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生感悟

人际交往秘籍:中国人唯有“面子”是万万不可失去的

2022-01-13 22:57:48

人生感悟

公众号 性格特征做到谙熟于心,然后对症下药。中国人有一些根深蒂固的、带有共性的性格特征,不了解这些特点,交际就很难顺利地进行,可以说,掌握了这些特点,便找到了社交的根本。

《纽约时报》曾经刊登文章警告来中国做生意的外国商人,在中国要注意给人“面子”。智威汤逊广告公司的大中华区总裁汤姆·多克托罗夫说:“西方人和中国人做生意的时候,尊重中国人的个人感情至关重要,要记住尊重中国人的面子。”

一位在华外企负责人表示:“如果你能明白,跟中国人打交道只是‘面子’问题——给别人‘面子’、别人给你‘面子’、挽回‘面子’以及不要让别人丢‘面子’——懂得了这些,你就不必担心其他事情了。”

这些外国人对于中国人的评价可以说是一针见血。从古至今,“面子”一直是中国人最注重的东西。对于中国人来说,很多东西可以失去——金钱、权势、利益,甚至是生命,但唯有“面子”是万万不可失去的,所以有“死要面子活受罪”的说法。

由此,也有很多人批判说,这是中华民族的劣根性,对之深恶痛绝。

爱面子真的就是“十恶不赦”吗?事实上,并非如此。面子,换句话说就是尊严。爱面子,实际上就是想维护自己的尊严,这是做人最基本的要求。如果对自己的尊严都不顾及,那还指望他干什么?

所以,对于中国人爱面子的行为,不要嗤之以鼻,要认真对待。尤其是在与人交往时,一定要拿别人的面子当回事。如果你能做到照顾别人的面子,那无论在生活中、职场中还是商场中,你都是一个非常受欢迎的人。

胡雪岩是晚清著名的红顶商人,生意做得非常成功。这一方面得益于他不凡的经商智慧,另一方面就是他游刃有余的为人处世技巧。在这所有的技巧当中,胡雪岩特意提出一点,就是给人面子。

胡雪岩非常注重“面子”的作用,这从他一开始出道就表现出来。

胡雪岩为了资助王有龄进京赶考,挪用所供职钱庄一笔死账为王有龄凑足盘缠。这件事情后来被钱庄伙计张胖子发觉,他将此事抖搂出来,胡雪岩因此丢了饭碗,失去了信誉,以致无法在这一行中立足。那一段时间,胡雪岩的境况可以说是落魄不堪。

后来,王有龄用胡雪岩捐助的五百两银子捐官成功,回到杭州。得知胡雪岩为此丢了饭碗,他当时就要还上信和钱庄的五百两银子,为胡雪岩洗刷恶名。王有龄从海运局支出银子,要和胡雪岩一同前往,去了结这笔账。他穿上官服,吩咐跟班备轿,让人准备鸣锣开道。按他的想法,自然是要以自己的威风为胡雪岩扬一扬名,顺便也替他出一口恶气。

他以为胡雪岩定会感激自己,乐呵呵跟他去出气,没想到胡雪岩拒绝了。胡雪岩看得很长远,信和钱庄的“大伙”就是当初将他开除出信和的张胖子。如果此时他和王有龄一同前往,势必让张胖子非常尴尬,大失面子。而如此张扬而去,传扬开来,张胖子在同行、在东家面前的面子也没有了。而让张胖子没面子,对自己来说有什么好处呢?得饶人处且饶人。所以,他不仅不与王有龄同去,还叮嘱王有龄捧信和几句,也不要告诉他们他已经见到了自己。胡雪岩的做法使王有龄很意外,连声称赞他气量宽宏。

王有龄理解了胡雪岩的用心,单独去还这笔借款时,也做得漂亮。虽然张胖子找不出胡雪岩代王有龄写的那张借据,他还是将连本带利550两银子交到张胖子的手中。通过这件事,张胖子对胡雪岩也是非常佩服,后来对胡雪岩也多有帮助。

既然中国人爱面子,那就不要让人轻易丢掉面子。不管以前有什么样的恩怨,不要抓住不放,气量大一点儿,尽量对他“网开一面”。如果你能保住对方的颜面,他对你必然心存感激。说不定你们还有可能成为朋友。在这个世界上,多个朋友多条路,多个敌人多堵墙,给人留面子是轻而易举的一件事,何乐而不为呢?

与人交往,面子很重要,这一点毋庸置疑。既然面子这么重要,你有没有想过,如果自己在这上面花些心思,对人际关系的经营会有很大帮助呢?

比如说,公司开会,老总不小心叫错了员工的名字,被叫错名字的员工如果当面纠正,老总就会下不来台。在其他员工无所作为,看笑话的时候,如果你能挺身而出为老板圆场,帮老板找回面子,那以后定然会被老板另眼相看。

一位对面子有研究的人说:“维护领导面子,得领导器重;维护同事面子,得同事帮助;维护朋友面子,得朋友友情;维护爱人面子,得爱人真心。维护别人面子,不仅仅代表你不想让他丧失尊严,更重要的是代表了你对他与自己这段关系的重视,这是最重要的。”仔细品味这句话,如果你能悟透其中真谛,就是掌握了人际交往的一大要诀。

【感悟】

“如果你能明白,跟中国人打交道只是‘面子’问题——给别人‘面子’、别人给你‘面子’、挽回‘面子’以及不要让别人丢‘面子’——懂得了这些,你就不必担心其他事情了。”

维护别人面子,不仅仅代表你不想让他丧失尊严,更重要的是代表了你对他与自己这段关系的重视,这是最重要的。

    

上一篇:与人交往要知道,“口是心非”是     

下一篇:那些选择辞职的人,过得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