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在爱情中,很多人会变得与平时判若两人。一个平时特别独立和自强的女子,恋爱后却成为小围脖,对男友千依百恋,片刻不得离身;一个平时很温和友善的男生,对自己老婆却近乎变态般的严苛;还有外遇时的丈夫,放着家中贤惠也貌美的太太不找,却偏要找个骂他损他,处处刁难他的黄脸婆;平时的大美女千挑万选,结果却找到一个牛粪哥插了上去……
这都是城市男女每天每周的八卦主题,可惜在谈到最后,眼光发亮的拼凑完了所有的情节细节后,大家唏嘘着总结:人,就是贱啊……就各自贱兮兮的四散。没有人思考下面的问题。
人为什么贱?是不是谁都犯贱?如果是,到底有多贱?有几种贱的类型?看这就是你和心理学家的区别。我们对于很多事情,不是思考得不够多,而是思考得不够深。
英国心理学家John Bowlby(1907-1990)也发现了这个问题,他通过观察一岁孩子与母亲的依恋关系,发现这种母婴关系与恋人关系有着很大的联系。我们常说,“爱情会让人智力降低”,心理实验能证明这一点,而且确切的说,是降低到一岁左右。看看下面这个实验:
母亲和他们一岁的孩子被带入一个有玩具的房间。孩子开始慢慢熟悉周围的环境,开始自己玩起来,这个时候母亲起身离开,过一段时间再回来,而一个摄像机记录着全过程。这个实验尝试找出母亲和孩子的不同关系,他们总结出四种不同的依附关系(Attachment)。
安全型的孩子在妈妈在场的时候自由的玩,与陌生人互动,妈妈离开的时候,他们会难过哭泣。妈妈回来的时候,他们就跑过去找妈妈要抱抱,然后继续的探索外界世界。
安全型的孩子往往有一个温暖而关注的母亲。所以当他们长大成人,开始恋爱时,他们相信亲密关系,也倾向于给予另一半更多的关爱、包容谅解和尊重。当你需要个人空间或者亲近,他/她都可以给你。有个安全型的另一半是你的服气。
焦虑矛盾型的孩子则有些不同,当妈妈在场的时候,他们对于陌生人和外界世界感到焦虑。当妈妈离开,他们感到极度沮丧。但是当妈妈回到他们身边,他们一方面希望回到妈妈的怀抱,一方面又抓妈妈的脸,作为抵抗与报复。他们要花很久才安静下来,一边玩一边回头看着母亲,害怕第二次分离。
焦虑矛盾型的孩子往往有一个照顾能力差,不懂得满足孩子需要的母亲。当他们长大时,他们表现得和童年时一样:他们对于爱用力过猛,希望百分之百的融合——当爱人离开的时候歇斯底里,在一起的时候又互相折磨。分分合合无数次,就是不好好过。李莫愁当属此列。
逃避型的孩子也会不一样,妈妈在场的时候,他们对于陌生环境不感兴趣。当妈妈离开,孩子没有什么情绪表现。但如果这个时候你去测孩子的脉搏、手汗,你会发现他们处于焦虑当中,只是不表现出来。当妈妈回来以后,他们依然没有太大的反应。
逃避型的孩子往往有一个不耐心,不敏感而且拒绝身体接触的母亲。孩子也学会了对于母亲放弃期待。他们长大后开始不敢去爱任何人——对于爱情外表冷漠却内心需要。网恋是他们最喜欢的路径。
紊乱型的孩子没有固定的反应,根据不同的环境来表现抵抗或者回避。
紊乱型的孩子经历过让他害怕的母亲,或者有很多前后不一致的照顾者。这让他在未来的恋爱关系中,不知道该信任还是该离开,不知道该亲近还是该保持,无所适从。
很多人第一次了解到这个理论的时候如我一样震惊,觉得他准确和犀利到可怕。所以你就不难理解,为什么50年代的John发表他的论文,差点被吊销行医执照。其实这个理论也揭示出来我们一个不得不面对的现实:我们的恋爱类型很大程度的取决于我们和父母的关系。
但是父母如何待我,又岂非是我们能选择的?那个时候我们只是一个无力的婴儿而已。我们在亲密关系中间的“成就”,50%来自基因,10%来自幼年,只有40%由你的态度决定。
很多人会把问题指向父母,其实再向下想一步就很明确:父母那个时代并不知道这些发现,他们无从努力起。何况,他们自己本身也也是自己父母的受害(益)者。你还能继续追索你活在清朝的太爷爷奶奶不成?
所幸每个人都能重新让自己回到安全型,每一段恋爱和亲子关系都是一个修炼的机会,所以如一个安全的母亲一样好好对待自己、恋人和孩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