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田父泥饮美严中丞
[唐] 杜甫
步屟随春风,村村自花柳。田翁逼社日,邀我尝春酒。
酒酣夸新尹,畜眼未见有。回头指大男,渠是弓弩手。
名在飞骑籍,长番岁时久。前日放营农,辛苦救衰朽。
差科死则已,誓不举家走。今年大作社,拾遗能住否。
叫妇开大瓶,盆中为吾取。感此气扬扬,须知风化首。
语多虽杂乱,说尹终在口。朝来偶然出,自卯将及酉。
久客惜人情,如何拒邻叟。高声索果栗,欲起时被肘。
指挥过无礼,未觉村野丑。月出遮我留,仍嗔问升斗。 柔言索物曰泥,饮,谓强留使饮,即诗所云“欲起时被肘”也。《杜臆》:美中丞,指田父之言,非公美之也。鹤曰:此当是宝应元年春社作。诗云“拾遗能住否”,是未为参谋时也。若在广德二年,当奏为参谋矣。又曰:《旧史·严武传》:既改长安,以武为京兆少尹,兼御史中丞。以史思明阻兵,不之官,出为绵州刺史,兼剑南东西节度使,兼御史中丞。东川节度治梓州。上皇诏合西川为一道,拜成都尹,兼御史大夫。今曰严中丞,则是未为大夫时所作。集中有与严中丞、严大夫、严侍御,严郑公诸题,先后可辨也。
步屧随春风①,村村自花柳②。田翁逼社日③,邀我尝春酒④。
(记田父邀饮之由。)
①王禹偁曰:“屧,草履也。”《宋书》:袁粲为丹阳尹,尝步履白杨郊野,遇士大夫,便呼与酣饮。②何逊联句:“复看花柳枝。”③《月令》:“择元日,命民社。”郑注:“祀社以祈农祥。”元日,谓近春分前后戊日。元,吉也。④《诗》:“为此春酒,以介眉寿。”
酒酣夸新尹,畜眼未见有。回头指大男,渠是弓弩手。名在飞骑籍①长番岁时久②。前日放营农③,辛苦救衰朽。差科死则已④,誓不举家走。
(此(,) 田父颂美严公,叙事而兼述言。放农救亲,上以仁逮下。差科不避,下以义报上也。)
①曹植《白马篇》:“名编壮士籍。”《唐书·兵志》:择材勇者为番头,习弩射。又有羽林军飞骑,亦习弩。②【远注】旧兵一万五千,分为六番,以次更代。今曰长番,长在籍,无更代也。③放营农,放回务农也。④杂色差科,在长番之外者。
今年大作社①,拾遗能住否?叫妇开大瓶,盆中为吾取。感此气扬扬②,..须知风化首③。语多虽杂乱④,说尹终在口。
(此田父款留公饮,述言而兼叙事。感其意气之慇,而推本风化之自,仍归美于新尹也。)
①《左传》:子产为火故大为社,祓禳于四方。②《晏婴传》:意气扬扬,甚自得也。③后汉刘恺议:刺史,一州之表,二千石,千里之师,职在辩章百姓,宣美风化。王洙曰:郡守、县令,风化之首。④陶潜诗:“父老杂乱言,觞酌失行次。”
朝来偶然出,自卯将及酉。久客惜人情,如何拒邻叟。高声索果栗,欲起时被时①。指挥过无礼,未觉村野丑②。月出遮我留,仍嗔问升斗③。
(此详叙泥饮始末,见田父真率情贶。《杜臆》:公诗“田父邀皆去”,此章可证。其写出村人口角,朴野气象,俨然如画。【张远注】“久客惜人情”,言客久而人情之厚,更为可惜。此章起段四句,中间八句,次末二段各十句。)
①《史记》:魏桓子肘韩康子于车上。②王洙曰:田父举止无度,不可责以礼法。③黄希曰:晋陆纳谓桓温曰:“明公近云饮酒三升,纳正可三升,今有一斗,以备杯酌余沥。”卢元昌曰:蜀自上皇还京后,分剑南为两节度,百姓罢于调遣。西山三城,又列戍焉,蜀民籍为军者,无宁岁矣。上元三年,段子璋反,将士大掠。蜀民既苦寇,又苦兵。读公《枯棕》等诗曰:“伤时苦军乏,一物官尽取。嗟尔江汉人,生成亦何有。”蜀民长番不已,差科不息,安得营农而作社乎。严武镇蜀,两川兼摄,蜀民始稍甦息。公是年《说旱》云:“自中丞下车,军郡之政,罢弊之俗,已下手开济矣。”合之此诗,严吏治精能,蜀民休息,大略可见。又本传载公住浣花里,好与田畯野老相狎荡。此诗既曰“邀我尝春酒”,再曰“拾遗能住否”,又曰“盆中为吾取”,“欲起时被时。”狎荡之态,又可想见矣。
刘会孟曰:杜诗:“问事竟挽须,谁能即嗔喝。”“欲起时被肘,仍嗔问升斗。”此等语,并声音笑貌,彷佛尽之。
郝敬仲舆曰:此诗情景意象,妙解人神。口所不能传者,宛转笔端,如虚谷答响,字字停匀。野老留客,与田家朴直之致,无不生活。昔人称其为诗史,正使班马记事,未必如此亲切。千百世下,读者无不绝倒。
