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丈潭
[唐] 杜甫
青溪合冥莫,神物有显晦。龙依积水蟠,窟压万丈内。
跼步凌垠堮,侧身下烟霭。前临洪涛宽,却立苍石大。
山色一径尽,崖绝两壁对。削成根虚无,倒影垂澹瀩。
黑如湾澴底,清见光炯碎。孤云倒来深,飞鸟不在外。
高萝成帷幄,寒木累旌旆。远川曲通流,嵌窦潜泄濑。
造幽无人境,发兴自我辈。告归遗恨多,将老斯游最。
闭藏修鳞蛰,出入巨石碍。何事暑天过,快意风雨会。 原注:同谷县作。
《方舆胜览》:万丈潭,在同谷县东南七里,俗传有龙自潭飞出。梦弼曰:同谷有凤凰潭,一名万丈潭,盖两山危立,其下泓澄万丈。《杜臆》:同谷有龙峡,峡傍有潭,其深莫测,曰万丈潭。
青溪含冥寞①,神物有显晦②。龙依积水蟠③,窟压万丈内④。
(领起全局。《杜臆》:青溪与神物,合而成其神异,起语大有力量。龙承神物,窟承青溪。)
①《世说》:谢益寿曰:“青溪之曲,复何穷尽。”庾信诗:“冥寞尔游岱。”②《易》:“天生神物。”③《荀子》:“积水成渊,蛟龙生焉。”④潘岳《梅赋》:“悬水万丈。”
跼踢步凌垠堮①,侧身下烟霭。前临洪涛宽②,却立苍石大。山危一径尽,岸绝两壁对。削成根虚无③,倒影垂澹濧④。
(下两条,申言青溪含冥漠。此自山上而及潭中也。曰跼、曰侧、曰前、曰却、历尽高下前后矣。一径,路之狭。两壁,岩之峭。削成,壁深入。倒影,山下照。)
①《淮南子》:“出于无垠堮之门。”许慎注:“垠堮,端崖也。”②《洛阳伽蓝记》:洛水《永桥铭》:“前临少室,却负太行。”此“前”“却”二字所本。《杜臆》:前临洪涛,指嘉陵江,盖同谷之东河南河,俱入龙峡而注于嘉陵江也。东河源出秦州南,南河源出清渠堡南。《海赋》:“洪涛澜汗,万里无际。”③《山海经》:太华之山,削成而四方。相如《子虚赋》:“乘虚无。”④《汉·郊祀志》:“登遐倒影。”晋庐山道人《游石门诗序》:“流光回照,则众山倒影。”郑曰:澹瀩,犹澹沲也。《集韵》作■,水带沙往来貌。《广韵》:“濧,清也,濡也。”【吴注】《天台赋序》:“或倒影于重溟。”
黑知湾澴底①,清见光炯碎。孤云到来深②,飞鸟不在外③。高萝成帷幄④,寒木垒旌筛⑤。远川曲通流,嵌窦潜泄濑。
(此自潭中而及四傍也。黑,言渊底。清,言波面。云鸟,形容潭之深广。萝结若帷,木摇如旆,曲通来水,潜泄去流,此潭外周围之景。《杜臆》:孤云二句,形容虚明空洞,无底无边之神妙。胡夏客曰:上句人犹能作,下句造语更奇)。
①《玉篇》:“澴,聚流也。”②陶潜诗:“孤云独无依。”③阮籍诗:“飞鸟鸣相过。”④陆机诗:“轻条象云构,密叶成翠幄。”⑤康协《终南行》:“枫丹杉碧,垒旌立旆。”
造幽无人境①,发兴自我辈②。告归遗恨多,将老斯游最。闭藏修鳞蛰③,出入巨石碍④。何当炎天过⑤,快意风云会。
(末叹游潭之胜,回应神物有显晦。《杜臆》:幽造发兴,此地灵人杰,遭遇之奇,可一而不可再者,故此游足敌穷途遗恨。【朱注】方冬龙蛰,未能劈石而出,还思暑天过此,观其腾跃于风云之会耳。此章,首段四句起,下三段各八句。)
①《天台赋》:“卒践无人之境。”②《世说》:范荣期云:“应是我辈语。”③《淮南子》:“冬万物闭藏。”④《水经注》:“巨石临危。”徐陵诗:“石碍波前响。”⑤颜延之诗:“炎天方埃郁。”周珽曰:通篇摩写山水,极其幽隐奇怪,令人不觉兴逸心怡。
杨德周曰:山水间诗,最忌庸腐答应,试看杜公《青阳峡》《万丈潭》《飞仙阁》《龙门阁》诸篇,幽灵危险,直令气浮者沉,心浅者深,刻划之中,元气浑沦,窈冥之内,光怪迸发。初学更宜于此缎炼揣摩,庶能自拔泥滓。
昆山王履曰:昌黎《南山》诗,二百四句,铺叙详,文采赡,议者谓其似《上林》《子虚》赋,才力小者不能到。然窃观“东西两际海,巨细难悉究。西南雄太白,突直莫间簉。藩都酬德运,分宅占丁戊。逍遥越坤位,诋讦陷乾窦。昆明大池北,去觌偶晴昼。前寻径杜墅,坌蔽毕原陋。初从蓝田入,顾盼劳颈脰”等十余句,凡大山皆可当,不独终南也。况又每有梗韵生意,使文辞牵缀,而义理不得通畅,恐非终南本色耳。文章纵不宜规规传神写照,亦岂宜泛然驾虚立空。驾虚立空以夸其多,虽多亦奚以为?少陵则不然,其自秦入蜀诗二十余篇,皆揽实事实景以入乎华藻之中,是故高出人表,而不失乎文章之所以然。
