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西陂泛舟
[唐] 杜甫
青蛾皓齿在楼船,横笛短箫悲远天。
春风自信牙樯动,迟日徐看锦缆牵。
鱼吹细浪摇歌扇,燕蹴飞花落舞筵。
不有小舟能荡桨,百壶那送酒如泉? 此与后章,当是同时先后之作。
青蛾皓齿在楼船①,横笛短箫悲远天②。春风自信牙樯动③,迟日徐看锦缆牵④。鱼吹细浪摇歌扇⑤,燕蹴飞花落舞筵⑥。不有小舟能荡桨⑦,百壶那送酒如泉⑧。
(此泛陂而志声妓之盛也。三四承楼船,五六承青蛾,歌舞奏而酒兴酣,故须百壶迭进,下四自相联络。朱瀚曰:楼船鼓吹,响传空际,故曰悲远天。牙樯锦缆,舟极华矣,春风迟,又若助以韶光。歌扇舞筵,宴胥乐矣,吹浪蹴花,又倍增其景色。中二联写得工丽绝伦。张性《演义》:动曰自信,牵日徐看,见中流容与之象。)
①宋南平王《白纻曲》:“佳人舞袖曜青娥。”宋玉《笛赋》:“摛朱唇,耀皓齿。”《秋风辞》:“泛楼船兮济汾河。”②江总诗:“横笛短箫吹复咽。”《朱鹭曲》:“度曲清且悲。”宋乐府《战城南》:“东邻歌管入青天。”谢朓诗:“巉岩带远天。”③信,任也,任其自动也,如“冥搜信客旌”,鞍马信清秋”,皆如是解。《哀江南赋》:“铁轴牙樯。”樯,帆柱也。④《诗》:“春日迟迟。”庾信诗:“锦缆回砂碛。”又,张正见诗:“金堤分锦缆。”颜廷榘《意笺》:象牙作帆樯,此乐府之侈词;锦彩为舟缆,此甘宁之侈事,皆属借形语。⑤瓠巴鼓琴,而鸟舞鱼跃,出于《列子》。鱼吹、燕蹴,暗用其意。唐太宗诗:“船移分细浪。”阴铿诗:“莺呼歌扇后,花落舞衫前。”歌扇,歌者以扇障面也。摇,指水中扇影。⑥梁简文帝《筝赋》:“玩飞花之度窗。”陈后主诗:“上舞复依筵。”⑦楼船容与,故须小舟送酒。晋歌词:“一船使两桨。”⑧《诗》:“清酒百壶。”《前汉·地理志》有酒泉郡。注:俗传城内有金泉之味如酒。裴秀诗:“有肉如丘,有酒如泉。”张性曰:中间摹情写景,艳而不淫,所谓丽以则者也。
顾宸曰:天宝间,景物盛丽,士女游观,极尽饮燕歌舞之乐。此咏泛舟实事,不是讥刺明皇,亦非空为艳曲。
盛唐七律,尚有宽而未严处。此诗“横笛短箫悲远天”,次联宜用仄承,下云“春风自信牙樯动”,仍用平接矣。如太白《登凤凰台》诗,上四句亦平仄未谐,此才人之不缚于律者。在中晚则声调谨严,无此疏放处,但气体稍平,却不能如此雄壮典丽耳。
-----------仇兆鳌 《杜诗详注》-----------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春风自信牙樯动,迟日徐看锦缆牵。
鱼吹细浪摇歌扇,燕蹴飞花落舞筵。
不有小舟能荡桨,百壶那送酒如泉? 此与后章,当是同时先后之作。
青蛾皓齿在楼船①,横笛短箫悲远天②。春风自信牙樯动③,迟日徐看锦缆牵④。鱼吹细浪摇歌扇⑤,燕蹴飞花落舞筵⑥。不有小舟能荡桨⑦,百壶那送酒如泉⑧。
(此泛陂而志声妓之盛也。三四承楼船,五六承青蛾,歌舞奏而酒兴酣,故须百壶迭进,下四自相联络。朱瀚曰:楼船鼓吹,响传空际,故曰悲远天。牙樯锦缆,舟极华矣,春风迟,又若助以韶光。歌扇舞筵,宴胥乐矣,吹浪蹴花,又倍增其景色。中二联写得工丽绝伦。张性《演义》:动曰自信,牵日徐看,见中流容与之象。)
①宋南平王《白纻曲》:“佳人舞袖曜青娥。”宋玉《笛赋》:“摛朱唇,耀皓齿。”《秋风辞》:“泛楼船兮济汾河。”②江总诗:“横笛短箫吹复咽。”《朱鹭曲》:“度曲清且悲。”宋乐府《战城南》:“东邻歌管入青天。”谢朓诗:“巉岩带远天。”③信,任也,任其自动也,如“冥搜信客旌”,鞍马信清秋”,皆如是解。《哀江南赋》:“铁轴牙樯。”樯,帆柱也。④《诗》:“春日迟迟。”庾信诗:“锦缆回砂碛。”又,张正见诗:“金堤分锦缆。”颜廷榘《意笺》:象牙作帆樯,此乐府之侈词;锦彩为舟缆,此甘宁之侈事,皆属借形语。⑤瓠巴鼓琴,而鸟舞鱼跃,出于《列子》。鱼吹、燕蹴,暗用其意。唐太宗诗:“船移分细浪。”阴铿诗:“莺呼歌扇后,花落舞衫前。”歌扇,歌者以扇障面也。摇,指水中扇影。⑥梁简文帝《筝赋》:“玩飞花之度窗。”陈后主诗:“上舞复依筵。”⑦楼船容与,故须小舟送酒。晋歌词:“一船使两桨。”⑧《诗》:“清酒百壶。”《前汉·地理志》有酒泉郡。注:俗传城内有金泉之味如酒。裴秀诗:“有肉如丘,有酒如泉。”张性曰:中间摹情写景,艳而不淫,所谓丽以则者也。
顾宸曰:天宝间,景物盛丽,士女游观,极尽饮燕歌舞之乐。此咏泛舟实事,不是讥刺明皇,亦非空为艳曲。
盛唐七律,尚有宽而未严处。此诗“横笛短箫悲远天”,次联宜用仄承,下云“春风自信牙樯动”,仍用平接矣。如太白《登凤凰台》诗,上四句亦平仄未谐,此才人之不缚于律者。在中晚则声调谨严,无此疏放处,但气体稍平,却不能如此雄壮典丽耳。
-----------仇兆鳌 《杜诗详注》-----------
杜甫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