-----------仇兆鳌 《杜诗详注》-----------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酒酣夸新尹,畜眼未见有。回头指大男,渠是弓弩手。
名在飞骑籍,长番岁时久。前日放营农,辛苦救衰朽。
差科死则已,誓不举家走。今年大作社,拾遗能住否。
叫妇开大瓶,盆中为吾取。感此气扬扬,须知风化首。
语多虽杂乱,说尹终在口。朝来偶然出,自卯将及酉。
久客惜人情,如何拒邻叟。高声索果栗,欲起时被肘。
指挥过无礼,未觉村野丑。月出遮我留,仍嗔问升斗。 柔言索物曰泥,饮,谓强留使饮,即诗所云“欲起时被肘”也。《杜臆》:美中丞,指田父之言,非公美之也。鹤曰:此当是宝应元年春社作。诗云“拾遗能住否”,是未为参谋时也。若在广德二年,当奏为参谋矣。又曰:《旧史·严武传》:既改长安,以武为京兆少尹,兼御史中丞。以史思明阻兵,不之官,出为绵州刺史,兼剑南东西节度使,兼御史中丞。东川节度治梓州。上皇诏合西川为一道,拜成都尹,兼御史大夫。今曰严中丞,则是未为大夫时所作。集中有与严中丞、严大夫、严侍御,严郑公诸题,先后可辨也。
步屧随春风①,村村自花柳②。田翁逼社日③,邀我尝春酒④。
(记田父邀饮之由。)
①王禹偁曰:“屧,草履也。”《宋书》:袁粲为丹阳尹,尝步履白杨郊野,遇士大夫,便呼与酣饮。②何逊联句:“复看花柳枝。”③《月令》:“择元日,命民社。”郑注:“祀社以祈农祥。”元日,谓近春分前后戊日。元,吉也。④《诗》:“为此春酒,以介眉寿。”
酒酣夸新尹,畜眼未见有。回头指大男,渠是弓弩手。名在飞骑籍①长番岁时久②。前日放营农③,辛苦救衰朽。差科死则已④,誓不举家走。
(此(,) 田父颂美严公,叙事而兼述言。放农救亲,上以仁逮下。差科不避,下以义报上也。)
①曹植《白马篇》:“名编壮士籍。”《唐书·兵志》:择材勇者为番头,习弩射。又有羽林军飞骑,亦习弩。②【远注】旧兵一万五千,分为六番,以次更代。今曰长番,长在籍,无更代也。③放营农,放回务农也。④杂色差科,在长番之外者。
今年大作社①,拾遗能住否?叫妇开大瓶,盆中为吾取。感此气扬扬②,..须知风化首③。语多虽杂乱④,说尹终在口。
(此田父款留公饮,述言而兼叙事。感其意气之慇,而推本风化之自,仍归美于新尹也。)
①《左传》:子产为火故大为社,祓禳于四方。②《晏婴传》:意气扬扬,甚自得也。③后汉刘恺议:刺史,一州之表,二千石,千里之师,职在辩章百姓,宣美风化。王洙曰:郡守、县令,风化之首。④陶潜诗:“父老杂乱言,觞酌失行次。”
朝来偶然出,自卯将及酉。久客惜人情,如何拒邻叟。高声索果栗,欲起时被时①。指挥过无礼,未觉村野丑②。月出遮我留,仍嗔问升斗③。
(此详叙泥饮始末,见田父真率情贶。《杜臆》:公诗“田父邀皆去”,此章可证。其写出村人口角,朴野气象,俨然如画。【张远注】“久客惜人情”,言客久而人情之厚,更为可惜。此章起段四句,中间八句,次末二段各十句。)
①《史记》:魏桓子肘韩康子于车上。②王洙曰:田父举止无度,不可责以礼法。③黄希曰:晋陆纳谓桓温曰:“明公近云饮酒三升,纳正可三升,今有一斗,以备杯酌余沥。”卢元昌曰:蜀自上皇还京后,分剑南为两节度,百姓罢于调遣。西山三城,又列戍焉,蜀民籍为军者,无宁岁矣。上元三年,段子璋反,将士大掠。蜀民既苦寇,又苦兵。读公《枯棕》等诗曰:“伤时苦军乏,一物官尽取。嗟尔江汉人,生成亦何有。”蜀民长番不已,差科不息,安得营农而作社乎。严武镇蜀,两川兼摄,蜀民始稍甦息。公是年《说旱》云:“自中丞下车,军郡之政,罢弊之俗,已下手开济矣。”合之此诗,严吏治精能,蜀民休息,大略可见。又本传载公住浣花里,好与田畯野老相狎荡。此诗既曰“邀我尝春酒”,再曰“拾遗能住否”,又曰“盆中为吾取”,“欲起时被时。”狎荡之态,又可想见矣。
刘会孟曰:杜诗:“问事竟挽须,谁能即嗔喝。”“欲起时被肘,仍嗔问升斗。”此等语,并声音笑貌,彷佛尽之。
郝敬仲舆曰:此诗情景意象,妙解人神。口所不能传者,宛转笔端,如虚谷答响,字字停匀。野老留客,与田家朴直之致,无不生活。昔人称其为诗史,正使班马记事,未必如此亲切。千百世下,读者无不绝倒。
-----------仇兆鳌 《杜诗详注》-----------
杜甫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