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阁朝霁,奉简严云安(一作云安严明府)
[唐] 杜甫
东城抱春岑,江阁邻石面。崔嵬晨云白,朝旭射芳甸。
雨槛卧花丛,风床展书卷。钩帘宿鹭起,丸药流莺啭。
呼婢取酒壶,续儿诵文选。晚交严明府,矧此数相见。 严明府,云安县令也。时公居严之水阁,故作诗以赠之。【鹤注】当是大历元年春在云安作。
东城抱春岑,江阁邻石面。崔鬼晨云白,朝旭射芳甸①。雨槛卧花丛②,..风床展书卷。钩帘宿鹭起,丸药流莺啭③。呼婢取酒壶④,续儿诵《文选》⑤。晚交严明府,矧此数相见。
(首二,水阁形势。崔嵬四句,朝霁之景。钩帘四句,朝霁之事。末点简严之意。城抱山,阁后也。石为邻,阁傍也。晨云朝旭,在阁外。臣花展书,在阁中。鹭起莺啭,在阁外。呼酒课儿,在阁中。句句切水阁,却句句贴朝霁,此皆现前景事,不烦雕琢者。《杜臆》:水阁即前江楼,情异而其景遂别。)
①芳甸,春野芳菲也。谢脁诗:“杂英满芳甸。”②沈约诗:“雨槛云栏。”③《风俗通》:祝恬道得温病,应融躬自御之,手为丸药。沈约诗:“流莺复满枝。”④申涵光曰:“呼婢取酒壶”,不似诗语。⑤子诵《文选》,断不能接,公为口续之。黄生曰:此诗全首风致,盖即景写心之作也。
张綖曰:杜诗无所不具,后人各国其姿之所近而祖之,皆足以名家。雨槛、风床一联,秦淮海以婉丽得之,而有“雨砌堕危芳,风轩纳飞絮”之句。钩帘、丸药一联,王荆公以工刻得之,而有“青山扪虱坐,黄鸟挟书眠”之句。又淮海云:“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亦仿杜句而微涉于纤矣。
叶石林《诗话》:蔡天启云:荆公每称老杜“钩帘宿鹭起,丸药流莺啭”,以为用意高妙,五字模楷。他日公作诗得“青山扪虱坐,黄鸟挟书眠”,自谓不减杜语。求之集中,不见其全篇,或但得此联,未尝成章耶。
-----------仇兆鳌 《杜诗详注》-----------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雨槛卧花丛,风床展书卷。钩帘宿鹭起,丸药流莺啭。
呼婢取酒壶,续儿诵文选。晚交严明府,矧此数相见。 严明府,云安县令也。时公居严之水阁,故作诗以赠之。【鹤注】当是大历元年春在云安作。
东城抱春岑,江阁邻石面。崔鬼晨云白,朝旭射芳甸①。雨槛卧花丛②,..风床展书卷。钩帘宿鹭起,丸药流莺啭③。呼婢取酒壶④,续儿诵《文选》⑤。晚交严明府,矧此数相见。
(首二,水阁形势。崔嵬四句,朝霁之景。钩帘四句,朝霁之事。末点简严之意。城抱山,阁后也。石为邻,阁傍也。晨云朝旭,在阁外。臣花展书,在阁中。鹭起莺啭,在阁外。呼酒课儿,在阁中。句句切水阁,却句句贴朝霁,此皆现前景事,不烦雕琢者。《杜臆》:水阁即前江楼,情异而其景遂别。)
①芳甸,春野芳菲也。谢脁诗:“杂英满芳甸。”②沈约诗:“雨槛云栏。”③《风俗通》:祝恬道得温病,应融躬自御之,手为丸药。沈约诗:“流莺复满枝。”④申涵光曰:“呼婢取酒壶”,不似诗语。⑤子诵《文选》,断不能接,公为口续之。黄生曰:此诗全首风致,盖即景写心之作也。
张綖曰:杜诗无所不具,后人各国其姿之所近而祖之,皆足以名家。雨槛、风床一联,秦淮海以婉丽得之,而有“雨砌堕危芳,风轩纳飞絮”之句。钩帘、丸药一联,王荆公以工刻得之,而有“青山扪虱坐,黄鸟挟书眠”之句。又淮海云:“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亦仿杜句而微涉于纤矣。
叶石林《诗话》:蔡天启云:荆公每称老杜“钩帘宿鹭起,丸药流莺啭”,以为用意高妙,五字模楷。他日公作诗得“青山扪虱坐,黄鸟挟书眠”,自谓不减杜语。求之集中,不见其全篇,或但得此联,未尝成章耶。
-----------仇兆鳌 《杜诗详注》-----------
杜甫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