他们也不能理解” 的孩子,优秀率只有5.41%。
3
我们经常听到一句,“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可到底什么是起跑线呢?满足孩子的物质经济需求?让孩子参加培训班、出国旅游?让孩子享受到某种特权?在我看来,孩子成长的起跑线很大部分来自父母素质,包括父母的个人素质、家庭教育方法、为人处世方式等。父母的个人素质和精神面貌直接决定着孩子优秀与否。父母满腹牢骚,孩子往往怨天尤人;父母娇生惯养,孩子往往恃宠而骄;父母包办一切,孩子往往懒惰无能。有的父母也许事业上很成功,但过于强势、控制欲强,监督和批评并不能等同于对孩子的关注和引导,孩子成长过程也容易痛苦,性格人格发展容易受到扭曲。
《特权背后的代价》一书中,临床心理治疗师麦德林?列文指出:“不少父母利用孩子的成就来填补自己脆弱的内心。”
很多父母说“养孩子很不容易”。很多孩子也会说:“父母不容易”。孩子的这句话包含着多少的无奈啊。孩子其实是在说:自己父母不行,父母对自己有伤害,但他决定原谅父母。
如果孩子说:“我很幸运有这样的父母,我愿意成为这样的人。”---这是父母的成功。如果孩子说:“我以后教育孩子要像爸爸妈妈教育我一样。”---这是父母的成功。
曾经读到一段话,大意是:父母给孩子最好的压力,是父母自己做得好,父母优秀出色,让孩子感觉,如果自己做得不好就有愧于是自己父母的孩子;而不是父母告诉孩子,你要做什么、你要怎么做。
出色的家长,对于孩子的成长,有着不同认识。出色的家长把培养孩子、教育孩子当作是完善自己最宝贵的机会,出色的家长在完善自己的过程中还能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孩子也在“望父成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