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ss is more(少即是多)。——德国建筑大师密斯·凡德罗
01
前几日朋友聚会,酒足饭饱之际,大家各自埋首玩手机,有小伙伴感叹到:
小时候,拥有一台简单的小霸王红白机就好像拥有了全世界,能玩一整天。而现在,手机、平板、电脑,选择越来越多,却很难找回从前的满足感;
读书时,课间去小卖部买一根冰棒、一杯奶茶,都能觉得欢天喜地。而现在,烤肉、寿司、火锅,吃的越来越精致,但好像没办法像从前那样开心了,不知道是不是自己变挑剔了。
为什么我们努力拥有的物质越多,却越难获得幸福感?
02
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物质匮乏,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比较低。大家一心扑在工作上面,想着努力赚钱,才能为家里添置电视、冰箱等生活标配。
从获取幸福的角度看,那是一个通过物质加法获取幸福感的“加法时代”。
如今,物质过剩,人们更是执着于物质至上的价值理念,对物质越来越看重。
与此同时,通过追求物质来实现自我价值,却只能带来短时间的满足和虚荣。
也就是说,物质不再让人拥有长久的幸福,反而有可能增加金钱上的负担和心理上的空虚感。
日本作家本田直之在《少即是多:北欧自由生活意见》一书中指出:从物质获取幸福的时代已经结束了。
我们正在不知不觉地迈入获取幸福的“减法时代”。
2010年,咨询公司盖洛普公布了一份“世界幸福指数调查”,本田直之注意到,榜单前五名的国家都位于北欧。
为此,他遍访北欧五国,通过对各行各业人士的采访发现:他们过着近乎“穷酸”的简朴生活。与物质相比,他们显然更注重的是精神和体验带来的幸福感,并乐于将自己的时间与金钱投入其中。
反观我们自己,社会价值观已经无声无息地转变,我们却还因循着往日的价值理念,将过多的时间和精力消耗在物质追求上。
因此,放眼望去,太多的人外表风光,物质充盈,但其实难掩内心的荒凉虚无,对生活的失衡感也无能为力。
03
美国作家梭罗,曾经在距离康科德两英里的瓦尔登湖畔,建造一座小木屋,过了两年的隐逸生活。
这两年,梭罗自耕自食,体验极简生活,他的木屋里只有简单的床、桌子和椅子。与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有异曲同工之妙。
梭罗以自己两年的生活体验悟出生活的真谛:如果一个人,能满足于基本的生活所需,其实便可以更从容、更充实地享受人生。
多余的财富只能够买多余的东西,人的灵魂必需的东西,是不需要花钱买的。
而我们大多数人,每一天都在用力地生活,流于对物质追求的层面,而缺乏对自我的关注,从不去思考什么才是对自己最重要的。
马斯洛需求理论提到,自我实现才是人生最高级的追求。
04
一个人放下的越多,才越富有。
近些年来,在日本等国家流行一种“极简主义”的生活。
极简主义者,把时间和金钱投入在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上,而把其余不必要的东西全扔掉。
这是一张拍摄于乔布斯27岁时的照片,乔布斯也是极简主义的践行者。
不难发现,这种“极简主义”其实是一种高度的自我认知和专注,以自我为主,保持对生活的主导和掌控,而不被品牌、媒体和外界所影响。
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苹果公司近乎偏执的风格“不要给用户太多选择”。
选择太多,乱花渐欲迷人眼,人就容易心猿意马,迷失自我,疲惫不堪。
简化无关紧要的选择,把小事简单化,才能更专注于真正重要的事情。
05
本田直之提出:所谓新幸福,就是摆脱金钱、时间、场所等外物的束缚,找到真正的自己和人生的方向,重新拥有自由。
他接着提出了几种获取新幸福的“自由生活意见”,我们选择三个来看看。
①从“厉行节约”到“主动选择简朴”
北欧国家生活简朴,不是因为要奉行厉行节约的理念,而是在“经过慎重的选择之后,自发地要这样生活”。
因此,这个过程,与其说是“化繁为简”,不如说是“刻意放手”更为贴切。
认真思考自己的生活与人生,找到对自己来说最为重要的东西,将时间与金钱投入到人生体验和精神追求上,养成简单的生活习惯。
当然,这个转变的前提是“想买的东西都买得起,想做的事都做得了”。
②转变思维习惯
保持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从以他人为中心转变为以自己为中心。
大多数的人,容易随波逐流,活在别人的眼光和与别人的比较之中。假如别人有什么,而自己一时间不能拥有,就会感觉焦虑。
以他人为中心的思维习惯,如同温水煮青蛙,让人慢慢丧失独立思考的能力。
在一个价值观多元的时代,好好思考你对幸福的理解,学会发现自己所拥有的东西的价值,不要轻易被他人所左右。
③培养兴趣和技能,拓展自己的世界
任何兴趣爱好和生活方式都能成为一种新的语言:运动、美食、文化等,借助这些共通的语言,整个世界将会变得更加开阔。
注重培养技能,则有助于打造自己的个人品牌,提高自己的能力。
人生路漫漫,最幸福的感觉是永远在路上。
每个人都能在仅有一次的生命中,通过不断的体验和精神追求,发现生活中长久且可持续的“小确幸”。
作者:葫芦僧,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