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兜率寺
[唐] 杜甫
兜率知名寺,真如会法堂。江山有巴蜀,栋宇自齐梁。
庾信哀虽久,何颙好不忘。白牛车远近,且欲上慈航。 【鹤注】寺在梓州,当是广德元年作。洙曰:佛书有兜率天宫,故以名寺。《释迦成道记注》:梵云兜率陀,或云睹史陀,此云知足,即欲界第四天也。【钱笺】《图经》:兜率寺在梓州郪县南二里,《寰宇记》:前瞰郡城,拱揖如画。侯圭《东山观音寺记》云:梓州浮图大小十二,慧义居其北,兜率当其南,牛头据其西,观音距其东。《方舆胜览》云:兜率寺在南山,一名长寿寺,隋开皇中建,即苏轼诗所称“牛头与兜率,云木郁堆垅”者。其林泉纠合之势,山川表里之形,抽紫岩而四绝,叠丹崖而万变。连溪拒石,所以控引太虚;蒸云驾雨,所以荡洩元气。此见王勃寺浮图碑。
兜率知名寺,真如会法堂①。江山有巴蜀②,栋宇自齐梁③。庾信哀虽久④,周颙好不忘⑤。白牛车远近⑥,且欲上慈航⑦。
(此章初上兜率寺而作也,上四言景,下四言情。兜率知名之寺,乃真如会法之堂,见其为禅宗也。江山兼有巴蜀,写其形胜。栋宇起自齐梁,推其古迹。庾信哀时,周颙好佛,皆属自喻。未言安得驾彼牛车,以藉慈航之一渡乎。)
①《圆觉经略疏》:“圆觉自性,本无伪妄变易,即是真如。真谓真实,显非虚妄。如谓如常,表无变易。”梁简文帝诗:“当须耳应漏,然后会真如。”江总《入龙丘岩精舍》诗:“法堂犹集雁。”②【赵注】江山有巴蜀,犹羊叔子登岘山云“自有宇宙,即有此山”之义。王勃诗:“江山蜀道赊。”③向秀《思旧赋》:“栋宇存而不毁。”【朱注】王勃《郪县兜率寺碑》:“兜率寺者,隋开皇中之所建也。”此云自齐梁,疑未详考。④《北史》:庾信位望通显,常有乡关之思,乃作《哀江南赋》。⑤蔡曰:何颙见《后汉书·党锢传》,与诗义不类,或疑是周颙。周颙奉佛有隐操。朱注云:按蔡注本叶少蕴《避暑录》。《南史》:周颙音词辩丽,长于佛理,于钟山西立精舍,休沐则归之。清贫寡欲,终日长蔬,虽有妻子,独处山舍。公岳麓道林二寺诗用此,亦作何颙,盖周何字相近而讹耳。胡遁叟曰:史称周颙与何澈皆精信佛法,周娶妻,何食肉,各有其累。公盖误忆其姓用之耶。《文选》李善注引梁简文帝《草堂传》曰:周颙昔经在蜀,以蜀草堂林壑可怀,乃于钟岭雷次宗学馆立寺,因名草堂,亦号山茨。⑥《法华经》:“有大白牛,肥重多力,形体殊好,以驾宝车。”车远近,谓远近俱可到。⑦清凉禅师《般若经序》:“般若者,苦海之慈航,昏衢之巨烛。”梁昭明太子诗:“慧海渡慈航。”叶梦得曰:诗人以一字为工,世固知之,唯变化开阖,出奇无穷,殆不可以形迹捕诘。如“江山有巴蜀,栋宇自齐梁”,则其远近数千里,上下数百年,尽在有、自两字间,而吞吐山川之气,俯仰古今之怀,皆见于言外也。
-----------仇兆鳌 《杜诗详注》-----------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庾信哀虽久,何颙好不忘。白牛车远近,且欲上慈航。 【鹤注】寺在梓州,当是广德元年作。洙曰:佛书有兜率天宫,故以名寺。《释迦成道记注》:梵云兜率陀,或云睹史陀,此云知足,即欲界第四天也。【钱笺】《图经》:兜率寺在梓州郪县南二里,《寰宇记》:前瞰郡城,拱揖如画。侯圭《东山观音寺记》云:梓州浮图大小十二,慧义居其北,兜率当其南,牛头据其西,观音距其东。《方舆胜览》云:兜率寺在南山,一名长寿寺,隋开皇中建,即苏轼诗所称“牛头与兜率,云木郁堆垅”者。其林泉纠合之势,山川表里之形,抽紫岩而四绝,叠丹崖而万变。连溪拒石,所以控引太虚;蒸云驾雨,所以荡洩元气。此见王勃寺浮图碑。
兜率知名寺,真如会法堂①。江山有巴蜀②,栋宇自齐梁③。庾信哀虽久④,周颙好不忘⑤。白牛车远近⑥,且欲上慈航⑦。
(此章初上兜率寺而作也,上四言景,下四言情。兜率知名之寺,乃真如会法之堂,见其为禅宗也。江山兼有巴蜀,写其形胜。栋宇起自齐梁,推其古迹。庾信哀时,周颙好佛,皆属自喻。未言安得驾彼牛车,以藉慈航之一渡乎。)
①《圆觉经略疏》:“圆觉自性,本无伪妄变易,即是真如。真谓真实,显非虚妄。如谓如常,表无变易。”梁简文帝诗:“当须耳应漏,然后会真如。”江总《入龙丘岩精舍》诗:“法堂犹集雁。”②【赵注】江山有巴蜀,犹羊叔子登岘山云“自有宇宙,即有此山”之义。王勃诗:“江山蜀道赊。”③向秀《思旧赋》:“栋宇存而不毁。”【朱注】王勃《郪县兜率寺碑》:“兜率寺者,隋开皇中之所建也。”此云自齐梁,疑未详考。④《北史》:庾信位望通显,常有乡关之思,乃作《哀江南赋》。⑤蔡曰:何颙见《后汉书·党锢传》,与诗义不类,或疑是周颙。周颙奉佛有隐操。朱注云:按蔡注本叶少蕴《避暑录》。《南史》:周颙音词辩丽,长于佛理,于钟山西立精舍,休沐则归之。清贫寡欲,终日长蔬,虽有妻子,独处山舍。公岳麓道林二寺诗用此,亦作何颙,盖周何字相近而讹耳。胡遁叟曰:史称周颙与何澈皆精信佛法,周娶妻,何食肉,各有其累。公盖误忆其姓用之耶。《文选》李善注引梁简文帝《草堂传》曰:周颙昔经在蜀,以蜀草堂林壑可怀,乃于钟岭雷次宗学馆立寺,因名草堂,亦号山茨。⑥《法华经》:“有大白牛,肥重多力,形体殊好,以驾宝车。”车远近,谓远近俱可到。⑦清凉禅师《般若经序》:“般若者,苦海之慈航,昏衢之巨烛。”梁昭明太子诗:“慧海渡慈航。”叶梦得曰:诗人以一字为工,世固知之,唯变化开阖,出奇无穷,殆不可以形迹捕诘。如“江山有巴蜀,栋宇自齐梁”,则其远近数千里,上下数百年,尽在有、自两字间,而吞吐山川之气,俯仰古今之怀,皆见于言外也。
-----------仇兆鳌 《杜诗详注》-----------
杜甫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