-----------仇兆鳌 《杜诗详注》-----------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跼步凌垠堮,侧身下烟霭。前临洪涛宽,却立苍石大。
山色一径尽,崖绝两壁对。削成根虚无,倒影垂澹瀩。
黑如湾澴底,清见光炯碎。孤云倒来深,飞鸟不在外。
高萝成帷幄,寒木累旌旆。远川曲通流,嵌窦潜泄濑。
造幽无人境,发兴自我辈。告归遗恨多,将老斯游最。
闭藏修鳞蛰,出入巨石碍。何事暑天过,快意风雨会。 原注:同谷县作。
《方舆胜览》:万丈潭,在同谷县东南七里,俗传有龙自潭飞出。梦弼曰:同谷有凤凰潭,一名万丈潭,盖两山危立,其下泓澄万丈。《杜臆》:同谷有龙峡,峡傍有潭,其深莫测,曰万丈潭。
青溪含冥寞①,神物有显晦②。龙依积水蟠③,窟压万丈内④。
(领起全局。《杜臆》:青溪与神物,合而成其神异,起语大有力量。龙承神物,窟承青溪。)
①《世说》:谢益寿曰:“青溪之曲,复何穷尽。”庾信诗:“冥寞尔游岱。”②《易》:“天生神物。”③《荀子》:“积水成渊,蛟龙生焉。”④潘岳《梅赋》:“悬水万丈。”
跼踢步凌垠堮①,侧身下烟霭。前临洪涛宽②,却立苍石大。山危一径尽,岸绝两壁对。削成根虚无③,倒影垂澹濧④。
(下两条,申言青溪含冥漠。此自山上而及潭中也。曰跼、曰侧、曰前、曰却、历尽高下前后矣。一径,路之狭。两壁,岩之峭。削成,壁深入。倒影,山下照。)
①《淮南子》:“出于无垠堮之门。”许慎注:“垠堮,端崖也。”②《洛阳伽蓝记》:洛水《永桥铭》:“前临少室,却负太行。”此“前”“却”二字所本。《杜臆》:前临洪涛,指嘉陵江,盖同谷之东河南河,俱入龙峡而注于嘉陵江也。东河源出秦州南,南河源出清渠堡南。《海赋》:“洪涛澜汗,万里无际。”③《山海经》:太华之山,削成而四方。相如《子虚赋》:“乘虚无。”④《汉·郊祀志》:“登遐倒影。”晋庐山道人《游石门诗序》:“流光回照,则众山倒影。”郑曰:澹瀩,犹澹沲也。《集韵》作■,水带沙往来貌。《广韵》:“濧,清也,濡也。”【吴注】《天台赋序》:“或倒影于重溟。”
黑知湾澴底①,清见光炯碎。孤云到来深②,飞鸟不在外③。高萝成帷幄④,寒木垒旌筛⑤。远川曲通流,嵌窦潜泄濑。
(此自潭中而及四傍也。黑,言渊底。清,言波面。云鸟,形容潭之深广。萝结若帷,木摇如旆,曲通来水,潜泄去流,此潭外周围之景。《杜臆》:孤云二句,形容虚明空洞,无底无边之神妙。胡夏客曰:上句人犹能作,下句造语更奇)。
①《玉篇》:“澴,聚流也。”②陶潜诗:“孤云独无依。”③阮籍诗:“飞鸟鸣相过。”④陆机诗:“轻条象云构,密叶成翠幄。”⑤康协《终南行》:“枫丹杉碧,垒旌立旆。”
造幽无人境①,发兴自我辈②。告归遗恨多,将老斯游最。闭藏修鳞蛰③,出入巨石碍④。何当炎天过⑤,快意风云会。
(末叹游潭之胜,回应神物有显晦。《杜臆》:幽造发兴,此地灵人杰,遭遇之奇,可一而不可再者,故此游足敌穷途遗恨。【朱注】方冬龙蛰,未能劈石而出,还思暑天过此,观其腾跃于风云之会耳。此章,首段四句起,下三段各八句。)
①《天台赋》:“卒践无人之境。”②《世说》:范荣期云:“应是我辈语。”③《淮南子》:“冬万物闭藏。”④《水经注》:“巨石临危。”徐陵诗:“石碍波前响。”⑤颜延之诗:“炎天方埃郁。”周珽曰:通篇摩写山水,极其幽隐奇怪,令人不觉兴逸心怡。
杨德周曰:山水间诗,最忌庸腐答应,试看杜公《青阳峡》《万丈潭》《飞仙阁》《龙门阁》诸篇,幽灵危险,直令气浮者沉,心浅者深,刻划之中,元气浑沦,窈冥之内,光怪迸发。初学更宜于此缎炼揣摩,庶能自拔泥滓。
昆山王履曰:昌黎《南山》诗,二百四句,铺叙详,文采赡,议者谓其似《上林》《子虚》赋,才力小者不能到。然窃观“东西两际海,巨细难悉究。西南雄太白,突直莫间簉。藩都酬德运,分宅占丁戊。逍遥越坤位,诋讦陷乾窦。昆明大池北,去觌偶晴昼。前寻径杜墅,坌蔽毕原陋。初从蓝田入,顾盼劳颈脰”等十余句,凡大山皆可当,不独终南也。况又每有梗韵生意,使文辞牵缀,而义理不得通畅,恐非终南本色耳。文章纵不宜规规传神写照,亦岂宜泛然驾虚立空。驾虚立空以夸其多,虽多亦奚以为?少陵则不然,其自秦入蜀诗二十余篇,皆揽实事实景以入乎华藻之中,是故高出人表,而不失乎文章之所以然。
-----------仇兆鳌 《杜诗详注》-----------
杜甫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