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囊
[唐] 杜甫
翠柏苦犹食,晨霞高可餐。
世人共卤莽,吾道属艰难。
不爨井晨冻,无衣床夜寒。
囊空恐羞涩,留得一钱看。 【鹤注】诗言“翠柏苦犹食,晨霞高可餐”,正史所谓在秦州拾橡栗以自给者,当是乾元二年作。
翠柏苦犹食①,明霞高可餐②。世人共卤莽③,吾道属艰难④。不暴井晨冻⑤,无衣床夜寒⑥。囊空恐羞涩⑦,留得一钱看⑧。
(空囊,见安贫之意。首二,作感慨无聊语。三四,空囊之故。五六,空囊之状。末作谐戏语以自解。柏苦,犹堪食乎?霞高,尚可餐乎?即《诗》“维南有箕,不可以簸扬。维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浆”意。吴论:世人贵苟得,多卤莽而获。吾道守困穷,故值此艰难也。五六,正写艰难意。《杜臆》:看,乃看守之看。)
①《水经注》:翠柏荫峰。《列仙传》:赤松子好食柏实,齿落更生。又仙人偓佺,食松柏之实。②《楚辞》:“漱正阳而餐朝霞。”注:陵阳子明经云:“春食朝霞者,日始出赤气也。”相如《大人赋》:“呼吸坑瀣餐朝霞。”隋炀帝《江南曲》:“明苞天外剪明霞。”③《西京杂记》:世人皆以为然。《庄子》:为政焉弗卤莽。”杨慎曰:不治其刚卤,不芟其草莽,是谓卤莽之耕。④《史记》:孔子曰:“吾道非耶。”《江总集》:“百王既季,运属艰难。”⑤应璩《与曹长思书》:“樵苏不爨。”井晨冻,隔宿之冰在井栏也。若井泉在地,虽严冬不冻。梁简文帝启:“寒井犹冰。”⑥夜卧无衣,则无衾可知矣。何逊诗:“故乡千余里,兹夕寒无衣。”隋炀帝诗:“风声凄夜寒。”⑦《史记》:“如锥之处囊中。”梁武帝《书评》:羊欣书,似婢作夫人,举止羞涩。⑧《史记·司马相如传》:不分一钱。赵壹诗:“文籍虽满腹,不如一囊钱。”
-----------仇兆鳌 《杜诗详注》-----------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世人共卤莽,吾道属艰难。
不爨井晨冻,无衣床夜寒。
囊空恐羞涩,留得一钱看。 【鹤注】诗言“翠柏苦犹食,晨霞高可餐”,正史所谓在秦州拾橡栗以自给者,当是乾元二年作。
翠柏苦犹食①,明霞高可餐②。世人共卤莽③,吾道属艰难④。不暴井晨冻⑤,无衣床夜寒⑥。囊空恐羞涩⑦,留得一钱看⑧。
(空囊,见安贫之意。首二,作感慨无聊语。三四,空囊之故。五六,空囊之状。末作谐戏语以自解。柏苦,犹堪食乎?霞高,尚可餐乎?即《诗》“维南有箕,不可以簸扬。维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浆”意。吴论:世人贵苟得,多卤莽而获。吾道守困穷,故值此艰难也。五六,正写艰难意。《杜臆》:看,乃看守之看。)
①《水经注》:翠柏荫峰。《列仙传》:赤松子好食柏实,齿落更生。又仙人偓佺,食松柏之实。②《楚辞》:“漱正阳而餐朝霞。”注:陵阳子明经云:“春食朝霞者,日始出赤气也。”相如《大人赋》:“呼吸坑瀣餐朝霞。”隋炀帝《江南曲》:“明苞天外剪明霞。”③《西京杂记》:世人皆以为然。《庄子》:为政焉弗卤莽。”杨慎曰:不治其刚卤,不芟其草莽,是谓卤莽之耕。④《史记》:孔子曰:“吾道非耶。”《江总集》:“百王既季,运属艰难。”⑤应璩《与曹长思书》:“樵苏不爨。”井晨冻,隔宿之冰在井栏也。若井泉在地,虽严冬不冻。梁简文帝启:“寒井犹冰。”⑥夜卧无衣,则无衾可知矣。何逊诗:“故乡千余里,兹夕寒无衣。”隋炀帝诗:“风声凄夜寒。”⑦《史记》:“如锥之处囊中。”梁武帝《书评》:羊欣书,似婢作夫人,举止羞涩。⑧《史记·司马相如传》:不分一钱。赵壹诗:“文籍虽满腹,不如一囊钱。”
-----------仇兆鳌 《杜诗详注》-----------
杜甫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